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78章 未竟全功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随着中央战线法军进攻无果,伤亡惨重的十几个法国步兵团无力再战,不得不撤了下去。

法军集中了精锐力量的反戈一击,最终功亏一篑了,中央突破的意图化为了泡影。

由此而来的是,明军在中央战线受到的压力骤然降低,以区区三个团又一个营的兵力,加上有限的一点援军竟然牢牢的守住了阵地

此消彼长,法军中央步兵的失利,让正在右翼孜孜不倦发动攻击的骑兵,再一次组织了起来,发起了决死冲锋。

马蹄声轰鸣中,不惜代价的明军骑兵终于在大量步兵掩护下,斜刺里突入了敌阵

战争便是如此,双方就像是两个摔跤手,在一整天的战斗中互相纠缠着,比拼力量,力量自然是此消彼长。

一方力量减弱了,另一方的力量便增强

“希律律。”

上万名凶悍的明军骑兵率先突入敌阵,带着同样凶悍的波斯骑兵,突厥骑兵摧毁了法军的右翼。

半年前的可怕一幕再次上演了,高大战马承载着矮壮敦实的东方骑兵,突破了法军长枪兵的阻拦,用马刀,用弯刀将法军士兵成片砍倒。

“噗,噗。”

可怕的骑兵席卷了战场,忠勇的法兰西士兵再也无法承受如此重大的挫折,不顾军官的阻拦,开始扔下火枪长矛大量逃跑。

才刚刚投入右翼不久的两个精锐法国近卫师,很不幸的成了受害者,原本严整的队列在溃兵冲击下,很快散乱了。

崩溃,大崩溃。

“希律律。”

溃败中惊慌失措的女装大佬亨利三世,被一群乱兵冲翻在地,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声,很快被一只马蹄狠狠的踩了上去。

“噗嗤。”

这位喜欢擦胭脂抹粉,穿女装的波旁王朝世子,准备的下一代孔代亲王死于乱军之中。

对面,法军大营。

此刻孔代亲王英俊的脸上一片死灰。

“完了。”

他的右翼已经完蛋了,那些凶悍的明军骑兵不会放过他的,一个可怕的念头冒了出来,他的二十万大军要完蛋了。

北非完了,法兰西完了,欧洲完了

明军,大营。

“哈哈”

眼看着己方骑兵从法军右翼卷了进去,一片雪亮的马刀亮起,再一次,骁勇的大明骑兵成为了这场决战中的主角。

周世显也微微一笑,心中阴霾进去,这个时代骑兵复辟是很正常的事情,赶上了,骑兵仍旧是战场上的主宰。

“哈哈哈”

众将一片欢腾之中,周世显的视线却越过了战场,看向了天边最后一道晚霞,不知不觉这场决战竟然打了一整天。

天黑了,并且

“呼。”

一阵冷风吹过,又让周世显抬头看了看天,天空阴沉沉的,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带来了充沛的雨水。

“吧嗒,吧嗒。”

很快傍晚时分的地中海笼罩在一片和风细雨中。

“哎”

大营中欢腾的气氛戛然而止。

对面,法军大营。

就在孔代亲王和麾下的将军们面如死灰的时刻,夜幕了降临,黑暗笼罩了大地,天上还飘起了毛毛细雨。

并且短短一刻钟后雨势越来越大。

“吧嗒,吧嗒。”

冬天的雨水刺骨冰凉,落在孔代亲王身上,很快将所有人都淋成了落汤鸡,这大雨让孔代亲王不自觉的打了个寒噤,抬头看了看天。

“呼。”

亲王殿下擦了把脸,心里一宽,腿一软便一屁股瘫坐在地,黑天加上这场不期而遇的冬雨挽救了他,挽救了即将崩溃的法荷联军。

“哗啦”

明军,大营。

这场大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只下了半个小时便结束了,可是战场却变得阴暗湿滑起来。

权衡着糟糕的天气情况,战场环境,周世显轻轻叹了口气,他差一点就创造历史了,可是

“传令,收兵。”

骑兵在这样泥泞湿滑的环境,再加上漆黑一片的夜幕下作战,那就是纯粹的找死了。

营中早已骂声一片。

“这贼老天”

“晦气”

更有人懊恼的猛拍大腿,破口大骂,若不是天黑了,还有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搅局,西军就要全线动摇了。

咒骂声中,却只见洛王殿下一言不发,只是挎着战刀,踩着长筒军靴在泥泞中向着不远处的军帐走去。

随着夜幕降临整个战场安静了下来,只有泥泞中还在惨叫的伤兵,时不时发出嘶吼声。

军帐内一片漆黑。

“哎。”

周世显脱下了军靴,看了看脚上的水泡,叹了口气,其实因为天气原因影响历史进程的事情太多了。

这地方

标准的地中海气候,冬天雨水充沛,这事儿也在情理之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天气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可太多了。

最著名的当然是一战,二战,历史上无数次欧洲大军倒在莫斯科冬季的严寒之下,一次,两次,数不清多少次了。

并且不止一次改写过华夏历史,对华夏影响比较重大的就是当年蒙古大军出征东瀛。

话说公元1264年,受蒙古人扶持的高丽王王禃,以内属国的身份朝见忽必烈,代表着世界上第一个蒙古属国的诞生。

忽必烈对此尤为高兴,祖辈和自己数代人横行天下,纵横万里,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无敌于世界。

可是因为杀戮太重,一直没有小弟来投奔,终于,终于当了这么多年大哥,蒙古帝国有了个小弟了,忽必烈自然对此很重视。

但是这个小弟高丽不太争气,并没有因为投靠到忽必烈手下,就得到了狐假虎威替大哥收保护费的权利。

反而这个历史上一向孱弱,却偏偏又狂妄之大的高丽小弟,还在不断受到来自邻居东瀛的海盗和匪徒侵扰和欺负。

奈何高丽自己胳膊不硬,打不过人家,只能转头求助于新投奔的大哥,身强力壮的忽必烈。

刚收了小弟的忽必烈,自然对此抹不开面,于是随即安排众人开始对东瀛下国书、收集情报。

意思就是,你可以臣服于我,当我的第二个小弟,然后别在闹事了,小心我那啥那啥你,可有你受的

那东瀛是如何回应的呢

关于这个嘛,东瀛的回应就是不回应,毕竟隔山隔海的,东瀛对于中原并不十分了解,不了解口气很大的忽必烈的实力。

而一心仰慕化的东瀛,自然更加青睐偏南方的政权,所以东瀛之前朝拜过繁华的北宋南宋、汉化的辽和金,偏偏对这个横扫欧亚大陆的草原民族蒙古不屑一顾。

这下忽必烈就更加生气了。

普天之下,谁敢这么藐视这位蒙古大汗

连繁华的南宋都在他面前唯唯诺诺,东瀛一个弹丸小国,安敢如此猖狂,于是一声令下,便指挥大军打他丫的。

顺道拿东瀛训练训练水师,为过几年灭南宋做好准备。

此时的忽必烈,已经坐稳了蒙古本部的大汗,阿里不哥已经平定,西方四大汗国早已离心离德,与蒙古本部失去了权力的牵扯关系。

南方的南宋,对峙于扬州与襄樊地界,一时间还没有啃下来,对于时间而言,意思就是忽必烈此刻正好无事,刚好可以腾出手来收拾东瀛。

于是东征东瀛开始。

1274年三月,忽必烈下令东征东瀛。

这支大军虽然号称是蒙古大军,但是此时的蒙古水军不够强大,还要与南方的南宋对峙。

所以这支部队实际是以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为帅,包括高丽的屯田军、女真军及水军一万五千人,船九百艘。

意思就是一支高丽人和女真降元势力组成的杂牌军,而且是杂牌得不能再杂牌的军队。

战前准备等等皆是散漫无章,一直到十月份,元军从高丽合埔出发,先达对马岛。

众所周知,十月份北风四起,洋流南向,对马海峡位于黄海和东瀛海之间,这个季节风浪很大。

但是以骑兵横扫天下的元军高层对此一无所知,面对元军气势汹汹的来犯,东瀛是怎么对应的呢

答案是东瀛丝毫没有因为来的是蒙古而特别重视,仍然以对抗高丽的规格对待这支蒙古大军。

东瀛甚至还没动用幕府的军力,凭着九州太宰府守军,便击退了在博多湾登陆的元军。

当然首战不利的蒙古杂牌水军,并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停在了外海,犹豫着准备下一场抢滩登陆大作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海峡本来就风大,又突然来了一场台风,元朝水军大都没有外海作战经验,哪见过这种阵仗,浩浩荡荡的舰队被台风一顿肆虐。

大风过后,元军死亡一万三千五百人,部分被吹上岸当了俘虏,第一次的元日战争不到一个月就此结束。

现在轮到大明了,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又下了起来。

漆黑一片的军帐中,周世显拍打着酸痛的小腿,心思电转之间,从嘴角徐徐溢出了两个字:“国运。”

国运这事儿虽说虚无缥缈,可

还是有那么几分玄学的,仗打成这样,未竟全功,只能说法兰西王国气数未尽了。

一闭眼,一睁眼,天亮了。

苏伊士的天依旧阴沉沉的,翌日天亮之后,两军再次摆开阵势,依旧是明军全线猛攻。

可不管是周世显还是黄得功,心中都十分了然,看来李定国的援军是不能及时赶来了,因为天气原因错失了战机之后。

再想歼灭二十万西军已经不太可能了,毕竟以十万兵马全歼西军二十万大军,这事儿还是有些勉强了。

战争之神对双方都是公平的,贻误战机就要付出代价

可这并不妨碍明军取得一场大捷,正好军服,挎着战刀,周世显一猫腰从军帐中走出,外面是一片狼藉的战场。

军心士气都十分高涨。

周世显挥了挥手。

“进攻”

既已经占据了上风,也不以全歼西军为目的,周世显便放开手脚在地图上一划拉,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

“分兵”

这一分兵便代表着两线开战,明军不再掩饰自己的战略意图,大清早便又派出了六个团的骑兵直奔一百五十里外的亚历山大港。

正面则采取了密集纵队,全线猛攻,竟然不能全歼西军,那就只好多占领几个战略要点了。

横跨在尼罗河口的亚历山大港,自然是明军想要占领的第一目标,苏伊士地区是第二目标。

“去。”

周世显又挥了挥手,徐徐道:“本王都要了”

“咚,咚,咚咚咚”

天亮后,再次大举进攻的明军开始重新编队,骑兵抹去了脸上的鲜血,换了马,再一次向前缓缓压上。

这一次是全线进攻,并且法军士气低落,右翼几乎成了一片真空地带,开战两个小时后,荷军防守的左翼也被明军骑兵冲垮了,遭致重大损失。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明军骑兵甚至一直追击到法军的出发阵地,破坏了很多大炮。

西军主帅孔代亲王无奈之下,派出最后的精锐力量,一个近卫骑兵师发起反击,虽然收复了部分阵地,可二十万西军大势已去。

战至中午时分,坚守在左翼的荷军率先撤退,在一些骑兵掩护下缓缓撤退了战场。

面对无法挽回的战局,法国孔代亲王下令部队边打边撤,他催促所部沿着尼罗河,向亚历山大港方向撤走。

万幸法军还有一个精锐近卫骑师可以用来断后,同样筋疲力尽的明军面对大举撤退的西军,同样也无力追击了。

第二次苏伊士战役临近了尾声,法荷联军战败并且放弃了苏伊士地区,而明军全歼二十万西欧军的企图也落空了。

下午四时左右,正在清扫战场的明军,观察到远处东面的地平线上有一支骑兵逐渐靠近。

被大雨,泥泞耽搁的李定国所部终于来了。

“驾”

泥泞中,李定国也急眼了,率领前锋骑兵快马加鞭,一路上也不知道跑死了几匹马,可还是比规定的时间晚了两天才抵达战场。

对战场的嗅觉让李定国心中懊悔不跌,他知道他可能犯下了一个这辈子无法挽回的大错。

前线,大营中。

瞧着李定国的援军终于到了,周世显挥了挥手,轻道:“告诉李定国,敌军已全员北撤,叫他向我靠拢,与我协同作战。”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23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