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60章 新《芙蓉镇》

书名: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6

7月的京城。

蒲扇拍打身体的声音随处可闻。

魏染胡同。

“就馋您这口面呢。”江弦脱成了光脊梁,扒拉着碗筷,呼噜呼噜吸溜。

京城人的夏天是面条的专场,麻酱、炸酱、酱油汆,配上几瓣蒜,朴素又好吃。

“剧组那儿伙食好不好?”饶月梅趴边儿上打听。

“剧组伙食一般,不过当地老乡都挺热情,常来给剧组送些腊肉、田螺。”

“你们那电影现在是拍完了?”

“没杀青,外景拍完了,还要拍内景。”他麻溜剥开一瓣蒜的蒜皮,“妈,给您汇报一下,这回改编这剧的酬劳下来了。

加上这几个月工资补贴,挣了小700多。”

饶月梅满意点头,“你现在大了,挣了钱也不用老交家里,自个儿在外面别乱花...嗯?你说多少?700?”

突来惊喜,饶月梅脑袋天旋地转,嗡嗡作响。

700块,比她干一年的工资都多了!

“儿砸,咱可得捂紧瓶口。”饶月梅面露慎色,太怕那风言风语了。

住杂院儿就这样,谁在院儿里啐口唾沫都跟啐自己脚面儿上似得。

“妈,咱上哪儿再弄间房子吧。”江弦忽提议。

他现在怎么说也是身上揣了小1000块的有钱人了,实在想弄个踏实落脚的地方。

老住招待所也不是個事儿。

而且朱琳这会儿已经毕业了,他要是能有间房子,那俩人不就能没羞没臊住一起了。

“房子啊...”饶月梅一听犯了愁。

和后疫情时代一样,这会儿的住房也是大问题。

福利分房到处落实,按照工龄、职位、人口等进行排队,看似公平里面又有许多变通...

像江弦这种,就别想40岁之前分着了,除非他跟朱琳先结婚,朱琳再怀上孩子,每天他领一孕妇,往领导面前一跪,不给分就长跪不起。

这才有点儿可能。

不然就等吧,可能等的他孙子都出生了,房子也分不着。

“妈,这会儿市面上有商品房么?”

“啥?商品房?”饶月梅眉头一皱,像是听着什么怪词儿。

这会儿基本没商品房这概念,要说京城最早的商品房,应该是1980年,在团结湖统建的住宅楼房,拨出两栋出售给个人,每建筑平方米售价平均180元。

再早,那就是62年西三环盖过一花园村华侨公寓,后来大概16万一平,据说建材用的是大会堂的余料,小区后面就是京城劳动关系学院,高圆圆的母校。

这房子主要是为吸收外汇,收的是美元、外汇、外汇券、华侨券。

“算了,回头再说吧。”江弦本来还挺膨胀,一提房子,发现自己啥也不是。

而且比起鸽子笼,他其实更想弄一四合院。

四合院多美啊,独门独院,一过伏儿天,立马整上“天棚、鱼缸、石榴树”三件套,闲了撸撸猫、逗逗狗、遛遛鸟。

还能体验体验在四合院里放风筝,风筝挂在紫禁城墙上的烦恼。

“先当上万元户!”江弦给自己定一小目标。

饶月梅去上班儿,他从旅行包里取出那沓比切糕都厚的《芙蓉镇》手稿。

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只是抄写,稿子早就能够写完,但江弦并不想就这样将这篇《芙蓉镇》发表。

他对原作不算太满意,尤其是李国香这个角色。

原作中,李国香到处折腾人,把别人害得家破人亡,心思龌龊,手段恶毒,中途虽被打倒,可惜到了结尾,这厮又摇身一变,更上一层,风风光光。

这样的结局虽然具备一定现实讽刺意味,但江弦一点儿也不喜欢。

于是他添加了一个新角色。

李国香的私生女,窦宝莹。

李国香作风有问题,有了孩子不敢去打,担心向医院交代孽种来历,女儿窦宝莹呱呱落地,遮掩几年,孩子渐渐长大,终是被男人妻子发现、举报。

男人妻子被送去洞庭湖搞“血防”,李国香被降职芙蓉镇,做了国营饮食店经理。

江弦笔下《芙蓉镇》的故事由此开始。

......

什刹海后来是酒吧一条街,这会儿是京城人民的天然游泳池。

建国以后,什刹海迎来史上最大力度治理,一开始建了人民游泳场,后来被填平了,隔着河堤又弄了个什刹海游泳场。

每年6月1日开放,8月底关闭,每人每次1角钱,一场2小时,来迟了还得排队,等上一场结束了才能下去。

《今天》的几个没活儿的小伙伴儿来这搞团建,把江弦也喊了过来。

他半个身子浸在水里,胳膊趴在岸边儿,旁边儿还浸着赵振开、姜世伟、陈皑鸽...面前年轻的女同志们不敢下水,穿着巨保守的泳衣坐在岸边儿泡脚。

“老江,我看过你帮陈皑鸽写的那封情书了,写的真好。”赵振开踩着水说,“你不光应该是个作家,还应该是个诗人。”

“别、别、别,我可不想写诗。”

在过去的半年间,《今天》杂志迅速壮大,已经有了二三十人的规模,印量也扩大到每期一千份。

北岛、芒克...这些个名字也随着《今天》的流行,渐渐扩散开。

“人真多啊。”江弦看了眼身后,密密麻麻全是肉条子。

这年头的京城,随便一砖头下去,不光能砸倒一片干部子弟,还能砸倒一片会游泳的。

现在游泳是全民运动项目,跟乒乓球一样,没别的原因,他爱游,一声“到大江大河里去”的呼吁,掀起了露天游泳风尚。

想进泳池,还得拿个游泳证,不是证明你的游泳技术,相当于体检,给伱做一次身体检查,看你有没有传染病、皮肤病。

几人一块游了个来回,这会儿很流行侧泳,这也是模仿老人家的泳姿。

在水里乘凉惬意极了,可惜两小时很快就到,一行人意兴阑珊的爬上岸,没有直接离去。

7月16日是纪念他畅游长江的日子,体委组织游泳好的学生们拿个红缨枪,下水排成方阵,武装泅渡,绕什刹海游一圈。

喇叭里头乐曲激昂,岸边儿全是群众加油打气儿,巨壮观。

赵振开正看的心潮澎湃,屁股忽被拍下,他心一跳,不会被“东宫西宫”的同志盯上了吧?

一扭头看着江弦。

“老赵。

刚想起还有篇诗词稿没用过,拿给你吧。”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8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