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二十年之后
朱瞻基凝眸,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作答。
问题并不是出在二十年后,而是出在谁的未来上,是大明的未来,还是燕国的未来。如果分开说,会不会给人一种割裂的错觉,让朱文奎误以为燕国独立在大明之外,而非臣属于大明之下。
出于谨慎,朱瞻基开口道:“十年,二十年,我倒真想过。眼下的大明已无外地,西南的乌斯藏”
朱文奎抬手,打断了朱瞻基:“说你的未来。”
朱瞻基见朱文奎认真,知道两人推心置腹说话的机会不多,索性便直说:“我勾勒过十年后的封国,从完全的蛮荒之地,开辟出两个塞上江南,河流两岸种满庄稼,有人在治水沟渠,有人在仰望蓝天,有人在禾下乘凉”
“有满仓的粮食与谷物,有欢声笑语,孩童可以背诵诗词歌赋,商人从遥远的大明而来,我们拿出货物交易,船只停满港口,船帆与日月旗在风中飘舞”
“那时候,爷爷老了,父亲会出来管事,而我也将承担重任,规划好封国之中的一切。那里不是有土著,皇上说过,那些土著也是黄皮肤的人,与非洲的黑皮肤的人、西方白皮肤的人并不同,反而更像是我们中原人种。”
“所以我打算是将这些土著同化为大明人,学习大明的文字,穿着大明的衣裳,掌握大明的技术,让他们成为封国里的重要力量。十年之后,那里的人口最好是能到八万至十万,二十年之后,能有二十万”
人口的扩张是封国建设的关键,这里的人口增长,除了自然生育外,主要是“拉拢”更多的土著加入,还有未来超远航贸易带来的人口。
朱瞻基讲述着未来的燕国,朱文奎听得连连点头,看着眼前的朱瞻基,他虽然还小,却是一个极有主见与想法的人,现在给他一片天地,说不得能做成大事。
父皇说过,美洲未来到底听不听大明差遣与号令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大明的文化与火种能留在那一片土地上,就是大明的胜利。
这可以理解,像是朝鲜国、以前的安南国,都是化圈内的国家,无论是制度、律令还是礼仪,甚至于文字,都在效仿或直接使用化的认同,让朝鲜国更倾向于臣服大明,文化的根基存在,也让大明能更好地将安南国化为交趾郡。根基在文化里,打下文化的根,日后怎么都好说。
朱瞻基头脑清醒,虽然有些勾勒与畅想不够清晰,却已经有了大致方向,也明白了日后所作所为的重点在何处。
朱文奎含笑,看着侃侃而谈的朱瞻基,他要有所为,自己又岂能落后
大明的十年、二十年之后是什么样的
畅想大明的未来是一件很令人费脑筋的事,大明的未来不像是燕国的未来那么好勾勒,燕国是从一无所有渐进,别说未来十年,就是未来三十年,他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搞建设,不是建房子,就是建城池,亦或是建港口,建沟渠,垦荒耕作,砍伐树木
他们的未来是建立在建设的进度之上,可大明的未来不是这样,经过洪武朝三十一年与建文朝十二年的发展,大明的根基在当下就已经打牢固了,土木性质的工程并不能说是核心,只能算是一个部分。
大明是要搞建设,铁路规划,混凝土规划,初级工业基础建设,铁船舰队等等,都是建设问题。这些虽然可以预测,但绝不可能代表整个大明。
大明太过庞大,要处理的事实在是太多。
在朱文奎看来,未来十年朝廷最沉重的任务是彻底解决百姓吃不饱饭的问题。
虽说父皇经过十余年的治理,大明国力蒸蒸日上,但地方上报上来的情况却很真实,任何府州县,都有着一定的贫困百姓,适合耕作地方的百姓尚还好一些,多少能吃饱饭,但一些山区地带,那里的百姓依旧是食不果腹,一些百姓家因为失去了劳力,整个家开始变得穷困,甚至于连饭都吃不起。
朱文奎希望未来十年,至少让大明百姓全都能吃饱饭,不至于因为一点半点的灾害就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但这只是治理,不是治理的未来。
最令朱文奎感觉到有些无法预测的是,国子监、二炮局的科技。
听父皇说,国子监已经在研究电的问题了,至于多久能制造出电池,研究出电能,并将电能带到人间来,这就需要看国子监方面的努力了。
朱文奎很憧憬父皇说过的世界,一个夜如白昼的世界,一个电能驱动的世界,一个远胜过蒸汽机时代的时代。
只是,十年未必可期,兴许要二十年,甚至是更久
科技是一代代赓续的事,急不得。
我渴望二十年的大明,是盛世如父皇所愿
“那,我们定个约定吧。”
朱文奎看向朱瞻基,伸出右手,认真地说:“约定二十年后,我们再见一面。到那时,愿你拥有一个强大的封国,愿我们拥有一个盛世的大明”
“好”
朱瞻基伸出右手,与朱文奎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我们定下二十年之约,到那时,我回来看你”??
朱文奎深深看着朱瞻基,重重点头:“愿你能开创一个强大的燕国,让大明的日月旗,在那里飘扬百代”
朱瞻基笑了。
这是两个少年的约定,也是一个未来皇帝与一个未来藩王的约定,是兄弟之间的承诺
朱文奎希望知道二十年后的燕国是什么样子,希望了解那里的土地之上,用二十年能开出什么样的花。
朱瞻基希望知道二十年后的大明是什么样子,希望了解大明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希望看到盛世繁华。
二十年
很漫长,但对于两个尚未成年的少年来说,却值得期待。
朱文奎带着韩夏雨回去了。
当朱允炆知道朱文奎、朱瞻基的二十年之约后,笑得很是开心,自己这个儿子已经学会用约定来羁绊远方的人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两个少年的二十年约定免费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