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81章 “曲线调动”

书名: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6

他这么一说,江弦果然来了兴趣。

江弦大概回想了一下西方这个时候的文学进程,82年的诺奖得主是《百年孤独》,那么这部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在英国畅销起来。

想了很多,却都没说出口,只是问冯骥才,“什么?”

大冯回忆了下翻译的说法:“好像叫什么月亮和六便士硬币的。”

“.”

见江弦不说话,冯骥才又给他解释说:“六便士硬币就是英国以前使用的一种硬币。

这篇讲的是一个画家的故事,现在在英国的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我听当地的新华社同志给我说,他在英国的很多城市都见到有年轻人在阅读这篇。”

国内与国外的消息传递困难。

大部分国内的作家很难知道自己作品在国外的发行情况。

像是沈从文,他的几篇在日本都有出版,但他本人对这些事情了解并不多。

80年代他受邀去日本访问,在街头闲逛的时候竟然在路边发现了自己的,对此事感到一阵惊讶,舍不得花钱的他不光掏腰包买了几本,还把这件事写在了给夫人的信里。

至于江弦,他也只知道施松卿帮他把《月亮与六便士》的英文稿投去了美国的《纽约客》,以及英国的老牌文学杂志《格兰塔》。

他不知道的是,这篇《月亮与六便士》竟然已经在英国有了这样程度的影响力,还是从大冯的嘴里听了以后才知晓。

很快,日本那边也有消息传来。

佐藤纯弥给他送来一封德间书店的来信,信中,编辑东野信夫给江弦简单告知了《铜钱街》在日本的销售情况。

的单行本在日本发行以后,很快惹来了日本读者们的注意。

《铜钱街》中所写的田园牧歌,正是日本高压力社会下的“社畜”们无限向往的美好。

首印1000册很快被日本读者们抢购一空。

德间书店在信中写道,希望征得江弦的同意,对进行重印,也就是二版,给江弦开出的版税依旧是10%。

在日本,10%就是最高的版税率了,只有发行数突破50万部之后,按照行业的潜规则,版税率会为作家提升到15%。

江弦立马回信一封,将的重印工作交给德间书店。

信写罢的时候他还有些恍惚。

他的作品居然已经在全球这么多地方产生影响了?

一想到这儿,感觉便相当的美妙。

又过去几天,央广电台文艺部的编辑钱家文上门,给江弦听刚录好的《高山下的花环》广播剧。

他们已经在报纸上做了预告,这部剧将会在下下礼拜开始播出。

江弦试听了一遍,脸瞬间垮了下去。

“我妈妈已哭得昏厥过去,不能陪梁大娘一家上火车站了。战土们把东倒西歪的我,扶进了吉普车内。

走了!从沂蒙山来的祖孙三代人,就这样走了!

啊,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上帝”

江弦按停录音机,转动的卡带停下,他皱着眉看向钱家文。

“家文同志,这就是你们下下礼拜要播的内容?”

钱家文点点头,“后期工作都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等审核通过。”

“我请问个问题,这带子是请谁录制的?”江弦说。

钱家文愣了一下,告诉他是京城的一个话剧演员演播的。

江弦语气变得不善,“看来你们央广电台还是不够重视我这部《高山下的花环》。”

“您这是哪里的话,我们当然重视,这是上级领导特别关注的任务。”

“真的重视?”

江弦冷笑一声,“我的又不是没做过广播剧,就这演员的演播水平,词儿都念不清楚,你们只能请到这样水平的演员?”

面对江弦的质问,钱家文登时哑然。

江弦语气却毫不客气,“如果就是这样的水平,我坚决不同意你们播我这部《高山下的花环》,我怕读者们听了这种水平的广播剧,会指着我江弦的鼻子骂娘,说我收了你们多大的好处。”

“这这。”

钱家文叹一口气,“江弦同志,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您先别生气。”

“我别生气?”

江弦冷哼一声,“家文同志,我请问你,这位话剧演员是怎么请来的,是不是和你们哪位编辑沾亲带故,我就请你诚实的告诉我,是或者不是。”

“.”

面对江弦的质问,钱家文的表情渐渐僵住。

这件事他还真是知道,这位参与演播的话剧演员,原本在中央实验话剧院里跑龙套,这次录制《花环》,他舅舅特意给他找了过来.

成年人的世界里,犹豫就是最好的回答。

江弦光是看钱家文的反应,就瞬间明白了一切。

“他妈的。”

他抽一口烟,轻笑一声,“走后门走到我这儿来了!”

钱家文咧着嘴,满脸尴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江弦淡淡道:“家文同志,我这篇《高山下的花环》你也读过,你知道我这里,最痛恨的就是找关系。

可是如今竟然出现这种事情。

你说讽不讽刺?!

我在里写雷神爷骂赵蒙生,难道都骂进了狗肚子里不成?

这部广播剧,读者不是没长耳朵,不是不懂艺术,你们做的连我都不能满意,以为人家听众听不出来?就你们的这个质量,我看也没有播出的必要了。”

钱家文着了急。

“江弦同志,你先别生气,这件事我来处理,你放心,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我不用你们给我一个交代,我待会就亲自去找你们那儿跟你们领导要一个交代。”江弦满脸冷色。

他不是爱息事宁人的性格。

这些人既然敢在他头上动土,那他非要给这些人一点颜色看看不行。

钱家文以前也和作家接触过,他最初接触江弦的时候,觉得他和大部分作家一样,是一位很随和、很有修养的小伙子。

但此刻,他对江弦的印象又有刷新。

这家伙简直是个丝毫亏都不能吃的祖宗。

“江弦同志,请你相信我。”

钱家文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这个事我会如实的汇报上去,《高山下的花环》是上面重点关注的项目,我们一定会对这次事件做出最恰当的处理,你给我们一点处理的时间。”

江弦见钱家文已经给出承诺,先是停下了嘴上的骂骂咧咧,

“家文同志,你也别见怪,我当初放心的把《花环》的改编权交给你们,当然是信任你们的能力,相信你们能把这件事做好。”

“可如今呢?如今竟然闹出了这种事情。”

“要是你们找不到好的话剧演员,我也就不这么生气了,可是你们真的找不到吗?以你们的能力,国内那么多播音员、话剧演员,怎么可能拒绝来播讲我这部呢?”

“还是我当初太好说话,答应的太痛快,你们觉着我这儿有大便宜可占。”

江弦越说脸上的青筋便越明显,说到最后甚至气愤的挥舞起了手臂,声嘶力竭的质问。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江弦这一套套的甩过来,钱家文听得是冷汗直流。

广播剧的事情一定得处理妥当,《高山下的花环》这篇的读者数量太庞大了。

这件事若是传出去。

那得惹多少读者们愤怒?

读者们恐怕光是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这些编辑给淹死。

光是想想那画面,钱家文都忍不住的哆嗦。

“你放心吧,江弦同志,这件事我们一定给你一个交代。”他给江弦保证说。

“你说话顶用不?”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那我等你的消息,至于现在的这部剧,绝对不能播出。”

“您放心。”

回到台里,钱家文马上将整件事情记录下来,将《花环》广播剧的制作全过程,以及江弦同志的批评,全部写下来交了上去。

如今《高山下的花环》能否在下下礼拜准时播放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避免因为广播剧制作质量太差引起听众们的不满才是重中之重。

路岳生提着公文包进到办公室。

放下公文包,他先是给自己泡了壶茶。

这茶叶还是他那侄子家送的。

这个事儿说起来也是无奈,本身他那侄子就是个待业青年,他凭着老战友的关系,好不容易给他那侄子调进了实验剧院。

本身能力就不够,能接着一两个龙套角色就已经算是团里照顾,结果这小子还满脑子惦记当正式演员。

无奈之下,路岳生想到一个“曲线调动”的招数。

《高山下的花环》广播剧刚好准备在台里制作播出。

路岳生一琢磨,以《高山下的花环》的质量,以及在读者之中的知名度,要是让他侄子来演播,播出以后那怎么也算是大功一件。

更何况肥水不流外人田,台里本就在找合适的演播演员。

就这么的,路岳生把他侄子弄了过来。

一共12段,12个半小时,正常的话剧演员一天录一段,也就是30分钟。

他这侄子两三天才能录好一段,弄得台里相当一部分同志不满意,碍于他的面子,这才没有多说什么。

路岳生也生怕这事儿闹大传出去不好听。

好在花了这么长时间,可算是把《高山下的花环》整部剧制作完成。

他抿了两口茶水,便被人通知台长喊他过去。

路岳生连忙起身,推开台长办公室的门,发现dang高官、文艺部主任全都坐在里面,这会儿表情一脸严峻。

“台长、书记、主任.”路岳生依次打个招呼。

台长也不客气,劈头盖脸便问:

“路岳生同志,我请问你,《高山下的花环》这个广播剧的演播演员是从哪里请来的?”

路岳生一愣,很快答说:“是中央实验话剧院的一个话剧演员。”

“为什么有同志反应那个演员是你亲戚?”

“.”

路岳生脑袋“嗡”地像炸开一样。

台长是个小老头,见路岳生沉默不语,哪还能不懂是什么情况。

他气冲冲的走到路岳生面前,抬起胳膊指指他的鼻子,又转过身,恨其不争的拍一把桌子。

“我们有些同志,每天不想着如何把工作做好,反而光是惦记着在自己,哪怕是《花环》这样备受上级领导关注的项目,心中也毫无干事业的大公无私精神,反而满脑子zb主义的利己思想”

小老头的嘴毫不客气。

路岳生的脸也很快涨红,他哪能不知道这话是在说他,每一句话都像是一个巴掌,啪啪的往他脸上敲打。

书记就要冷静一些,先是安抚了下台长的情绪,而后目光如电的看向路岳生。

“情况呢,我们已经了解了,也有同志向上级反馈了。”

“书记.”

“你先不要说话,你还不知道你给电台造成多大的影响。”

书记冷哼一声,“《花环》是上级领导都在关注的一部广播剧,原计划下下礼拜就播出,我们连广告都打了出去。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人家《花环》的作者因为广播剧的质量问题要求取消演播!

这是江弦同志在难为我们台里吗?

不是吧。

这部剧我和台长都听了,你也可以自己听听,这部剧做的是什么样子。

不像话!

我们堂堂央广电台,难道连一个好的演播演员都请不着?”

两人轮番一顿批评,路岳生羞愧的脑袋都快缩进了脖子里。

他当即表态,“我、我有错误.”

“对了,你有大错误!”

小老头双手拤腰,怒不可遏,“因为你一个人的鬼心眼,我们的脸都让你丢完了!”

其余一些同仁静静坐着,看着这一幕,都知道这个时候不方便出面。

《花环》这个太敏感。

在人事调动的问题上,台长、书记虽然没办法轻易去动路岳生,但是这件事已经汇报到了上面。

上级相当关注。

不仅仅是因为《花环》的读者数量多,更是因为这是部涉及到南疆的。

就连那位给战士们送书的同志,都在关注着他们广播剧的播出。

路岳生敢在这个事情上犯错,那真是茅房里打灯笼——找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0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