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一章:老奸巨猾的小匹夫

书名: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3

宁远团练总兵署的中堂西花厅内,吴三桂手里夹着一支卷烟,“吧嗒吧嗒”的吸着,他闭着眼睛细细品味着烟丝的香味。

片刻后,才睁开眼睛对张诚说道:“张总兵真的要与吴某合伙制烟?”

张诚晒然一笑,道:“陈总兵这是还在拿张某当作外人喽。”

吴三桂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道:“哈哈。老弟,张老弟。我的好弟弟,你说咱这伙咋个合法?”

“长伯兄,弟早就说过,这天下的银钱是赚不完的,也不可能给一个人能全赚了来。”

张诚笑着继续道:“弟,早就有意在京畿等处设立作坊,制烟出售,只是军务繁忙,一直没有寻得合适的伙伴。”

他说到这里时,抬起手在案几上轻轻敲打着云州牌卷烟的盒子,又道:“这烟卷之物,弟的作坊只产三种,惟有此‘云州牌’最是畅销。味道口感如何,长伯兄自知。”

吴三桂点头道:“确是好物。比别处烟丝更显精细,味道也不那般呛人。”

他心中急切想要知道张诚所言合伙的具体内容,却又不好连番开口追问,只能耐着性子听张诚慢慢道来。

却听张诚又道:“长伯兄,弟之意是我出工匠,且负责原料采购与卷烟加工,兄即负责作坊安全,还有就是这卷烟一物,在辽镇与京畿的售卖一事。”

吴三桂暗自叹息了一声,在心中骂道:“老奸巨猾的小匹夫,到底还是藏着这卷烟的制法,不肯相告。”

张诚又道:“至于这作坊的本钱嘛,弟与长伯兄各出五成如何?”

吴三桂对于出资一事并无异议,他只关心利润如何分派,当下问道:“不知又如何分红!”

张诚缄默不语,他捡起烟盒取出一支卷烟掐在手里,将一头往案几上轻轻敲击,以使里面的烟丝更紧实一些。

他笑眯眯的看着吴三桂,道:“长伯兄的意思呢?”

吴三桂一愣,心道:“小狐狸,真是狡猾,又把这话推给咱老子!”

张诚手中卷烟不住的敲击着案几,吴三桂的心中也有些焦急,他略一思虑,便起身给张诚面前的茶杯斟满,问道:“不若就三七分。忠忱,以为如何?”

“嘿嘿。”

张诚笑了,他笑得吴三桂心里一阵阵发毛,就在吴三桂快要按捺不住的时候,张诚才开口说道:“三七,岂不使长伯兄亏了。”

他取出火折子,慢条斯理的将那支卷烟点着,深吸了一口,才说道:“依弟看来,就按五五分账,长伯兄以为如何?”

有银子可赚,哪个会不开心?

吴三桂此时就是喜出望外,他上前重重的拍在张诚肩上,喜道:“好兄弟,真是好兄弟。”

张诚起身,笑着走到花厅的栏杆处,他吐出一缕轻烟,忽然吟诵出一首词来:

“凭栏倚,吞云烟,

半入清风,半入喉,

清风也染人间愁!”

吴三桂也跟着走了过来,正好听到张诚的吟诵,他一掌拍在栏杆上,赞道:“好。好一個清风也染人间愁!”

张诚本是偶然想起不知在何处看过这一句,有感而发便吟诵了出来,未曾想却引起吴三桂的误会,可他又偏偏不好解释。

他只得讪讪的回道:“长伯兄谬赞啦。”

…………

张诚说完这句话,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他猛然想到:

现在三款卷烟,“大定牌”属于平民款,“北栅关牌”属于是军品,现只有“云州牌”是高档卷烟。

可是,现在云州牌卷烟只在各地军将、富商中颇为流行,而在各地文官,尤其是京官中确是不太受欢迎的样子。

究其原因,张诚还是觉得档次够了,但品味不够,那些真正的达官贵人们,都用着鼻烟壶,不管味道口感如何,品味就先上去了。

同时,这鼻烟壶也越做越发精致,平时不用,在手中还可把玩把玩,打发些时间。

可是现在他的脑中却又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那就是再开发一款卷烟出来。

用油纸做衬里,外面饰之精巧的木盒、铁盒,甚至银盒、金盒,还可以是玉匣,只不过作坊里還是硬纸盒,其他的會另行投入市场。

在烟盒的正面画上一座山峰,周围雲雾萦绕,空白处就找个书法大帅,将适才的那首“凭栏倚”题写在上面。

如此品味似乎就上去了,同时这款卷烟更定名为“云烟”,这个烟名,再配上那首“凭栏倚,吞云烟”的词。

张诚觉得可以试上一试!

…………

天空无月,漆黑一片,但烛火灯光环绕着西花厅,仍是明亮如白昼,中间一方圆桌,摆着精致的酒菜。

吴三桂因今日终于谈成了合股制烟的事,又得到张诚五五分账的承诺,他心中喜悦,话就渐多起来。

二人举杯同饮,从卷烟一直聊到诸镇合练的辽东军事,吴三桂突然问道:“兵部主事马绍愉奉旨参赞军务,近几日就会来到宁远,据闻其带有本兵陈尚書的进兵良策,忠忱以为如何?”

张诚闻言一愣,他只知陈新甲一味催逼急进,终使辽事崩塌,数十年努力全都毁于一旦,至于他提出何种进兵良策,自是不知,但想来也一定不会真是什么锦囊妙计。

当下他便说道:“良策!长伯又以为如何?”

张诚问完这一句话,竟忍不住笑了,也幸好没有笑出声音,否则可就尴尬了。

他记得以前在某个平台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不知该如何回答别人的问话时,你就反问他!

没想到当时无意中看到的,今天却被自己反复使用起来,却恰恰感觉很好用的样子,你说可笑不可笑。

吴三桂哪里知道张诚心中在想些什么?

他心中高兴,也不疑有他,就回道:“嗯,我还是赞同洪督和祖大帅的‘持重为上’!”

张诚也是点头,他道:“‘持重为上’当然是好。就怕这马参军口含上宪,只知一味催逼,不容我等解说,那就难办了。”

吴三桂也是黯然,他斟满了酒,又给张诚满上,道:“且看明日军议如何,若是能定下进兵之策,倒也不怕他来催逼。”

张诚抬头看了看一片漆黑的夜空,心道:“到时候了嘛,真的可以进兵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6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