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南洋外交,孔子学院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往年十二月,衙署多封印,只留三五官员值守。可建文九年的十二月,京师衙署均没有封印,各部院官员全员值守,一如往日。

无他,朝廷大外交绝非是建文皇帝一个人的外交,而是大明官员、商人、百姓的外交。

礼部官员可以向各国使臣介绍大明的礼仪、衣裳、规制与祭祀,可以引导使臣带队参观国子监,了解大明的文教、先进技术。

工部官员可以向各国使臣展示制造工艺,鲁班锁更是成为了一种国礼,送给了各国使臣,雕刻技艺、锻造技艺、铸造技艺等,也开放给了众人观览。

兵部官员负责讲解大明的征战历史,说清楚来龙去脉,比如琉球三国为啥没了,帖木儿为啥会失败,渤泥岛为啥会成为大明的地盘,这样做对各国的好处是什么,威胁,不,不存在,大家都是一家人,大明在南洋八九年了,欺负过你们没,没有吧。

各国使臣还向吏部取经,吸取大明先进的考核机制,了解国家官员治理、地方监察的制度,回去之后也好打造一套体系,强化国王对国内的控制。

刑部大牢也迎接了一批使臣,想要看看大明的律法,甚至有几个大胆去了一趟地牢,观察学习了下大明的刑具,还打算进口一些枷锁镣铐,老家总用绳子也不是个事。

令人意外的是,户部竟然是南洋诸国最青睐的地方,几位国王扎堆在户部,命令随行官员学习大明户部的运作。

受大明远航贸易拉动,南洋诸国受益巨大,在海利驱动下,自然而然加入到了贸易之中。但如何让海利最大化,如何管理航海贸易,如何征收商税,这些对于落后的南洋诸国而言,没有完整的制度。

学习制度,做好商贸管理,成为了南洋诸国必须考虑的事。

夏元吉不失时机地劝说南洋诸位国王与王子,应选择适合大船停泊之地,开设港口,打造仓库,集中管理,减少走私,顺带还将大明需要的各类货物清单拿了出来,各位回家刨刨地,转转山,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大明商人青睐啊。

什么,没力量打造大型港口,这没关系,大明可以帮你们修,倒日后这港口的税收里面,大明可是要占百分之二十,这不过分吧

我们出人、出材料,出技术,你们白得一座大港口,事成之后,大明享受一点飘红利,合情合理,双赢啊。

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合作方式,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当即答应下来,与大明户部、工部、水师都督府签署了大明与占城开发商贸港口的文书。

文书中规定,港口所有权归属所在国家王室,为商贸性质,大明水师在没有得到允许之下,不进驻港口。

这一条的存在,让占城国王高度赞赏大明,也抵消了许多国王的顾虑。

占城是商贸港口开发的绝佳之地,毕竟南下与北往,多需要经过占城国外海。而其他南洋诸国,都有出海口,却苦于没多大的港口,以致于许多商人抵达之后,大船无法靠岸,只能依靠摆渡船上下运输货物,耽误时间也耗了人力。

渤泥国王艾哈迈德没有犹豫,紧随占城国签署了大明与渤泥开发商贸港口的文书。渤泥国现在就剩下一个小不点了,大部分地方都是明朝南洋水师的地盘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弄一座港口,一旦南洋水师开放了自己的军港作为民用,那渤泥国就彻底没有外来商人了。

满者伯夷国王维卡拉玛瓦哈纳很是高兴,一连签下了三座港口,这个贪婪的家伙甚至想要打造更多港口,但大明考虑太多了成本收回来太难,以人手、材料有限婉拒了。

通过一连串的开发文书,大明基建开始深入南洋。而这些港口的未来收益与航海贸易的利润,将成为支撑大明水师的重要财政来源,保证大明水师始终有一笔稳健的财政,可以维持庞大的规模与持续的发展。

面对诱人的条件,朝鲜国王李芳远也参与进来,签下了两座港口。

帖木儿国、瓦剌等使臣看着这一幕幕,对大明的影响力感觉到一阵阵害怕,大明如同一个老大哥,这些南洋诸国就是小弟弟,跟着老大哥过日子,团结的样子,几乎让他们以为是一家人。

最令人震惊的是,为了迎合大明,做好商贸,南洋诸国国王、王子,纷纷请求大明放开国子监的名额,让各国可以派遣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国子监修习课业,掌握更先进的知识。

陈性善与胡濙等人商议之后,报请内阁复议,最终经朱允炆批准,国子监允许南洋诸国人才进入,条件是通晓汉话,会书写汉字。

若语言不通,文字不明,可暂入私塾、社学、书院等先修习两年,通过国子监基础考核之后再入国子监进修。

朝鲜国王李芳远听闻之后,顿时笑开了花,大笔一挥,决定派遣三百青年才俊进入国子监修习课业。

无他,朝鲜是华夏文化圈,主要使用的是华夏语言,国内科举照搬字就是汉字,民间语言尚未形成书面语言。

李芳远看清楚了,国子监是大明人才摇篮,自己也得安排一些人住在摇篮里,说不得未来也能掌握一些先进的技术,拉进与大明的差距。

看着嘚瑟的李芳远,南洋诸国心里满不是滋味,尤其是听说蒸汽机船就诞生在国子监匠学院时,一个个很不淡定。

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咬了咬牙,希望可以聘请一些先生至占城国开设学堂,帮助占城国王室、贵族了解汉文化。

杨士奇、胡濙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几乎被震惊了。

朱允炆得到消息后,不由地哼唱起:“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马恩慧听闻之后,不由有些好奇,皇上什么时候对绕口令感兴趣了。靠近了一听,后面竟然还有调,什么“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国家强大,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软文化的输出,更是影响深远。

朱允炆立即传杨士奇、胡濙、陈性善等人入殿,商议文教传播。

胡濙进言:“皇上,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南洋诸国尚佛,如今王室青睐大明文化,渴望加入华夏礼仪,朝廷应给予恩准。”

陈性善也清楚背后的巨大影响,附议胡濙:“一旦南洋诸国王室受教汉文化,他日改国内教育,兴盛华夏文教也未尝不可期。让文教辐射南洋,有利宗藩稳固,可成天下一家。”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肃然道:“南洋诸国王室与贵族,见识到了大明的强大,他们希望追随大明,渴望加入大明文化圈。臣以为,应借此机会,让华夏礼仪、教化典籍走向南洋,对凝聚宗藩,强化大明宗主国地位极是有利,对稳固南洋也极有帮助。”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着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你们还没有说到关键处。在朕看来,让汉文化走向南洋,是一种软实力,是武力征服之外的另一种征服。一旦南洋接受了汉文化,就会形成一种屏障,可以抵抗、抵消其他文化的进入。”

“软实力”

杨士奇等人眯着眼,并不太清楚这个词汇的意思。

朱允炆没有解释,不打算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看向胡濙:“李志刚如今去了北平,督造北平国子监。你是国子监司业,对推汉文化于南洋可有方略”

胡濙心思急转,连忙说:“据目前国王所请,他们希望聘请先生至王宫,教导王子、贵族子弟。”

朱允炆摇头说:“这种方式过于局限,朕以为可以大胆一些,直接在南洋设置学院,就命名为孔子学院,招揽南洋学子,着汉家衣裳,习汉家礼仪,通过考核,便可送国子监进修。”文網

“设孔子学院”

杨士奇眼神发亮。

孔夫子的招牌自然是比任何人都好用的,以前的安南现在的交趾,朝鲜,都是奉孔子为师的,现在南洋诸国想要学习汉文化,打造孔子学院是合适的。

陈性善有些担忧:“皇上,直接设置孔子学院,恐怕会引起南洋诸国顾虑。”

胡濙连连点头,赞同陈性善的观点,文化教化这些事,需要慢慢来,太过猛烈了未必好。

朱允炆笑着说:“在旧港、在渤泥岛、在交趾设置孔子学院,他们有什么好顾虑的。想派遣子弟来学习,那就派,不想派,那就不派。不过在朕看来,他们是不会拒绝的,他们想要变得强大,不落后太多,就不能不了解大明,不能不派人来大明进修。”

杨士奇拍手赞叹,没错啊,旧港、渤泥、交趾这三个地方,可谓是辐射了整个南洋,这些藩属国直接派学生到大明修习基础,还不如加入家门口的孔子学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南洋外交,孔子学院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38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