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38章 爆金币

书名: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6

“那真是高估我了,我怎么比得上马尔克斯。”江弦摆摆手,自谦一句。

他也看过马尔克斯那篇诺奖颁奖典礼的演讲词,《拉丁美洲的孤独》。

很多人在阅读过《百年孤独》以后,都会特意去阅读这篇演讲词。

因为这是对马尔克斯作品一个概述性的总结。

也有人说过,这是世界解读马尔克斯“孤独”主题的必不可少的钥匙。

其中金句太多。

“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

“无论洪水、瘟疫、饥荒、灾难,还是连绵不绝、永不停息的战火,都无法战胜生的顽强,生命对死亡的优势。”

“拉丁美洲不情愿、也没有理由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此外也不会去幻想西方国家能打心眼儿里支持我们独立、独特的发展计划。”

无疑,这是举世瞩目的名篇。

而且带给了世界一个病痛的、与世隔绝的拉丁美洲。

要知道拉丁美洲的人民,有个很经典的说法: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我看还是等江弦什么时候也站上了诺奖的颁奖台,再让他写一篇足以媲美《拉丁美洲的孤独》的名篇也不迟。”张洁站出来替江弦解围。

“是啊,等你拿诺奖!”

客厅里热热闹闹,每个人的视线都集中在江弦身上,脸上也带着一丝期待。

这位国内最优秀的年轻作家,未来还能够再走多远?

每个作家获得茅奖以后,多多少少都有点特殊的仪式和趣事。

贾平凹得了茅奖以后,给屋里的佛像烧了香,在父母遗像前烧了香,去街上吃了一顿羊肉泡馍。

李佩甫拿奖以后,多抽了两根烟,吃了一碗烩面。

莫言是要求自己10天就忘记这件事儿。

最惨的是路遥。

还要发愁去领奖的路费以及买书钱。

最后找他弟弟借了5000块,他弟弟给他想了一个永无后顾之忧的办法:“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你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可找不来外汇。”

江弦就不烧香了。

他买了两斤最贵的西红柿,吃了一顿西红柿鸡蛋面。

除此以外,自己这个当学生,既然拿了茅奖,也应该去给各位老师说上一声才对。

这天一大早就出去。

朱琳疑惑。

“干嘛去?”

“爆金币。”

江弦先是去一趟沈从文家。

因为住的不算远,就在前门东大街3号,也就是新侨饭店后面的社会科学院宿舍。

沈从文两年前搬到了这处新居,条件比东堂子胡同的那处屋子改善不少。

这几年,沈从文在国内的地位和知名度也渐渐得到了提升。

他的散文选和选,又终于有了重新出版的机会。

“您和师母住在一块儿,这下吃饭方便多了吧。”江弦调侃道。

记得之前,沈从文可是和他夫人张兆和分居住,每天东家食而西家宿,每天吃一顿饭那是相当的辛苦。

沈从文笑了笑。

“吃饭是小事,不过我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终于出版了,我终于可以放心了。”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本书,沈从文创作了15年之久。

如今终于被出版,甚至被出版到了海外。

说到海外就得提一嘴,这会儿连沈从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国外有多火。

他现在基本是在海外最有名的国内作家。

“江弦来了?”张兆和这时候推门回来。

“张先生。”江弦站起身打个招呼。

“别拘着。”

张兆和见到江弦还是挺高兴的,“我听《人民文学》的朋友说,你的作品拿了茅盾文学奖,恭喜你啊!”

“也是比较幸运,说不定换几个评委,就没我什么事儿了。”江弦自谦着说。

“这怎么能算幸运呢?”张兆和笑着说,“你沈老师以前就常常和我夸你有才华,说他都不如你,说你改他的边城,改的太好了,他一辈子都感激你。”

“哎呀,这”

江弦露出一脸腼腆,“我在沈老师这儿也学了很多,当初写《芙蓉镇》的时候,沈老师给了我很多意见。”

这是实话,因为江弦写的《芙蓉镇》并不是原版,他在原作的基础上做了改动。

沈从文给他的帮助也不止这一次,后来写《长安的荔枝》,江弦收集灵感也没少麻烦他。

“江弦,知道你得奖以后,我写了一幅字,本来打算亲自去送给你,今天刚好你过来。”沈从文说。

“哟,这多不好意思!”

“字呢?”

沈从文不只是作家,书法也相当有水平,而且他是中国书法协会成员。

还是那句话,有时候不知道哪个文人字写得好,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书法家这个称号是对一个文人的侮辱。

江弦还没爆呢,沈从文就自己给了,整的他也不好意思再要什么。

“沈老师,您真是客气。”他迫不及待的从沈从文那儿接过他那幅字。

展开一看,写的是:

“文章可幽默,做事须认真。——沈从文。”

笔路遒劲,酣畅淋漓,沉着痛快,略带章草笔意。

“真好、真好。”

江弦喜欢的不行。

他把这幅字收好,准备回头裱起来,放在自个儿书桌前面。

张兆和又拉着江弦,在他家吃了顿饭。

寒暄之间,不免问起江弦以后的打算。

江弦就老老实实的透露,过段时间要去《人民文学》,完事儿有可能要去一趟美国,不过具体还没敲定。

“去美国?”

沈从文扶了扶眼镜,“挺好,可以去发达的国家增长增长见识,也能去感受感受他们的文化。”

沈从文又讲,自己去年刚被邀请去了一趟美国讲学。

“哟,您也去了?”

江弦一琢磨。

这怎么好像人人都去过美国,就他还没去过。

拿了一幅字,江弦又要了一本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才告辞。

从前门拐出来,往木樨地去拜访曹禺。

开门的依旧是曹禺的女儿万方。

“万师姐。”江弦和她打了个招呼。

“江江弦,你来了。”万方回了一声。

万方看向江弦的目光还带着点恍惚。

记得曾几何时,江弦第一次来她家的时候,她在江弦面前还端着几分自傲。

毕竟在她家里,年轻优秀才俊如过江之鲫,江弦无非也就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甚至在江弦给她批改的文章以后,她还冲他发了顿火,对江弦提出的意见毫不在意。

到了现在。

万方再也没办法在江弦面前端出一丝的自傲。

这个年轻人已经成长到了她要仰视的程度。

甚至在他面前,万方会不自主的生出一种拘束感。

这种感觉往往是她跟着父亲去见一些文坛知名前辈时才会有的。

“听说你拿了茅奖,恭喜你。”她小声的给江弦道了句贺。

“谢谢。”

江弦不轻不重的回了一句。

这种态度就让万方有点失落。

让她忍不住想起之前和江弦闹出嫌隙的那件事。

之前她是有机会和江弦相处融洽的。

可惜这个机会被她亲自断送掉了。

江弦哪知道万方心里想这么多东西,他也并不关心这个,毕恭毕敬的和曹禺打了声招呼。

“曹老师!”

“江先生。”

曹禺站起身迎他,他出身大户人家,待客之道相当的周全。

“万方,倒茶。”

“哎。”

万方利利索索去了。

在曹禺的招待下,江弦在沙发上坐下,问候了一下曹禺的身体,马上便谈到茅奖的事情。

“我听说你获奖了。”

“也是比较幸运,我的长篇写作的比较多,比别人有优势。”

“那这优势也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

曹禺说,“茅公在世的时候,我就听他谈过,说像你这样愿意弯下腰耕耘长篇的作家,应该得到鼓励和嘉奖,长篇的创作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

如今你真的拿到了这个奖,我想茅公也会为你感到高兴。”

万方给俩人倒了茶,曹禺又提到了《天下第一楼》最近在上海演出的盛况,听剧组的人写信反馈,可以说是轰动整个上海的戏迷。

“你带的什么东西?”曹禺注意到江弦带过来的字。

江弦正愁没个切入点呢,闻言嘿嘿一笑,将字展开,“刚从沈从文先生那边过来,这不他听说我得奖了么,就给我写了一幅字。”

曹禺仔细的看了看,忍不住点头赞叹,“沈先生的字写的是很漂亮,相当的有水平。”

江弦点点头,有意无意道:“听说曹老师的书法也是一绝,可是一直还没有机会见一见.”

他心里门儿清。

曹禺这位“东方的莎士比亚”书法作品也是一绝,在后世,他的字频繁被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听了江弦的话,曹禺哪还能听不出来他求字的心思,很痛快的哈哈一笑。

“我的字写的不如沈先生,但既然你想要,今天我就赠一幅字给你吧。”

“哟,谢谢曹老师!”

江弦赶紧跟着曹禺去到书房。

曹禺取出一块儿宣纸,想了想,提笔很快写下两个字:

“奋进。”

江弦凑过去一看,字迹纤细修长,肌肉结实,精神饱满,可以用“笔酣墨饱,潇洒灵动”来形容。

写完这两字,他又在旁边写一行小字号的“江弦同志纪念”,然后留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开门,太开门了!”

江弦一边儿拍马屁,一边儿攥着这张宣纸的一角,生怕有人跟他抢似得。

曹禺笑了笑。

“我的字写的很拙劣,小小贺礼,不成敬意。”

“您客气了,这份贺礼太贵重了。”江弦嘿嘿笑着说。

他心里莫大的满足。

除了鲁迅、郭末若、老舍这几位,也算是把当代仍存于世的这些个文豪的字,都给收集齐全了。

又在曹禺家里头蹭了顿饭,这才回去,临走的时候,曹禺还安排万方出来送他。

万方就跟着他一块儿进电梯。

电梯里就剩下俩人的时候,万方这才察觉到一丝尴尬。

想和人家说点啥吧,又害怕自己说话层次太低,说出去丢人。

还好江弦是个e人。

宁可人掉在海里,也不能让话掉在地上。

有一句没一句的唠。

“还没搞对象?”

“嗯。”

“哟,感情的事儿可是大事儿,得多上点心,要不我给你介绍介绍?”

“.不用了。”

和万方侃了几句江弦就拍拍屁股告辞。

万方目送他出去一截儿,最后叹一口气,却觉得还是有一口气在心里憋着。

这以后要是找对象,可必须找个比江弦强的才行!

江弦到家的时候,小姨子朱虹也在他家里,一见着他就激动的扑过来。

“姐夫,你得茅奖了!”

“嗯,你咋过来了?”

“我我这不是为你感到高兴么。”朱虹吐了吐舌头。

朱琳毫不留情的揭穿。

“她啊,是有几个同学求她来问你要个签名。”

说罢又数落起朱虹,“一天天的净给你姐夫找麻烦。”

被揭穿的朱虹也不气恼,嘿嘿一笑,解释道:

“姐,你可不能这么说我,我在学校已经很低调了,从来不扯姐夫这张大旗,知道这事儿的人就只有跟我最好的几个”

朱琳冷着脸,“朱虹,我可警告你,以后别让我听说你顶着你姐夫的名号到处闯祸。”

“你就放心吧。”朱虹答应一声,模样乖巧。

江弦笑着按了按朱琳的肩膀,“行了,就是签个名,你们吃饭了没?”

“刚吃,没啥胃口”朱琳话刚说完,小脸刷的一白,弯下腰去干呕半天。

江弦赶紧扶住她。

“这是怎么了?生病了?”

“不知道。”

朱琳有气无力的仰起头,站直身体。

“先坐下。”江弦扶着她坐到沙发上。

“姐,你没事儿吧。”朱虹也赶紧拎起暖壶,给朱琳倒一杯热水。

“来,喝口水。”

江弦把杯子端给她,顺便摸了摸她的额头,“这几天天冷,气温低,是不是着凉了?”

“有可能”

朱琳依偎在江弦的肩上,小脸仍旧有些惨白。

“明天我带你去医院看看。”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你不是还得忙着写颁奖致辞?”

“那玩意我抽个空就写了,再说就是一个奖,哪有媳妇重要。”

“真不用,你颁奖前还有那么多事情呢,那么多人要见你。”

朱琳死活不用江弦陪着,朱虹这个时候赶忙主动请缨。

“姐夫,你忙你的,我陪着我姐去医院就行。”

江弦也只好答应。

“那你今天就先在家里住下,明儿一早正好陪着你姐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0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