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老一代,新一代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太平洋深处。

海如地狱,涌动着纯墨的爪牙,试图将海面上起伏的船只拉下海底。

郑和抬头看去,天空已被阴雨密封起来,只有时不时蔓延开来的电闪撕开缝隙,投下光亮。整个大海都在涌动,呜呜的风一直在鬼哭狼嚎。

纵是经历过无数海域,郑和面对这一幕依旧满脸凝重。

毛舟泰掌舵,盯着前面的天空,嘶哑着嗓音喊道:“兄弟们,这里不是地狱,抬起头看,日月旗还在,我们还在没有什么海大明水师是跨越不了的都打起精神来”

五个月时间,毛舟泰已经从一个儒生彻底蜕变,胡子拉碴不说,浑身也不见了往日的儒雅之气,转而成为了一个威严的副船长。

郑和没有看错人。

毛舟泰确实是一个天才型的船长,早在一个月前的夜晚,他便通过精准的判断,果断地下令,带领船队穿过了突然而来的风暴危机,让整个船队擦着风暴外缘离开。而就是在撤离的一个时辰之后,风暴席卷了那一片区域。

若没有毛舟泰的命令,若船队再耽误一段时间,后果不堪设想。有些天才就是将他放在对的位置上,他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天赋与能力。

沈伟、袁逸尘、万青林等人面对异军突起毛舟泰,仿若看到了当年的骆冠英,一样年轻富有朝力,一样果决拥有智慧,一样不畏风浪敢立潮头

除了毛舟泰之外,国子监航海院还涌现出了鱼兵、卓向东、呼延太平,唐镇海等一批人才,水师船队中也出现了柴大田、吕张弓、鲁律等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出现,是一场场危机锻炼出来的,是面对一场场风暴闯出来的。

事实证明,航海院里的男人没一个孬种。大家既然上了船,就没一个退缩的。

关键是,退缩也没地方可退。

上了船,必然与船共存亡。船毁了,所有人都得玩完,缩个鬼去

鱼兵放下望远镜,对万青林喊道:“看不到出路。”

万青林抬起头,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嘿嘿一笑:“娘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告诉兄弟们稳住,等待机会”

鱼兵扯着嗓子喊着。

万青林并不慌乱,船队什么样的危险没有经历过。

不就是大浪、暴雨,不就是看不到星空无法辨别方向。好在司南还管用,没有完全迷失方向。

只是眼下需要等待机会。

是绕开前面的路,还是闯进去,需要郑和号的决断。

没有人清楚前面有什么,也没有人清楚左右有什么,但这决断却关系着船队的生死存亡

在这一刻,所有的人都在盯着前面的郑和号。

毛舟泰匆匆进入舵楼,对商议航向的众人喊道:“向东北方向前进”

“为何,前面是风暴来源,那里最是危险一旦闯进去,宝船也未必能扛得住风波。”

钦天监的孙旭反问。

孙旭是远航的老人,郑和号过洋牵星的主要之人便是他,在舵楼中负责提供气象、方向、指出正确的海路等。

郑和看着毛舟泰:“说出你的理由。”

毛舟泰指了指前面,正色道:“虽然我们现在感觉风浪不小,但我们实际上还处在风暴的外围。仔细观察东南的云层与东北的云层,东南云层的变化速度很快,明暗不断交替,而东北云层虽也如此,但明显相对较弱。”

“从航海经验判断,云层变化极为有可能与风雨有关,东南方向应该是最危险的地方。而我们改变航向,不走正东,偏向东北前进,等同于切着风暴的外围前进。我相信,只要向东北半个时辰,便能脱离风暴区域”

孙旭连忙拿起望远镜观察,自己过于关注海况、风雨,没有观察云层的细节。

郑和放下望远镜,看向孙旭等人:“如何”

众人齐声:“可以一试。”

郑和微微点头,下令道:“按照副船长的指示,发出信号,朝东北方向前进”

郑和号,瞭望塔上,军士举着玻璃罩大油灯,用幕布不断遮挡发出信号,铜锣声也被敲打出来,两声急,两声慢。

柴大田走向沈伟,喊道:“收到郑和号讯号,朝东北前进”

沈伟看了看东北方向,下达命令:“转舵,东北”

“朝东北方向转舵”

柴大田喊出。

船舵转动,宝船与大福船调整了方向。

在明暗不定的海域里,在狂风暴雨之中,船队竟出奇地保持着阵型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蒸汽机赋予了船队速度与机动。

不到半个时辰,风力逐渐变小,终于看到了远处蓝天。半个时辰后,船队终于出了风暴区,抵达了风浪相对平静的海域。

“检查船队”

郑和下达命令。

直至十五艘宝船,十五艘大福船全部报平安的消息传回来,郑和才安心下来。不过这次风暴带来的颠簸依旧让五百余军士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趁着风和日丽,郑和召集了所有船长,商议下一步的行进计划。

郑和拿出了海图,严肃地看着众人:“自勃固岛与朱能、骆冠英、燕王船队分别之后,我们一路向东,中途经过了一处岛屿,作了休整,之后进入这太平洋之中。在这一片大海里我们已航行了四十六日。”

“结合航行方向、航行速度、海图、钦天监判断等,我们目前距离南美洲很可能在三千里至五千里之间。若不出意外,我们可以在十日之内看到大陆,纵有些偏差,也不会超出二十日。最后这一程路,务必要小心谨慎。”

沈伟、袁逸尘、万青林等人兴奋不已。

相对于第一次远航走非洲经大海至南美洲,这次航行要快得多。船队于建文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离开金陵,如今算日子,应该是建文十三年二月底,还不到三月份。这离不开蒸汽机的助力,也离不开远航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这些年来航海技术的发展。

郑和话锋一转:“最开始,我们计划先前往北美洲,第一时间展开对武义大船队的搜寻。但这一路走来,我决定我们还需要先登陆南美洲。”

万青林有些疑惑,连忙问:“按照朝廷推测与洋流分析,武义大船队的人手应该位于北美洲吧为何我们还要先前往南美洲,不直接沿海岸线向北”

沈伟想了想,道:“武义船队的人若还在,经过如此长的时间想来也已虚弱到了极限,我们早点北上,对他们来说便是多一分希望。”

郑和看向毛舟泰,毛舟泰走出来,认真地说:“你们讲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直接北上确实更可能找到武义船队的踪迹。只是,从第一次登陆南美洲算起,如今过去了接近五年之久。如此长的时间中,若武义船队当真还在,那他们很可能通过舆图、山川河流已经知晓自己登陆的并非南美洲而是北美洲。如果他们分兵,派人南下,那我们很可能会在南美洲找到他们的踪迹。”

袁逸尘点了点头,赞同毛舟泰的看法:“虽说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我们不能放弃。尤其是当下航行方向直指南美洲,我们应该顺势在那里登陆,进行为期两至三个月的找寻。我们也可以借助南美洲的土著,如果他们还记得我们,让他们找寻、留意。”

郑和看向沈伟、万青林等人:“推算当下,朱能、骆冠英与燕王的船队很可能此时刚刚从非洲西海岸出航,他们想要抵达北美洲,时间上要比我们长一些,加上后续登陆休整,我们至少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在南美洲这里找寻,若没有结果,便北上于北美洲登陆。”

沈伟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南美洲里还有不少失去踪迹的军士,如果能找到他们也是一件幸事。”

郑和目光中有些哀伤。

对于原始丛林中少数人的失踪,往往就直接等同于死亡。武义大船队因为人手较多,若他们能团结,不过于分散与冒险,还是有希望活下来。

“那就这样定下,南美洲登陆”

郑和坚定地下令。

众人齐声答应。

不久之后,蒸汽机再次发出汽鸣声。

郑和站在甲板上,看着不少年轻军士的脸,嘴角带着笑意。

老一代完成了使命,正在老去。

新一代正在接过使命,快速成长。

这不只是远航船队正在新老交接,大明朝廷也是如此吧。

三月的北京百花还没有残败,朱允炆便收到一封接一封的讣告文书。

在交趾担任布政使多年的张紞去世了,这个曾招抚云南,又招抚交趾,为一方土地安宁呕心沥血的文臣走了。

礼部还没有为张紞想好谥号,齐泰因查看黄河不慎落水,找到时已没了呼吸,开封府百姓为之哀痛,整个河南充满悲伤。

何福在金陵也没安享晚年,在病痛缠身之下离开了大明,临终之前满是遗憾,留下一句:“盛世将至,而吾将死,羡煞后来人”

一时之间,洪武时期的文臣武将开始凋落,而新成长出来的官吏开始走到台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49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