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13章 玉真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过龙门洞府,再往前走便是一线天,两侧山峰险峻而又笔直,直插云霄,中间有一道深深的裂缝。

缝隙中有一条长长的石阶,沿着石阶可直通山顶。

这样险要的地势是天然形成,全真龙门派的总坛便藏身于此,幽深寂静,不似人间。

“好景致。”

周世显赞道:“福地洞天。”

能占据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开宗立派,广收信徒,可见这全真一脉在西北是很受拥戴的。

这和朝廷的国策是分不开的,大明一朝两百四十年,始终贯彻尊道,抑佛的策略。

一个是本土的,一个是外来的。

大明是华夏正统,不尊道门才是见了鬼

一边欣赏着一线天的景致,一行人沿着长长的石阶向上攀爬,长长的石阶尽头处是一座雄伟的大殿。

殿外有一尊道祖神像,通体以黄铜打造,造型是道祖老子悠的闲骑在一头青牛上。

“嗯。”

周世显点点头,这味道就对了。

一回头,对着黄得功笑道:“你可知道祖当年离开洛阳,以八十六岁高龄西出函谷,去往何处”

黄得功一脸懵逼,尴尬道:“标下,自是不知。”

他一个辽军出身的武服,哪里知道老子西出函谷关的典故呀。

“呵。”

周世显不由得笑骂道:“你这夯货,多读点书”

黄得功尴尬的应了:“是。”

“这事儿呀。”

一边走着,一边娓娓道来:“道祖当年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是往西域点化释迦摩尼去了。”

“啥”

黄得功人都傻了,道祖还点化过佛祖

“呵呵。”

周世显哑然失笑:“信不信由你。”

黄得功一脸懵逼,却又赶忙涎着脸赔笑:“大都督说是,那便是了,谁要是不信咱老黄便一家伙剁了他”

“哈哈。”

周世显不由得笑骂道:“你呀,你呀。”

可这思路是对的,教派的传播离不开朝廷的大力支持,朝廷若是不支持,还拼命打压,你就是说出花来也没用。

倘若非要和朝廷唱反调,一刀剁了,倒也不冤。

“紫气头上飘,朝霞身后照。”

反正后汉书是这么说的,道祖西出函谷关是教化胡人去了一行人便说说笑笑,徐徐步入大殿之内。

出尘之气便扑面而来。

大殿之内,香火缭绕,一尊尊神像排列整齐,还摆着一个个蒲团,以供香客信徒鼎礼膜拜。

“嚯”

周世显心中赞叹,在大殿里转了一圈,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这全真龙门派拜的神仙可真够多的,大殿正中间敬的是道祖老子,这事儿还挺正常的。

但凡华夏道门,自然都要供奉道祖。

道祖左手边供奉的是重阳真人,就是全真祖师王重阳,地位仅次于老庄,这也在情理之中。

不然怎么叫全真教呐,当然要把开山祖师的低位抬高

可道祖右手边那一尊神仙,一刹那,便让周世显看的目瞪口呆,供奉的竟是孔圣人。

这你敢信吗。

周世显一时间哑口无言,孔圣人啥时候成了全真龙门教的神仙,竟然还能和道祖老子,重阳真人并列

“好家伙”

周世显不免目瞪口呆,直呼牛掰,再往两侧看还依次供着丘处机,弥勒佛,钟馗,竟然还有关二爷。

好家伙。

看着黑脸的钟馗,红脸的关公一左一右,堂而皇之的供奉于此,不由得摸了摸头。

他可算知道什么是三教合一了。

道,儒,佛三教合一,便是全真,甚至于这全真教,还将民间传说中,家喻户晓的神仙也给供起来了。

活脱脱一个大杂烩

还真有华夏特色,兼收并蓄。

“嗯。”

周世显点点头,心中反倒十分赞赏,他可算知道为什么从元代之后,道门各家纷纷没落,被佛学打压的抬不起头。

可是全真龙门派不但能流传下去,还香火鼎盛,越传越广,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神话图谱。

敬孔圣人,这事儿十分容易理解,这是全真道门向儒教的妥协,敬钟馗,敬关二爷是为了

接地气

在这个百姓普遍文盲的时代,接地气这件事情可太重要了,从佛门发源的白莲教为了接地气,可以敬大葱,敬香菜。

道门全真为何不能敬关二爷

至少在民间,关二爷可比鸿钧老祖名气大,不信便将关二爷和鸿钧老祖摆在一起,看看百姓会敬那尊神。

一目了然。

“好,好。”

周世显含笑点头,口中喃喃:“三教合一,正合吾意。”

其实三百多年前,已经贵为蒙古国教的全真道,便是一个十分接地气的教派,可后来为何没有争的过佛学

在教义上未必是真的输了,无非是忽必烈的个人喜好罢了,谁对,谁错,还不是忽必烈一个人说了算么

胳膊怎么扭的过大腿。

可铁木真为什么要尊全真为国教,忽必烈又为什么要尊佛学,这事儿,说穿了其实很容易理解。

尊全真也好,尊佛门也罢,都是为了对抗回回教。

其实这事儿清廷也干过。

清廷在这里尊的是藏传密宗,并且还干的挺成功,至少在清廷统治下的西北,密宗是可以和回回教分庭抗礼的。

至少没有让回回一家独大

如今,周世显也不过是借鉴了清廷的做法,只不过,他要推动的不是密宗,而是全真。

三百年后,全真在西北之地卷土重来,这一次有大明镇军做后盾,全真复兴已成必然。

哪个不服,碾过去便是。

这件事的意义可太重大了

弄好了,能抵得上十个步兵军

在大殿中转了一圈,周,黄两人又走进了偏殿,这偏殿之内更是人来人往,求符咒的香客络绎不绝。

殿中有一位眉目清秀的年轻道人,摆开了桌椅,手持狼毫,朱砂正在挥毫泼墨,一眨眼便有一张符篆绘制而成。

“嗯”

周世显缓步走了过去,走到那道人身旁,看了看,便油然问道:“这叫什么符”

年轻道人惊觉,一抬头看了过来。

惊鸿一瞥。

周世显不由得眼中一亮,这竟是一位绝色道姑,好一个绝色俏佳人,虽然穿着一身宽大道袍,却依旧遮不住丰盈的身材,身段婀娜,错落有致

肤白貌美,又有西北女子独特的高挑,分明是个西贝货,女伴男装的女道长,鼻端萦绕着幽幽女儿香,夹杂着些许香烛气味。

沁人心脾。

绝色道姑抬头瞧见了他,黑白分明的明眸睁大了,也是一呆,何曾见过如此俊美无双,英气慑人的男子。

一时间竟看呆了。

“咳。”

一旁,黄得功发出轻咳,将绝色道姑惊醒,又忍不住偷偷伸了个大拇指,要说咱大都督这副好皮囊呀,可真是叫天下间无数女子,魂牵梦绕。

如今连这位女道长也一见之下,动了凡心。

被咳嗽声惊醒,绝色道姑俏脸微微一红,忙道:“这位公子,求签还是求符”

周世显油然道:“算命。”

道姑低下头,露出天鹅一般白皙的粉颈,声如蚊蚋:“公子是测字,批命,看八字或是运程”

一旁黄得功裂开嘴,嘿嘿笑了:“不如你给咱家公子,摸摸骨。”

“刷。”

绝色道姑俏脸刷的飞红。

“呵。”

周世显一时啼笑皆非,向着黄得功狠狠一眼瞪了过去,道门静地,如此庄重严肃,这夯货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言。

平白脏了大伙的耳朵。

简直离谱。

“嘿嘿。”

黄得功被瞪了一眼,发出一声干笑,摇晃着大脑袋走开了,走到一旁还不时挤眉弄眼,别有深意。

周世显无奈,只得连声赔罪:“在下管教不严,道长莫怪,不如咱们批紫微斗数”

“呀”

绝色道姑芳心中一惊,又抬起头,瞪大了明眸,张大了小嘴,大吃一惊的神情显得十分可爱娇憨。

由不得她不吃惊。

紫薇斗数是什么人都会的嘛,此术源自周易,包含天文,地理,风水,五行,名列道门五大神术之首。

可会的人很少。

后来还失传了,鲜为人知。

因为这玩意被皇家供起来了,还莫名其妙的被尊奉成了帝王学,能接触到的人只限于皇家中人,或者皇家钦点的钦天监官员。

全真教的人自然是不会的

紫薇斗数这四个字一说出来,绝色女道便大吃一惊,这一惊非同小可,明眸在周世显脸上定定的看着。

猛然间脑海中一道灵光划过,纤纤素手之中狼毫一颤,赶忙起身,双膝一曲便盈盈下拜。

“小道玉真,叩见贤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世显顺手搀了一把,微微一笑:“免。”

面试过关。

这眼力价可以。

当今世上,中兴大明,当的起贤王二字的还能有谁

这年月大明早就没有王爷了,什么王爷,天家贵胄都被削了藩,成了平民百姓,可几千年的习俗实在是改不过来。

周世显贤王之名,在民间不胫而走。

这一声千岁,他当的起。

“道长免礼。”

脸上带着和煦微笑,周世显将绝色女道人堪堪扶起,女道俏脸上闪烁着不正常的红晕,却难掩心中惊喜。

这可真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当下双手结太极阴阳印,盈盈一礼:“小道玉真,不知殿下驾到,有失远迎,殿下莫怪。”

“不怪,不怪。”

周世显还了一礼,笑道:“本督此行来的仓促,叨扰了。”

玉真子这道号有些熟悉,却没想到

竟是个绝色女子。

一旁黄得功又裂开了大嘴,嘿嘿笑着,却又被周世显瞪了一眼,轻道:“还不将东西拿过来”

“是。”

黄得功赶忙将一个锦盒递了过来,亲手将锦盒打开,里头是用白娟包裹的三卷道经。

玉真明眸一扫,只看了一眼便再也移不开视线,有些吃惊的掩住了红润小嘴。

那道经上分明写着四个古朴大字。

紫微斗数。

瞧着这三卷紫薇斗数,绝色道姑玉真丰盈的娇躯,已不受控制的战栗起来,她知道天上掉馅饼了。

此经本来是收藏在皇家大内,如今却被周世显叫人翻了出来,赠与全真龙门派,算是一份见面礼。

微微一笑,十分和煦。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玉真却早已惊呆了,这是区区薄礼嘛,这可是号称五大神术之首的神妙道经,也是道门正统

她强自镇定,手捧道经,轻声道:“事关重大,玉真不敢自作主张,请千岁稍坐片刻,玉真这就去请掌教真人。”

“好。”

瞧着她婀娜多姿,走出偏殿,周世显不禁又微微一笑,全真龙门派得了这三卷道经之后,这档次一下就高大上了。

这可是道门正统,华夏真传,和这神秘莫测的紫微斗数一比,什么西洋占卜术,塔罗牌都弱爆了

扶持全真教他可是认真的。

不久殿外脚步声响起,玉真子带着龙门派掌教和一众弟子匆忙赶来,这一代的龙门派掌教叫穆清风

清风真人已经七八十岁了,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

山呼千岁之声,响彻云霄。

不久偏殿中点起了熏香。

一番寒暄,宾主尽欢。

大都督要鼎力扶持全真,龙门派上下,一下子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的有点晕。

清风真人还要象征性的推拒一番,可弟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早已经喜不自胜,满口答应,这可真是一拍即合。

教中早已是欢声雷动。

全真弟子万万没有想到,从忽必烈时代算起,被大元朝廷打入冷宫的全真教,苦守了五百多年寒窑之后,竟然焕发了第二春。

这谁敢信呐

“弟子愿为大都督效死力”

“本教责无旁贷。”

一时间熙熙攘攘,纷纷扰扰。

万绿丛中却有一点红,周世显含笑瞧着那绝色玉真,微微一笑,佳人便赧然垂首,不胜娇羞。

难掩绝色出尘之气。

当夜,龙门弟子四处,呼朋引伴,将这天大的好消息传播四方,什么全真遇仙派,全真净心派

各地,各派的全真弟子便从四面八方赶来,正教全真在西域兴起之势已成,再也无人可制。

周世显的西域传道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翌日,清晨。

道门静地,鸟语花香。

玉真端着一个托盘,穿过军兵把守的院门,盈盈走到了那位贤王殿下借宿的房外。

盘中放着青菜豆腐,几样素菜,也有一盘清蒸鸭肉,道家不禁荤腥,可也有清规戒律。

三厌,四不食。

不吃鱼肉,不吃鱼鸟,不吃鸿雁,不吃狗肉,除此之外,荤腥也要少吃,以此来求得长生。

这三观还是挺正的。

“哒,哒。”

玉真轻敲房门,可房中迟迟没有动静,便大着胆子推门进去,可是美眸不由得一呆。

房中一个俊朗英武的男子端端正正坐着,腰杆笔挺,坐于床前,正在翻阅着成堆的奏报。

净室之内,鸦雀无声,床榻之上被褥早已折好,还叠成了方方正正的豆腐块,丝毫不见凌乱。

芳心中不由的一颤,明眸睁大,不敢相信她看到的一切,这世上真有如此伟岸男子,真比道门弟子还守的清规戒律。

寂静中,周世显抬起头,油然道:“本督来的匆忙,叨扰了。”

玉真芳心又是一颤,忙轻声道:“殿下言重了。”

将青菜豆腐,素点,鸭肉摆满了一桌。

周世显也不嫌弃,匆匆填满了肚子,便将堆积的公文推开,与佳人并肩而行,在这名山大派之中游历一番。

清水绿水,洞天福地。

清晨十分闪烁着慑人的剑光,数百个道门弟子手持长剑,翩翩起舞,人随剑走,姿态十分美妙。

不是一般的剑。

竟然是开了刃的双手大剑,在道人们手中舞起来,虎虎生风。

周世显心中惊奇,接过一柄双手大剑试了试分量。

“好嘛”

这玩意分量很足,至少十来斤重,可在这些全真道人手中使起来如游龙戏凤,穿花蝴蝶一般。

令人目不暇接,还都是杀招

一拍,一点,一抹,一刺。

正应了一句举重若轻。

此事让人啧啧称奇,什么天下武功出少林,纯粹是胡说原才多少年,道门又流传了多少年

天下剑术出道门。

这是真的。

在龙门派盘桓了一日,一夜,看也看过了,走也走过了,又将紫薇斗数赐给了全真,这面试就算是过关了。

全真能不能在西域大兴

太能了

至少不会比藏传密宗差。

在山间停下脚步,周世显徐徐道:“请玉真道长禀明贵掌教,全真当早日出山,助周某一臂之力。

玉真正在偷看他,闻言忙行了一礼,轻道:“玉真谨遵殿下谕旨。”

“嘿。”

黄得功在一旁眉开眼笑,要不怎么说,勾搭美人儿还得看咱大都督,这不是手到擒来么。

“如此便一言为定。”

两日后再出发时,随扈队伍里多了一群道士,到了山野无人处,马队加快了行军速度。

出陕西龙门,入甘,凉二州,嘉峪关已近在眼前。

大明中兴三年,七月。

凉州。

武威,张掖各城已是厉兵秣马,十几万明军云集于此,轻骑出嘉峪关,也不急着进攻漠西。

而是向西进入了茫茫戈壁,将黄沙漫天的敦煌占了下来,还摆开了一副长期作战的架势。

后续是一辆辆四轮大马车,正在将源源不断的物资运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2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