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3章 落日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风雪中隐约传来的战马嘶鸣,却好似一根钢针,刺入大玉儿耳中,让她心中猛的揪了起来。

她心中翻起惊涛骇浪,久久难以平静。

“阿济格来了。”

周世显好似未卜先知的智者一般,定定的看着大玉儿绝色荣耀,轻道:“太后可以祈祷了。”

他冰冷的声音好似没有感情。

“若周某战败,恐怕太后性命不保。”

此女多智,近乎于妖。

他若战败则必杀此女,以绝后患,免得清廷这条死鱼再闹出什么波澜,果然大玉儿的娇躯,不受控制的战栗起来。

如花俏脸上血色褪去。

“呵呵,呵呵呵。”

周世显猛然放声大笑,将大氅一甩。

起身扬长而去。

账外已是一片喧嚣。

“蹬蹬蹬。”

登上望楼,放眼望去,在盛京城墙的西北,东北几个方向上,雪夜中,黄得功的骑兵正在与清军接战。

“砰,砰。”

清军势大,十几万骑兵倾巢而来,明军铳骑边打边撤,一边发铳与敌骑激战,一边向着大营拼命示警。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旷野。

不多时,漫山遍野的旗兵滚滚而来,无边无际的骑兵,乌压压的重兵集团,一眼望不到头。

“希律律。”

穿着各色甲胄的关外精骑,在风雪中高举着火把,在马背上颠簸着,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条火龙。

各旗集结了最后的精华力量,在固山额真,参领的带领下从抚顺,铁岭卫,建州老寨各个方向汇聚而来。

决战时刻,终于来临。

“嘟嘟嘟。”

明军阵地上尖锐的哨声响起,一道道胸墙后头,正在休息的士兵纷纷起身,在军官催促下集结,列队。

“哗啦。”

随着甲胄响动,密密麻麻的火枪在胸墙上架起。

可明军此时已无法变阵。

约三分之一的明军已攻入盛京,可城内仍在巷战,迟迟没有将残敌肃清,并且大部分士兵经过长期作战,已十分疲劳。

加之天寒地冻。

对清军来说,这已经是极为有利的局面。

济尔哈朗用他的死,给清军换来了一个翻盘的机会,于是输红眼的英亲王阿济格做出了选择。

全家老小一起上

清军集结了最后的力量,总计十六万之众的族中青壮,好似一群输红眼的赌徒,赌上了身家性命,赌上了一切。

马蹄声轰隆隆的。

大地为之颤抖。

两红旗,两蓝旗,包衣兵,野生女真一条条丑陋的金钱鼠尾,随着战马的颠簸一跳一跳。

周世显眉头皱起,心中极度厌恶,他从未见过如此丑陋的发辫,好端端的男人拖着个小辫子,或者大辫子。

简直丑陋,滑稽到了极点。

可这丑陋,愚昧,野蛮,落后的政权对华夏的负面影响,又岂止是一根丑陋的辫子

一幕幕可怕的场景浮上心头,周世显心中波澜起伏,好似瞧见了清末浑浑噩噩的百姓,小脚老太,瘦骨嶙峋的士兵

无尽的屈辱,战乱。

没有人,比周世显这个穿越者更清楚了,若是被这伙野蛮人占据了华夏大好河山,将会带来怎样可怕的后果。

无尽的灾难。

列强的羞辱,堵截,海权的彻底丧失

浮想联翩,终于,化为一声怒吼:“传令”

从周世显口中,低低的咆哮着。

“备战”

“各部不许后退半步。”

“怯战者,斩”

清军最后的精华倾巢而来,举族能战之兵,上至五六十岁的老者,下至十二三岁的孩童都来了。

这一仗是二十万对二十万。

可。

周世显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邪恶的微笑,此战无论胜败,这个世界上都不会再有大清这个政权的存在了。

“呵呵,哈哈哈。”

周世显迎着漫天风雪,张开双臂,扬天长笑。

“此战,决死”

他的身侧是一个个标营将领,传令兵,掌旗手,还有一个个年轻英武的参谋军官,纷纷应诺。

“标下遵令”

他的身前则是密密麻麻的军帐,堑壕,胸墙,拒马还有六万名正在集结中的凤威强兵。

步,骑,炮混编的无敌雄师。

再一次,放眼望去。

周世显口中喃喃自语:“拜托了,诸位。”

“亮旗”

哗啦一声响,大明龙旗,日月战旗,凤威军旗亮了出来,迎着风雪,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决死。

盛京西北,第一线。

“呜噜噜噜噜。”

马蹄声轰鸣着,大地微微颤抖,漫山遍野的清军骑兵踏雪而来,密密麻麻的铺满了每一寸土地,气势好似排山倒海。

而第一线明军可以依靠的只有三道矮墙,三道堑壕,还有五万名中原左镇的士兵。

“嘟嘟嘟。”

短促的哨声中,大批明军士兵涌入阵地,将密密麻麻的火枪架了起来,对准了西北方涌来的清军。

“哗啦。”

一排有一排的火枪架起。

肃杀,森然。

中原左镇的总兵官是李锦,麾下士兵以顺军降卒为主,这支兵马经过长期的整编训练之后,又补充了一些新兵。

中原左镇战斗力一般般,不算强也不算弱,可凤威军当然差远了,可比顺军强多了。

并且这支五万人的火器部队,从棚长以上的基层军官,清一色都是从凤威军中抽调来的。

在周世显的建军理念里,这些基层军官才是战斗力的源泉。

近了,清军骑兵越来越近,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十六万清军铺满大地,在盛京城外做好了攻击准备。

前锋,中军,后队

乌压压的望不到头。

很快清军前锋脱离本阵,向着明军坚守的第一道堑壕,胸墙阵地发起了狂躁的进攻。

“乌噜噜噜。”

“希律律。”

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旗兵,在马背上翻滚着,施展着各种出神入化的骑术技巧,绕着明军阵地转着圈,发出野兽一般的怪叫。

恐吓着

可就是不攻上来。

他们在引诱着坚守堑壕的明军发铳击之,然后,趁着明军步兵装填的火力间歇,如恶狼一般冲上来。

“稳住”

胸墙后,堑壕里,一排排黑洞洞火枪架了起来,火绳早已点燃,一个个军服笔挺的基层军官手持战刀,猫着腰。

口中不停的发出一声声嘶吼。

“喧哗者,斩”

“擅自发铳者,斩”

军法森严,军纪如山。

大批清军骑兵在阵地前绕来绕去,迂回,耐心的寻找着战机,就是不肯攻上来,让人心中不由得烦躁。

不知不觉之间,长长的火绳烧完了一半,士兵的手指已经冻僵,双脚也已麻木

“大人。”

第三道堑壕后方,总兵官李锦有些不安,低低道:“这”

他是大顺降将,从未见过这样狡诈的清军,此刻心中不由得忐忑起来,将士们手中的火绳快烧完了。

一名大明镇军的士兵,作战时最多携带两根火绳,大概可以支撑两个时辰,烧完了就得补充。

长长的火绳绕在脖子上,本就十分不便,可清军的战术出人预料,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

在第一道堑壕前绕来绕去的,就是不肯撞上来。

“大人。”

李锦心中焦灼,不由得看了一眼他的身旁的上官。

凤威军副帅,大宁都司都指挥使李迁手按战刀,默然肃立,看着雪夜中倾巢而来的旗兵,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丝决然。

李迁徐徐道:“叫人将火绳送上去。”

火绳可以补充,可将士们的身体因为长时间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在严寒之下不免会冻的僵硬。

这便是步兵面对骑兵最大的难题。

嘴角微微抽搐,李迁想起了崇祯十三年的松锦决战,也是同样的情形,也是这样一个雪夜。

他是铁岭卫人,正牌子大明辽军出身,那时候,他还只是大明辽军的一名夜不收。

那一仗辽军铁骑全军覆灭,倾大明举国之力打造的十三万九边精锐,全军覆灭。

那一仗

清军也是这般狡诈,凶悍,在大明边军用车阵,壕沟组成的铁桶阵前转来转圈。

绕击,侧击,穿插。

这都是关外野战骑兵集团的拿手好戏。

“清军。”

一回到辽东这片土地上,清军便好似变了模样,不再贸贸然的让骑兵冲阵,而是变成了一头头狡诈的恶狼。

好似这片土地拥有什么力量,让这些凶蛮的关外骑兵开窍了,猛然间变得聪明起来了。

道理其实十分简单,这便是兵法中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主军,客军的巨大差别。

“等。”

从前线最高指挥官李迁口中,溢出了一个字:“等。”

李迁眼睛眯了起来,回味着松锦大战那一仗,那一次,清军绕着明军大营耗了整整三天。

租后好些忠勇的士兵都被冻伤了手脚,耗尽了力气,肚子里没了吃食,最终被清军的骑兵集团冲垮了。

“去。”

李迁徐徐道:“叫将士们忍一忍。”

作为凤威军副帅,大宁都司都指挥使,前线主将的李迁,他的才华并不出众,甚至有些平庸。

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忠实,还有稳重。

李迁很清楚自己的职责,便是死死钉在这里。

哪怕是死。

雪夜,一片嘈杂。

蜂拥而来的清军漫山遍野,举着火把,在积雪覆盖的辽东大地上疾驰着,做出种种欺骗战术。

在耐心的寻找着绕击,侧击的机会。

终于,终于在前线明军烧完了第二根火绳,正在更换第三根火绳的当口,数万清军发起了狂暴的进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0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