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73章 洋泾浜

书名: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6

“妈,你怎么来了?”江弦诧异的问。

饶月梅从手里扬起一封信,“你姐夫从上海寄了封信给你。”

“姐夫?”

江弦疑惑,边华伟这是来催稿子了?他还确实没来得及把那部刚写好的稿子递给他。

“上我那屋坐坐,我刚好有话想和伱说。”江弦拖着他妈往招待所去。

饶月梅好奇的张望着北影厂院儿里的风光,“咱能碰着啥大演员不?”

“您想看谁吧?唐国强还是陈道明。”

“都是谁啊?这我一个也没听说过。”

“那您想见见谁?”江弦还真好奇这会儿中年妇女们的偶像。

饶月梅琢磨一会儿,“我倒是觉着童祥苓不错,你可别告你爸了。”

“没问题。”江弦乐乐呵呵的答应。

童祥苓演了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红遍全国,板板正正那叫个英勇威武,但是一下台就很落魄,还要给600个人洗盘子洗碗。

进到他招待所的房间,饶月梅打量一眼,“你这儿条件还真不错。”

给他妈倒上杯水,赶紧坐在椅子上,拆开边华伟寄来的信,看了一眼。

“舅弟江弦,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想与你分享一个好消息,《霍元甲》总印量已经破了三百万,应广大读者来信要求,《故事会》杂志社欲将《霍元甲》出版发行。

寄此信以征求你的意见,也想邀你来上海,面谈具体事宜。

祝工作顺利.”

他一行行读完,最后将信纸重新折好,放回桌子上。

“你姐夫说什么?”饶月梅问道。

“找我去上海谈一下出版的事儿。”

“去上海?那你不是还能顺便看看你姐。”饶月梅立马盘算起来,“我给她纳上几对鞋垫,你去的时候给她带上。”

“嗯,这事儿好说。”江弦把信纸放回抽屉里,转头又道:“我打算扯证去。”

“扯证?!”

饶月梅神色立马变的精彩,“和朱琳那丫头?”

江弦这会儿收起了所有的玩世不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事儿他肯定要和饶月梅商量好。

“我可给您说好,我俩扯证以后,朱琳和我这两年以内都不打算要孩子。”

“啥?”饶月梅登时坐不住了,“要真成了两口子,怎么能不要孩子?太不像话了,是她的主意还是你的主意?”

“是我俩共同的主意。”江弦满脸严肃。

饶月梅气得不轻,又拿他没啥办法。

这盼星星盼月亮,她的好大儿终于相中个对象,想着结婚这事儿了,她咋可能再从中阻挠。

不过扭头一琢磨,又觉着没啥。

婚前这么决定,结了婚那都不由自己。

朱琳那闺女那么水灵,他江弦能把握的住?到时候干柴碰上烈火,久旱碰上甘霖,迟早得闹大肚子。

西长安街7号,《京城文艺》杂志社。

江弦熟门熟路的上去,瞥见章德宁正趴在桌前捧着份稿子。

江弦便等了一会儿,一直到她叹了口气,抬起头发现他,才和她打个招呼。

“德宁!”

嗯,他一个马上就要给她当领导的人,自然得把称呼改改。

“江弦!序写好了?”

“我自己写了一篇,又请人写了一篇。”江弦从挎包里取出几页薄薄的纸。

“请谁写的?”

“汪曾祺。”

“谁?”

“我师兄,汪曾祺。”

章德宁顿时激动起来,汪曾祺对于其他杂志社不算什么,但对于《京城文艺》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一位他们的老前辈。

“快让我看看!”她迫不及待的接过,翻开汪曾祺所作的序,津津有味的读了一遍。

“是他,是他能写出来的味道。”

章德宁看完一遍,又拿给其他编辑分享,这篇序迅速在《京城文艺》的编辑部里造成小范围的轰动。

“这部作品集的书名你想取么?”章德宁给他倒一杯水。

“你们打算叫什么?”

章德宁给他来了个很官方的词,“1978-1980江弦短篇集选。”

“还有其他么?”

“要不就是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名称来取,看你想用哪篇。”

“那还是用《1978-1980江弦短篇集选》吧。”

入选的几部作品之间差异太大,没有什么共通的内核,也没必要再花费心思取个作品集名称。

直接这样取名,反而更简洁明了有概括性。

又商讨一些具体事宜,章德宁终于谈到了江弦最喜欢的一环,“我把稿酬给你结一下。”

江弦心里已经粗略算过,作品集四部作品,《棋王》一万四千字,《动物凶猛》五万六千字,《伏羲伏羲》七万七千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三万两千多字。

“17万9千字,不过考虑到还有多余字数,给你算作18万字。”章德宁笑了笑,“这是咱们《京城文艺》给你的优待。”

“这本就是我应得的。”江弦才不领这人情。

他这人拎得很清,这四部真放一块儿一个字一个字的数,绝对有十八万字了,他甚至有可能还吃了点儿亏。

“唉,一提到钱,你是谁也不认。”章德宁无奈的叹了口气。

基础稿酬和印数稿酬的标准与其他地方一样,先给江弦结算了一千八百块的基础稿酬,江弦的小金库直接涨到九千多块。

在香港那边儿的外汇还没给他结的情况下,他就已经基本成为了80年代初的万元户,兜里真有一万闲钱的那种万元户!

跟文讲所那边儿请了一礼拜假,用京城粮票跟王安忆换了点儿上海粮票,随后拿介绍信,坐火车往上海去。

火车发动,出了京城还没一会儿,灵感【离家】就开始疯狂跳动,数字1000俨然是离家的公里距离。

抵达上海之前,灵感【离家】便已收集完成(1000/1000),只余下单灵感【画】等待收集。

上海的温度比京城高出许多,空气里也多了几分湿黏。

来车站接他的是边华伟,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江弦本想带他,他却坚持让江弦坐上后座,载着他往家里面回。

搂着他姐夫的腰,欣赏着十里洋场,学着上海话,满嘴洋泾浜。

“姐夫,我这回过来还给你带了份稿子。”

“什么?!”

吭哧吭哧喘着粗气的边华伟,直接站起来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0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