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盼念心切,归航夜候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杭州府,钱塘江畔。

朱文奎站在高处,看着钱塘潮水涌动而来,先是一道水线朝着岸边涌来,随后竟又出现一道水线,横切在之前的水线之上,构成了一个“十”字涌动的潮。

潮水拍岸而起。

朱文奎豪情万丈,长啸道:“谁人卷潮如经纶,击起浪潮势云吞。亘古山河千古悠,为君何必追尧舜”

于谦敬佩地看向朱文奎,赞道:“好一个为君何必追尧舜”

自古以来,好的帝王史学家都将其比作尧舜禹,或靠向三皇五帝。可在朱文奎眼里,好的帝王,未必非要和尧舜禹相提并论。

尧舜禹固然有他们的伟大,但大明的君主,未必不能超越他们,无论是品性,还是政绩。

于谦被朱文奎的气势感染,向前一步,喊道:“何人手把经纶挽,念及苍生八千万。潮起潮落何曾休,百年再翻丹青卷”

韩夏雨很羡慕朱文奎与于谦,他们两个的友谊是极珍贵的。

一个想要当超越尧舜禹的君主,一个想要名入丹青卷的大臣,他们这种组合,应该是未来最强的组合了吧

韩夏雨有时候在想,皇上很早之前就开始重视于谦了,早到于谦还只是个小孩子时,甚至不惜将珍贵的文天祥画像送给于谦。

谁能预料,当年的孩童,竟是一个惊才绝艳的天才。

但,皇上预料到了。

相对于朱瞻基,于谦更适合做臣子,而且于谦身上有些特质不是朱瞻基并没有,比如对忠臣名臣的高度崇拜

于谦尊崇的名臣是文天祥与诸葛亮,他立志要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臣。但朱瞻基高度崇拜的太祖,他立志

当然,朱瞻基没有野心,这一点韩夏雨很清楚,但朱瞻基毕竟是皇室宗亲,有些时候并不能体会朱文奎的感受。

皇上选择于谦,选得太恰当,太合适,简直可以说是天作之合,韩夏雨感觉站在他们身边,自己是多余的那个

朱文奎看着于谦,脸上充满笑意:“明日,我们便出发前往北平吧,出来一个半月,也该回去了。”

于谦肃然点头:“该回去了,国子监新的课业要开始了。”

朱文奎叮嘱道:“郭嘉乐的实验室你还是不要去了,他目前研究的电能,说不得会有危险。我可不想看到你只剩下九根手指。”

于谦笑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即便是去,我也会做足准备。不过郭嘉乐着实是个天才,他发现了磁的秘密,并将其命名为电磁鬼影,一种看不到,却可以带来电能的东西。只是”

“只是什么”

朱文奎问道。

于谦苦涩地抬起光溜溜的手腕,无语地说:“好好的银镯子,被郭嘉乐给拿走了。后来换了个铜镯子,等我找到的时候,他都给抽成铜线了,还缠成了线圈。和他这种天才同居一室,我还真是痛并快乐着”

朱文奎哈哈大笑,看向潮水:“那没办法,哪怕是国子监给他拨了银钱,他依旧是什么顺手就拿走。盛寅的女儿盛永儿你是知道的,养了一只兔子当宝贝,结果兔子不见了,等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做成红烧兔头了”

于谦自然是知道这件事,郭嘉乐干的,完事还给盛永儿一起品尝,等盛永儿说完真香之后,才说那是她的兔子,结果被盛永儿追杀了足足半个月,若不是盛寅出面,一口气给女儿弄来了三只兔子,估计这事没完。

但郭嘉乐的研究当真取得了令人震惊的进步,他使用磁与线圈,制造出了电能,他甚至还设计了一种指针仪器,当电能通过时,指针会摇晃。

远处,一骑飞至,将文书交给汤不平之后便匆匆离开。

汤不平疾步走至朱文奎身旁,将文书递了过去:“太子,交趾派出书,沿途传递消息,说朱能、骆冠英的船队已回到南洋。”

“当真”

朱文奎激动起来,连忙接过文书看了几眼,这只是安全局的通报,并非交趾的文书,具体详情并没有写清楚。

但八百里加急的通报,安全局的传信,说明事情不虚。

朱文奎想了想,说道:“蓝海侯、首登侯先回来,说明他们很可能是从美洲东海岸出发,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找到武义大船队存留的水师军士。”

于谦提议道:“既然收到了他们的消息,我们是否应该停在金陵”

朱文奎微微点头,赞同道:“他们经过如此长久的航行返回,我们不能不迎候。我这就写一封文书送至北京,让父皇准我们留在金陵等待远航军士归来。”文網

回来了

于谦很是激动。

这些伟大的军士,一定完成了环球航行

国子监的学问将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宋断断一直在追问什么力量让人留在地面上,地平说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地圆说将这个问题直接摆在了现实面前,找到答案,一扇学问的大门便会洞开

“八百里加急,让开道路西路水师归航”

四名驿使催马奔驰,马蹄踏在混凝土道路之上,蹄铁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到了驿站,驿使根本不休息,换了马匹,接过水囊与馕饼,再次奔出。

消息传入金陵,经水师的船过了长江,在码头上马再次北上。

完备的混凝土道路为快捷的消息传递带来了极大便利,一路向北的道路十分通畅,百姓与商人听闻到加急文书的消息纷纷让开中间道路。

西路水师归航的消息如风一样席卷开来,从交趾到北京,长达六千余里的路程,消息竟只用了十日,便传达到了北京

这个速度,创造了大明加急文书传递的一个奇迹,驿传日行六百里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新驿传的结果,是驿使六百里一换,平整混凝土道路,日夜兼行的结果。

武英殿。

朱允炆看着两份文书,一份是交趾都司都指挥使韩观发来的,一份则是朱能发来的。

不用看韩观的文书也知道内容。

拿起朱能的文书,朱允炆肃然打开,看着字里行间的航行之事,朱允炆忍不住皱起眉头。

穷尽力量漫长的寻找,只找到了六名军士

两千余人的队伍,只有这么六个人活着回来

朱允炆将文书递给解缙,肃然道:“命二皇子监国,杨士奇、铁铉、徐辉祖辅之,内阁解缙、工部尚书黄福、吏部尚书杨溥,吏部尚书李志刚、兵部尚书杨荣、户部侍郎周忱五军都督府,水师都督府李坚、陈挥五军都督府谭渊、段云国子监祭酒胡濙、司业叶灵儿、匠学院院长周昌随朕前往金陵,迎接大明将士归来”

解缙等领命。

虽六人,但朱允炆几乎动用了朝廷主力,肱骨大臣一同前往。

解缙、杨士奇等人看过文书之后,一个个黯然神伤。

但没有人质疑朱允炆当初的决定,因为那一次航行带来的高产农作物已然开始走入大明千家万户。

土豆、番薯本身就是高产农作物,加上国子监农学院栽培技术的成熟,土豆、番薯已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今年夏收土豆更是丰收,朝廷将土豆买下来,将土豆运往其他地区,以进一步扩大土豆种植面积。

百姓家的仓库充实,与当年的大航海决策分不开。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万民不饿肚子。

高规格迎接,是对牺牲军士的敬重,是对大明军士的敬重

下旨第二日,朱允炆便带文武大臣,在三千军士的护卫之下前往天津港,乘水师船只直下金陵。之所以不走京杭大运河,是因为这个季节正是漕运紧张的时候,而如此规模的南下,必然会让整个运河出现堵塞。

从海路南下,船队只用了五日便抵达金陵。

朱文奎、于谦在龙江码头迎接朱允炆等人,朱允炆对朱文奎留在这里并无意见,皇帝与太子都在,更能体现朝廷对水师将士归航的重视。

七月十五日,朱能、骆冠英的船队抵达泉州府。

七月十七日,进入长江口。

朱能、骆冠英站在船首,看着茫茫江水,沉默不语。

罗封、姚顺、郭文星站在朱能左手边,项大同、欧阳游、张关山站在骆冠英右手边。

熟悉的江水。

我的大明

这一刻,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有心思说话。

只看着江水被劈开,沿岸的建筑与树木倒退。

归家无言时,最是内心柔软。

恰在此时,岸边骤然传来鞭炮声,更有不少百姓跑了出来,呼唤着。

“欢迎水师将士回家”

声音踩着江水,跳到了船上,撞得罗封、张关山等人眼泪直流。

江阴百姓,镇江百姓

入夜,抵达龙潭,距离金陵已是很近。

朱能、骆冠英考虑到这个时候继续前进,金陵迎接的人只能是半夜接了,只能停在龙潭休整一晚,明日一早抵达龙江码头。

可船只刚想靠岸,就传来消息:“皇上口谕,盼念心切,何分日夜,命西路水师速回金陵。皇上、太子、诸大臣于龙江码头夜候水师归航”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盼念心切,归航夜候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66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