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51章 大明双璧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利用两千名波兰重骑兵挡住了明军追击,小叶尔马克带着哥萨克人残部跑的飞快,一夜过后。

早已不知所踪。

一夜之间蹿出去五六十里,小叶尔马克才回头看了看,东方之地白茫茫的地平线上。

一轮红日高高升起。

“嘶。”

冷风灌入熊皮大氅,让元帅阁下抽了口凉气,荣誉固然重要,可牺牲是要有价值的

他可不想毫无价值的死在这里。

“驾”

马鞭子狠狠一抽。

“跑”

只剩下东南方向五十里开外,两千多东欧重骑,在明军漠南骑兵的撕咬,围堵之下,好似一头发了狂的笨熊,徒劳的挣扎着。

冰天雪地中,成群的棉甲骑兵平端的火枪,冲了上去,将黑洞洞枪口对准了笨重的铁罐子

“砰,砰。”

一阵杂乱的火枪爆鸣过后,一个个身披重甲,手持骑兵枪的波兰重骑兵,被四面八方射来的铳子打的全身冒血,倒了下去。

在中世纪不可一世的欧洲重骑,那闪闪发亮的昂贵装具,并不能阻挡火药之力驱动的铳子。

贵族骑兵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就这些人,连五百年前使用弓箭作战的蒙古游骑兵都打不过。

遇到了使用转轮火枪火枪作战的明军中型骑兵

更加不堪。

“轰”

一个个铁罐子重重的摔在了雪地上,零落成泥。

“马,马”

撒了欢的明军骑兵大叫起来:“别伤了马”

瞧着这些高大的欧洲马明军骑兵们口水流了下来,这马,可不一般呀,都是血统高贵纯正的上好战马。

“上,上”

狼群在冰天雪地中奔走着,打马飞奔,踩着迷踪步,开始绕着一具具铁罐子奔走起来,好些人还亮出了草原神器。

套马杆。

等到重骑兵精疲力尽了,举不动骑兵枪了,便成群结队的围了上去,将一个个铁罐子从马背上拽了下来。

五百年一个轮回。

还是同样的味道,同样的配方又来了一次。

花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三万八千明军铳骑,将这些炮灰重骑兵撕咬致死,又向着逃窜的哥萨克人残部。

追了过去。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了,一边逃跑,小叶尔马克元帅一边诅咒这该死的老天,为什么又不下雪了

他期盼着再下一场大雪,厚厚的积雪,或许可以掩盖住马蹄印,让明军失去他的踪迹

可,这一次老天并没有眷顾他,天虽然阴沉沉的,可是只有零星的雪花飘落,东西伯利亚的旷野间。

深深的马蹄印一览无遗,顺着马蹄印记,过了短短不到两天时间,成群结队的明军铳骑又追了上来。

“砰,砰。”

杂乱的火枪爆鸣声好似催命符。

大宁都司衙门。

指挥使黄斐被放了出来,正在陪着少帅周阿布喝茶,他已经几天没睡好了,眼窝都有些陷了下去。

“罢了,罢了。”

几天时间他好似苍老了十岁,大捷的背后,是大宁军民经营多年的天量财富,化为灰烬。

损失无法估量。

“黄叔。”

周阿布端起一杯热茶,轻道:“今日之殇,小侄对天立誓,必百倍,千倍的讨回来”

黄斐苦笑连连:“好,好。”

除了点头他还能说什么

“老了,老了。”

黄斐摸着头发,瞧着这位初战告捷的少帅,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生出了十分清晰的认知。

像他这样的辽军老人该让位了。

“大明镇军”

在一场又一场军事胜利中,大明数十万镇军的大换血完成的十分顺利,东线的周阿布,加上西线的李定国

帝国双璧的格局已经形成。

大明双璧

正如当年的大汉双璧,卫青,霍去病那般,一出道便光芒万丈,横扫声戎马从未吃过败仗。

“嗯。”

瞧着这位少帅,黄斐不禁在心中盘算着,李定国,周阿布这大明双璧,比之大汉双璧如何

“哈哈。”

这一比较下来,辽军老将不由得放声大笑,有过之而无不及呀,心中少许抑郁便不翼而飞。

口中喃喃自语着:“这一次。”

这一次大明能走到哪一步呢

同时间,城内。

大宁交易所。

“别挤,别挤”

大清早,几百位漠南王公哭丧着脸色,挤在矿山股票交易大厅门前,看着紧闭的大门

一个个欲哭无泪。

“砰砰砰。”

有人疯狂的敲着门,可大门纹丝不动。

“造孽呀”

哭喊声震天,这才短短一个月,十几万俄军杀气腾腾而来,可又铩羽而归,大捷来的如此之快。

让这些放羊娃出身的王公们,悔的肠子都青了。

“这谁能想的到呀”

仗打完了,朝廷大胜,矿山还好端端的耸立着,那些被他们一折甩卖的矿山股份

股价又涨回来了呀

“吱。”

终于,终于等到了日上三竿了,因为战乱停止交易的大厅,再一次敞开大门,漠南王公们疯狂的冲了进去。

抱着交易所官员的大腿就哭

“哎”

交易所官员笑眯眯的,摊开了手:“买股票呀,好,好,登记去,一手钱,一手货。”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这下子王公们傻眼了。

“钱”

哪里还有钱,整个漠南贵族阶层,积攒了几百年的财富,早已经被这些炒上天的股票吸干了。

“没钱”

官员一下子便翻脸了,从热情变的冷漠:“没钱来玩什么股票”

“来人呐。”

“轰出去”

如虎似狼的军兵蜂拥而上,将一个个放声哭嚎的王公架了出去,稍有不从便是狠狠一枪托砸了上去。

“啊”

几声惨叫,几个胡搅蛮缠的王公被砸翻在地,拖了出去,剩下的人打了个激灵,瞬间变的乖巧了。

完了。

王公们心中一阵冰凉,梦醒了,现实如此残酷,几代人积攒的财富败光了,兵权,土地,羊群也都交出去了。

昔日草原的主宰,富有的漠南王公土财主们成了叫花子。

同时间。

城内最大,最奢华的豪宅里,大妃娜木钟领着护兵,侍女,轻抚着隆起的小肚子徐徐走来。

“买”

一掷千金。

买买买

那些王公的死活她不关心,如今儿子已经成年了,还打了个打胜仗,撑起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她满腔的心思都放在还没有出生的小儿子身上,此时此刻,这位北元大妃十分傲然。

血脉永远都是最靠谱的东西。

错不了

至于那些漠南各部的墙头草,大妃娇艳的脸蛋上,露出了深深的嘲讽,那些个没脑子的蠢猪呀。

早该死了。

当然了,娜木钟是个很明智的女子,她这一次赚了一大笔钱,她可不会学那些土财主,挖个地窖藏在家里。

每天发霉长毛。

她都存进了大明皇家票号。

南京统帅部。

官厅中静谧无声。

大宁之战带来的军事压力,让统帅部上下有些喘不过气,年轻的属官们走路都轻手轻脚的。

生怕惊扰了正在批阅公文的各位军机大臣。

“蹬蹬蹬。”

传令兵从外头匆匆走来。

将个密匣摆在桌上。

“大宁急报”

正在处置公文的周世显,猛的抬头,眼中射出两道奇光,史可法,李岩,郑森也同时抬头。

压抑中。

郑森走过去打开密匣,看了看,徐徐松了口气:“胜了,大捷。”

厅中顿时欢快起来。

“好”

周世显轻轻一掌,拍在桌上,大笑起来:“哈哈。”

他亲自调教的这把快刀一出鞘,便博得了满堂彩,直到这一刻他才刚说,大明已经成长为一个强盛帝国。

“好,好。”

史可法细细翻看着捷报,也长长的出了口气,他虽然领兵打仗不太行,可战略眼光还是一流的。

“哈哈。”

几位军机大臣对看了一眼,欣喜若狂,此战过后,整个东欧极大强国的机动骑兵力量都消耗掉了一大半

沙俄这头强大的笨熊,应该无力东顾了,如此以来,大明与沙俄之争,随着这一场大捷,顷刻间攻守反转。

“这仗打的好呀”

从座位上长身而起,周世显揉了揉额头,一阵疲惫袭来,便挥了挥手:“休沐”

统帅部集体放假,休息。

过个好年。

“此战过后”

一步步走到殿外,看着西北方阴沉的天空,大明洛王殿下眉宇之间,透出难以掩饰的峥嵘。

此战过后,哥萨克人两大分支皆伤亡惨重,且人心涣散,沙俄再无强大的机动骑兵力量。

这世界的格局当可以改写了,剩下的无非是时间,如今的大明最不缺的便是时间了。

同时间,沙俄,冬宫。

十二月末的天气,天寒地冻。

年轻有为的沙皇阿列克谢,惬意的坐在壁炉旁边,翻看着一本来自东方大明的步兵操典,这是一位

沙俄历史上极为英明的君主。

一边翻看着周世显亲自编写的大明步兵操典,沙皇一边时不时的点头,甚至有些惺惺相惜了。

“这”

这可真是个强大的对手呀。

可阿列克谢沙皇并不觉得害怕,甚至心中还有几分兴奋,纵观他的一生,从五岁起开始识字。

起初读的都是圣经里的诗篇和使徒行传。

七岁开始学习写字,九岁开始在教堂唱诗班学习,等到他十二岁的时候,把他读过多的书积攒起来。

足够建立起一个小型的家庭图书馆。

此外这位年轻沙皇还学习语法,地理,外交礼仪,乐器演奏、骑射等科目,还成为了整个沙俄最有学识的人之一。

这一切。

都像极了一个强盛世界性帝国崛起之前的景象。

“周世显,周世显”

沙皇用生硬的汉话,默默念叨着大明摄政王的名字,可就在此时,几个朝中大臣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

“陛下”

“陛下哈萨克人,叛乱了”

年轻的沙皇眉头微微皱起,不悦道:“知道了。”

此时他还没有放在心上,刚刚打下来的地盘,闹出几次叛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年轻的沙皇只是挥了挥手,下令血腥镇压

同时间,里海北部。

乌拉尔河静静流淌,当明军的势力渗透到了这里,已经距离沙俄本土不远了。

这是一条什么河呢

亚洲与欧洲的界河

一个大镇子坐落于河口,站在镇子正中,向东走一步便是亚洲,向西走一步便是欧洲。

这个大镇子叫古里耶夫镇。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一队队身穿白色皮肤的东方士兵,从栖身的百姓家中走出,怀中或是抱着一个孩童,或是与本地哈萨克土著说说笑笑。

一起走向了冰封的乌拉尔河口,那里,有一些明军士兵动用了随军携带的火药,正在炸冰。

“嘟嘟嘟。”

一阵短促的哨声过后。

“轰,轰”

几声巨响过后,河面上出现了几个冰窟窿,一条条肥鱼漂浮了起来,镇子里响起了欢声笑语。

这里可是乌拉尔河的入海口呀,渔业资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资源丰富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咯咯。”

孩童们拽着明军士兵的手飞奔过去,白发苍苍的老者露出了满足的微笑,未婚少女暗送着秋波。

这些明军没有说谎。

他们确实是来帮助哈萨克人的,明军一来,沙俄驻军被清扫一空,大批贵族老爷被绞死。

一具具肥胖的尸体吊在镇外示众。

当地百姓,拍手称快。

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哈萨克人,还有一部分鞑靼人,早就恨透了这些贪婪残暴的巴依老爷。

数十万哈萨克农奴揭竿而起了。

在周世显亲自拟定的怀柔政策之下,大举向沙俄腹地渗透的明军,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

西北明军统帅李定国也花了血本,把从德里缴获的大量军火,不要钱似的运来,大量发给了本地人。

好似一夜之间,沙俄南部与哈萨克草原的交界线上,到处都是起义军,到处都是背着火枪巡逻的中亚骑兵。

上午,镇子里。

“铛铛铛”

明军任命的镇长,保长纷纷走出家门,敲着锣,打着鼓,将镇子里的百姓集合了起来。

每三天进行一次的诉苦大会开始了。

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绕之下,又有几个沙俄贵族从牢里被拽了出来,一个个五花大绑,脖子上都挂着沉重的枷锁。

“啐”

“啊呸”

口水,唾沫,马粪横飞。

几个贵族在诉苦大会上当场被打死了。

喧嚣中。

一场反抗沙俄农奴制暴政的战乱,正在酝酿之中。

同时间,南京。

年关将至,周世显推掉了一切公务,与娇妻爱女共享天伦之乐,节日的气氛渐渐浓厚了起来。

直到农历小年这一天。

几辆四轮大马车远道而来,在周府门前停下了,一些身穿大明传统服饰,褐色头发,蓝眼珠的洋人从车上跳了下来。

周世显抱着爱女,带着大明长公主亲自出迎。

“嚯”

不远处的茶馆里,一些茶客大吃一惊:“这些泰西人是什么来头呀,好大面子。”

能让洛王殿下亲自出迎,自然不是一般人了。

一个说书先生踮着脚尖看了看,不以为然道:“嗨,这有什么稀奇的,这些泰西人,是犹太人。”

犹太银行家们突然造访南京,当然是周世显请来的,在他的再三暗示之下,犹太人终于答应

把上千年来积攒的财富存入大明皇家银号了,这事儿,洛王殿下都暗示几次了呀

犹太人心中明白,倘若再不识趣,不把存在欧洲各地的财富转移过来,多半就得挨收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11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