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火铳军,三段劈枪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古代战争,后勤为重。

翻开史书,因失去后勤补给而失败的战争实在是数不胜数,无数英勇的战士明明还可以拼杀,还能战斗,可偏偏因为没有粮食,没有吃的,最终落败在敌人之手。

朱允炆看着走来的后勤方阵,面色有些凝重。

实事求是地说,大明对于军事后勤的建设依旧是滞后的,始终都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机制,大明没有后勤部,从事后勤的军士,只是从属于军队。

每逢战事,军队的粮草供应,都是兵部负主要责任,户部协助,临时征调民力,粮草先行,然后才是大军出征。

从决策作战至正式出征,往往需要长达一两月,甚至是三四个月的动员时间,耗时耗力。

或许,是时候打造新型的后勤了。

兵部本身没有粮食,由兵部负责后勤,首先需要去户部调取,户部还得去粮仓支取,粮仓转至军营,军营再起运,流程实在太多。

此外,后勤对民间力量的依赖过重,这也就导致作战需要考虑农时,但这往往又不太现实。鞑靼、瓦剌打过来的时候,绝不会考虑大明百姓正在种庄稼、收庄稼,就等上一等。

需要让大明军队的后勤独立于兵部、户部之外,并据此打造一批专门用于后勤保障的军队,才能更好适应未来战争,最大限度减少战争对整个王朝、百姓的影响。

现在混凝土道路越发完备,民间驽马数量也不少,有条件实现后勤转型。

朱棣并不轻视伙夫、厨子,这些人保障着军士的肚子,每一场胜利背后,都有一群寂寂无名的伙夫,看了一眼手书,高声喊:“庖厨之军,军之保障。后勤卫国,壮哉大明”

在这一刻,所有后勤军士更显精神,昂首挺胸,阔步前行,呐喊“庖厨之军,军之保障。后勤卫国,壮哉大明”。

人群之中,一些老厨见到这一幕,被感动得直掉眼泪。这辈子是值了,值了,庖厨也是军,是后勤卫国的军,也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军人

就在众人看着两个阵列的后勤兵通过观礼台之后,随后而来的四个方阵,才是真正的令无数人动容。

走来的军阵,为首的人即不是武将,也不是文官,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是百姓。

这一批百姓,高矮并不一致,迈着的步伐虽是统一,但多少有些不齐整,然而可以通过他们的面容看到,这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最好了。

“藏军于民,民兵为根。军民一家,壮哉大明。”

朱棣见广场上的万民开始议论,有些嘈杂,不由地提气,高声喊起。

此言一出,无数文官、武将为之色变。

文官考虑的是,这判语可都是皇上写的,蕴含着皇上的意志与某种施政方略。如今皇上公然喊出军民一家的口号,还提出了藏军于民,很显然是一种尚武的倾向。大明现在已经没多少敌人了,皇上这个时候还尚武是想干嘛,总不成想要再次远征,把蒙古帝国的地盘也给抢过来吧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国家太大,容易崩溃。现在大明的国土已经增加了许多许多,但人口还没有增加上来,占据太多的土地又有什么意义

蒙古帝国占据了数不尽的土地,可结果呢,直接分裂了啊。需要想办法引导皇上,少尚武,多重民事。

武将们从这句话中听出了弦外之音,军民一家

在大明,军就是军,民就是民,军有军籍,民有民籍,这两类户籍是同一个高度的,军不受制于行政官管理,在身份、法律乃是税上,都直接归属于卫所、都司、五军都督府管理,府县、布政使司、户部都管不着。??

现在皇上喊出了军民一家的口号,这不是明摆着要打破军籍、户籍的界限吗一旦这个界限打破,岂不是卫所制要有大变动

还有,民兵为根,这个口号说出来,几乎是直接宣布募兵制将会逐渐取代卫所制。

大明军和兵是两个概念,军,有军籍,是世袭的、家族的,固定的,只要你当了军,你这一家子里面,世世代代,总要出一口人当军,这是朝廷经制之内的。

但兵并不是如此,兵是通过朝廷招募的方式进入军营的,非经制的,也不是世袭的,没有强制要求一辈子在某个卫所值守。

建文皇帝定义了民兵的地位,不就是在鼓励募兵制吗看得出来,未来一定时间内,卫所制将会面临大变局。

简单的几个字,蕴含的政治寓意却是深远的。

朱棣、徐辉祖、铁铉等人都知道,解缙、杨士奇等人也清楚,卫所制是存在缺陷的,这个缺陷就是太过固定,太过死板,当爹的能打仗,当儿子的未必能啊,比如李文忠、李文忠他儿子,常遇春,常遇春他儿子

将门尚且出点李景隆、常茂之流,何况是寻常百姓。卫所在洪武时期没多少关系,大家都经历过战争,可当第一代、第二代军士老了,退了,儿子、孙子接班了,那怎么搞

卫所的战斗力关键在于军士,军士的战斗力在哪里卫所制给不了源源不断的战力,唯有募兵制可行。

但卫所制与军屯制绑在一起,朝廷并不能一刀切,直接废掉卫所制全面推行募兵制,只能在卫所制的基础上变革,引入募兵制作为补充,一步步过渡,求稳,最终演变为完全的募兵制。

毕竟,新军之策,几次征战,大阅兵,都极大提升了军士与军士家眷的地位,当兵参军是光荣事,且新军政策吸引力足够强,募兵也可以获得稳健的兵源。

军制革新,依据在路上。

无论众人怎么想,无论文臣武将如何猜测,此时此刻的民兵方阵是骄傲的,他们曾经作为大军的后勤民兵,帮助大军运输了无数的粮食,衣物、马草、燃料等等,有时走在军队前面,有时跟在军队后面,保障着大军行进与物资供应。

民兵方阵,赢得了无数百姓的欢呼,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徭役,尤其是洪武年间,多少次征战,哪一次征战背后没有民兵在推粮食,在扛马草

后世小推车推出了个大战役,但在大明,在古代,任何一场战斗,可都是推车推出来的啊。抛开民心的成分不论,也抛开胜负不说,要打战争,是离不开百姓支持的,大阅兵给他们四个方阵,是完全立得住的。

无数百姓看着民兵方阵,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属于一个集体的荣耀。

当民兵方阵走过之后,远处的阅兵通道上隔着老远,才走出军士来。

这种留白,似是一种缓冲,平息情绪。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转折,是冷兵器与热火器的转折。

之前的一个个阅兵方阵,无一例外,都可以归属为冷兵器类。但此时此刻正在走来的,却是火器方阵。

在经过一段空白之后,周大志、高忠光带队,踢着整齐的步伐,端着刺刀式火铳,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

火器部队,堪称大明最具毁伤战力的一支部队,由他们压轴倒第二,后面还有个大招无疑是正确的。

周大志、高忠光是神机营的将领,都在昌都剌作战中赢得了赫赫名声。

无数百姓看过医护兵、后勤兵、民兵等之后,心态放松了许多,可突然之间,心头又被震撼,迎接众人的是火器兵种的威严。

刺刀火铳军士英姿挺拔,扛着刺刀式火铳,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步一响,一步一力,缓缓走来。随着周大志、高忠光一声口令,身后的所有火铳军士开始动作

一晃,寒光骤现,火铳从肩头沉落左手。

一顿,火铳提起,右手猛地抓住。

一劈,威武之势瞬间杀出

三个动作,一气呵成,伴随着劈动火铳的动作,闪闪的刺刀冒着寒光,给无数人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让许多人血脉喷张

威武的火铳军,携着强大的气势,踏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看向朱允炆,缓缓前进。

朱允炆看到这一幕,眼睛一热,久违的三段劈枪,自己还能看到看大明军士凌厉的目光,一身的杀气,不由地回想起八四年的那个十月,同样的目光,同样不负军人二字

大明

朱允炆握着拳头,盯着走来的火铳兵,目光扫过每一个军士。

朱棣高声:“神机火铳,杀敌索命。猛士卫国,壮哉大明”

周大志、高忠光等军士齐声呐喊,手中握着火铳,刺刀的锋芒自成一线。

火器与冷兵器的结合,赋予了火铳兵独特的战斗力,即能远距离阻击骑兵,也能冲锋上去,收割落马骑兵,清扫战场,甚至在关键的时候,还可以端着刺刀,刺马,刺人

这是一支经过战场检验的火铳兵

一个方阵,两个方阵,三个方阵,四个方阵,都是火铳兵中的精锐,强大的气势与劈枪的威猛,让无数人看得热血沸腾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火铳军,三段劈枪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32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