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2章 宫心计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说起来,这高炉炼铁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华夏历史上,宋代就有炼铁高炉,可技术路线走着走着,不知道怎么就走偏了,咱们的高炉没用来炼铁,反而被后人拿去烧瓷器了。

烧瓷器的技术登峰造极,可炼铁的技术越来越烂。

为啥会这样

因为帝王喜欢弱民,愚民,不想看到民间出现大量利器,千百年年来都是如此,这是一个死结。

愚民政策在满清发展到了巅峰,民弱,国弱,就被西洋人打的一百多年抬不起头。

周世显要打破这个死结。

“反正吧,至少咱大明的技术没那么落后,火药,机械这块儿,咱华夏人其实是西洋人的祖宗。”

周世显冲着李锦眉飞色舞,只是,他还有后半句话没说出来只是咱的科技树常常点歪。

火药用来放烟花了,高炉用来烧瓷器了。

除了帝王心术,儒学有没有责任呢

仁者见仁吧。

反正这个水力风箱,高炉,水力锻造工厂,是渐渐的有了近代工业的雏形,一天天的建了起来。

高炉炼铁就是要高温,用水力拉动大风箱,使劲往里头鼓风可以得到高温,这就足够了。

一旁还有水力锻床,水力锻造比抡大锤可强多了,这东西用来敲铳管的效率高,欧洲重火枪就是这么敲出来的。

“呼。”

李锦大开眼界,徐徐呼出了一口气,他跟着周大人上蹿下跳跑了好几天,正事儿没干,腿都快跑断了。

可周大人还精神抖擞。

周世显瞧着这些水力机械,一个个风箱,高炉,水力机械拔地而起,好似看到了一个个绝色美女。

李锦虽然似懂非懂,可每当一台机械建造完成,工匠们抱在一起欢呼,落泪,他也跟着雀跃不已。

这样的景象他从未见过。

一切都欣欣向荣。

洛阳城换了主人才几个月,已经是朝气蓬勃,万象更新,不再是顺朝治理下那样的死气沉沉。

中午,艳阳高照。

天气一天天变暖,棉衣有些穿不住了,随着上游水量的增加,一台台水力机械,吭哧吭哧的开始运作。

“好嘛”

李锦算开眼了。

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新奇,不知不觉他在这山谷里,已经呆了十来天,不问世事,悠然自得。

中午,饿急了,周世显带着李锦在工地上用饭。

一条瀑布挂前川,水声隆隆,亲兵拿出几个铁盒子,用匕首撬开,里头是一块块散发着香味的肉块。

“这又是啥”

李锦好奇,将肉块拿着手中,闻了闻:“咦,真香。”

这肉块四四方方的,闻起来肉香阵阵,还滴着油,装在一个四四方方的铁盒子里,就是太硬了。

这也咬不动啊。

“呵呵。”

周世显笑了笑:“这叫罐头,军用的。”

李锦奇道:“这怎么吃呀”

周世显随手将肉块扔进锅里,又扔了些香葱,野菜,煮了一会儿,肉香味在鼻端萦绕着。

“真香。”

原来这东西是用来煮汤的。

李锦试着喝了口汤,眉头皱起:“太腻了。”

不好吃,口感很糟糕。

这东西是用精粮,猪血,猪油,猪下水磨碎了混合而成,作为一种军用食品,当然不可能色香味俱全呀。

香,是因为加了一些草木香精防腐剂。

这玩意就是闻着香,吃着腻,口感实在不怎么样,其实凤威军上下是很抗拒的,没人愿意吃

可李锦立刻就意识到这玩意的巨大价值

大灾之年,行军打仗,这么一块就能吃上好几天呢,这是能活命的东西呀,谁还管口感好不好

“好东西”

李锦大口大口的吃着,心中叹气,若是去年冬天,大顺军懂得制作这种罐头军粮,还至于困在洛阳等死么

这十几天他感觉在做梦。

瞧着不远处正在建设的高炉,成群结队的青壮背着火枪,推着小车在山路上健步如飞。

“哎。”

李锦觉得大顺败的不冤。

他是当世名将,当然明白行军打仗不是风花雪月,是由军需,补给,被服,军纪,士气,民心,这些大大小小的环节组成。

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没考虑到,就有可能酿成大祸,从这些细微之处,便知道这支军队有没有未来。

当然了,大顺那帮土鳖想不到这么多,一占领中原光想着玩女人,刮地皮,霸占田亩了。

想到此,李锦心中踏实了,坚定了,也不再纠结。

他吃饱喝足了,便起身告辞:“如此,下官便告辞了。”

“嗯”

周世显点点头。

临别前,李锦又诚恳道:“下官本是有罪之身,得大人栽培提拔,大恩大德,李锦铭记于心,日后大人有什么差遣,下官无有不从。”

“李锦,唯大人马首是瞻”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就是表忠心了,堂堂七尺的汉子,平时不管是治军,还是打仗都是堂堂正正的,也不必遮遮掩掩。

他又不傻,崇祯皇帝什么脾气,他看在眼中。

别说他一个大顺降将,就连大明督师孙传庭那么高的地位,大明的擎天柱,立了那么多战功。

说免职就给免职了。

他一个降将,只怕将来下场更惨,如今他手握忠贞营五万大军,日后跟着谁走,李锦心里能没数么

“好,好。”

周世显笑了笑,挽着他的胳膊拍了拍,又徐徐道:“回去好好带你的兵,不要胡思乱想。”

李锦自然心领神会,施了一礼:“下官告退。”

瞧着李锦翻身上马,疾驰而去,周世显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终究没有看错人。

他看人的眼光比崇祯爷强多了。

这是废话,他有现成的历史可以参考,李锦其人,一生正直,在历史上的评价可是很高的。

斗心眼,玩权术,崇祯爷差远了。

他可以仗着皇权拿捏孙传庭,可他拿捏不了李锦,更拿李岩没什么办法,这俩可是反贼出身

这俩可不是孙传庭。

什么是王道,王道说穿了就是人格魅力,显然崇祯没有,如今虽然说中原三巨头换了人,可还是铁板一块

周世显可不管李岩,李锦是什么出身,只要是铁骨铮铮的汉家儿郎就行,能跟着他走下去。

当下他写了一份手令,军工厂的被服,罐头,兵器什么的,匀出一份给忠贞营送去,一视同仁。

整编后的忠贞营,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这事儿,周世显心里明镜一般,想的很明白。

一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

他可不想当李自成,做什么独夫,寡人,要打天下得有帮手,李岩,李锦这俩都靠得住。

这么大个帝国能没点精英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周世显身后站着的,便是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精英,这群人志存高远,不是那些野心家,寡人能理解的。

紫禁城,乾清宫。

一顿操作猛如虎,崇祯帝觉得精神很好,端坐在龙椅上,又开始变得勤政,他想学大明皇太祖。

可又没有朱元璋的霸气。

翻阅着各地奏报,御笔朱批,崇祯帝猛然想起一事,皱眉道:“魏安的密折呈上来了么”

“上来了。”

大太监王承恩赶忙找出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是凤威军监军太监魏安的密奏,十分详尽。

崇祯帝一脸严肃的翻阅了起来。

“周世显没扩军么”

“躲在山谷里炼铁”

这一条让崇祯皇帝很满意,凤威军没扩军,这一点做的很好,他这个亲自挑选的女婿,和左良玉,吴三桂那些混账不一样。

那些个混账东西呀。

崇祯帝觉得脑壳疼,那些个混账东西呀,占了地盘就开始疯狂扩军,拉山头,朝廷的话也不知道听。

这两个混账东西,一个在江南,一个在山海关,当起山大王来了,相比之下周世显在洛阳还算老实。

“嗯。”

崇祯帝点点头,对周世显的态度很满意,他将魏安的奏报放在一旁,还要再观察几天。

深宫中,冷寂无声。

朱媺娖环抱着双膝,坐在坤宁宫前的台阶上,瞧着清清冷冷的十分俏秀,她被禁足了,不许再出宫半步。

父皇要敲打夫婿,她又能如何

过了一年,她已经十五岁了,明年这个时候她就成年了,十六岁是大明女子成婚的法定年龄。

一年

她觉得如此漫长,可她看着南边的天空,秀美的眼中全是企盼,一年后她可以嫁过去了。

可这一年时间,又会发生多少大事呢,大明长公主秀美的眼中十分清澈,却隐隐含着忧虑。

再回首已潸然泪下。

同时间,洛阳北。

随着天气转暖,四月间,洛阳北郊的第一座水力高炉建了起来,还烧制出了第一炉铁水。

水力机械驱动下,大风箱可劲的鼓风,将炉温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四百多度,这已经是很惊人的温度了。

接着就是锤锻,反复锤锻取出杂质,淬火一些列工艺,这炼钢炼铁的技术,大明其实也不差。

可这一炉精铁锻造出来的刀剑,质量太一般了,别说上好的乌兹钢刀了,甚至还刚不过日本刀。

“铛”

一把新刀和琉球出产的日本刀对砍,结果是日本刀完好无损,洛阳出产的钢刀从中间折断了。

“这”

山谷中,鸦雀无声。

工匠齐刷刷跪了一地,面如死灰:“大人开恩。”

周世显摆了摆手,他并未有迁怒于工匠,工匠已经尽力了,可大明的刀剑为什么不如乌兹钢刀,甚至还不如日本刀呢

“为啥呢”

他和工匠,和西洋工程师找原因,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和技术,工艺没什么关系,问题出在铁矿石上

大明出产的铁矿石品质低,杂质太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69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