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百三十章 好好活下去吧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汤不平看着跪在地上的僧人,目光中闪烁出一缕杀机,旋即又隐藏起来。

朱允炆走了过来,没有伸手去搀扶,只站在一旁,看着远方说:“到时候了,前面带路吧。”

僧人面色苍白,捡起地上的草药包,眼神中透着挣扎与痛苦,重重点头:“好。”

出了兴化禅寺,沿山间小路慢行,约莫有半刻钟,僧人停下脚步。朱允炆等人看着不远处,以竹修篱,两间竹屋,小院方正,透着干净与清幽。

“皇上,请。”

僧人抬动篱门,站在一旁。

朱允炆走了进去,马恩慧与贤妃打量着院子,一桌三凳,并无其他,倒是在靠近篱笆的位置,还有一晾衣竹竿,挂晒着三件小小的衣裳,与两件大人衣裳。

“沫儿。”

僧人喊了一声。

竹屋里传来脚步声,沫儿款款走了出来,先是看了一眼成为僧人的朱有爋,之后便看到了负手而立的朱允炆,平和的马恩慧与贤妃,还有眼带杀机的汤不平。

“草民见过皇上,皇后,贤妃。”

沫儿没有半点惊讶,上前行礼。

因为,这一日早晚要来。

在建文三年六月时,沫儿诞下一男婴,朱有爋知道庞焕与安全局不会放过沫儿,一旦百日之后,很可能会旧事重提,将沫儿押送刑场。

朱有爋为了保住沫儿,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求见太后,希望太后看在朱家骨肉的份上,帮忙说情。虽然吕太后没有直接干涉此事,却找马恩慧吹了几次风,暗示马恩慧说服朱允炆,能饶朱有爋与沫儿一马,就放了他们。

朱允炆不好逆了太后的意思,加上沫儿为覆灭白莲主力确实提供了诸多情报,便下密旨,将朱有爋、沫儿发配徐州云龙山,朱有爋出家为僧,日日念佛,沫儿抚养孩子,待安全局再来之时,了却余生。

这种今日不知明日的生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可对于白莲沫儿,却失了作用。

她的眼里,只剩下了陪伴与珍惜。

正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所以她每一日都过得很是认真。

朱有爋为了祈祷,一改心,为的就是让沫儿多活一段时间,原以为朱允炆会给五年时间,至少等孩子长大一些,可不成想,仅仅一年多,他就找上了门,而且还是亲自来的。

朱允炆看着沫儿,左边的衣袖摆动随风,轻垂地上,毫无力感,不由微微皱了皱眉,看向朱有爋:“你因何去讨的草药”

朱有爋嘴角微动,低头说:“沫儿身体不好,时不时会昏厥。僧医说是亏气血太过厉害,所以我才讨了一些杜仲、当归。”

汤不平上前,打开草药包检查了下,确系补血之物才退至一旁。

朱允炆看着跪在地上的沫儿,侧身走向桌旁坐了下来,说:“起来把孩子抱过来。”

沫儿只好起身,返回竹屋,将襁褓中的孩子抱了过来,虽只是一只手,却很是熟悉,马恩慧上前接过,看着正在打哈欠,握着拳头困意莹莹的婴孩,不由问:“可会喊人了”

沫儿轻松一笑:“咿呀学语,也就喊个母亲、父亲。”

贤妃在一旁逗了下孩子,孩子似乎被打扰了睡眠,小拳头晃了晃。

“养得倒还好,看来你也是用心了。”

贤妃接过孩子说。

沫儿平和地看向朱允炆,话里有话地说:“为人父母的,不敢不用心,都是心头肉。”

一片竹叶随风舞落,朱允炆捏起绿色竹叶,轻轻说:“纵是这竹林生机盎然,也有竹叶经不住这秋风杀。孩子是好,可你”

“皇上”

朱有爋连忙跪下。

沫儿伸手拉着朱有爋,平静地说:“你为了我跪了太多太多了,在这最后,我不希望你再哀求了,让我平静地离开挺好,不要告诉孩子她母亲是白莲教的圣女。”

朱有爋痛哭流涕,拉着沫儿放声大哭,婴孩也被吵醒,跟着哭了起来。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将竹叶丢在地上,起身说:“好了”

朱有爋、沫儿不再作声,可孩子不听朱允炆的话,依旧在那放声哭,直至被沫儿接了去,才安稳下来。

朱允炆揉了揉眉心,走到汤不平面前,伸手将汤不平腰间的配剑抽了出来,刷地一声砍向沫儿,剑锋擦着空荡荡的衣袖落下,然后收剑,送回剑鞘,冷厉地对沫儿说:“你这条胳膊权当是朕砍掉的,为了青州百姓与军士念你提供情报有功,诚心悔改,就饶你一命,他日再敢有一丝为恶,这一剑就斩你的脑袋”

沫儿眼泪滚落,重重跪下来,朝朱允炆磕了三个头,抬头时,额头已是见血:“草民谢过皇上不杀之恩。”

朱有爋连忙在一旁谢恩。

朱允炆甩袖离开庭院,带着汤不平走了出去。马恩慧与贤妃则围着孩子谈笑起来。

至一高处,朱允炆看着山峦与远景,背对着汤不平:“撤了对他们的监视,让他们当个平民百姓活下去吧。”

汤不平重重点了点头。

“多少有些不甘心吧”

朱允炆回过头。

汤不平连忙说:“不敢。”

朱允炆喟然:“你不是刘长阁,心里坚持的正义是黑白分明,恩怨两别,太过刚硬。没错,就白莲沫儿手中沾染的血,杀她十次都不够。可你也需要看到,阴兵清除,白莲教主力伏诛,公子被擒,都有她一份功劳。如今她自断一臂,去掉杀戮之手,多少也算有个交代。”

汤不平默然不语,想起死在青州外的军士,就无法原谅沫儿。

朱允炆知道汤不平的偏执,说:“朕掌天下,面对的人心有黑,有白,有红,有介于黑白之间,世界不止黑白啊,若真只有这两种颜色,倒也简单了。”

汤不平感觉到了朱允炆身上背负的沉重,连忙说:“臣是皇上的刀剑与盾牌,一切听从皇上的旨意。”

朱允炆拍了拍汤不平的肩膀,严肃地说:“从内藏库里拿出两万两,补贴青州战死的军士家眷与安全局兄弟家眷吧。佛母死时,一切都结束了。”

汤不平心中有些复杂,也清楚这件事就此尘埃落定,这世上,再没有什么白莲沫儿,只有一平凡的妇人,一个孩子的母亲。只是不知道消息传给庞焕时,他会怎么想,毕竟,那也是他的兄弟。

沫儿抱着孩子,朱有爋陪在一旁,跪送朱允炆、马恩慧离去。

朱有爋看着眼角带着泪花的沫儿,深情地说:“你受苦了。”

沫儿将孩子交给朱有爋,伸手摸了摸空了的左袖:“我们总要看孩子长大,这是唯一的办法,事实证明,建文帝确实是一个仁慈的君主,他不是魔鬼。若苍宇真有弥勒,也不会降世在建文朝。”

“不要再提什么弥勒,以后不准你再提一句白莲教的事。”

朱有爋责怪。

沫儿看着抱着孩子的朱有爋,他的脸上满是宠溺,不由莞尔。自己经历过苦难的童年,经历过战争的风雨,经历过牢狱之灾,也亲眼看着佛母的人头被斩落,如今回归自由身,成为百姓。

有一个男人陪着,有一个孩子傍身,这样挺好。

“孩子闹呢。”

朱有爋有些慌乱,连忙抱孩子到了竹屋里,解开襁褓,不由愣住了。沫儿伸出手,将襁褓里的一叠钱钞拿了起来,厚厚一叠,怕有百张,皆是一贯,这是一百贯宝钞

“皇后临走前,是整理了下襁褓”

沫儿连忙说。

朱有爋感动不已,说:“怪不得皇后说,要你养好身体。你且坐着,我去找僧医买人参来。”

沫儿想要拦,朱有爋已抽了五张宝钞跑了出去

寻常人参在明代初期并不贵,二两,三两便可以购置,好一些、上了年头的,就需要五六两,再好一些的,价会更高。

朱允炆没有带夏元吉与杨士奇,就是因为要见朱有爋与沫儿,这两个人已经被“抹杀”了,朝廷的人还是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为好。

徐州知府是潘伯庸,此人洪武年间曾担任河南按察使,为官清廉,后因朝廷要疏浚会通河,朱允炆特意将潘伯庸调任徐州充知府。

乍一看,从一省的正三品按察使,被调到地方徐州当正四品的知府,这是降了一级,贬官了啊。

没错,确实是贬官,但无数人想要抢着被贬官到徐州可就是抢不到。

徐州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尤其是随着会通河疏浚工程即将完成,其地位更显重要。

从京杭大运河来看,徐州正好处于整条运河的中间段,而在这里,黄河又与运河交汇,向北直通北平,向西是开封重镇,向东是海,向南顺流而下就是淮安,再南就是扬州与京师

谁都可以预想的到,徐州将会成为另一个扬州,这里将是舟船车马汇聚之地,贸易兴旺指日可待,加上朝廷在设置八大粮仓时,徐州仓的规模仅次于北平仓与淮安仓,这里又成为了重要的粮食基地。

作为河道枢纽之地的徐州,多容易出政绩可想而知,四品知府未必比三品按察使差,说不得还能早日调至京师,委以重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68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