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6章 必杀名册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陛下圣明。”

周世显应了一声,心中却在嘀咕。

咱大明呀,放着绝对优势的水师力量不用,非要去辽东那一块大平原,找人家的骑兵集团军送死。

这又何必呢

于是乎,一个宏大的战略提了出来。

依照周世显所奏,在强大水师的掩护下,大明驻兵渤海湾北部的东江镇,将刺刀顶在大清的咽喉上。

这就是等于给清军上了个嚼子。

清军胆敢入关,大明就从辽东登陆,打它的皇城沈阳如此一来凤威军,秦军可以放心南下平乱,而没有后顾之忧。

毕竟东江镇背后站着整个山东的人力,物力

转了一个圈又回到天启元年的战略上了,这个战略是天启皇帝制定的,可被东林党推翻了。

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此言大善”

南居益极力支持,他做过福建巡抚,天启年间和荷兰人打过海战,他当然明白水师,海路的重要性。

可又眉头微皱。

“此事得李朝配合。”

李朝就是朝鲜国。

要驻兵皮岛,朝鲜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因为皮岛和朝鲜实在太近了,紧挨着东江镇。

并且朝鲜是有一只水师的,实力还不弱,倘若朝鲜水师叛变,那么东江镇的处境就很不妙了。

朝鲜的态度很重要。

可如今朝鲜人的态度十分不明朗,十分暧昧,在大明和大清之间摇摆不定,两边都不想得罪。

殿中,响起周世显幽幽的声音:“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朝鲜水师态度不明朗,那就灭了它。”

朝鲜可是大明的属国。

甚至连朝鲜这个国名,都是大明给的,大明开国时朱元璋御笔朱批赏赐的,并且全名不叫朝鲜。

朝鲜的国号,全名叫做“皇明朝鲜国”。

大明如今要重开东江镇,边上,摆着一支态度不明的水师算怎么回事,但凡有点战略眼光,也不会纵容这种事情发生。

“嗯”

一听到周世显要灭朝鲜水师,殿中鸦雀无声。

“嗯”

首辅南居益眼中精光一闪,身为大明属国却勾连关外满清,朝鲜却有取死之道。

可这下子把崇祯皇帝吓坏了。

“万万不可”

这事儿,崇祯爷说什么也不准,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朝鲜那可是皇太祖朱元璋钦定的不征之国

并且朝鲜和江南的利益瓜葛,太深了。

这朝野上下无人不知,动了朝鲜就是动了江南集团,朝鲜,东瀛,这是从江南出海经商最主要的上路,可以说日进斗金。

当然不是正经生意,是走私

这两百年来,江南商人集团往朝鲜,东瀛走私茶叶,瓷器,布匹,粮食私底下捞了多少银子

无法计算。

曾经有一个人想动朝鲜,想从这块大蛋糕里分一杯羹,这个人叫毛文龙,然后毛文龙就被人给斩了。

朝鲜,江南本是一体,万万动不得。

崇祯皇帝可真是吓坏了,忙道:“朝鲜水师这事儿,周爱卿不必多虑,朕这就召见朝鲜使臣,训诫一番。”

动朝鲜,他没这个魄力,只好训诫一番。

“哦。”

周世显点了点头,撇了撇嘴,很是不以为然。

朝鲜国在京城是有使节的,二三十号人,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属国,实际上早已和大清签订了密约。

天启七年,清军攻打朝鲜,只用了十二天,朝鲜就投降了,投降了不但缔结了城下之盟,还年年给大清纳贡,提供粮草。

这样的属国有什么用

“宣,朝鲜国使臣觐见”

朝鲜使臣是两男一女,从殿外走来,两个男子穿着儒服,女的穿着广袖罗衫,极美貌。

一瞧见这三个朝鲜使臣,周世显气就不打一处来,女的还好,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生的体态丰盈,样貌极美,一进殿就低眉顺眼的。

可这两个朝鲜男子瞧着挺恭敬的,可也不知道为啥,周世显就是觉得这两个货很欠揍。

为啥欠揍呢

也说不上来,或许是这两个货说话的时候,总是无意间露出一副很骄傲的样子。

左看右看反正就是不顺眼,欠揍。

周世显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心中默默念叨着,不想做大明的属国,那就别做了。

告诫有用还要军队做什么

傍晚,周府。

如今不但公主往周府跑,柳如是也来,连太子也天天往这里跑,要和姐夫请教领兵打仗的学问。

书房里,静谧无声。

太子朱慈烺有些懵懂,奇道:“姐夫,为什么父皇不许你征伐朝鲜”

周世显手中握着狼毫,轻道:“因为这是祖制,当年大明开国时皇太祖立下的规矩,朝鲜是不征之国。”

太子更迷茫了:“可黄太祖为什么要这样做

周世显笑了笑,这谁知道呢,不过在他看来,当年朱元璋不征朝鲜,不征安南,这也是权宜之计。

当时大明的主要对手是北元。

以朱元璋的火爆脾气,怎么可能制定出这么愚蠢的国策,他当时的想法,多半是为了稳定人心,先将这些番邦小国稳住。

大明先集中力量剿灭北元。

可谁曾想他的这些子孙后代,一个个这么不肖呢,老子只是为了对付北元,先客套一下,稳住这些番邦小国。

老子可没让你们把这些小国,当成祖宗供着啊

朱元璋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老子叫你们别贪污,你们咋不听呢”

永乐年间还好,这些番邦小国惧怕永乐大帝,一个劲的讨好大明,不但俯首称臣,还上贡了很多象牙,龙涎香这些值钱的贡品。

永乐大帝一开心,赏

随手赏了这些番邦一些丝绸瓷器,咱大明是礼仪之邦,讲究个礼尚往来嘛,这也是情理之中。

可永乐大帝死了,这事儿可就有点不对劲了,这番邦上贡,大明回礼渐渐的,竟然变成了一门生意。

各种奇葩的事情发生了,这些番邦小国勾结地方官员,竟然还跑到大明骗贡来了

这你敢信

反正随便弄点啥土特产,送到大明,作为回礼,大明反手就是一车一车的丝绸,瓷器,茶叶赏过去了。

脑门上写着几个大字。

“钱多,人傻,速来。”

每年到了五六月份,番邦纳贡的季节,大明沿海三大市舶司的码头上,满满当当停泊的各国商船。

赫然一番万国来朝的景象。

番邦人来的时候,船上装满了乱七八糟的破烂货,甚至还有砖头,瓦块,回去的时候装满了上等丝绸,瓷器。

甚至还有白花花的银子

这种二货行为当然是需要地方官配合的,后来甚至发展成了一门产业,随便从哪个荒岛上抓几个土著,穿上衣服就是番邦使者,来了就有赏赐。

随便什么山猫野兽,来一趟大明就发家致富了。

“哼”

听姐夫娓娓道来,说清了这其中的猫腻,太子朱慈烺气的小脸都涨红了,这叫什么破事儿啊

敢情咱大明,被番邦属国当成二傻子了

太子气坏了

周世显笑了笑,不再多言,他掏出怀表看了看,轻道:“不早了,来人,送太子回宫。”

“哼”

太子气呼呼的走了,不开森,幼小的心灵里牢牢的记住了这件事,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

太子一走,周世显也走出了书房。

陈圆圆正要进来服侍,见他要出门,奇道:“这么晚了,夫君还要出去”

“嗯。”

周世显点点头,笑了笑:“有些紧急军务要处置,你早些睡吧。”

出了周府,翻身上马。

“驾”

一路疾驰往慈云寺去了。

午夜时分,慈云寺一角有一个不起眼的衙门,很低调,只不过是两排低矮的瓦房,也没有招牌。

时不时的有几个身穿红色军服的士卒,脚步匆匆的离开,却很少见到有人进去,瞧着还有点神秘。

在整个慈云寺,这里是闲人免入的禁区。

翻身,下马,周世显快步入内。

进了这奇怪的衙门,里头有一块不起眼的招牌,上面写着三个不起眼的大字,龙飞凤舞。

“军宪司。”

司里石亨等人早已等候多时,迎了上来。

“大人。”

“嗯。”

周世显摆摆手,领着几个军宪司将领,快步走进了议事厅,随着议事厅的大门关上。

厅内,两排年轻英武的军官,整齐划一的起身。

“大人到”

“哗”

原来厅内别有乾坤。

周世显在上首坐下,摘下管帽,轻道:“坐。”

“哗”

厅内几十个年轻凤威军军官,整齐划一的坐下了,人人将手放在膝盖上,目不斜视。

周世显摆了摆手:“不必拘谨。”

可依旧肃杀。

这是他一手打造的情报机构,这是他的军宪司,如今人手虽然不多,只有一千来人,可已经有了帝国爪牙的雏形了。

爪牙嘛,就是专门做一些秘密的事情。

“嚓。”

此时外头一道惊雷划破天际,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都准备好了”

随着周世显落座,问了一句。

石亨忙躬身道:“准备好了。”

“发下去。”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刚刚印出来还散发着墨香,发到了几十名军宪司军官手中,打开了,上面写着的是一个个人名。

还有画像,一个个头像活灵活现。

若是有一个朝鲜使臣在此,必然大吃一惊,当场就得吓瘫软了,这册子上一个个人名,画像分明是朝鲜官员,还都是大官。

最惊悚的是这些朝鲜官员的名字上,还划着一个个鲜红的叉,这红叉是什么意思,这还用问么

石亨低沉的声音,在官厅中响起。

“朝鲜,绫阳君李倧,必杀第一位。”

原来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必杀名单,生死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56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