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21章 虎牢失守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这一仗。

六万对二十万。

兵力如此悬殊,如山一般的压力扑面而来。

周世显在厅中踱着步子,面色十分凝重,时不时的停下来看着墙上的巨幅地图,盘算着兵力部署。

“扑棱棱。”

一只只信鸽落下,加急军报从关中,如雪片一般飞入洛阳,如今手中唯一的优势,是花费了大力气在各地修建的鸽舍。

“哎。”

可怎么算兵力都不够用。

关中本来是有五万秦军的,可两年前被崇祯调入了京畿,早已全军覆灭,当时的关中可以说家家带孝。

直接导致了如今的西安府兵力空虚。

关中人实在替崇祯还债呢。

“陕北”

周世显眉头大皱,从陕北延安府,榆林府一线南下,直到关中,这黄土高原本是千沟万壑,难以通行。

可有一条行军路线是很顺畅的。

这条路便在洛河河谷。

洛河是南北走向,所以沿着洛河两岸一路向南进攻,沿途不但有水源,还有大量农田。

这给清军骑兵南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西路清军从陕北延安府,榆林府一线,集结了二十多万骑兵滚滚而来,一瞬间关中以北,门户洞开。

这条路不是清军第一个走的。

关中如今的情形和大唐开国时差不多,想当年大唐初立,国力也曾强盛一时,可同样是因为缺乏骑兵力量,只能被东突厥压着打。

那时候,狂妄的东突厥骑兵集团入侵长安,就是走这条路线,也是从延安府,榆林府倾巢南下。

大唐皇帝李世民无奈之下,与东突厥签订了渭水之盟。

历史似乎是一个轮回。

周世显面色凝重,他好似看到了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的无奈,一旦陕北丢了,黄河河套丢了,关中便十分危险了。

北方游牧民族骑兵便好似开了闸的洪水一般,从黄土高原向着关中平原疯狂的涌来。

渭河以北,无险可守,也无兵可用。

关中兵马只能在渭河南岸布防,想必当年李世民也是如此无奈,被迫与东突厥签了城下之盟。

“姜襄”

周世显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冷冽,前山西总兵姜襄不但降清了,还和吴三桂两人给清军当起先锋来了。

“好,好。”

周世显怒极,够狠的呀,这是要端了他在关中的根基呀。

关中自然不容有失。

可清军是分两路来的,除了陕北这一路,还有多尔衮亲率的上三旗,在黄河北岸窥伺中原。

“够狠”

周世显抓了抓头皮,多尔衮这是来了个全家老少一波流啊,这魄力也算天下少有了。

“来人。”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传令。”

周世显眼中透着决然,他麾下能动用的精兵总计六万,留下两万兵马镇守洛阳,他亲率凤威军主力四万人马回援关中。

关中不容有失。

一声令下,大军调动,重镇洛阳喧嚣起来。

陕北,延安府。

一个小小的延安府,自然没放在英亲王阿济格眼中,放眼望去,尽是黄土,还有一座座破旧的土窑洞。

对于这块地盘,阿济格自然甚至十分嫌弃,不过一想到繁华富庶的关中之地,英亲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呵呵,呵呵呵”

阿济格阴沉的脸上,冷笑森森,高声道:“传下去,破了西安府,十日不封刀”

“嗻”

一听说不封刀,清军将领一个个亢奋起来,大声应命,不久之后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黄土高原。

三日后,渭南。

渭河贯穿东西,静静的流淌着。

清军来的很快,骑兵从黄土高原上席卷直下,沿着当年东突厥进攻长安的路线,大肆烧杀掳掠。

侦骑狼狈的从北岸逃了回来。

“大人。”

一个参谋军官低低道:“铜川失守,咸阳”

咸阳怕是也守不住。

周世显面无表情,徐徐道:“知道了。”

咸阳城在渭水北岸,一座孤城,孤悬在外,在二十万清军的兵锋之下,无论如何是守不住的。

站在渭南城的城墙上,关中的风徐徐吹过。

时空好似错乱了。

隐约间好似看到了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站在这渭南城上,无奈的看着倾巢而来的东突厥骑兵大军。

良久,周世显才道:“咸阳百姓都撤出来了”

铜川已经无法救援,他只能保咸阳。

一阵死寂。

参谋军官忙道:“正在撤。”

“要快”

周世显阴沉道:“不惜代价,咸阳百姓必须撤出来。”

“遵令”

又是一声令下,凤威军四万余众沿渭河布防,将帅营设立在渭南最前线,开始架设浮桥,协助北岸的百姓撤退。

对付骑兵集团没别的办法,只能坚壁清野。

入夜,渭南。

知府衙门里灯火通明。

秦王,关中三李从西安府赶来,不胜唏嘘。

“还不都怪太上皇”

五万秦军在中原呆的好好的,偏偏被崇祯皇帝调去了京畿,还一战都给交代了,关中人恨死了那位太上皇。

如今关中无兵可用。

周世显摆了摆手:“不说这些。”

这一仗不能败,关中基业不能丢。

可无兵可用也是现实。

“先将咸阳百姓撤出来吧。”

周世显眼中闪烁着果决,要撤就坚决点,将渭河以北尽数让给清军,在渭河以南集结力量,以图反击。

亲王,关中三李,参谋军官们纷纷点头。

“只能如此了。”

可天还没亮,更糟糕的事情。

“报”

传令兵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一脸死灰:“大都督,虎牢关失守,清军强行渡河了。”

“什么”

秦王大吃一惊,腾的一下站了蕲艾,众参谋军官哑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虎牢关不是已经修缮过了”

“虎牢关守军呢”

这些问题没人能回答。

虎牢关天险早已经修缮一新,城防坚固,并且长期驻扎着三千守军,是李锦所部的中原左军。

估摸着,守军这时候已经全军覆灭了。

清军攻克虎牢关,渡过黄河了,洛阳岂不是岌岌可危,这消息好似一道惊雷,将凤威军上下惊出了一身冷汗。

“糟了。”

凤威军主力已经回援关中,如今洛阳又兵力空虚了只有区区两万守军,好一个调虎离山。

可虎牢关天险是怎么丢的

天蒙蒙亮,虎牢关。

关城上下,血迹斑斑,汉军正在黄河水浅处架设浮桥,乌泱泱的骑兵如开了闸的洪水一般涌向中原。

“呵呵,哈哈哈。”

多铎放声大笑,瞧着得意洋洋的兄长多尔衮,狠狠的拍了一顿马屁,兄长这计谋可太高深了。

“常胜将军,周世显”

大清王公们不屑一顾,什么常胜将军,还不是被摄政王一番妙手,玩弄于股掌之中

虎牢关是怎么丢的呢

被汉军细作攻破的。

几个月来,多尔衮和汉官范文程密谋,叫一些刚刚投靠的边军兵痞脱下了军服,伪装成了逃难的大明百姓。

这些伪装成难民的细作,混在大批逃难的百姓里,分批渡过了黄河,今天几十个,明天上百个,渐渐的数量越来越多。

对于这些难民,李锦所部已经仔细盘查过了。

这些人确实是大明子民,都有户籍黄册。

根本就无法完全甄别。

一个月时间,两千多清军奸细混进了中原,秘密集结了起来,夜里突然发难,从背后冲进了虎牢关。

虎牢守军猝不及防,在清军里应外合之下尽数战死了。

“呵呵呵。”

多尔衮发出几声冷笑这一招和他祖父,父皇学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是用细作的高手。

当年抚顺,沈阳,辽西都是这样攻破的。

“传令”

站在虎牢关上,多尔衮阴森森道:“先破洛阳者,封王”

关中,渭南。

周世显在官厅中踱着步子,顷刻间中原战局急转直下,两路清军好似开了闸的洪水一般向着他涌来。

“虎牢,洛阳”

虎牢失守,洛阳可就危险了。

东路清军以上三旗,蒙八旗为主力,顺着虎牢关这个突破口汹涌而来,骑兵集团在中原大地撒了欢。

郑州府,开封府也好不到哪里去。

“扑棱棱。”

一只只信鸽冲天飞起,飞往襄阳,淮安,江南战局已经彻底脱离了掌控,到处都是关外骑兵在撒野。

多尔衮,范文程,洪承畴这么多脑袋加起来,使出了一系列连环计,兵分两路,调虎离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计谋的比拼上,他输的很彻底。

可周世显也不能去责怪李锦,更不能去苛责虎牢关守军,他们接收的那些奸细本来就是大明子民。

实在是无法一一甄别。

黄河北岸的百姓不堪忍受清军的凌虐,就会大量逃亡,总不能将逃过来的百姓都关起来吧

非战之罪,终究还是实力上的差距,骑兵力量太悬殊了,中原明军机动性太差,野战不行。

厅中,鸦雀无声。

战局恶化到如此地步,是谁也没想到的。

“洛阳”

参谋军官们一个个心中忐忑,洛阳是真的不能丢,一旦洛阳失守,军工厂,拉丝工厂,高炉,府学通通落入清军手中。

那后果不堪想象。

怎么办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死局,多尔衮也真是够狠的,来了个全家老小一波流,满八旗,蒙八旗,汉军旗,野生女真,野生蒙古

两路清军加起来至少有三四十万

“大都督。”

关中豪强,惴惴不安。

“嗯。”

周世显面无表情,徐徐道:“这一局,是周某输了。”

范文程,洪承畴这两个人,不愧是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读过的兵法比他吃的盐还多。

只可惜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

死寂的官厅中,响起周世显不紧不慢的声音:“传令。”

众参谋军官,各团营将官纷纷竖起耳朵,凝神倾听。

周世显徐徐出了口气,冷冽道:“其一,坚壁清野,收缩兵力,放弃外围村镇,坚守城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2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