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4章 序曲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两天后,北海。

“哗,哗。”

潮起潮落,旗舰上鸦雀无声。

十几个受伤的明军躺在甲板上,正在等待着救治。

“医官,医官。”

一阵喧闹,大明松江水师提督颜继祖的脸色一片铁青,除了伤兵,还有几件缴获的物品摆在他的面前。

火绳枪,马刀,还有几个水袋。

颜继祖踱着步子走了过去,将马刀和火绳枪踢开,弯腰拿起了一个水袋,拔出木塞闻了闻,冷峻的眉头微微皱起。

高度酒精的气味扑鼻而来,这几个水袋里头装的竟然不是水,是烈酒,伏特加。

从颜继祖嘴角,缓缓溢出了几个字:“哥萨克。”

他终于知道这伙凶蛮的异族骑兵是什么人了,大都督千叮万嘱,一定要小心防备的哥萨克骑兵。

这伙人拿烈酒当水喝,有事没事整两口,可喝醉了又不怕死,也不知道疼,挥舞着马刀就冲上来了。

可比清军凶悍多了

首先战马素质就不是一个档次,这伙人骑的是顿河马,中亚马,虽然耐力不怎么样,可短程爆发力冠绝天下。

“来人。”

颜继祖面色铁青,徐徐道:“速报大都督。”

大宁,都司衙门。

周世显站在巨大的地图前,北海之畔的空白地带,轻轻一拳头砸了上去,徐徐道。

“海参崴。”

他的北海舰队在海参崴遇到了哥萨克人,还吃了一个小小的闷亏,终于,终于沙俄的势力渗透到了远东。

“哥萨克”

周世显眉头微微皱起,这下子有麻烦了。

哥萨克并非一个种族,而是由东欧的游牧民,大型游牧部落组成,是流浪在东欧的孤魂野鬼。

是雇佣兵,亡命徒。

哥萨克骑兵早些年在东欧混日子,谁给钱就替谁打仗,下手狠,十分凶残,被这帮人攻占的城市基本上寸草不生。

这帮人实在是太凶残了,凶残到什么程度呐,最后连出钱雇佣他们的那些东欧宗主国也遭不住了。

于是乎以波兰为首的几大东欧强国联合起来,一通围剿,才让这伙人老实了一些。

后来,后来一些哥萨克骑兵翻越了乌拉尔山脉,抵达了沙俄南部,中亚一带的广袤草原,被精明的沙俄帝国收编了。

从此以后哥萨克人,成为了沙俄帝国扩张的一把利刃,正是以哥萨克骑兵为先头部队,沙俄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

后来这伙人在金矿,丰富野生资源的吸引下抵达了远东。

依旧恶习难改。

清廷在康熙年间,也曾经出兵远东,可是被打了个灰头土脸,八旗兵遇到了哥萨克

压根不够看

清军在自己老家的龙兴之地,被哥萨克骑兵砍了个人仰马翻,最后签下了尼布楚条约。

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就这,清廷还说自己没吃亏呢,还一个劲儿的往自己脸上贴金,可到底吃没吃亏呢

没吃亏会把黑龙江以北的土地,都让出去了

没吃亏会连自己的老家都让出了

可康熙大帝硬说自己没吃亏,是大清为了两国友好,主动把大片的土地让出去了,大清还占了便宜呢

这位大帝的理由是,黑龙江以北的土地没啥用,让就让了,割就割了,所以大清割地是有基因的。

“姥姥”

康熙大帝能割地,可周世显忍不了呀,不由得破口大骂,这下子他切断清廷后路的作战计划,被全盘打乱了。

马刀,烈酒,顿河马哥萨克。

“打”

周世显嘴角抽搐着,咆哮起来:“增援”

什么清军,哥萨克都一样,远东这块地盘必须是大明的,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照样打

哥萨克也好,俄军也罢,如今在远东的兵力应该不强,撑死了也就几万人,这也没什么不敢打的。

可。

参谋司上下叹了口气,这样一来势必惊动清廷,大明远征舰队直插远东,兴安岭一线,包抄清廷后路的计划也没戏了。

“打”

周世显决然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世上不如意事常个个或大,或小的偶然因素组成。

“增兵”

周世显震怒,拂袖而去:“杀”

沙俄在远东的势力扩张太快了。

触目惊心呀。

大明若不能趁其长途远征,立足未稳,将其连根拔起,再过个十年八年可就有大麻烦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

大明中兴二年,十月初。

新生的大明松江水师步战队,在远东,在海参崴,预料之外的遭遇到了成立之后第一个强大的对手。

沙俄,哥萨克骑兵。

大都督周世显震怒,下令松江水师大举增援,激烈的战斗随之爆发,明,俄两军在海参崴大打出手。

十月初,海参崴。

茫茫大海上,松江水师倾巢而出,风帆战舰后面尾随着大量运输船,浩浩荡荡向着远东之地冲去。

“咯吱。”

战舰在近海一字排开,成群结队身穿红色棉甲,镶嵌着蓝色徽章的步战队士兵蜂拥登陆。

三万步战队新兵云集于此,其中大部分都是江南之地的渔民,船夫,这三万新兵才刚刚走出训练营,便背着火枪,推着大炮踏上了这片富庶的土地。

成群结队的士兵一脚深,一脚浅的艰难跋涉着,让这片蛮荒而又富庶的土地之上,烽烟四起。

“呜轰”

步战队顺利推进到了腹地,摆开大炮开始了攻城,可俄军早已闻风而逃,只留下了一座空城还有大量奴隶。

“哗,哗。”

颜继祖为首的几十名将官,踩着军靴,泥泞进入镇子里,瞧着被轰塔的望楼,木头栅栏,还有少量横七竖八的尸体。

他面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一股恶臭扑面而来。

“什么味儿呀。”

太臭了。

不久,明军在这座大型城寨里找到了很多地牢,地牢中关着一些野生女真,旗人甚至还有汉人。

上万奴隶好似牲口一般被关了起来,吃喝拉撒都在一个狭小空间里,恶臭扑鼻,一个个奴隶披头散发,好似阴曹地府里爬出来的恶鬼。

这场面令人不寒而栗。

这海参崴,偏远蛮荒之地,本就是清廷世世代代发配流民,罪犯的地方,传说中的宁古塔就在南边不远处。

宁古塔,披甲人,犯人

这本就是清廷的流放地。

“瞧见了”

颜继祖掩着鼻子,厌恶道:“这便是亡国灭种的下场。”

众将官默然肃立,良久无言,这时候猛然间想起大都督的话来了,大明将官,为何而战

“为子孙后代计。”

众将官瞧了一眼西北方的天空,天色阴沉沉的,起风了,用不着多久这里便会降下鹅毛大雪。

到时候冰封万里,近海结冰,再想获得补给可就难了,在这里作战,最大的敌人不是敌军,而是冬天里恶劣的天气。

那些醉醺醺的哥萨克人退走了,自然不是游山玩水去了,他们随时还会回来

“这个冬天”

颜继祖眼中闪烁着冷冽,这个冬天不好过呀,敌人全都是骑兵,他部下全都是步兵,环境又很快会变得十分恶劣。

这个仗可不好打。

可来都来了,他是不可能再走了。

“传令。”

颜继祖挥了挥手:“布防。”

他命人将那些奴隶从地牢里放出来,日夜不停的赶工修建防御攻势,务必要在大雪降下之前修建起一个稳固的桥头堡。

他将战刀狠狠在泥泞的地面上,顿了顿。

这地盘,大明的

同时间,盛京。

明军异动,大规模的在边境线上集结。

退守盛京的清廷一日三惊。

郑亲王府,鸦雀无声。

恢复了本王议政之后,清廷的纷争暂时平息,被逼到墙角的王公们再一次团结起来,这也是清廷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

“咳咳。”

济尔哈朗轻咳着,徐徐道:“议一议吧。”

下首一个个王公,汉官沉默着,清军可真是被打怕了,可又被逼到了墙角,无路可退了。

瞧着这些年轻一辈的王公,济尔哈朗一脸无奈,又咳嗽了起来,最后看了看范文程。

族中如今人才凋零,他越来越仰仗汉官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咳咳,范文程,你来说。”

被点了名的范文程,忙起身打了个千,轻道:“嗻。”

“回主子爷的话,明军势大,不可力敌,为今之计只有”

他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呢,还是大清的老办法,诱敌深入,各个击破,这套战术也不是他发明的。

这是努尔哈赤的得意之作。

“不如弃守辽西,辽阳,锦州,关宁”

范文程的对策,是让清军大踏步的后退,将兵力集中起来,利用恶劣严寒的天气拖垮明军的步兵集团。

然后骑兵找准战机一拥而上,万历末年的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就是这么干的。

济尔哈朗直点头,赞许道:“好,好。”

就在此时,一个巴牙喇护兵走了进来,递上一份绝密军报,济尔哈朗接过军报翻看着,猛的哆嗦了一下。

一个激灵,冷汗从额头上冒了出来。

“宁古塔一线发现大量明军”

这消息险些将济尔哈朗吓傻了,明军怎么跑到北边的宁古塔去了,这是怎么迂回过去的

他脸上的横肉抽搐着,又将加急军报递给范文程,和几个王公传阅,一阵惊呼声四起。

“这,这”

范文程,阿济格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难掩心中的惊骇,大清还想着诱敌深入呢,后路却险些被明军抄了

这事儿也太可怕了。

万幸,万幸,明军遇到了那些凶残的罗刹人,还在宁古塔北边和罗刹人打起来了。

“哈哈哈。”

济尔哈朗很快幸灾乐祸的大笑起来,这可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天不亡大清,天不亡大清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60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