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失里输了,阿鲁台输了。
鞑靼将死。
战果还在统计之中,平安与段云的军队已占据忽兰忽失温,将鞑靼七万牛羊收入囊中,并缴获了大量战马。
阿鲁台没想到会输得如此彻底,输得如此干脆,面对朱棣,不甘心地喊道:“若无火器,你们算得了什么,有本事与我们正面搏杀”
朱棣冷笑,走至跪着的阿鲁台面前,抬起脚,踩在阿鲁台的脑袋上,重重点了两下:“阿鲁台,本雅失里是大汗,他还没开口,你作为臣子的,怎么能先张嘴输了,说出如此幼稚的话,枉你是鞑靼的太师,难道大明被你们袭扰时会说,若无战马,你们算得了什么,有本事与我们正面搏杀的话”
阿鲁台想要挣扎,却被军士死死摁住,只能喊叫:“朱棣”
大明是拥有火器,以绝对优势战胜了鞑靼,并将其一干主力彻底打败。依靠火器没错,鞑靼若不是依靠战马,早就被大明清理多少次了,更不敢随意向南面跑去打劫。
本雅失里看向威严的朱棣,悲伤地低下头:“我想过失败,可没想过失败到这个地步。大明的强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依靠伏兵与突袭的战法,已经不足以战胜大明。朱棣,你告诉我,这世上还有谁能战胜你们”
朱棣笑了,徐辉祖、铁铉等人也笑了。
铁铉向前,将控制本雅失里军士赶走,扶起本雅失里:“你是大汗,大汗的面子还是需要照顾的。”
本雅失里心中大骂。
你丫的照顾我面子,干嘛让我跪,刚刚没看到我宁死不跪,是被你们踢跪下去的
虚伪啊
铁铉正色道:“大明未必要做霸主,未必会侵略四方诸国。但也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大明,伤害大明。你问谁能战争大明,呵呵,这个问题还是让大明皇帝告诉你吧。”
本雅失里悲伤不已。
这辈子活得憋屈,一开始老爹是大汗,自己是老二,没机会。后来老爹和大哥都死了,家也没了,自己逃到了帖木儿那里避难,结果成了人家的棋子,后来帖木儿死了,自己又跑出来,得到了阿鲁台的拥护,然后鬼力赤死了,自己成了傀儡。这傀儡还没当几年,又成了大明的俘虏。
回顾这大半辈子,自己着实失败。
杨溥、宣青书正在与徐辉祖、谭渊等人总结战争经验,徐辉祖直言不讳:“火器建功最大,这是无可争议的事。鞑靼的失败,意味着单纯骑兵兵种的没落,骑兵与火器结合,步卒与火器结合,将一步步普及全军卫所与军士。”
宣青书连连点头:“国子监一直有冷兵器与热兵器的争论,热兵器主导国运的说法更是占据主流,如今战场之上验证,火器担得起捍卫疆土,征灭强敌的使命。”
杨溥严肃地点了点头:“火器的杀伤效果很强,最重要的是,火器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军士伤亡。此番战斗,杀鞑靼四万八千余骑兵,俘虏三万余,如此大胜,损失军士不过七百,受伤军士不过四千。如此罕见的战损比,少有。”
谭渊哀叹一声:“折损军士中,还是有不少骑兵是摔死的,追击过程中,鞑靼也在放箭,一些人缺乏防护意识,明明背了盾牌,竟只顾着追,不知防护,还是大意了。”??
宣青书提笔写着什么,抬头看了看几人:“我认为铠甲还需要加强,眼下朝廷冶炼钢铁的高炉正在增加,若能一部分用于复合铠甲的制造,兴许能解决防御不足的问题。一旦防御上去,配合武器,那大明的军士何处不可征战”
徐辉祖笑道:“复合铠甲已经列入了匠学院的研究进程之中,但想要做到既轻薄,又能防御弓与火铳,还需要穿着简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启夏提着一副重甲走了过来,丢在地上,脸色阴沉地说:“找匠人问过了,这些重甲并非大明工艺制造。”
“不是咱们的”
徐辉祖、谭渊震惊起来。宣青书走上前,仔细看了看铠甲,皱眉说:“这铠甲倒是眼熟得很。”
刘启夏哼了声:“没错,是很眼熟,这是帖木儿国的重甲。”
“帖木儿国”
徐辉祖脸色微微一变,沉声道:“难道说哈里暗中支持鞑靼,他难道不畏惧大明吗”
朱棣缓缓而来,众人纷纷见礼。
看着帖木儿国的重甲,朱棣轻松地说:“这件事不是哈里所为,帖木儿国想要进入瓦剌或鞑靼地界,都需要经过西疆行省,如此大批重甲,西疆行省的军士断不会允许他们进入。何况哈里一心想要恢复帖木儿国的国力,有一批重甲自会珍藏起来,又怎么可能会给鞑靼所用”
徐辉祖想想也是,这就不是千里地的事,而是五六千里的事,不是简简单单能做到的,再说了,哈里这样做也没任何好处,一旦被大明发现,撒马尔罕就成了大明撒马很欢的地方了。
“那这一批重甲如何解释”
谭渊问。
宣青书想到一种可能:“这该不会是六年时缴获而来的帖木儿军士重甲吧”
朱棣重重点头:“没错,这正是建文六年缴获的重甲。至于是谁将重甲运出大明,交给鞑靼的,相信本雅失里、阿鲁台会告诉我们答案。这并非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立即启程,兵发北海”
“北海”
徐辉祖有些惊讶。
朱棣严肃地点了点头:“鞑靼将部落迁移至了北海,想要将其部落一网打尽,我们就必须北上。现在还没袁岳军队的消息,这小子估计是抢我们前面去了眼下最困难的,莫过于过冬衣物不足。”
这次战争毕竟是准备时间有限,资源调动有限,加上想着秋日结束战争,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草原上过冬的问题。
眼下天渐寒,又要向北,就必须考虑过冬的问题了。
徐辉祖低头看了看地上的重甲,缓缓地说:“咱们不缺过冬的衣物吧,有那么多羊皮羊毛,临时赶制一批冬衣还是没问题的。兀良哈是袁岳的功劳,鞑靼这里的功劳不能让给他,我们需要抓紧才是”
金陵,武英殿。
朱允炆收到了南洋水师与旧港宣慰司的捷报,审视着舆图,见整个苏门答剌半岛已全部在明军控制之下,终松了一口气。
不管过程是否正义与否,不管杀戮是不是多了一些,战略大局达到了,那就是正确的。
马六甲海峡太过重要,扼守东西海道,是抵御即将崛起的西方的桥头堡,也是大明进入西方海域的基地。
南洋建设需要提上日程了,只靠着一卫之兵与水师是不够的,多弄点军士过去才行。
解缙、杨士奇将沙盘之上,南洋中的黑色旗帜撤了下去。
杨士奇看向南洋方向,交趾算是大明在南洋的后盾,渤固如同海上花园,而苏门答腊则是前沿据点,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是,占城国实在是有点碍事。
占城国虽然面积不大,但位置都是紧要的,不仅挨着海,有极为出色的天然港口,还有广袤的河州之地,稻谷一年三熟,产量比交趾还多
只是,现在没有收拾占城国的借口。
朱允炆也没有急着扩张,看着沙盘中的南洋位置说:“我们在南洋的力量还是薄弱了一些,朕以为,可调两至三个卫的军士前往南洋。”
解缙自然是支持:“眼下海洋带来的利益颇多,加大卫所部署是理所当然的事。”
杨士奇深深看了一眼朱允炆,缓缓地问:“陛下,臣听闻皇室储备了海量的丝绸,不知是否为真”
朱允炆坦然承认:“没错,皇室内部存储的丝绸已达六十万匹,朕不打算将这批丝绸投入商铺之中,等郑和回来之后,让他再次出航下西洋,将这些丝绸带到西方诸国,换一些金银器物也好。”
海量的储备若是投入商铺之中,恐怕会在短时间内击垮丝绸产业,反而对大明商业、百姓都没好处。
倾销这种事,需要对外进行。
历史上,西方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华夏市场。现在轮到朱允炆了,自然也需要用差不多的方式,打开西方市场。
如果西方人识趣,乖乖拿钱财物换东西,如果不识趣,不打开市场,那大明也不是不可以开两炮的。
大明想要完成原始积累,想要拥有雄厚的资本去发展资本,去稳固先进的地位,要么对内盘削,要么对外掠。
朱允炆找不到更好的道路,去实现大明国力的更进一步。再说了,国内市场不够大,也不方便冲击,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只能将目光投向西方,看向欧洲。
“也不知宁王在非洲到底如何了。”
杨士奇感叹道。
朱允炆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个答案自己也很想知道。
按照预期计划,朱权此时应该将力量延伸至地中海附近了吧,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组织各方力量开凿苏伊士运河,这事关大明能不能控制西方,扼守西方,从而将西方封锁在大陆之上,让其再无法实现资本积累与扩张
朱权,你不会辜负朕的期望,对吧
「明日中秋,后面是国庆,惊雪先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事事顺遂,也祝愿我们的祖国,富强昌盛。
另外,这段时间后脑勺有一根筋突突突的跳疼,后面几天先容惊雪缓几口气,暂时一更。
如果不能恢复需要去趟医院看看,假期之后我会早点恢复两更,大家体谅。
愿大家身体健康,多陪伴家人,愿所有读者们都好好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四百章 看向海外,倾销的前兆免费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