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客自不须还

作者:铁皮烟囱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童子青衣 8

书名:客自不须还 作者:铁皮烟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17

整个江阴最杂乱的宅子,非徐府莫属。

每次出远门之前的那个晚上,徐霞客的家就会变成一个小型的战场,呈现出一番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独特景致。

徐府其实并不太小,三进的庭院,十七间正房、两间厢房,占地三亩有余,在江阴这个富庶之地,虽然算不得什么豪宅,但其雕棂嵌格,繁刻精镂,廊沿巧合,雅致适用,无不体现出徐家祖上当年的书卷气息。

可传到徐霞客这代,除去无书之外,没人能顺利地在他的房间里迈出第一脚,连他的母亲也不行。

只见徐霞客的床上胡乱摆放着各种蓑衣、斗笠和各季衣物;书桌被一堆泛黄的旧书和食物、药材占满,其中大多是江浙、福建一带的各地县志和山志,还有笔墨纸砚、茶盏、蜡烛和酒葫芦,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等居家旅行的必备药材也是一应俱全,正中间还堆满了胡饼、笋脯、茶叶等干粮食物和几瓶江阴特产的“十月白”。

太师椅上也没法落座,上面放着烹饪所需的油盐酱醋和小型的锅碗瓢盆;再看地面上,那就更是像个杂货摊:有斧子、锄头、朴刀、油筒、竹杖、游山器,甚至还有在马车或客船上使用的特制小夜壶,以及一些徐霞客自制的不知有何用途的小工具。

整个房间里交织着药材和酒水的香味、纸张的霉味以及铁器的锈味,但奇怪的是,房间并不会让来客感到特别不适,也许是墙壁上挂着落款““文征明”“徐颐”“黄道周”的那些笔法嶙峋的字画,或者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让此间的主人看上去不像是个江湖郎中或者耍猴艺人。

“先生,你真的打算再去福建?”无书一边帮徐霞客收拾着衣物,一边问道:“你上次不是说再也不去武夷山那鬼地方了吗?”

徐霞客一边从杂物堆中翻检出落满灰尘的登山杖、绑腿、罗盘、绳索、水囊等东西,一边徐徐地说道:“无书,以你的年龄和阅历,我想我无法跟你解释什么叫做欠人情,什么叫做了心结。”

无书笑道:“所以你就面不改色地收下了林家兄妹送给你的三千两银子?”

“我的意思是正因为收下了他们的银子,所以欠下了人情,必须得去还,”徐霞客把一本破旧不堪的《山海经》丢进包袱里,说道:“无书,把那些古书一并带上,没准能派上用场。”

“这个我想不用了,那些书都在这里。”无书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我觉得还是带上吧,万一你的脑袋在途中不翼而飞了呢,”徐霞客郑重其事地说道:“至少我还带了书。”

无书一时语塞。过了一阵,他才问道:“先生,才七天时间,从江阴走到崇安都未必能到达啊,一千多里地呢!”

徐霞客看着无书,脸上露出了一种很特别的微笑,说道:“这正是他们来找我的原因之一。别人到不了,我可以。”

徐霞客拿出一张地图,掸了掸上面的灰尘,指给无书看:“走陆路官道,从江阴到崇安将近一千五百里,途中多险山大川,崎岖难行,七天内几无可能到达,”他随手取过一支秃笔,在泛黄的旧地图上画着:“但我们从江阴出发走水路入太湖,便可直下湖州。

到了湖州之后,走江南运河西线南下,连夜便能到达杭州。

从杭州走钱塘江顺流入海,此季节沿岸暖流,正好送我们日夜兼程南下到达宁德码头。

宁德码头往西一百里,我知道有一处暗流可以直通武夷山的九曲溪。这样一来,前后总共只需五天左右。

也就说说,五天后,我们就能坐在崇安县的深山里,一边喝着大红袍一边看采茶姑娘了。”

无书听得目瞪口呆,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先生你的意思是,我们要一路坐船、骑马、入海、翻山、走暗河,折腾五天五夜?”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你在这个房间里躺五天五夜,等着我从崇安回来,给你带好吃的来。如果你还没断气的话。”徐霞客总是用一种很稀松平常的语气说着“掉头”或者“断气”,无书虽然慢慢地已经习惯了他的这种说话方式,但仍会偶尔感到有些不适。

徐霞客把整理好的包袱四角对折,扎了个活结,扔给无书,接着说道:“请放心,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擅长的事情就是……”

“就是什么?”无书脱口而出。

“就是走那些这辈子从没走过的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