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双侯病逝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小教场。

朱棣观察着骑炮兵营的军阵演练,徐辉祖、铁铉与杨荣在一旁观看。都督佥事李谅走来,行礼之后,将一份文书呈给徐辉祖:“大同奏报。”

徐辉祖接过文书,看了看,不由地皱眉。

朱棣看出了异样,但大同是边关重镇,军中之事,不方便直接过问,便保持了沉默。

铁铉见徐辉祖面色凝重,不由开口:“魏国公,大同那里可是有紧急军情”

徐辉祖没有遮掩,将文书递给铁铉,忧虑地说:“薛禄送来消息,言武定侯病卧在榻,已无法说话。”

铁铉忧虑不已:“武定侯为国征战一生,如今竟病重不能言。此事应立即奏报皇上,着人前往医治,或将其接回京师。”

徐辉祖重重叹息。

铁骨铮铮,奈何岁月不饶英雄。

不久之后,朱允炆得知消息,与内阁、太医院商议之后,决定派太医与官员接武定侯回京。可迎接的队伍刚刚出发两日,一封加急奏报就送到京师。

武定侯郭英,于建文九年八月十日,薨逝

朱允炆看着奏报文书甚是悲痛,下旨罢朝三日。

郭英忠诚谨慎,其妹妹又是朱元璋的宁妃,可以说是皇亲国戚。虽说隆恩无数,可郭英却始终清醒,并没有卷入涛涛荣华。

洪武年间,公卿治房产田地者众,唯郭英守着一个宅院,不骄不奢。太祖曾问郭英,郭英的回答令无数人汗颜。

他说:“我一个平民,仰仗恩宠,幸有封爵,子孙衣食富余,怎能增加使产生奢侈之心”

这在开国武勋之中,能保持如此清醒可谓难得。

更难得的是,郭英从来都没有以身体不舒服、生病等为由请过假,始终战斗在前线。后来朱允炆登基,郭英更是坐镇大同,威慑鞑靼、瓦剌,让其不敢轻易犯边。

朱允炆登基近十年,见过郭英的次数只有寥寥三四次,可此人的忠诚、勇猛、智慧是无可挑剔的,他从始至终,都将生命献给了大明朱氏王朝。

经礼部、内阁商议,朱允炆批准,追赠郭英为营国公,赐谥“威襄”。

好不容易过了悲伤的八月,九月时,长兴侯耿炳文也病倒了,虽经太医多次诊治,可终究是年纪大了,已走到了人生尽头。

朱允炆带解缙、杨士奇,进入了长兴侯府邸。

耿璇、耿瓛红着眼迎接朱允炆。

朱允炆没有多寒暄,直接进入房间,闻着满屋子的草药味,心头更是压抑,走到床头,看着病在床榻上的耿炳文,曾经彪悍的武将,只剩下了皮包骨头,一脸皮塌陷在脸颊上,似乎一口气就能吹走。

耿璇擦了擦眼角,在耿炳文耳边轻声喊道:“父亲,皇上来看你了。”

耿炳文听到了声音,缓缓睁开双眼,瞳孔尚未显露出来,眼角已流出老泪,耿璇连忙擦去。

“皇上。”

耿炳文看清楚了床边的人,虚弱地想要起身行礼。

“长兴侯,安心躺着。”

朱允炆伸手轻按,然后看向一旁的太医王宾、盛寅。

王宾微微摇头,盛寅沉默。

已至生命之末。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握着耿炳文的手:“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告诉朕,朕给你办。”

耿炳文努力地想笑,却被一阵咳打断,喘顺了之后,才回道:“皇上,老臣已是腐朽之身,不敢妄谈心愿。”

朱允炆感觉耿炳文的手有些冰冷,用了用力,看着眼前浑浊的双目:“你是大明开国功臣,大明基业里有你的功劳,朕会记得,朕的子孙也会记得。”文網

耿炳文笑了,满是轻松。

有建文皇帝这一番话,耿炳文再没有遗憾了。

耿璇听过,带着两个弟弟跪谢皇恩。

耿炳文目光游离,最终偏头看着朱允炆,缓缓说道:“臣愿皇上不忘开国艰辛,不忘百姓辛劳,勤勉为政,有始有终。愿大明国运隆昌,盛世不朽。”

朱允炆悲伤地点了点头。

耿炳文看了看耿璇等几个儿子,说出了生命中最后的话:“耿家子孙,当精忠报国,边疆有警,敢为先锋。莫要贪奢”

耿璇等人连连答应。

耿炳文含笑而去。

朱允炆握着冰冷再没有温度的手,心头满是悲伤。

耿炳文的历史功绩被很多人都忽视了,特别是历史中靖难时他曾输给过朱棣。

没错,在洪武无数将星里,他没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那么耀眼,也比不上傅友德、冯胜,可他对大明王朝的贡献,绝不容小觑。

他是大明的长兴侯。

长兴地处太湖口,陆上通广德,与宣、歙等地接壤,是江、浙门户。

耿炳文奉命镇守长兴,凭借着七千守军挡住了张士诚部十万大军,为朱元璋坐稳应天打下了基础。

朱元璋之所以敢倾尽全力去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最大的底牌就是张士诚威胁不了应天。而威胁不了应天的原因,就是有耿炳文镇守长兴。

换言之,若没有耿炳文固守长兴,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条件与陈友谅先行决战,只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后果难料。

对于耿炳文的贡献,后世史学家给了一个公允的评价,八个字:

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这八个字,可见其历史地位。

朱允炆走出长兴侯府,看着阴郁的天空,目光中掩饰不住的伤感。

郭英走了,耿炳文也走了。

开国时期的宿将已经没几个人了。

朱允炆追封耿炳文为兴国公,谥号“固武”。耿璇接替耿炳文,成了新的武定侯,因为他是武将,又是东海水师第一任总兵,并不能真正守孝三年,朱允炆让其三个月代三年,年底之前返回天津港。

十月初,天渐寒,不少人已在前往京师的路途之中。

这一日,朱允炆正在处理政务,内侍通报刘长阁求见。

刘长阁入武英殿,行礼后连忙说:“皇上,云南安全局发来急报,说司礼监候显、行人司赵博、僧人智光已邀请到乌斯藏哈立麻、札巴坚赞,已在来朝途中。”

朱允炆眉头一抬,接过文书看了看日期,微微点头:“两年多,终有了消息,好,很好,按照时日来算,他们应能够在年底前赶至京师,不会错过大阅兵,着人迎接,不得耽误。”

刘长阁应下离开。

朱允炆看向舆图,袁岳此时应该回到西疆省了吧,葱岭训练会避开冬日,明年夏日开始。无论乌斯藏未来采取哪一种形式归附大明,大明是必须驻军在那里的。

拥有火器的明军不需要与乌斯藏人比拼力量,只要能在高原环境下保持一半的体力,就能够控制乌斯藏。

乌斯藏是特殊的,它不比东北女真,也不比西南土司,那里的情况更为复杂,佛教在那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想要直接设置流官,管理僧众并不现实。

朱允炆虽是大明天子,面对乌斯藏这样复杂的地方,也不得不与乌斯藏的高层谈判,同时借助武力威慑的手段,迫使其臣服。

这一日,朱允炆看到一封文书,传召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等人议事。

文书是大同薛禄写的,内容很简单,即鞑靼部落与瓦剌部落大战,鞑靼败退,南下甘肃,可能威胁甘肃行都司与西疆省诸地。

解缙看过文书,认为朱允炆担忧鞑靼进犯西疆,开口道:“臣以为,鞑靼的阿鲁台虽有野心,但不太可能进犯西疆、甘肃行都司都地。”

“理由。”

朱允炆不需要无端的揣测,需要的是可靠的分析。

解缙给出了理由:“皇上,自昌都剌大捷后,瓦剌与鞑靼被慑服,近三年不敢有任何动作,鞑靼游牧于河套附近,终没有敢向大同进发一步,足见其顾虑重重。此外,鞑靼刚与瓦剌交战,吃了亏南下,想来更不会去招惹我军,以免引来更大麻烦。”

杨士奇皱眉,出言问:“若鞑靼损失不小,蒙辱在先,会不会进攻甘肃、西疆等地以泄愤,护其颜面”

解缙看向杨士奇,这倒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人挨了打,丢了人,恼羞成怒,失去理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徐辉祖走出来,指了指舆图:“皇上,鞑靼去哪里并不重要,他连瓦剌都收拾不了,即便是南下嘉峪关,瓜州,哈密又如何那里军士虽是不多,但固守完全没有问题,何况西疆留有一批神机炮,鞑靼若真想攻城,那也得先过神机炮这一关。”

朱允炆看着一脸轻松的徐辉祖,问:“你认为西疆、甘肃等地无忧”

徐辉祖自信地说:“臣去过西疆,清楚那里的城防,配以神机炮,足以坚守半个月以上。西疆也好,嘉峪关内也好,骑兵渐多,一旦有警,必能在数日之内驰援,内外夹击,定能退敌。”

朱允炆看向杨荣。

杨荣走出来,附议徐辉祖:“魏国公所言极是,臣以为鞑靼不会南下攻城略地,即便南下,也无大碍。”

朱允炆转身看向舆图,指了指嘉峪关以北的方向,说:“如此说来,鞑靼这是想要在这里过冬了,既然如此,河套那里人不多了吧”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双侯病逝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29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