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一章:你是指……侯恂?

书名: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3

大明京师,紫禁城,文华殿。

崇祯皇帝静坐于东偏殿内,他此刻正在为河南剿贼事心忧不已,前时以为南有丁启睿、北有永宁伯的宣大边军,更兼保督张福臻所率真保官军在旁呼应,非但开封之围可解,甚或中州贼乱之祸,亦可因此而一举消除。

可怎曾想却是如今这番局面,丁启睿、左良玉朱仙镇大败溃逃,永宁伯、张福臻与流寇继续在朱仙镇僵持不下,中州战事,不得寸进。

崇祯皇帝为此心焦不已,可满朝文武虽济济一堂,却又选不出一个堪用之才,每逢这样的时刻,他都会深深思念起前阁老杨嗣昌……

今日,为了中州剿贼一事,他特别传旨要内阁首辅周延儒到文华殿单独召对。

此刻想着,幸而自己力排众议重新起用了周延儒为内阁首辅,否则今日之事,还真不知道找谁来为自己排忧解难呢!

虽然在崇祯六年时,崇祯皇帝将周延儒罢黜归里,但他其实也清楚延儒还算是个做事敏捷的人,其后换过的历任内阁首辅,大多都不如周延儒练达有为,其不愧“状元宰相”之名。

就连崇祯皇帝对于丁启睿、杨文岳、左良玉这三个败军将帅的处理意见,也是采纳了他的“票拟”。

而今为了急于救援开封,甚或解除河南流寇之患,崇祯皇帝一时间却又选不出一个可以受命督师的人选。

这才下旨将内阁首辅周延儒传召进宫,准备在文华殿内单独召对于他。

而周延儒此番起复重回内阁首辅之位,主要得益于东林一党和复社大佬张溥的助力最多,他虽也谈不上对东林党人有多么感恩戴德,但却也因此而成为东林一系,行事之间多会顾及到东林党人的利益。

今日,他一听太监传谕“崇祯皇帝单独传他去文华殿召对”,便已猜到七八分是为了中州贼患一事,心中便开始盘算起诸方利益,以及重新任命的督师人选。

周延儒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既要照顾到东林一系的利益,权力不能外流到其他派系,又要使崇祯皇帝能够认可,并且感到满意。

就好比前次丁启睿、左良玉等朱仙镇溃败,他给崇祯皇帝票拟的处理意见,就很对崇祯皇帝的胃口,让其十分满意。

…………

文华殿内。

首辅周延儒向崇祯皇帝行过了大礼后,崇祯皇帝依照旧例赐座于他,待周延儒坐下之后,便即问道:“如今河南全省,唯余永宁伯一支人马,在开封南郊与流寇艰难对峙。朕恐独木难支,为平息中州流寇作乱之祸,卿看还有何人可派往河南督师剿贼?”

周延儒缓缓抬起屁股,使之离开椅子的一角,躬身站立着回奏道:“平贼将军左良玉曾受侯恂提拔之恩,至今仍耿耿不忘,陛下可听人说过?”

崇祯皇帝轻轻地点了点头:“朕,有所闻。”

周延儒这才接着说道:“如今左平贼虽自朱仙镇败走,然其麾下精锐未失,待退至襄阳后必能站稳脚跟,不消多时便可恢复元气,整军再战。

而朱仙镇之败,实败于督师、总督与平贼将军不能和衷共济,故当选派一位德高望重,又素为其所爱戴的大臣出任督师,或许会有……”

崇祯皇帝猛然截住周延儒的话头,插言问道:“你是指……侯恂?”

“是,陛下。恐怕……也只有侯恂,才可以指挥得动左平贼。”

崇祯皇帝面色瞬间阴沉了下来,恨恨地说道:“左良玉骄横跋扈,朕已对其百般隐忍,却仍不知悔改!”

周延儒混身战栗不已,生怕崇祯皇帝猜疑到自己身上,忙在一旁小心说道:“左良玉虽屡屡辜负圣恩,然中原寇氛日益猖撅,尚无宁日,虽有永宁伯率宣大边军在开封,仍恐独木难支。

而左良玉虽略为骄横跋扈了些,但毕竟是难得有阅历、韬略之将才,还望陛下从大处着眼,恩允其以功覆过。

若真能使左良玉重新振作起来,不惟可让献贼胆慑,即便正与永宁伯对峙的闯贼,亦会有所顾忌,不能肆志中原。”

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这番说词,不由陷入沉思,片刻后,仍不敢轻信的他疑问道:“左良玉……他真能很快恢复元气,振作起来么?”

“左良玉领兵战贼经年,威望素著,又善于驾驭,远非一般大将能望其项背。臣看他密奏,说到襄阳之后,必定卧薪尝胆,重招旧部……”

崇祯皇帝越想朱仙镇溃败之事,越觉一阵心烦气躁,不待他把话说完,便截住问道:“依爱卿看,左良玉会否再次赴援开封?”

周延儒听到了崇祯这句问话,心中顿觉一阵安宁,但表面上却看不出丝毫变化,足见其涵养与城府之深。

“这要看如何驾驭。”

“侯恂,果真能驾驭得住他?”

周延儒怎会傻到给侯恂作保,他一脸真诚地谨慎言道:“臣不敢保侯恂一定能驾驭他,但知他确把侯恂当恩人看待,至今不忘!”

崇祯皇帝面上显出犹豫之色,一时不敢作出决断,便低声沉吟道:“姑且试试?”

周延儒见崇祯的话锋有了松动,便紧跟着说道:“是否将侯询释放出狱,授以援汴督师重任,还请皇上圣衷裁决。”

崇祯皇帝也是别无善策,似乎目前也就只有这一个可行的法子了……

永宁伯张诚虽然屡战屡胜,然李贼也已今非昔比,接连两任陕督都于他手下战亡,如无别的官军助阵,恐永宁伯的宣大边军难以战胜李贼。

崇祯皇帝能够调用的官军也十分有限,辽东的吴三桂、曹变蛟等人虽然能战,可与奴议款之事未成,也不敢轻易调往别处,而淮北的几支官军还有对付献贼和革左五贼,也不能往援河南。

如今,似乎惟有指望左良玉能够重新振作,率军再援河南了。

不过,崇祯皇帝心中也有别的顾虑,便开口问道:“侯恂就算能够驾驭左良玉,可现在河南已有保督张福臻坐镇,再派了侯恂去做督师,岂不又重蹈丁启睿、杨文岳互相掣肘之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3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