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0章 奏对

书名: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7

“汴贼逞凶,关山难越,本来还不甚放心陛下东行金商,倒是杞人了。”看到额眉稍显憔悴而气度一如既往稳重雍容的皇帝,崔安潜不由欣慰:“太液池相见,尚有几分薄浮。更添刁斗岁月,王者渊渟岳峙。”

圣人沉默不语。其实他自己并未察觉到什么“王霸之气”,感觉还是和以前一样。但认真回忆种种言、行、思,确实变了。

三年前在紫廷院,还躲在小赵背后搂着她的腰瑟瑟发抖,晚上必须抱着小赵一起睡才有些许安全感。初来时看到满地哀鸿,心痛不能得已。而后对朱温实施削弱战争潜力的扫荡,毫无负担。强迁金商之民搞得哭声盈路,并无多少触动。驱降卒填壕,觉得理所当然。

今之视昔,陌若异人。三年了,人性渐失而统治者思维日重,越来越像个以万物为刍狗的“圣人”。但愿不要堕落到孙儒、朱温那个地步吧。

“近来中外如何?偏居银城,只知行袭已除。”崔安潜打开话匣。

圣人料到他有此一问,诸事纷扰,他也想听听崔公的见解,思考了一下,说:“太尉中风,刘司空衰病。朝廷请议相,吏部尚书崔胤、榷茶酒使王抟、司农卿李群得到提名。””

“崔胤……”崔安潜抬了抬眉,摇头闭眼:“败子刚愎自用,惯走偏锋。虽有报国之志,断非辅弼之才。使当道,他日毁社稷而灭崔氏门户者,必是此竖。幸而臣不在中枢,不然岂能留他在庙堂。”

圣人笑了笑,接口道:“李群入仕以来一直从太尉理财,治河修渠兴盐铁可也,总百官、镇诸侯、抚四夷恐非其所能。王抟地方上只履及义成军、苏州刺史,资格未免太轻。”

“上睿鉴,臣可踏实入蜀了。”崔安潜点了点头。

“广州刺史、清海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观察处置等使刘崇龟病渐笃。”趁着机会,圣人再说起一件使他焦虑的事。

岭南地区割据苗头已现。

一方面体现在官方。随着刘崇龟气息奄奄,岭东卢琚、谭杞、刘隐等衙将、镇将皆有篡志,火拼在即。而驻邕州的西道,上一次朝命节度使还是中和二年——军乱逐张从训,以容管经略崔焯代之。

崔焯也是崔公的侄子,上任不到两年就莫名其妙死掉了。这之后中央没再派人接任,没人想去送死。以至于这十年间,西道各自为政,并无首脑。

何鼎据容、牢、绣、廉、郁林十四州。他和崔公是同年进士。不时会打发些特产,似乎还有那么几分忠心。

刘士政据桂管。这厮原是朱温部下,因打了败仗,干脆反走岭南,打下桂林当巢穴,自称静江军节度使。交趾及爱州沿海,看到隔壁刘士政的例子,豪强曲承裕也自封静海军留后。

雷州半岛、琼崖五州已断绝联系,不清楚当地情况。

一方面体现在民间,本籍士绅和广大蛮子的独立野心在日益增长,这从后世他们击败南汉讨伐军之后立即建国称王的做法可以看出来。

“广州军府卢琚、谭杞、刘隐之辈谋不轨,我准备明天派两路使者一前一后出发。”圣人目光盯着案上热茶,低低道:“前者带征辟诏书,分拜琚、杞、隐零陵刺史、侍卫亲军司步兵都虞侯、张掖尉。第二路携褫书、讨书,使不从命,以岭南东道节度使为赏,诱武夫作乱杀之。再不成,委福建观察使王潮帅本道兵除之。”

崔安潜想了下。这三个官职都不错,诚意十足,若三人的目标是求富贵,听命的可能性很大,若寻求的是割据广州,封什么官都没用。试试吧。不行则予以断然措施。就是不确定王潮会不会真出力。此辈对天子无甚忠心,但事王室还算恭谨,这次可以再检验下他的立场。

“两道节度使的人选呢。”

“东道节度使,群臣多举荐前御史大夫持节贺兰道徐彦若。司隶校尉韩仪文武双全,有崔公之风,深得我意,就在这两位当中选一个。”圣人喝了口水,补充道:“西道,非兴兵不可,否则去人也是个暴死的结局。”

其实他考虑过将马殷移镇岭西,让他武装上任,但风险太高。湖南呆得好好的,人家凭什么同级挪窝?有造反倾向的,还是别惹为妙;成汭如果痛快入朝,说不得圣人也就把邕帅给这厮了。让他把荆州兵带去跟蛮子拼命。岂不美哉?但此辈讨价还价,磨磨蹭蹭一直拖延到昨天才不情不愿赶来面圣,令李某大失所望。移镇岭西,怕不是养虎为患。

“并无不妥。”崔安潜点点头,天子裁决巨细娴熟老辣,倒让他无话可说了,遂问及荆襄局势。

“成汭率青州元从兵三百及卢延让、李珽、陈小奴等文武入朝后,其将程君之、舒震、赵武领数千人取道安陆、申州奔汴,余众并无骚动,荆南八州一府已是囊中之物。鄂岳吴讨闻讯,上表请移镇,我未许,令其攻朱温以建功;雷满、马殷进贡了财货。”圣人说道。

“彩。”崔安潜拍了拍手掌,未回应圣人的诧异目光,只说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朱温大概活不过明年了。”

“巢贼初入长安,天下谓朝廷不能复振,多附贼。及郑畋分使传檄诸道,诸侯皆争发兵以应号令。光启、文德之乱,王室扫地,诸侯谓天命远唐,恭敬者懈怠,倨傲者做贼,扬言逐鹿。大顺以来,陛下威权重塑,于是众自新,愿改事君之礼。”崔安潜老眼幽幽,嗤笑道:“首鼠两端见风使舵才是藩镇本性。这世道,没有凭空来的忠臣。朝廷没有,朱温更没有。”

圣人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

“如今朱温已落得下风,而我声势愈强,背叛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察马殷、吴讨言行,短时间内不敢妄动。俟钟传授首,江西便会服从号令。届时即可以除帅威逼行密、延寿击汴。王师再大举出潼,比讨安庆绪、史朝义,诸侯必云集响应。四面围攻,汴贼左支右绌,不出两年便有人杀了朱温乞降。但叛军仍据州县,持武自专,这不过是重演代宗故事而已。”

他的想法是一边稳定经营一边坐观诸侯争霸,等到他们实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武夫也打累了,杀怕了,再慢慢降服。而不是像讨巢那样,甫一出兵,草草打了几仗就四海来宾。

被酒色掏空了身体,昨前两天浑浑噩噩的,头昏,肢体酸痛,人也没精神。今天相对好了一点,草草写了这一章,将就看吧。等我休息两天,状态好了,就多更。太监是不会太监的。不要传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2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