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1章 风起江南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提督衙门里十分安静。

史可法在厅中走来走去,脸色难堪,盘算着。

这要是换一个人,多半不会掺和这种破事儿,躲起来看热闹不好么,没准还能趁乱捞点好处。

可他叫史可法,见不得这种事。

“你呀,你呀。”

史部堂看着闯祸的周世显,气的直跺脚,又不好说什么,最后只能发出一声长叹,太年轻了呀。

马士英是什么人

连皇帝也不敢惹的江南实力派大佬,连内阁也得好好把这尊大神供着,就是怕漕运出问题。

“哎。”

参与闹事的又多少人呐,足足上万人,整个江南全乱了,这已经达到民变级别了,太可怕了。

当然了,民变这一招也是江南世家豪门惯用的伎俩,闹事的可不是百姓,而是豪门世家蓄养的护院打手。

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呵。”

周世显笑了笑,徐徐道:“部堂大人不必多虑。”

“哼”

史可法瞪着他,又看了看黄得功,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这些个桀骜不逊的大明武将呀,一个个都不省心。

他心中其实也明白。

这江南的文武之争已无法调和,整个大明的文武对立,也已经到了激化的时刻,这都是常年累月积攒下来的。

就算没有凤威军痛殴马士英这事儿,也迟早是要爆发的。

“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史可法满心无奈,他从当上了这个江南巡抚,就竭力想要调和文武之争,想要把江南的力量整合起来。

可积重难返呀。

只剩下一声长叹,他一个外官在江南这地方无亲无故的,他又能如何,他改变不了江南的生态。

“来人。”

周世显笑了笑,轻道:“备酒,给部堂大人和黄总镇洗尘。”

他依旧云淡风轻,想钓鱼就得先打窝,这不是一枪托揍了下去,就把鱼给炸出来了么。

第二天,清晨。

南京百姓走出了家门,瞧着街道上乱七八糟的路障直叹气,寻常百姓谁愿意出去闹事呀

这哪里是什么民变

都是些豪门大宅院蓄养的刁奴,街头小痞子,大混混,把好端端一个江南搅的乌烟瘴气。

领头闹事的老巢在漕运码头,那里都是漕帮的人,还有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角头,行会首领

这些人都听谁的话

一目了然,可百姓敢怒不敢言。

可不久,南京,扬州等地喧嚣起来,因为最新一期大明时代周刊,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文章,把凤阳总督马士英干过的丑事曝光了。

走私这还是小事。

可勾结宁南侯左良玉,把孤儿少女贩卖到海外这事儿把江南人的怒火点燃了。

茶楼里,酒馆里,街头巷尾很快都传遍了。

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凶。

“总督”

“阿啐”

江南人也是有脾气的,走私,贪赃枉法也就算了,还把大明的孩子往琉球卖,往南洋卖,往东瀛卖

谁家还没儿没女

到了晌午时分,民意汹汹终于弹压不住了,有人在街上开始大嚷大叫,带着百姓聚集起来。

带头的当然都是军宪司在南京布下的暗线。

大批人带领百姓涌向南京漕运码头。

“打”

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伙人手持长棍,领着大批百姓吵吵闹闹的,向着堵码头的漕帮众人就冲过去了。

“往死里打”

长棍抡圆了,劈头盖脸砸了过去,一个照面下来,漕帮的人遭不住了,百姓的怒火也被点燃了。

纷纷捡起砖头瓦块烂白菜,雨点一般飞了过去。

在街上维持秩序的南京巡城兵马,假装没看见,显然是得到了史可法的授意,甚至还偷偷搬来了几大车的砖头。

又把这些砖头偷偷发给百姓

马士英这伙人太招人恨了

官府不管还暗中帮忙,又有一帮黑衣人带头冲锋,这下子民意沸腾了,很快大半个南京的青壮都涌过来了,把漕帮老巢给掀翻了。

“打”

到了晚上南京城一片大乱,到处都在群殴,打人,马家发动起来那些破皮无赖,家丁护院被愤怒的南京百姓追着打。

可离奇的是没有人放火。

偶尔有几处火头燃了起来,很快被巡城司,还有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黑衣人联手灭了。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事儿有些蹊跷,还有人在暗中保护人群,打死打伤的都是马士英那边的人

第二天,中午。

马家掀起的民变奇迹一般平息下来,大批闹事的凶徒被百姓扭送到了巡城司,可这是百姓

提督衙门里,史可法摸了摸头。

“嘶。”

史部堂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的面前,几位南京漕帮的大当家都恭恭敬敬的站着,瞧见了周驸马,好似老鼠见了猫。

“这”

史大人有点愣住了,漕帮角头可都是凤阳马氏的人,这都是什么时候被策反过来的

他瞧着温煦和气的周世显,觉得汗毛根根倒竖起来,这小子也太可怕了,他是什么时候在南京城安插了这么多暗桩

眼线都被人安插到身边了。

可他这个江南巡抚,南京兵部尚书竟一无所知,他瞧着周世显,觉得背后直冒凉汗。

“嘶”

黄得功翘着二郎腿,手中拿着一份大明时代周刊,也在抽着凉气这报纸的力量真大呀

一下子就把民意点燃了。

黄总兵冲着周世显,伸出一个大拇指:“绝了”

不愧是大明驸马,常胜将军,这谋略,这算计,这逆天的手段,让黄得功更是赞赏。

他在江南也是个外来户,不由得有了几分亲近之心,和李迁这个辽军同袍结拜的意思更明显了。

“好说,好说。”

周世显谦虚的笑了笑,他花了这么大力气,让军宪司在江南布局了这么久,为的就是这一天。

他两人在这里称兄道弟呢。

可史可法仍是忧心忡忡,叹道:“你们呐,少不更事。”

这事儿就这么完了

史可法摇了摇头,倘若马士英就这么点能耐,他这个江南巡抚又怎么会被压制了这么多年。

这俩年轻人不知根底。

“鲁莽,太鲁莽了。”

“江南要出大事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不幸被部堂大人言重了。

崇祯十九年,十一月。

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可扬州,南京等地的粮价在悄无声息之间开始疯涨,刚开始江南人还没有察觉。

可短短三天米价涨了五成。

七天后米价翻倍,绝尘而去。

江南震动。

提督衙门,官厅。

周世显,李迁,黄得功面色凝重,手中都拿着江南米价诡异的变动价格表,还有盐价也开始涨了。

“哒,哒。”

这些天史可法几乎住在长江口了,他更是愁眉不展,终于,终于,他的担忧成真了。

武将们知道了殴打凤阳总督马士英,所带来的可怕后果。

南京各地的米价,盐价一去不回头,坐了火箭一般暴涨,江南百姓一肚子怨言,民心已经有些不稳了。

这就是为什么皇权也拿江南豪强毫无办法,因为这些在江南发展了两百年的豪强,早已经控制了事关国计,民生的命脉

涉及吃穿住行的各行各业,都被这帮人垄断了。

马士英一发怒,就能让江南人吃不上米,吃不上盐,就能让大明的江南抖三抖

囤积,居奇,抬高米粮盐铁的价格

这时候埋怨也没用了。

史可法拍打着酸痛的老腰,徐徐道:“得想个办法。”

可这么多米铺,盐铺合伙作祟,官府又能如何,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抓了吧,这不现实。

左思,右想都是一团麻绳。

解不开,理还乱。

“呵呵。”

周世显又笑了笑,给江南豪强点了个赞,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马士英这伙人竟然玩起犹太资本家那些招数了。

“呵呵呵。”

几声冷笑,杀机密布。

黄得功也在一旁出主意,眯着眼睛轻道:“要咱老黄说,将那些奸商抓几个砍了,以儆效尤。”

李迁也颇为意动。

杀鸡儆猴嘛。

史可法忙道:“这回可不能由着你们,这不是杀人砍头能行的,江南有多少家米铺”

能把人都杀光么

黄得功一摊手:“那咋办”

史可法犹豫道:“开仓放粮吧。”

他手里有一批筹集的军粮,是准备平定张献忠用的,可如今也顾不上了,只好拿出来稳定粮价。

“盐”

盐的问题他解决不了。

此时厅内响起周世显,幽幽的声音:“部堂大人不必忧心,不出三日,江南必有大量粮食运到。”

盐就更好说了。

守着长江口还能没盐

“嗯”

史可法瞧着他,一脸狐疑:“粮从何来”

周世显微微一笑,不再多言,他先卖了个关子,既然马士英挑起了盐粮大战,那就莫怪小爷下手黑了。

“真有粮”

史可法半信半疑,别人都是撒豆成兵,难不成这世上还有人能从石头缝里变出粮食

三天后,长江口。

史可法终于知道粮食从哪来的了,一只小型舰队护卫着几十艘运输船,从东海方向缓缓驶入长江口。

船上装满了精米。

这些粮食是凤威军出钱在朝鲜,东瀛两地收购的,用来平抑江南粮价,这是让史可法万万没料到的事情。

从海外购粮

史部堂瞧着周世显,半天没吭声,这条路是他抓破头也没想到的,对呀,大明粮商囤积居奇,还能管到海外的事情

为什么不能从海外购粮

史可法瞧着那些大粮船,呆了半天,又摸了摸头,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奇妙的问题,海外

海外对大明真的可有可无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3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