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章 请命出征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最终在崇祯帝步步紧迫的加官进爵之下,孙传庭不得不带领他的秦军子弟兵,走出潼关天险,最终覆灭。

大明最后一支机动野战部队,注定全军覆灭。

所谓的无敌秦军,早已在南征北战中消耗殆尽。

如今的孙传庭麾下,只是一群接受过简单军事训练,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又如何能战

“嚓”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瓢泼大雨随之落下。

偏殿中,一尊尊怒目金刚注视下,周世显脸色阴晴不定。

“该怎么做,才能说服崇祯”

山雨欲来风满楼。

周世显眼中闪烁着睿智的神采,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檀香匣子,匣子只有巴掌大,却刻着皇家标记。

用此匣,可将奏折直送君前。

摇曳烛光下,周世显握住狼毫,长久以来的肌肉记忆,他继承了原主人的一笔好字。

“臣周世显顿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随着狼毫落下,写出一行俊逸的小字,周世显微微皱眉,将宣纸扯起,揉成一团扔掉。

这不行,崇祯不会听劝。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巡抚十一人这还都是封疆大吏。此君骨子里的刻薄寡恩,像极了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

就这样上一份折子,怕是这点翁婿情谊可靠不住。

“臣请”

再一次落笔,周世显睿智的双目透着决然,落笔苍劲有力起来:“臣请出征河南。”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这兵也练了四个月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上阵搏一回。

这世上的强军,都是长年累月打出来的,可没有养出来的。

草草拟了一份请命出征的折子,将匣子用火漆密封,交给监军,由魏安送入大内。

这一夜,大雨滂沱。

紫禁城,寝宫。

电闪雷鸣中,大雨瓢泼,雨水从年久失修的房顶,顺着房梁渗入房中,流了一地。

崇祯还挺淡定,正在批阅奏折。

苦了皇后娘娘,带着公主,皇子,宫女们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排水,瞧着像是遭了灾。

终于,崇祯帝打开了一份密匣,翻开密折,他枯瘦的脸上露出一分意外,几分欣慰。

御笔朱批。

“准奏”

翌日,清晨。

压城的乌云散去,日出东方。

慈云寺大营,肃穆严整。

周世显换上代表皇家威严的飞鱼服,面前是五百名手持火枪,刀盾,长矛的精兵。

四个月的训练,让这些农家子弟发生了蜕变。正所谓令行禁止,没有口令无一人喧哗。

死寂中,监军魏安取出密匣,清了清嗓子喝道:“圣谕”

哗啦一下子,凤威营跪了一地。

“圣谕凤威营出京,驰援河南”

周世显双手接过密匣,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臣,领旨,谢恩”

紧接着,慈云寺大营开水一般沸腾起来,各哨士卒开始准备军械行装,等待着开拔。

不久后,崇祯帝又连下几道圣旨。

“加锦衣亲军指挥同知,驸马都尉周世显宛平县男。”

这是封爵了,虽说只是个小小的县男爵位,可意义重大,这代表着周世显正式成为勋贵一脉。

大明勋贵现如今,早已经残了。

一道封爵圣旨后,又来了一道。

“赐周世显御马十匹,明光铠一辅,宝刀一把。”

随着一道道圣旨而来的,还有一批物资,成山的猪肉,大米白面,军械火药崇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

领旨,谢恩。

周世显一时无言,这位崇祯爷的性子,可真是奇葩。

他对一个人恨起来是真狠,对一个人喜欢起来,也是掏心掏肺,不像皇帝倒像是个愣头青。

除了粮草,军械物资,还有五万两银子的开拔费。银子不多,估摸着崇祯也是倾其所有了。

此外这位崇祯帝,还从京营里派来了两千辅兵,八百匹驮马,来辅助凤威营作战。

领兵的京营把总,叫李和元,四十多了,瞧着便知道是崇祯帝的心腹。

看着乱糟糟的京营兵,一色的老弱病残,周世显直摇头,这些年京营里能打的精兵,早已经随着一次次出征,伤亡殆尽了。

不论如何,崇祯是个要面子的人,还是给凑齐了两千五百兵,粮草军械还算充足。

只不过若是出了京,补给多半是跟不上的。

大明朝廷对地方,早已失去了控制。

整军,备战,准备出征。

周世显清点了物资,琢磨着,这些粮草军械够凤威营三个月的消耗,可是潼关内还有孙传庭和他的十万秦军。

这点粮草分给十万秦军,还不够塞牙缝。

河南,山东连年兵灾,旱灾,可以说是赤地千里,早已伤了元气,哪里养得起十万兵马

带着这么点兵,这么点物资去潼关,周世显抓了抓脑袋,估摸着连凤威营也得折进去。

打仗靠钱,粮,说穿了还是银子。

眼睛转了转,他想起了亢富亢公子那头肥羊。

晌午,朝阳门。

周世显带着李迁,十几个亲兵进了内城,舒活着酸痛的筋骨,看向两旁的商铺林立。

现如今,涌进京城的灾民越来越多,朝阳门外都是沿街乞讨的。官府在街上设了粥棚,可病饿而死的灾民,还是每天都有。

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一个个骨瘦如柴的孩童,一个个跪在地上,没有尊严的女子,随处可见。

在朝阳门缓步而行,周世显面沉似水,这景象让他心中苦楚,却只能装作铁石心肠。

他的十几个亲兵面露不忍之色,又心中侥幸,得亏是他们遇到了大人,衣食才有了着落。

与满街的灾民形成反差的,是街道两旁一家家商铺。米铺,成衣店,古董行,当铺再往前走便是成排的青楼妓馆。

还有胭脂铺,绸缎庄子。

一瞬间,无言。

这里是大明的京城,是京城风月,青楼妓馆门外,有着一个个穷凶极恶的护院,将灾民赶走。

这是明末,民不聊生的明末。

如今这京城名妓之中,有名的扬州瘦马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秦淮的陈圆圆。

京城子弟对她趋之若鹜,尊称为歌艺大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55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