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运河之上的沉思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死后埋在哪里,对朱允炆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历史上朱棣死后选择埋在北京,估计一个是图方便,不用死了还跑个长途;另一个原因估计是不知道怎么和老爹朱元璋与大哥朱标交代,埋远一点,在底下想好措辞再跑去解释总好过到了下面就被人摁着揍强。

朱允炆就没这么多顾虑了,顶多朱元璋骂骂咧咧“老子制定的制度全被你丫毁了”,至于挨揍就不太可能了。

朱文奎这个时候不好说话,杨士奇站出来进言:“皇上,陵寝修筑大耗年月,前宋时诸多帝王登基之后便着手陵寝之事,如今皇上选定钟山,理应着工部早日动工兴建陵寝。”

朱允炆摆了摆手,看向杨士奇、杨荣、夏原吉、解缙、骆冠英等人,正色道:“他日朕百年之后,当力行节俭,修一墓,置一棺椁足矣,不要奢华,不要填多少陪葬之物。陵寝之事,大可走后挖掘简修,不必生前安排。这是朕的旨意,他日太子遵旨办事,不可让他背负不孝之名。”

杨士奇、解缙等人感慨万千。

朱文奎连忙说:“父皇春秋鼎盛,那些事现如今考虑还早。”

朱允炆微微摇了摇头,认真地看着朱文奎,道:“好好跟着这些文武大臣学习治国之道。”

“儿臣定不负父皇期望。”

朱文奎保证。

朱允炆站在船舷侧,看着渐渐远去的金陵城,内心百感交集。

有大臣说,在消灭了鞑靼与瓦剌之后,迁都北京已无必要,当留在金陵,以强化对大海的控制。

朱允炆并不这样认为。

鞑靼是被打败了,瓦剌是被分解了,可他们不是灭族了。草原上的人和草原上的草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给他们两代、三代乃至五代人的时间,他们还是会起来。

洪武时期,一次次远征,蓝玉更是在捕鱼儿海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可以说是基本上消灭了元廷力量。

然后呢

才过去多少年,朱棣奉天靖难之后,便开始了一次次远征,丘福十万大军被人硬生生吃了个干净,朱棣发怒,带五十万大军亲征草原。

朱棣成为皇帝之后的亲征,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草原进行,一次又一次,有大胜,有歼灭,也有一无所获。

可穷尽朱元璋、朱棣两朝十余次大规模北征,草原问题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朱允炆很清醒地认识到,马哈木等人的臣服,只是以臣服的姿态换取族群的延续与壮大。只要族群发展到一定程度,瓦剌未必会继续臣服,他们极有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兀良哈,背叛大明。??

大明不可能成为令世人胆寒的屠夫,不分青红皂白,对一个投降的大规模族群进行无差别的屠戮,现在大明与瓦剌之间已不存在明争,但暗化输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游牧民族的改造,这是一个嬗变的过程,没有数十年之功做不到。而想要控制草原,就需要靠近草原。

除了草原的考虑之外,还有西部边疆的控制,大东北的控制,这些是薄弱之地,也是不能不加以控制的地方。

倒是南方,本就趋向于安稳,在解决了土司问题之后,在朝廷不过分盘削百姓的情况下,南方基本上就没出现过大的问题。

至于远航之事,大明依旧可以选择金陵作为一个中心,同时打造广州、天津两个远航大港。

迁都北京利控四方。

北京周围的平原已在开垦,东北大粮仓也在不断扩大,依托水师海运与大运河漕运,北京物产保障不存在任何问题。

他日将混凝土道路、铁路铺筑开来,大明将是另一幅光景。

朱允炆沉思着。

迁都的船队浩浩荡荡过了长江,于扬州进入京杭大运河。

若按照正常航船,至北京最多不过二十日,最短只需十五日左右。但因为此行还带了大量京军随行,而这些京军主要是骑行与步行,这就限制了行程速度。

一日六十里,需要一个月方能抵达北京。

两岸军士护卫,沿途更有无数百姓围观。

此行漫漫。

礼官为了彰显皇室的威严,希望朱允炆穿上龙袍出现在船上,结果被朱允炆拒绝了,搬个家,不至于这么张扬

董伦无语,同意用大驾卤薄的是可是你,现在说张扬。

忽悠不了朱允炆,董伦又去忽悠朱文奎,这次学聪明了,干脆不说换衣服的事,直接将朱文奎拉到甲板上说话。

岸边的百姓看到官员恭恭敬敬对一个少年,谁还不清楚他是太子

朱文奎后知后觉,等晒了半天太阳才明白,这群礼部的家伙将自己当猴一样让人观瞻呢,索性以肚子不适跑了。

一日一段路程,待在船上实在是无聊的紧,朱允炆几次想下去看看,都被官员劝阻。

一晃十几日过去,船队抵达了徐州,行程过半。

一匹快马奔至徐州码头,送来一份紧急文书。

朱允炆很快便看到了瞿能送来的文书,召集内阁与六部官员等人商议。

解缙看过文书之后,欣然大笑:“瓦剌分解与安置顺利,此乃是可喜可贺之事,臣恭贺皇上。”

杨士奇连连点头。

瞿能受降瓦剌,并完成了初步分解与安置,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分别拆解瓦剌部落各自离开杭爱山,初步实现了瓦剌从整体切分为数百部分的目标。

现如今把秃孛罗、萨穆尔公主、妣吉等人在前往北京的路上,说明瓦剌的贵族与高层基本被抽离开来,只靠着底层的那些人很难组织出强大的力量,这对于羁縻草原,长期弱化草原大有好处。

朱允炆命人挂起舆图,看了看北面边疆,沉声道:“水泥筑城,加大对草原的节制与控制力度,争取早日在草原之上形成城镇,让商人进驻城池,开百业,输宝钞。另外先生北调,推教化。草原之上种种之事方是开端,大意不得。杨荣,你熟悉草原,莫要随我们去北京了,直接出关,负责统筹各中事。”

和平安置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问题。

恰恰相反,充满苦难的安置,强硬的安置,问题反而更少,越是和平与妥协的安置,问题反而更多。因为人是有索求的,索求可能是没度的,因为不平衡,很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

出于大局的考虑,大明在这个过程中很难直接使用武力,而这就意味着需要官员有智慧来应对各种问题。

杨荣是一个好的人选,他是文官出身,做事果决,又有着丰富的从征经验,善于在棘手的问题中找到破解之法,有着极强的大局观。

面对突如其来的命令,杨荣没有半点犹豫,当即走出:“臣领旨。”

朱允炆对杨荣寄予厚望:“草原能不能成为大明的草原,就看你的智慧与能力了。你要记住四个字:刚柔并济。”

杨荣了然。

朱允炆并没有无底线包容瓦剌,该刚强的时候,就应该上钢刀,刚柔的时候,是需要轻轻安抚。

杨荣下了船,奉旨带走了二百军士,直奔宣府而去。

在天亮之后,船队继续向北,踏上了迁都的后半程。

乌斯藏,洛隆。

领主瓦博正在与三个儿子博纳、博山、博乌商议对策。

大明军队已经从丽江府登山了,听说阻拦其前进的七百多勇猛的乌斯藏奴隶兵被无情地杀死,芒康那里恐怕是守不住了。

一旦大明的军队占领了芒康,下一步必然是朝着邦达、昌都的方向前进,到那时,洛隆将暴露在明军面前。

博乌握着粗大的拳头,瓮声道:“父亲,不就是明军,咱们还怕他们不成,我们可是高原之上无法胜的战士,有着多达一千强大的奴隶,只要我们主动出击,一定能将那些孱弱的大明人杀个片甲不留”

博纳暼了眼三弟,皱眉对瓦博道:“明军携带了大量的火器,听说芒康等地派出的人手在大明军队面前不堪一击。我们这个时候选择对抗大明,会不会容易吃亏”

博山不高兴,直接呵斥:“大哥性情软弱得很,谁不知道芒康的那些奴隶并无多少战力,也就是收拾收拾院子,砍一棵树的本领,几年前还听说芒康有些奴隶竟然天亮了还在睡懒觉,他们打不过明军,定是睡觉的缘故,我们可不会如此愚蠢。”

瓦博重重点了点头:“没错,芒康是软弱的,没力量的,他们输给大明算不得什么。这一年来,我们品尝到了吞并其他领主的好处,从六百奴隶增加到了一千奴隶,实力壮大了这么多,还担心大明作甚”

博纳着急起来,劝阻道:“明军可是有火器,他们的火器传闻中比元朝的火器更是厉害,我们不能不防。”

博乌拍了拍厚实的胸膛:“我这身肉,还挡不住明军那破烂的火器不成”

瓦博很是满意,笑着点头:“强大的战士是不畏惧任何武器的,倒是你博纳,实在是太过软弱。去年来的和尚说得对,小规模的领主没有未来,我们想要变得强大,就必须不断吞并其他领主,成为最大的一个领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乌斯藏当独一无二的王。”

“大明如此急不可耐进入乌斯藏,说明他们想在这里当最大的领主,这是我们不能答应的事。如今只能是战斗,将大明人赶出去。一旦战胜大明,我们洛隆将赢得巨大的声望,到那时,其他领主将会纷纷投降,成为我们的力量”

瓦博咧着嘴,憧憬着未来。

无知的未来。

「最近事多,能多更的时候我尽量多更,实在来不及,也请理解下,惊雪谢过。」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运河之上的沉思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24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