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七章:请派镇抚官

书名: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3

姜名武见永宁伯面上冷若冰霜,就连语气都是十分冰冷起来,一时竟不知是自己的哪一句话失言,方至如此。

他单膝跪地叩头不止地求告道:“永宁伯息怒,名武所言句句是真,并无别的意思啊。”

姜名武接着又继续说道:“姜某虽为一介武夫,却也信奉‘关帝圣君’,知晓‘忠义’二字,今日所言更是句句真心,绝无半分他意,请永宁伯念在曾并肩杀奴的情谊,允准姜名武投效伯爷麾下。”

他边说边叩头不止,“咚咚”之声在偏殿回荡,因见张诚始终未出言接纳,姜名武急切之下竟说道:“若永宁伯疑我姜名武投效之心不纯,姜某愿以一死以证清白!”

见他越说越是激动起来,永宁伯张诚猛地一拍身前案几,发出“啪”的一声,接着又大叫了声:“好!”

然后立刻站起身来,一脸正色地对他说道:“姜名武,崇祯十一年在巨鹿之时,你我便已并肩杀奴,你之忠勇本色,本伯岂会不知?”

永宁伯先是肯定了姜名武的忠义,接下来才又进一步安抚他道:“你今日既言愿奉本伯号令,与我勇毅军齐心剿贼,本伯自然是信你的。

只不过,你我虽官职爵位略有尊卑,实则皆为朝廷武官,皆是皇上的臣子,自然是先存忠君报国之心,才好再言同心剿贼之事啊。”

姜名武虽然是一名武将,却也非是目不识丁的粗汉,此刻自然也听出了张诚的话中之意,那便是——嘴上必须忠于皇上,不能忠于永宁伯——至于心里嘛,那就要看他姜名武的表现了。

只见他不再叩头,却仍旧单膝跪地抱拳言道:“姜名武恳请永宁伯一事,望伯爷能恩允末将。”

永宁伯张诚高坐上首大案之后,笑而不语,只是面容和蔼地望着姜名武……

“姜兄弟,你有甚么话,只管说出来就是啦,永宁伯大人大量,若不十分过分,自会应允。”

大同总兵王朴可真是个妙人,他恰如其分地及时插言,既间接替永宁伯做出了表态,又帮姜名武化解了尴尬。

“伯爷,名武麾下协营虽有三千正兵,可莫说与伯爷的勇毅军相比,就是……”

姜名武说到这里时看了一眼王朴和李辅明,才又继续说道:“就是与王、李两位大帅正兵营相比,我的协营亦是相差甚多。故而,名武今特请永宁伯向我军中派驻镇抚官,代名武约束军纪,掌我协营赏优罚过之事,以求提振军心士气,好使我协营在剿贼之战中,能冲锋在前,杀贼夺旗拔寨!”

“哈哈哈……”

张诚见他说得十分诚恳,不由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温言抚慰他道:“姜副帅此番请求,足见忠君报国之心,本伯又岂会置之不理呀!”

姜名武见永宁伯既已如此表态,那便是愿意接纳自己,不由得心中为自己终于抱上一颗大树而感到一阵欢喜。

“不过嘛……本伯军中暂时没有合适之人选。”

听了张诚这句话,姜名武如坠冰窟一般,正待再次发言求告,却听永宁伯又言道:“名武啊,你的心意本伯已然尽知,对于派遣镇抚一事,确实暂无合适人选,亦不可操之过急,待贺总镇抚回来后,本伯自会与之商议此事。”

“谢永宁伯。”

姜名武也不再多言,抱拳谢过永宁伯后,便即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他作为山西副将在这偏殿之内是有座位的人,除了他就只剩王朴、李辅明两位总兵官了。

就在他回到位置才刚刚坐好,就听耳边传来王朴的声音:“姜老弟,借派驻镇抚一事,投靠在永宁伯帐下,手段很高明啊!”

姜名武面上略显尴尬之色,可王朴接下来的话顿时便打消了他的顾虑:“自今以后,咱们就是亲兄弟了,放心吧姜老弟,伯爷不会教你失望的。”

言毕,他们三人彼此相视一笑,皆心领神会。

永宁伯张诚自然对他们轻声交谈的内容不清楚,且也是毫不在意,他见姜名武已经回到位置上坐好,便正色说道:“好啦,大家已经见过了礼,王、李两位总兵和姜副帅的接风宴,稍后进行。下面进入今日的正题,芳平,你来说说这几日探查的结果吧。”

林芳平虽已经升任威远营副将一职,但羽林骑与虎卫骑仍是归他统领,俨然威远营常务副将一般,因此夜不收探查的情况也自然是他的分内之事。

“……闯贼截断贾鲁河等水流,估计水坡集的丁、杨与左平贼早就断了水源,怕是坚持不了多少时日……陈留、杞县一带,有少量贼军马队活动迹象,不过人马似乎不多,其主力当集于朱仙镇。”

偏殿内众人皆陷入思索,永宁伯却发问道:“尉氏往许州方向,可有贼兵动静?”

“回爵帅,已派了三队人马去那边,可能是路远,尚未有回信。”

“伯爷,左良玉那厮虽然多次击败献贼,该部也算是颇为能打,可如今若真的断了水源,恐其就算人马众多,也难与闯贼一战啊。”

王朴话音才毕,李辅明也在旁说道:“这要是真的断了水源,怕是人马越众,反而败得越快呐!”

白虎营主将陈铮也出言道:“伯爷,咱们若再不出兵南下,威胁闯贼,丁启睿、左良玉他们怕是败在旦夕之间啦。”

“断水超过五日,不战自败矣!”孙时相也沉吟出声。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出对朱仙镇战局的担忧,大家皆不看好丁启睿和左良玉等人南来的援军,担心他们不战自败。

张诚凝目看着王朴、李辅明等三人,开口说道:“虽战事紧迫,水坡集那边随时可能溃败,但王总兵同李总兵才到开封城下,麾下大同、山西将士舟车劳顿,未得好生歇息,回复气力,怎可轻易南下,与贼一战啊。”

永宁伯所言全是替王朴、李辅明他们考虑的话,但王朴与李辅明自然不会放过阵前立功的好时机,在他们看来只要参与了这场战事,不管自己所部是胜是败,最终的结局一定是永宁伯大败闯贼,所以只要他们参战了,到时就有功劳可分。

更何况自己营中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自己最是清楚不过,现在的大同和山西正兵营,哪里还是他们的队伍,早就已经姓张了!

“伯爷,我大同将士虽行军劳累,但为国杀贼之心切切,今战局危急,军机为要,请伯爷下令,我大同军愿为前驱,直抵朱仙镇,正面对战闯逆。”

“伯爷,山西军也不用休整歇息,明日清晨便可开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6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