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五章:并肩杀奴

书名: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3

织金龙纛大旗下尽是顶盔掼甲的正白旗巴牙喇清兵,足有数十人之多,他们的中间是一位身着鎏金盔甲的清将。

他身形颇为高大健壮,一副粗犷的长方形面膛,显得极为英武,美中不足的就是那双鼠目中所透出的阴鸷。

“恭顺王的伤情如何?”多尔衮目光望定前面不远处二百余明骑,淡淡问道。

额克亲当即接言道:“回叔王,末将已去看过,枪尖穿透肋甲,擦着皮肉而过,虽血流如注,却无碍性命。”

“听说头也伤了?”

“是。恭顺王被杨国柱挑落马上时,磕破了头,现已包扎。”

“哼。废物一个!”

多尔衮在心里骂了一嘴,脸上也表现出了一股厌恶之色,却温言说道:“你去告诉恭顺王,要他好生修养,待此间战事停歇,本王再亲往探视。”

“是”

额克亲神色恭谨的接令,便转身离去。

多尔衮往战马身边走去,他从巴牙喇勇士手中接过缰绳,脚踩马镫,腾身上马,策骑往对面明军骑士所在奔去。

数十名巴牙喇鞑子在后尾随护卫,踏着干硬的丘陵坡地,扬起一股烟尘。

…………

这里是一片连绵的丘陵地带,低洼处的蒿草接近齐腰,而高处却勉强到膝盖的位置,炽热的夏风吹过,蒿草低伏,发出沙沙的响声。

不过,宣镇总兵杨国柱此刻却无心细品蒿草随风演奏的自然乐章,他站立在战马身旁,好使长久奔驰的战马舒缓些脚力回来,以备再战。

他凝望着远处缓缓移来的织金龙纛大旗,顿觉心中五味杂陈,这一次再回到辽东故居之地,他的心中便每每想起战亡的兄长子侄。

死,杨国柱是不怕的!

但是,他回望身后的二百余家丁亲随,他们都还年轻,正在二、三十岁的年纪,都是家中的顶梁柱。

而这些家丁又是跟随自己多年,现在杨国柱只想着能带领他们寻一条出路,多逃出一个是一個。

他见那杆织金龙纛大旗停在了约一百五十步外,似乎多尔衮只带了十名巴牙喇清军,而余者都在多尔衮身后二百步之外候着。

由此,足见多尔衮招降杨国柱之心有多诚,但杨国柱却不为所动,他面色阴冷的看着那边奔来的清军巴牙喇。

“将主爷,射杀了么?”

杨国柱缓缓摇着头,淡淡道:“不必,看他有何话说。”

接着,又轻声叮嘱道:“叫将士们吃口干粮,给战马也喂口豆子,缓些体力。”

“是。”

这名亲兵才悄悄退下,那清军巴牙喇也已奔至四十步外,他勒马停住后,操着一口并不十分流利的汉话高声喊道:“大清国和硕睿亲王,请明国宣镇总兵杨大帅上前答话。”

亲兵百总谭震林凑前说道:“将主爷,咱带弟兄们冲上去,擒了那奴酋如何?”

杨国柱回头瞪了他一眼,道:“胡闹。”

转回头望着不远处的清骑,又道:“去,告诉鞑贼,本帅稍后就去会会他。”

谭震林答应一声,向前走了近十步,才大声喊着回了话。

这时,刚才那名下去传令的亲兵回来,在杨国柱身边问道:“将主爷要去会那奴酋,可多带些弟兄。”

杨国柱看着正往回走的谭震林,淡淡说道:“不必,多尔衮也只带十人,不可叫他小瞧了我等!”

他接着又道:“小谭子,你带九个人,随我去会会多尔衮这贼子。”

杨国柱说罢便朝战马走去,他翻身上马,策马在原地打了个圈,扫视着余下的众将士。

最后,目光停留在刚才那个提醒他多带人马的亲兵身上,沉声吩咐道:“黄保忠,而率众将士守在此处,待本帅去会会奴酋!”

…………

多尔衮策马在织金龙纛大旗下,看着正缓缓奔驰而来的杨国柱,心中钦佩不已。

他之所以一心想招降杨国柱,其实还是私心作祟,妄想通过招降杨国柱来打击明军士气,引导其他明军将也来投诚。

但此刻看着杨国柱也领十骑明军前来与自己会谈,不由也是心生敬佩之情,暗思似杨国柱这般的明将可是不多。

如此,杨国柱越是不降,他就越发的想要招降,就好似一个怪圈,无限循环一般!

待杨国柱在四十余步外策马立定,多尔衮笑着说道:“今日得见杨总兵大驾,真是不易。”

杨国柱也是表情僵硬的笑着回道:“彼此彼此,见逆王一面也是很难。”

“哈哈哈……”

多尔衮闻言不怒反笑,他笑罢便开口说道:“崇德三年冬,曾与杨将军在巨鹿结缘,可惜事起仓促,未得与杨将军谋面,但心中实是敬佩不已。”

他接着又道:“似将军这般大才,却被明国昏庸君臣所轻视,叫本王如何受得。依本王之间,杨将军不若弃暗投我,不说封个总兵,就是封杨帅为王,勇镇一方,又有何妨?”

杨国柱看着多尔衮侃侃而谈,一直未曾接言,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尽力拖延时间,以使麾下众将得有喘息之机。

直到此时,听了多尔衮的一堆废话后,才开口说道:“睿王能如此看重我杨国柱,心中实感激不尽。

怎奈,国柱虽是粗人,但也知忠义二字,既已心属大明,便别无二心,生为男儿,存于天地之间,岂能为贰臣乎?”

他说到这里略为停顿,眼中目光坚毅的望着多尔衮,道:“何况,此地乃吾兄子丧身之所,国柱又岂能独活乎!”

他估摸着时候也差不多了,说完这话便勒马转头,想要离去。

多尔衮虽只杨国柱内心坚毅,却也不想就此放弃,仍吼叫道:“杨将军慢走,就是不为自己计,也当为麾下数千将士考虑。

但只杨将军点头同意,我清国勇士便即撤回,各部仍归杨将军统率,绝无二言!”

杨国柱本已转身,闻言又回身朗声说道:“他等既能随吾出战,便知会有今日。若有些许怨言,也应到阿鼻地狱来寻本帅。

无须睿王忧心!”

他说完这话便催马离去,马蹄踏地之声虽无甚声势,但无形之中却又是一股说不出的压迫感。

…………

多尔衮深知杨国柱绝不会投降,而且他此刻面子上的事也都做到,无论是三拒三请,甚或自己还亲自出面,成就了第四请。

望着杨国柱策骑远去的背影,才道:“传令,全军准备。”

“呜呜呜……”

号角声四起,丘陵周围的清军正白旗将士们立刻打起精神,纷纷翻身上马。做好了战斗前的准备。

这时,杨国柱才策骑奔出十余步,耳中听到阵阵悠扬的的号角声传来,便即猜到清军马上就要发起共计。

他急忙对身侧的谭震林喝道:“传讯,全军向南!”

谭震林闻令也来不及再说别的,策马奔驰中传出阵阵呼哨声响,不一瞬,便听丘陵上传回的讯息,他们已接到军令。

另一边,多尔衮似乎早料到杨国柱有心突围,就在那边呼哨声仆一响起时,这边鼓号齐鸣。

围聚在丘陵周围的清军正白旗将士,纷纷策骑冲起,个个如狼似虎般朝着杨国柱所在急冲而上。

这边,黄保忠闻得声声呼哨传讯,便知情势有变,他急忙喝令众骑士纷纷上马,便当先向丘陵南边冲去,想要为杨国柱等人开路。

一时间,尘土飞扬,若从空中俯视,就好像外面一个大圈套着里面的一个箭头,烟尘滚滚移动,明清双方的精锐骑士,再一次近距离交手。

黄保忠奋勇当先,迎面射来数支箭矢,他也全然不顾,只见他的身体在战马背上,随着战马奔驰的节奏左右摆动,便躲开了大多射来的箭矢。

他三眼铳擎在手中,平平瞄向了前方一个鞑贼骑兵,“砰”的一声,随着火光闪现,一颗夺命的铁弹子自铳口射出。

“砰…砰…砰……”

一阵三眼铳的爆响连连传来,其间还夹着“嗖…嗖…嗖……”的箭矢飞射,明清双方都有骑士落马。

原本平静的丘陵地带,再一次成为杀戮场,开始收割着一个个健硕的生命!

…………

谭震林领九名精骑护卫着杨国柱在骑阵之后,原本一切顺利,但他们与前边的明军骑队之间还是有些空隙。

眼看着两边的清军正白旗骑士正策马往这边兜来,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穿入那道缝隙,将杨国柱等人与前面的骑队分开。

他大喝道:“驴球的,今日拼了,也不能叫鞑子得了好……”

谭震林正待催马冲上,却听身后杨国柱大喝:“转西,莫要硬拼!”

他虽一时未能明白其中深意,却也是习惯性的服从了杨国柱的军令,立即兜转马头,斜刺里便往西方转去。

杨国柱不愧是一员久经战事的老将,他只是扫了一眼,周边情势便尽入眼中。

此刻,四面皆是清军正白旗的鞑子骑兵,但却以多尔衮身后和东面最多,惟南面与西面鞑贼少些。

所以,杨国柱眼见前面的去路即将被鞑贼封堵,便传令谭震林向西面突围,由此可见,镇朔将军可不是浪得虚名!

西面约四百步外便是一处丘陵高地,依着杨国柱的意思,先奔那处丘陵奔去,借着地势观察周边清军详情后,才能再决定向何处突围。

但就在距离那处丘陵不足二百步时,就见丘陵上一杆认旗高高竖起,约三百余鞑贼骑兵也在这时显出身形。

其实,以多尔衮那般狡诈之人,自然不会轻易留下漏洞给杨国柱,他之所以在南面和西面布置的清军相对较少,竟是留了后手。

杨国柱见到了这些正白旗清军的身影后,心中也是一片黯然:“想不到,我杨国柱注定丧命于此!”

但束手就擒可不是他的性格!

杨国柱大声喝道:“儿郎们,能与汝等并肩杀奴,乃杨某此生之幸,今日或许最后一战,吾愿与诸君共生死!”

谭震林立刻接言喝道:“愿随将爷杀奴。”

“杀奴…杀…杀奴……”

…………

宣镇参将郭英贤领两部千余精骑,突出安平贝勒杜度镶蓝旗清军的包围,沿着山道旁的山岭丘陵一路奔驰。

他在这一路上也收容了些失散的溃兵,偶尔遇到鞑贼小队,他们望见这边明骑的阵势,也纷纷退却,自知实力相差太多,并不敢招惹。

此刻,郭英贤策马在一处山岭上,望见东南方向的烟尘滚滚,猜想必定有己方兵马在与鞑贼厮杀,虽不敢确定就是杨国柱,但至少也是宣镇的将士。

他连忙领军奔去,可行至一半之时,遇到了两名杨国柱的家丁,经询问得知:他们是刚刚才与杨国柱等在西南数百步处失散。

郭英贤救杨国柱心切,当下便想着先救杨国柱安全,再回军来解救这边的宣镇兵马,心念及此,他立即率领千余精骑折而向西南方奔去,

他策马疾行,不久之后,就在一处山岭上望见了杨国柱等二百余名镇标营骑兵,相距已不到二里远。

郭英贤正待引军冲上,与杨国柱汇合一处,共抗鞑贼虏骑,就见杨国柱领十数骑远远奔离了本阵。

郭英贤一时间吃不准杨国柱那边是什么状态,所以,他打算继续观察一阵,待看清了情势,再去与杨国柱部汇合。

…………

宣镇副总兵张诚,领着麾下宣北军精骑在斩杀了清国巴图鲁准塔,击溃其麾下近千的正白旗清兵后。

丝毫没有耽搁,他们沿着山道东侧山岭丘陵急急向北而进,同时,还派出游骑以十或二十人为一队,散开查探杨国柱的镇标营将士所在。

随着前方游骑的军报不断传回,张诚领麾下近两千精骑渐渐向杨国柱被围困处靠拢。

就在杨国柱与多尔衮隔空对话之时,张诚正在其南面的一处高岗上,他举着千里镜看着约在二里外的杨国柱和多尔衮。

直到他看见杨国柱部镇标营亲兵策马冲击鞑贼军阵之时,才略为放下心来,立刻领麾下精骑前往汇合。

张诚左手持缰控马,右手已抽出一柄短手铳,大声疾呼:“儿郎们,冲上去,与杨帅并肩杀奴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1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