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83章 立规矩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其实老欧洲们想岔了,刘国轩这次来,是来给老欧洲们立规矩的,当然了,大明也是想把触手再一次伸进君士坦丁堡。

午间,宴会厅。

罗马教皇做东,法国,西班牙红衣主教兼宰相作陪,宴请使臣刘国轩,气氛突然变的十分融洽,席间刘大人与教皇谈笑风生。

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与奥地利女摄政安娜,这对母子气的鼻子都歪了,这是活生生的离间计。

可又能如何

大明使臣有意对教皇恭谨有加,教皇他老人家当然十分满意了,连那几位红衣主教也跟着凑热闹。

无形中抬高了教廷,贬低了波旁家族,哈布斯堡家族,这让路易十四很不爽,饭吃到一半,便带着一群法军将领拂袖而去,连母亲安娜的召唤也不理了。

“哎”

刘国轩手持刀叉,切着一块七分熟的牛排,看着愤然离开的法国皇帝,轻蔑的翻了个白眼,懂不懂点外交礼仪呀。

还法国皇帝呢,太粗鲁了。

“哼”

路易十四怒气冲冲,带着一群近卫军将领一路冲进了自家军营,关起门来大骂刘国轩。

“碧池”

从法国皇帝往下,元帅,将军一个个都气疯了,在军营里破口大骂,上上下下都杀气腾腾,十余万法军好似野兽一般躁动起来。

“陛下,进攻吧”

“陛下,下命令吧”

一时间群情激奋,法兰西怎能忍受这样的羞辱,一个东方国度,远隔万里跑来君士坦丁堡,竟敢派出使臣羞辱自己的皇帝。

这还能忍下去吗

“一定要让明国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群情激奋,躲在军营里骂了一个上午,路易十四渐渐冷静下来了,面对杀气腾腾的将军们,冷冷的哼一声。

“算了”

这是个老法国了,发泄过后冷静了下来,又想起来沙皇阿里克谢身上发生的惨剧,集举国之兵征讨高加索,最后

那位年轻的沙皇损兵折将不说,连财政都破产了,如今正在冬宫里吃糠咽菜还债呢。

“哼”

路易十四扔下一群悻悻不平的将领,拂袖而去,又去找那几个倒霉的厨娘发泄去了,他又不傻。

明军的战斗力如何,他心知肚明,沙俄可是集结了二十万大军,精锐尽出,都打不过十来万明军。

他麾下法军不过十万出头,他又哪来的勇气单挑明军,单挑是不现实的,还得老欧洲们抱团。

回到了后宫,路易十四眼珠子滴溜溜乱转起来,反正法军是不会出头的,他得找老娘商量一下,把火拱起来。

母子二人同心协力推一个倒霉蛋出去,试试明军的成色,看看明军是不是传说中那么能打。

西班牙人,普鲁士人都够呛能出头,想了想,路易十四心里有数了,这个倒霉蛋儿非波兰人莫属了。

“嗯”

路易十四越想越觉得这事儿靠谱,波兰人嘛,欧洲擦脚布,关键时刻总得拿出来用一下。

再说了,波兰人在东线和明军几次交手,没少吃亏,现在拱一把火,再给点资金上的支持,必然急吼吼的冲出去。

妥了

“走”

路易十四觉得胸有成竹了,带着侍卫走向寝宫,去找他的圣母,女摄政王安娜密谋一番。

不管怎么说,刘国轩在君士坦丁堡逗留三天之后,把君士坦丁堡闹的鸡飞狗跳,带着罗马教皇给大明摄政王的回信,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五天后,印度,德里城。

这时候已经是大明中兴七年的正月了,德里城到处喜气洋洋,街道充斥着大明文化的元素。

深宫中,响起畅快的大笑声。

随着刘国轩出使归来,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在君士坦丁堡的所见所闻,众将官不由得放声大笑。

“哈哈哈”

哄笑声中,周世显摸了摸头,开始给麾下爱将们上上课,先统一一下思想,让各部尽可能的协调一致。

“这老欧洲呀,滑头的很呢。”

周世显微微一笑,娓娓道来,老欧洲是一群什么货色,抛开教廷不谈,那些皇帝,亲王个个都滑头的很呢。

“欧洲本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靠贵族联姻,教廷的力量勉强维持着,不过这些贵族之间也勾心斗角。”

李定国,黄得功,陈永华等人若有所思,这和大一统的大明不太一样呀,所以感谢秦始皇吧。

“当然了。”

周世显面色很快凝重起来,再三警告:“万万不可麻痹轻敌,作为近代军工科技的发源地,西欧人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还是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老欧洲虽然各怀鬼胎,渣一般的存在,可欧洲百姓还是十分尚武的,民间到处都是雇佣兵,神射手

当年蒙古帝国强大嘛,也就打到维也纳,想彻底征服欧洲这件事情,还是趁早了死了这条心。

一旦大明越过君士坦丁堡,进入欧洲本土,等待明军的将会是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子弹。

“当徐徐图之。”

众将心领神会,纷纷应诺:“下官明白。”

“哎。”

周世显起身走到殿外,看着不远处的泰姬陵,叹了口气,还是不能操之过急呀。

“散了吧。”

众将便纷纷起身,立正行礼后纷纷离开,返回驻地,为接下来的长期战争做起了充分的准备。

又数日后,冬日里,温暖的德里皇宫。

寝宫中响起不可描述的声音,良久,穿着一身黑纱的哈缇婕才从宫中徐徐走出,在旭日照耀下散发着神秘的魅力。

宫门外,早已经有一队护兵在等着她,护卫着这位奥斯曼王朝的遗孀,翻身上马前往安卡拉。

明军将会在安卡拉设立一个新兵营,将终于奥斯曼皇室的年轻人召集起来,成立一支三万人的新军,并且由作战经验丰富的大明老兵亲自操练。

女版袁世凯诞生了

哈缇婕前脚才刚走,周世显已经整理好衣衫,在寝宫中又接见了几个重要人物,昔日拜占庭帝国的几位领袖,罗马的正统后裔。

想复辟罗马不太现实,东罗马公元七世纪就没了,近两百年来,大部分沦为奥斯曼的奴隶兵。

周世显不过是给这些人画了一张大饼,用复辟拜占庭的诱惑,将这些英勇善战的拜占庭勇士招纳过来了。

这张饼好不好用呢,太好用了,毕竟

传言中的犹太人都在大明的帮助下复国了,一个叫做以色列的国家,正在地东海东岸筹备着。

毫无疑问这起到了辕门立柱的作用,让拜占庭人毫不犹豫的投向了大明的怀抱,在明军的帮助下,单独成立了一支拜占庭军团。

并且让这支军团驻扎在安卡拉北部,与奥斯曼新军形成掎角之势。

这是部队的人数大约也有三万之众,并且还都是常年征战,战斗经验丰富的奥斯曼老兵。

“好,好。”

看着这些白种拜占庭战士,周世显笑意吟吟,心中却好似古井一般毫无波澜,他会真心帮助这些人复国嘛

当然不会。

大明帮助犹太人复国,是因为捞到了足够的好处,犹太资本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将多年积攒的财富,身家性命都交出来了。

可这些拜占庭人有什么,只有烂命一条,这样的实力,这样的条件显然不足以打动他,大明绝不会做亏本的生意。

送走了这些拜占庭将领,周世显走到了泰姬陵附近的大花园里,对陈永华指点了一番。

看着美轮美奂的泰姬陵,周世显背负双手,徐徐道:“古人云,国虽大,好战必亡”

陈永华一呆,这话从洛王殿下口中说出,怎么听怎么别扭,从这位殿下在京郊慈云寺起兵以来,哪一天不是在征战中渡过

“咳。”

周世显轻咳一声,徐徐道:“本王之意,打仗也好,国策也罢,总要将位置摆正了,一切都站在王朝帝国的利益之上。”

总归一句话,吃亏的事情咱不干。

“不能因为个人私利,不顾大局”

陈永华心领神会,忙应了一声:“是。”

“下官告退。”

看着陈永华快步走出皇宫,周世显往周围看了看,这德里的天气虽好,很养人,冬季里还如此温暖湿润,很适合养老

可诸事一了,他也该动身启程了,他此行可不是来养老的,接下来要就近去波斯转一圈,然后就该参加犹太人的开国典礼了。

“哎哟哟。”

看着这温暖入春的德里皇城,办事慢吞吞的宫中官员,周世显伸了个舒适的懒腰,口中喃喃自语,这人呐,就是不能太舒适了。

环境太好,土地太肥沃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同时间,江南,镇江。

此番归家之后,陈子龙经历了刚开始的不适,渐渐适应了这中兴大明全新的镇江府,与娇妻,爱子渐渐变的亲热起来。

拿出一笔钱交给了爱妻,苦熬多年之后,陈夫人单薄的肩膀总算有了依靠,对夫婿的怨恨也便消散了。

虽说夫婿带来个二房回来,可对她这个大夫人还算恭谨,一家人日子倒是过的和美了起来。

清晨,日出东方。

陈子龙也算衣锦还乡了,身上的罪名也被赦免了,便开始带着娇妻爱子,二房夫人走亲访友,这一走动

才发现这镇江府,变的又岂止是模样,连人心,社会结构也变了,他昔日的同窗,好友纷纷落魄,除了被杀头,流放,剩下的大多落魄流离。

妻离子散还是轻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大有人在,这让他响起了一句话,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只读圣贤书。

现在看来这话简直就是放屁,除了读圣贤书,这伙儒生啥也不是,年轻的纷纷进入新学,回炉重造,年老的只能靠官府发的一点微薄保障,苟延残喘着。

官府还算慈悲,顾忌到盛世大明的体面,没让这些人饿死,每个月还给发点低保。

大清早,镇江府繁忙了起来。

陈子龙领着一家四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走动着,小心谨慎的沿着右侧行走,在密密麻麻的一家家店铺外穿行。

经过了一间间书局,茶楼,酒肆

茶楼,酒肆里正在看报,读报的人群,摇头晃脑的说书先生,这一切都让陈子龙觉得格格不入。

在一家书局门前停了下来,看着书摊上摆放着的几份报纸,周刊,陈子龙竟呆住了,这些报纸都是啥时候发行的

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叠大明时代周刊,他自然是知道的,可剩下的几份报纸他从来没有见过。

这让陈子龙产生了深深的兴趣,掏出了一块钱龙元,轻道:“掌柜的,都来一份。”

“客官请自便,不要钱。”

“啥”

陈子龙尴尬的将龙元收好,看了看娇妻,他哪里知道曾经售价昂贵的报纸,周刊,如今都成了公益刊物

“行吧。”

拿着几份免费领取的报纸,陈子龙边走边看,很快停下了脚步,忍不住摸了摸头,这上面印的都是啥玩意啊

字是熟悉的汉字,可连在一起,竟然变成了看不懂的天书,什么压强,平方,函数

“啥玩意啊”

搞了半天这竟然都是科学读物,基本上都是关于科学知识的科普,扫盲,再看看作者署名有的很正常,有的很奇怪。

什么罗斯基,李尔文,牛拉第

这都是正常人的名字嘛

“哦。”

很快陈子龙明白了,写这些科普文章的都是皈依大明的西洋学者吧,这样一想倒是容易理解了,可

看了半天还是不懂,越看越像鬼画符,走着走着,猛然被娇妻拽了一把,一家人停在了路边。

看着前面不远处的马车,行人纷纷停了下来,一群十来岁的府学少年正在排着队过马路。

“得咧。”

陈子龙把几分科普报纸揉成团,随手一扔,心中又是一声长叹,他知道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不属于儒生了。

他已经和这个时代,和镇江府格格不入了。

“夫人。”

陈子龙决心已定,他早就看出来了,他这样的人就算被特赦了,在大明本土,在江南也很难混的下去了。

属于他的新世界在北美洲,在旧金山,一等到他在北美打下了一片江山,条件好一点了,就把娇妻爱子接过去。

陈夫人虽不愿背井离乡,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只好点点头,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6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