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36章 千里刀光影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这三千漠南蒙古王账骑兵,是绝对效忠于娜木钟,阿布奈母子的,也是昔日蒙古帝国最后的精锐。

控制住了娜木钟母子,也就控制住了这只力量,兵力是少了点,可对蒙古八旗来说是釜底抽薪。

为了收服漠南蒙古,皇太极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花费了整整十几年时间,分化,拉拢,收买,暗杀,和亲

甚至不惜拉下了老脸,给林丹汗当了接盘侠。

可皇太极如今死了,大清好不容易才收服的漠南王庭,如今又竖起了北元幼主的旗号。

这是清廷最怕的

周世显笑了笑,哼起了家乡的小曲儿:“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曲荡气回肠的重整山河待后生,曲调悠扬雄壮,让帐内的娜木钟凝神倾听,良久无言,娇媚的脸蛋却又微微泛红。

她心中想着,到底还是大明的男子儒雅有礼,长的又俊美,远比关外那些粗鲁野蛮的男人有魅力。

偏偏这大明男子对她没兴趣,她不服

有胸又有兄弟,她娜木钟比谁差了

崇祯十八年,四月末。

西路清军,帅营。

豪格手里捧着明军的劝降信,他一脸铁青,光秃秃的额头上,一根根青筋突突的跳。

大阿哥气炸了

那明将竟然来劝降他,劝降他这个大清皇长子,说什么多尔衮和大清太后不清不楚的,其实你爹活着的时候就勾搭上了。

“委屈,我都替你委屈”

这混蛋,这混蛋还叫他杀了费扬武,起兵造反,说大明保他一个国公爷的位子,封王也是可以谈的。

“呵呵,呵呵呵。”

豪格将手中书信紧紧攥着,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费扬武,出兵”

他是大清皇长子,怎么可能投靠明人

这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嗨”

费扬武气的一跺脚,狠狠把书信夺了过去,撕的粉碎,什么狗屁的劝降,这就是为了蛊惑人心的。

你越是生气,他越得意。

“够了”

费扬武实在忍不住了,吼了一嗓子,他实在对这个大阿哥忍无可忍了,走出账外,费扬武瞧着不远处漠南蒙古的营地,心中忐忑。

这几天蒙古各部按兵不动,动向不明,表现的实在太诡异了。

对面那个明将让他觉得脑袋瓜子嗡嗡的,这个明将太狡诈了,一顿乱拳把他和大阿哥都打蒙了。

他想起了老主子皇太极,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上兵伐谋

可这话是汉人说的,汉人的花花肠子太多了,费扬武觉得自己脑袋瓜子有点不够用了。

“来人。”

费扬古此刻焦头烂额,他已经顾不上明军了,叫人严密监视漠南各部的动向,果然到了半夜时分,漠南各部开始后撤。

漠南的大妃,幼主都投降了,这还打个屁,可是让漠南各部反清,他们也没那个胆量,索性撤兵算了。

“撤”

一瞧见漠南骑兵撤了,费扬武反应也极快,急吼吼的翻身上马,带着豪格,带着镶蓝旗残部,头也不回的逃了。

还围什么城,还打什么仗

“撤,快撤”

再不走他这点兵,就要被明军包饺子了。

“镶蓝旗跑了”

半夜,李迁急吼吼的冲进营账。

“大人,豪格跑了”

凤威军上下都急吼吼的,一个个跑来请战,请求追击,要逮着这条丧家犬往死里揍。

周世显正在翻看军报,闻言笑了笑:“别追了。”

留着这位大阿哥的一条烂命,比杀了他用处大。

“嗯”

李迁,石亨等人想了想,若有所思。

翌日,清晨。

西路清军记闷棍,将镶蓝旗打残了。

又被一番算计,攻心之后,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随着凤威军将道路让开,五万漠南蒙古骑兵一部分返回了草原,一部分还在昌平一线逡巡不去。

观望,摇摆,正代表着漠南各部的心态。

这帮蒙古王公早就没心气了,一个个成了墙头草,从万历末年开始,这帮人就在大明和大清之间摇摆不定。

周世显也懒得理,他让凤威军守在城外,自己带着娜木钟母子进昌平,与孙传庭汇合。

“哈哈”

孙传庭连夜从京师赶来,他简直不敢相信,他的秦军连汗都没出,昌平之围就这么解了。

“贤侄”

“督师”

当下两人合兵一处,孙传庭欣喜若狂,本以为这昌平还有一场血战,万万没想到一个月不到,竟如此轻松便击退了清军。

他看了看骑在马上的一个娇媚雍容蒙古女子,奇道:“这是”

周世显笑了笑:“督师,这是太妃。”

“哦。”

孙传庭还有些迷糊,没在意,很快瞪大了眼珠叫道:“谁”

娜木钟打马上前,举止间自然有着北元大妃,大清太妃该有的雍容,她启齿笑道。

“本宫娜木钟拜见大明督师。”

“啥”

孙传庭瞧着她端庄雍容,差点从马上掉下去,他能不知道娜木钟么,怎么打着仗呢,还把大清太妃拐来了

这是从哪拐来的呀

此时十二岁的阿布奈,大声叫道:“你是大明督师”

“嗯”

孙传庭点点头,瞧着这一身贵气的蒙古少年,可就有点明白了,孙督师心中狂喜,心思电转之间很快明白过来了。

干得好

“请,快请。”

将太妃母子请入城内,孙传庭百感交集,说起来大明与漠南王庭之间的恩怨纠葛,可以写一部书了。

从建州女真崛起,漠南各部分化的十分严重,一些被同化的蒙古人选择了投奔大明,另一些野性难驯的选择了投靠女真。

明末一代名将满桂,他的祖上就是蒙古人,可他早就以汉人自居了,这是华夏文明独特的魅力。

尤其林丹汗死后,漠南各部群龙无首,好些不愿意投靠清军的蒙古骑兵,都跑到大明来了,可

崇祯皇帝和东林党压根不重视

后来这些汉化蒙古人,都被狡猾的吴三桂给偷偷收编了,他的关宁军里就有着大量的蒙古骑兵

“好,好。”

孙传庭笑的合不拢嘴,对周世显收义子这件事,他是举双手赞成的,这等于在清廷,在蒙古根刺。

血脉,北元正统,这是永远也绕不过去的一根刺。

这事干的太漂亮了。

两人在昌平城内一商量,出兵吧,如今西路的威胁解除了,秦军五万,凤威军两万,总计七万兵力抽了出来。

五万秦军紧急加强到东路,京营那边可是有些顶不住了,而凤威军周世显的拳头,重重的砸在地图上一点。

“喜峰口”

老办法,断后路

厅中,一片死寂。

孙传庭怒目圆睁,娜木钟娇躯一颤,东路清军主力就是从喜峰口进关的,这是要刨了大清的根呐。

这也太敢想了吧

“呵呵。”

周世显摸了摸鼻子,自己先有点心虚了,刨个屁,断了清军后路他也吃不下呀,东路清军有多少人马,二十万

撑死他也吃不下。

“砰”

一拳砸在地图上,周世显果决道:“干”

吃不下,也要咬上一口肉

孙传庭点点头,眼下东线岌岌可危,也只能如此了,攻占喜峰口或许能让清军心生忌惮呢。

长身而起,孙传庭瞧着东边的天空,担忧道:“贤侄此去一切小心,万万不浪战。”

周世显点点头。

娜木钟在一旁抿嘴笑了,她和周世显相处的时间不长,可她也看透了,这人鬼精鬼精的一肚子坏水。

他怎么会吃亏

第二天秦军,凤威军出昌平,一路去东线增援京营,另一路又钻进了山里,沿着长城一线往喜峰口方向摸了过去。

京畿,东线。

清军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将二十多门红衣大炮不远千里,从辽西运到了通州,迫不及待的推了上去。

“轰隆隆”

清军的红衣大炮一来,驻守通州的京营立刻顶不住了,随着大片城墙被凶猛的清军炮火摧毁。

英国公张世泽无奈放弃通州,率京营退守永定门。

“轰,轰”

清军的红衣大炮着实凶悍,这些先进的大口径,长身管前装滑膛重炮都是西洋货,从明军手里缴获的。

八旗兵哪里懂得操炮

摆弄这些大炮的是汉军旗,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忠明。

这三人都是当年辽东总兵,皮岛大将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被袁崇焕诱杀之后,纷纷率部投靠了清廷。

随着三顺王麾下的炮队一到,通州城也就守不住了。

“好,好。”

代善,济尔哈朗对三顺王赞誉有加,看着威力强大的红衣大炮,威风凛凛的大清炮队,不由得频频点头。

这一战洪承畴的计策也立了大功。

一群汉官都得到了封赏。

重用汉臣,这是皇太极一生都在贯彻的战略,代善这些老一辈的王公都很赞成。

可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不乐意了,沉着脸,凑在一起发脾气,骑射才是大清立国之本

三兄弟发了一通牢骚也就算了,毕竟,上头还有老一辈子的王公压着,这三兄弟还不敢造次。

崇祯十八年四月末,东线清军攻占通州,距大明京城只有一步之遥,可这时候传来了西路军的噩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6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