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4章 军议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上午,松江府。

驸马与公主大婚,衙门出钱,大宴百姓。

流水席从军营里一直摆到了长江口,上千张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凡松江百姓皆可饱餐一顿。

军中将士也领到了喜包,加了餐。

海防大营,新兵营,伤兵营都喜气洋洋,士卒和军官们凑在一起,品尝着一道道美味的大餐。

“吃”

同时间黄河之畔,郑州,开封二府。

随着天气转暖,黄河河面上的冰层开始融化,每天负责凿开坚冰的士卒,民壮却不敢怠慢。

凿冰,炸河这一招,很有效的阻止了清军南下,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总算将清军挡在黄河以北了。

中原各府,严正以待。

而此时黄河北岸,已经隐约可以见到清军马队活动的迹象。

“来来来。”

中午时分,几辆四轮马车从城内赶来,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河边,发给还在凿冰的士卒。

“嚯”

蒸包子,乱炖猪肉头

“今天是什么大日子,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可算不用天天吃鱼喝汤了。

“傻呀”

军官朝着江南的方向指了指,笑道:“今日是咱驸马爷大婚。”

“哦”

士卒,民壮们都想起来了,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拿起碗筷狼吞虎咽着,给这对新人送上祝福。

同时间,洛阳。

关中之地鞭炮声响起,鼓乐齐鸣,各家关中豪强慷慨解囊,也在街上摆开了流水席供百姓取用。

大明治下各州各府,普天同庆。

酒席尚未散去,夜幕已经降临。

周世显这个新郎官儿带着几分酒气,被副帅颜继祖,秦王一帮人推到了新房外,秦王这货喝大了。

这货吵吵着要闹洞房。

“别”

周世显忙抱拳,求饶:“拜托,拜托。”

“哈哈。”

众将赶忙把秦王这货弄走,朝着上官抱了抱拳,很快院子里安静了下来,四下无人了。

“吱。”

推开虚掩的房门,借着几分酒意看过去。

红烛摇曳,床上大萝莉端端正正的坐着,头上披着红盖头,修长窈窕的小身子在大红喜服之下楚楚动人。

清纯洋溢又贵气无双。

“咳。”

一声轻咳将盖头挑开,便有一张宜喜宜嗔,清丽绝色的小脸露了出来,不胜娇羞。

“畜生啊。”

正妻是个十六岁的大萝莉,还是个孩子,让周世显舔了舔嘴唇,轻道:“娘子,夜了。”

“刷。”

大萝莉俏脸立刻飞红。

“呼。”

吹熄了蜡烛,一世皆春,被翻红浪。

入夜,内宅。

夜色微微有些粮意,王微,陈圆圆,柳如是左右难以入眠,索性抱着被子在房中秉烛夜谈。

“哼。”

柳如是撇了撇小嘴,泛起酸水来了:“公主那么个秒人儿,人美,性子又好,便宜那登徒子。”

“咯咯。”

王微与陈圆圆抿嘴偷笑,怕不是河东君醋意大发,这话也就是说说,她三人是瘦马出身,若不是遇到了家中夫婿

最好的结局是给人当小妾。

“哎。”

柳如是轻叹:“知足了。”

遇到了公主这样的大妇,也算她们三个命好,这时代的女子尤其是瘦马,便好似无根浮萍,只能在江湖上瓢泼。

如今遇到了良人,便知足了。

这时外面有人敲门。

“砰砰砰。”

“谁”

三女不由得吃惊,这可是大都督家的内宅呀

可窗外响起周世显低沉的声音:“我。”

“哎”

陈圆圆赶忙走了过去,才打开房门,衣衫不整的夫婿便挤了进来,将她打横抱了起来往床上走。

“呜”

房中烛火摇曳起来,周世显可憋坏了,他的正妻才十六岁,花骨朵一般的年纪,已不堪采摘。

房中炽热起来。

“啐。”

柳如是俏面飞红,捂着眼睛不敢看,可

一夜无话。

两日后,都督府。

虽新婚燕尔,可军情紧急,清军马队出现在黄河北岸,与驻扎在郑州,开封,德州府一线的明军隔河对峙。

清廷也没闲着,正在北方跑马圈地。

以大同总兵姜襄为首的大批地主武装,九边兵痞,大小军头撕下了遮遮掩掩的面纱,纷纷投靠了清廷,给自己找了个主子。

一大早,周世显便从软玉温香中爬了起来。

趁着李岩,李锦二位总兵,颜继祖等人也还没走,召集大都督府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军议。

上午,松江大都督府,白虎节堂。

大都督新婚的喜庆还没过去,气氛轻松和乐。

“请。”

李岩,李锦,黄得功,颜继祖等人互相谦让着走入议事厅,这几位如今都在大都督府供职。

这都是大明军方冉冉升起的少壮派将领。

将星闪耀。

可几人进了官厅,一抬头,便瞧见了咱大明太子爷,不,大明皇上朱慈烺在上首坐着呢。

“哎”

众将瞧着十三岁的皇上,正无聊的摆弄着千里镜呢,几位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

众将一时哑口无言,赶忙快走几步上前:“末将叩见”

“别”

可皇上乐呵呵的,没心没肺道:“别跪了,烦。”

好嘛

皇上成天和姐夫在一起厮混,对跪拜礼也很厌恶,他在宫里就是从小跪到大,能不烦嘛

“哎”

李岩,黄得功众将自然跪不下去了,一脸的古怪,皇上,皇上怎么还回宫呐,南京那边的紫禁城已经收拾好了呀。

听说宫女,太监都有了。

可朱慈烺兴冲冲道:“别管我,别管我。”

“得咧”

众将赶忙落座,又忍不住摸了摸头,瞧着这位小皇帝没个正形的样子,比崇祯爷还不靠谱呢

当然了,性子憨直和昏庸还是不一样的。

这时候大都督周世显,从外头匆匆忙忙走了进来。

“哗”

众将神色一整,起身,立正。

“啪。”

李岩带头,众将一拳头砸在胸口,行了个军礼,拳头锤在胸口发出一声轻响。

这下子把朱慈烺吓了一跳,他还是第一次参加军议,不知道该咋办,大明皇帝只好也跟着站了起来

乱了,礼数全乱了。

周世显快步走到上首,轻道:“坐。”

众将落座,气氛肃杀,皇上一脸的好奇,也只好慢慢坐下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陛下。”

周世显冲着皇上点点头,这就算行礼了,磕头还是免了吧。

大明新君躲在在他的大都督府里,赖着不走了,还跑来参加大都督府军议,这是周世显有意为之。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正是好动叛逆的年龄。

皇帝对军事感兴趣,这可是好事。

在周世显看来,虚君这事儿,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要把皇帝彻底架空。

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做到的。

也没必要这么做。

虚君不在于制度,制度再怎么改也没用,只要这片封建皇权的土壤还在,帝制就不可能终结。

这事儿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举例来说,为啥崇祯皇帝这么尿性,将一个个内阁重臣,大明精英说杀就杀了,这就要从根子上说起。

因为皇权天授。

皇帝是神,俯视一切。

皇权天授这话是谁说的呐,东汉大儒董仲舒说的,他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汉武帝一听这话便心中大喜,从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了。

从此皇帝从人变成了神。

周世显如今要做的,就是要把皇帝从神变成人。

怎么办呢

废黜儒教,兴盛科学,把皇权天授的根儿刨了,就能把皇帝从神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可天下儒生千千万,怎么才能把儒教的根刨了呢,杀是杀不完的。

于是周世显想出了一个办法,别人爱信不信,只要皇帝不信儒教信科学就行了,皇帝都不信儒教了,谁还信呢

开民智,兴办心学。

让学儒教的人当不了大官了,谁还学那玩意干啥

只要刨了儒教的根儿,虚君也好,强国也罢,所有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才是虚君这两个字的精髓之所在。

这是一条绝户计,可为了强国梦,非得这么干不可了。

“咳咳。”

周世显挥了挥手,叫人将印好的加急军报发了下去,也给皇上发了一份,慢慢翻看着。

“议一议吧。”

接下来的军议十分严肃。

如今中原各府的情形不乐观,三大镇军刚刚完成整合,大量新招募的士兵,才刚刚走进新兵营。

新兵从训练,到换装至少也得一年时间。

好在洛阳军工厂的产量跟上了,日夜赶工的情况下,每个月可以锤锻出六千杆洛阳造。

这都是水力机械,近代工业的威力

可转轮火枪的打造不太顺利,主要是打火齿轮装置太复杂了,这东西太精密了,要批量生产。

就需要大量有文化的懂技术的熟练工人。

“慢慢来。”

周世显沉吟着道:“一个字,拖。”

三镇兵马加上一支松江水师,死守中原,怎么也要把清军的骑兵野战军挡在黄河以北。

“一年”

要拖到新兵形成战斗力,各镇军完成换装,至少还得一年时间,这一年对大明,大清都很关键。

李岩,李锦对看了一眼,慎重道:“大都督放心,郑州,开封,德州三府兵精粮足,不惧围攻。”

周世显点点头,又叮嘱几句:“如清军来袭,不必浪战,可坚壁清野,在城中固守待援。”

“遵令”

一旁朱慈烺睁大眼珠,似懂非懂,可也跟着紧张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34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