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88章 洛阳造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对这款洛阳造的新式火枪,周世显下了个评语:“中规中矩。”

这款火枪说不上领先时代,可也不算差,基本可以满足部队扩编的需求,也是如今凤威军的唯一选择。

因为随着葡萄牙舰队的覆灭,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举入侵南洋,从欧洲购买军火的渠道已经断了。

如今葡萄牙人只能龟缩在壕境死守,以后凤威军的武器装备,只能靠洛阳军工厂自己造。

“下订单吧。”

周世显立刻批了条子,先定制了五万杆洛阳造,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凤威军对先进火枪的需求太大了。

他急需枪械来扩编部队。

同时下令洛阳兵工厂,在葡萄牙工匠的协助下培养人才,尝试仿造先进的转轮打火枪。

军工厂有了利润又有了订单,就可以培养出大量的熟练工匠,这当然是一个良性循环。

崇祯十九年,大明军工翻开了新的一页。

京城,东郊。

三进的皇家别院里戒备森严。

崇祯皇帝在园子里踱着步子,他越来越喜欢住在宫外了,一个月里有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东郊。

沾了周世显的光,皇家最近小日子过的很舒坦,也不缺钱了,也不缺兵了,一年下来还有不少盈余。

骆养性在他身旁垂手而立。

很快崇祯帝停下脚步,问道:“定南候,伤好了么”

骆养性忙道:“回皇上的话,好了。”

“哦”

崇祯皇帝一时间心情复杂,也不知是开心还是失落,他松了口气,可又巴不得周世显死了。

帝王心思最是难以揣测。

这几天弹劾周世显的折子又堆成了山。

“擅开边衅”

这个罪名有些过分了,就连崇祯帝这么薄情寡恩的人,也觉得属实过分,什么叫擅开边衅

这可是咱大明的长江口。

怎么着,咱大明的百姓,大明的总兵在长江口被西洋人战船轰了,这一个个翰林清流还挺高兴

脸上有光么

清流翰林如此不要脸,连崇祯皇帝都受不了,他的二杆子劲头上来了,一怒之下将几个清流推出去。

还赏赐了二十记廷杖。

当场打死了一个,打瘸了两个,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在这件事情上,他和周世显看法难得一致,这些个清流显贵呀,从小除了饱读圣贤书,满嘴的仁义道德,简直一无是处。

这些清流翰林不通人情世故,不懂治国理政,一辈子都在考功名,考进了翰林院更是自命不凡,满脑子都是小算盘,可

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

让这些人当了官,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么,能管理好地方么,于是乎百姓,国家算是倒霉了。

周世显是怎么说的来着

崇祯皇帝摸了摸头。

周世显说这帮人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词儿挺新鲜,挺费解,可还是极有道理的。

“哎。”

崇祯皇帝一声轻叹,他想到了女儿的婚事,再过几个月公主就满十六岁了,嫁,还是不嫁

崇祯帝若有所思,树欲静而风不止呀。

“陛下。”

这时王承恩忍不住了,出身道:“前日,驸马爷将慈云寺大营里的人都撤走了,去了松江。”

“哦”

崇祯帝轻道:“知道了。”

东郊慈云寺有一座书院,专门教授兵法之道,是周世显一手创建,如今也大张旗鼓的搬走了。

“哎。”

王承恩和骆养性对看了一眼,在心中轻叹,皇上,驸马这对翁婿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

可是越来越生分了。

最无情是帝王家。

同时间,南洋,台湾府。

淡水城。

还在兴建中的堡垒坚城,成群结队的荷兰士兵背着火枪,端着葡萄酒彻夜狂欢,港口里停满的战舰令人生畏。

东印度公司的组成极其复杂。

荷兰人,西班牙人,大不列颠儿,法国人除了十七人董事会和一部分荷兰王国常备军,剩下的都是雇佣兵。

甚至还有大批包着头巾的印度兵,廓尔喀兵,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有,雇佣兵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哈哈哈。”

狂笑中,欧洲的新兴资本家,亡命徒,罪犯,雇佣兵,甚至皇家海盗组成的远征军队,身上贴满了残暴的标签

这个时期的欧洲殖民者十分残暴,杀人,放火,灭族是常有的事,人命在他们眼中还不如猪狗。

残杀土著,贩卖黑奴都是这帮人干的。

这伙人都是在欧洲本土犯了罪,杀了人,混不下去的才远走海外,当水手,当雇佣兵,可以用人渣来形容。

一个个南洋土著女子,朝鲜女子,东瀛女,大明女子被关在马圈里,与禽兽为伍。

“干杯”

禽兽们在狂欢,有人揭开了长条桌上的餐盘盖子,一阵血腥气味弥漫,盘中端端正正摆着一颗人头。

留着八字胡,黑发,蓝眼珠。

“上校”

“呕狗娘养的”

群匪一下子炸了窝,吓的拔出火枪,跳上了桌子,骂骂咧咧的跑了出去,那竟然是一艘东印度公司主力战舰舰长的人头。

某日,东瀛。

几艘荷兰战舰停泊在江户,几个醉醺醺的水手搂着几个东瀛女子,从一家酒馆里走出,和几个戴着斗笠的人擦身而过。

“噗,噗。”

几声轻响,利器刺入身体,几个荷兰水手捂着喷血的脖颈,惨叫着倒了下去,女子的尖叫声响彻江户。

大明,长江口。

提督衙门里,周世显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孙怡人,王微默默的将一封封军宪司密报收好,封存。

一个月来军宪司对东印度公司的人员,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暗杀,诱杀无所不用其极。

猛然睁开双目,周世显心中抑郁稍解。

“哼”

一声冷哼,起身,离去。

这事儿没完

崇祯十九年,九月。

伤势彻底好了,扔下了拐杖的周世显再次扩军,他重建了松江水师,将这支新生的水师纳入提督衙门治下。

这支水师也是他的直属部队,属于提督标营的战斗序列。

又花费重金,在江南之地招募精通水性渔民船家总计三万余人,编成了一支水师步战队。

清晨的长江口雾气朦胧。

卧房中仍有些阴暗,深秋时节的江南有些阴冷。

天蒙蒙亮,卧房中又香又暖,静谧中被翻红浪。

周世显睁开双目,轻轻移开了柳如是的粉臂,将她身上的锦被盖好便翻身坐起,穿好军服。

大步走了出去。

“大人。”

几个亲兵迎了过来。

“去水师大营。”

“驾”

轻骑在平整的长提上疾驰。

江边豁然开朗,有一座新建成的水师大营,三万步战队新兵聚集在此地,正在接受新兵训练。

“左,右,左右左”

“站定”

一排排木讷的汉子,一个个老实巴交的,世世代代都是渔民船工,在军官口令下笨拙的迈着步子。

队伍里顺拐的,懵逼的大有人在。

可周世显对这批新兵却十分满意,这些木讷的大明子弟,有着西洋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坚韧

吃的饱,穿的暖,大明子弟走进了新兵营,渐渐将吃苦耐劳的坚韧特性展现了出来。

“咱大明呀。”

周世显徐徐道:“咱大明呀,坏就坏在聪明人太多了。”

聪明人太多,鬼心思多,就把朝政搞乱了,可越发衬托出这些淳朴大明子弟的品质坚韧。

“呼喝”

从此长江口多了三万名挥汗如雨的爷们儿,多了一群狼狈的新兵,每天在老兵的操练下背着沉重的行囊,火枪,身上挂着刺刀,一边跑一边喘着粗气。

每天都累成狗。

各种五花八门的训练科目,什么蛤蟆跳,高抬腿跑,武装泅渡,五公里拉练,操控战舰

“快点,快点”

一个个老兵提拔的军官,一丝不苟的呵斥着,可结束了操练,又和新兵们混在一起了。

渐渐的新兵们胆子大了起来。

“大人,咱是步卒还是水师呀”

“自然是水师。”

“水师为何还有步卒”

“问那么多罚蛤蟆跳一百次”

一个月的新兵队列结束后,步战队打散了,重新编伍,日复一日的展开了艰苦的训练。

那两艘修复后的西洋战舰,也成了水师训练舰,时常能在外海听到隆隆的炮声,还有筋疲力尽的大明水兵。

长江口,海防长堤之上,每天都能听见步战队士兵,在军官带领下喊着整齐的号子跑五公里。

不过这步战队喊着的号子很奇葩,时常引人发笑。

“俺看见白面馍馍,左右左。”

“还有热乎乎的包子,左右左。”

“猪头肉管够吃呀,左右左。”

“左右左”

这番景象让松江百姓捧腹大笑。

“咯咯咯。”

一个个江南女子端着木桶,洗着衣裳,瞧着那些可怜兮兮的大明新兵,不由得抿嘴偷笑。

“这号子是哪个编的”

“咯咯,叫人捧腹。”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群吃货,哪里有人操练时,将各种吃食挂在嘴边还喊出来的

在江边洗衣的大姑娘,小媳妇笑疯了。

“咯咯,听说是提督大人亲自编的。”

那没事了。

大姑娘,小媳妇立刻态度就变了,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大人这样编,那就一定是极有道理的。”

“是呀,心里想着这些吃食,跑步也有力气”

一定是这样

长此以往松江百姓也习惯了,不再大惊小怪,松江府百姓看着这支步战队每天操练,人人脸上都带着宠溺的微笑。

这支部队从不扰民,纪律严明,松江百姓就好像看着自己家木讷的子弟,一天天的长大成人。

冬至日,提督衙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78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