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9章 岳母与日常

书名: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7

景福二年八月十四,大梁泽潞四面行营游奕使下捉生将皇甫麟抵达长平关。他是在新乡县的渡口上的岸,翻太行山一路北行,入境昭义。

河北风情让他大开眼界。

获嘉以东被魏博实控的州县人烟稠密,百姓生活正常。以西就寥落了。白骨露於野,走一上午都听不到狗叫,荒废的城池被藤蔓爬满。

“披毒河内。”皇甫麟随意砍着野草,咒骂李罕之。

这厮霸占泽州的数年间,方圆数百里邑无官、乡无民,藏到悬崖上的人都被抓出来吃掉。这样的鬼蜮,还侦查什么?

捉鬼吗。

朱圣真是昏了头!

“嘿!”百无聊赖的窜到长平关,皇甫麟终于碰到了一个活人。

他穿的便装,猎户也不惊疑。但见他虎背熊腰,体魄强健,头戴斗笠扛着横刀一只脚踩着石头站在那,背着带血的兔子转身就走。

“跑什么?”

“客人有所不知。那朱全忠渡河要攻上党。几日窥了不下十拨汴贼信使,潞人又要遭罪喽。”

直呼圣人名讳,胆子不小……皇甫麟取出一张饼抛给对方,一屁股坐下,就着马奶吃起来,问道:“朱全忠征巢平蔡,伐无道,禁不义。河南诸道岁岁丰登,家家安享太平。这汴贼之骂,潞人遭罪一说,从何谈起?”

“淘虏。”一张饼让猎户停了脚步,颓然道:“上次汴贼围潞就到处抓人,我内人就是那时被填了壕。这不是贼,是什么?这回复来,潞人可不就得遭罪。”

皇甫麟跟着叹息一声,安慰道:“俟诛李克用,河东就无事了。”

“欲壑难填。常言得陇望蜀,全忠得了河东就会想河北,逐鹿争鼎这种事也固难束手。我十年前在州里当吏,也见过世面。”

“这……长安天子不是还在么,逐什么鹿?”

“谬也。”猎户压了压毡帽,道:“巢乱以来,诸侯强弱相噬,这天下,屈居关内一隅的李家拿什么守?到潞州卖皮子,市井说,朱全忠就是那苏峻、安禄山。指不定哪天就打进皇城砍了百官,淫了太后、公主。”

皇甫麟一窒。

大帅在河北风评够差。

被流议归类安禄山、苏峻,应是太原在刻意引导吧。不然寻常百姓知道安禄山也就算了,谁晓得那踏平建康、把满宫妃嫔剥得精光、庾文君受辱而死的苏峻?

“唉。”猎户朝他拱拱手道了声谢,迎着余晖飘然而去。

未几,大队马步军飞驰而过。

烟尘渐渐褪去的驿道上,金戈铁马獠牙毕露。

一辆辆满载货物、粮食、衣服、兵甲、战具的驮车映入眼帘。十辆,百辆,一千辆……就像蜿蜒山道里的骆驼,不知有多少。

临风袍猎猎,谈笑掷兵符。拭枪尖徐血,转身再晋赴。

控鹤军、武德军、天兴军、落雁军…忠武军、义成军…一支又一支,一排又一排,延伸到天际。

宫官、乐师、寺人、卫士拥着白革辂车驾缓缓前进。十余万武士,合民夫、各类辅杂几近三十万,这是大梁开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

李克用、李晔这对翁婿,不死何待?

……

龙冈城下,满脸血污的李嗣源拖着中箭的左腿与薛阿檀一瘸一拐走进大佛寺。

李克用抓起鞭子劈头就打。

李嗣源被抽倒在地上,沉默的捂着鲜血狂飙的伤口。

薛阿檀抱头鼠窜。

“你还敢躲?”李克用更是火大,抄起胡床就往脑袋上招呼。

众将不敢说话。

刑州地处晋、潞、魏、赵四镇中心,这些年被争来抢去,无论谁的镇将上任都会再次加固,完全就是个铁桶。换谁来,一时半会也没办法。

李克用也懂,只能做好打围城半年的最坏打算。但李、薛伤亡数千连垛口都没摸到,依然让他炸毛。

直到王妃闻讯赶来,捡起一块瓦片朝他打来:“独眼龙,你又发疯吗。”

“滚!”李克用一脚踹开薛阿檀,叫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存孝逆子意气相投私交甚好。再舍不得下手,杀你全家。”

薛阿檀朝刘氏躬了躬身,点头退去。

诸将心有戚戚,悄悄绕到刘氏背后站着。

李克用带在身边学习的李落落害怕地看了老父一眼,去扶痛得额头冒汗几近昏厥的李嗣源。

杨复恭深感无语。怎么动不动就打人?

亲兄弟李克修收集钱粮不到位,被当众暴打一顿后活活气死。

亚子李存勖孩童心性,听侍女唱几句戏很正常,也落得个鼻青脸肿……

侄女婿孟知祥管楼烦岭牧场,死了几匹战马,险些赔命。

将领中,除了今日的李嗣源、薛阿檀,被收拾过的还有安金俊、申信、李存信、李嗣勋、李嗣本、康君立……

只要火气上涌,除了王妃和次女妙微,谁都可能倒霉。

脾气太臭了。

良久,李克用招来亲兵,低低道:“去给嗣源、阿檀送药。让他俩先养伤,我换人。”

“喏。”

其实刚打完他就后悔了。

但打了就打了吧,他是不可能向人低头服软的。大不了手下造反,多大点事?看不惯可以辞职走人,像安休休那样离开河东,天下有的是藩镇。

“都出去吧。”李克用神色疲惫的说道。

诸将如逢大赦。

盖寓自觉的留了下来。

岳母也没走,在他身边坐下,扯着他的耳朵一顿训斥。岳母不是乖乖女,更不是花瓶——为人明敏多智略,颇习兵机,常教其侍妾骑射。

上源驿之变,河东高层被一锅端,大军骚动不安,诸将不知所为,也是她捕杀欲作乱者,统领大局直到丈夫回来。

也只有当着她的面,李克用才会暴露出最真实的样子——也会害怕,也会慌张。

朱温趁他讨伐逆子的机会来寇!

他猜到会来,但大家都认为大概还是与响应朝廷、幽州那次一样——雷声大雨点小,想顺便剜坨肉罢了。夫人也判断,朱温的重心仍是圣人和卧榻之侧的瑄、瑾。

断断没有来啃河东的理由。

没想到来真的,首先是打出增援李存孝、王镕的旗号,为双方助长对抗他的信心。

刚被他打怕的王镕听说朱温出手,立刻就撤回了“请献兵粮助讨”的决定。但这还好,不致命。

不过随后潞州的急报——“朱逆数十万众已过两仙宫。出入仆从如云,配五时副车,升九旗,车驾千乘,排场堪比圣人。”就有点让他忐忑了。

“他哪来数十万兵?甲士十万顶天。”刘氏盯着地图,轻声道:“且宽心。”

她派去扼守潞州的人是生性谨慎的李嗣昭,带着三都及新募的契丹、回鹘、党项等部穷鬼两万余人。加上昭义本有的兵马,守一两个月至少没问题。

但岳母焦虑的点也在这。

潞州被围。

如果邢州也久攻不下,等朱温夹寨围城封死潞州,留下部分兵马继续对峙,自领主力来决战。届时以疲惫之师,是战还是逃?

这才是丈夫对攻城无功的李、薛大发雷霆的根本原因——形势太被动,经不起拖啊。

“全忠来了也不惧。”想起那把火,李克用怒气再度上涌,一锤桌案:“朱逆敢来邢州,正好把他杀败,打不赢就回敕勒川放羊!”

刘氏微微变色。

丈夫这人——

打赫连铎、契弥璋会引起幽州的干涉?他不管,先宰了这两个在他避难鞑靼期间、重金贿赂头人谋害他的狗贼再说。

张全义、李罕之翻脸,因为李罕之危难时的一饭之恩而襄助,导致张全义倒向朱温。

有仇必报、有恩必还,好是好,但不是成大事者应有的特质。

争天下,就讲不了快意恩仇、侠骨心肠。

而且稍有不顺就拼了算了,回草原放羊,节度使是这么当的?

“长安、河中可有回音?”刘氏看向盖寓。

“河中已来信。长安……”盖寓不抱希望。圣人怎么可能拿他的皇位和三百年江山去赌河东的生死?只是不好明说。

“再等等吧。”刘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女婿不来帮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后世晋失昭义是光化元年,也就是六年后。被朱温下定决心消灭则是继河中、昭义争夺失败后,温于天复元年以氏叔琮、张文恭、葛从周、张归厚、王处直、侯言六路招讨。

强大攻势下,沁、泽、潞、汾、辽相继失守,蔡训、盖璋、孟迁、李审建、王周、张鄂纷纷投降。现在因为成了朱温诱秦、蒲来救的诱饵,灾难提前到来了。

刘氏陷入沉思。是不是上了女婿的当,被他当成挡箭牌了?不然朱温放着兖、郓、青、魏、襄不打,偏偏来硬碰河东。

……

“张嘴。”

“这是最后一次。”枢密使强忍着恶心。

授衣在望,暴雨也多了起来。

廊檐下,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圣人与枢密使坐而论道。

“三辅、秦凤……我们有十余郡啦。”赵氏扳着手指头,罕见的欢呼雀跃。

圣人坐在那,听她盘算家底。

“侍卫司下马步诸都31000余人是西门军容在关东、北地募的锐士,现武艺娴熟、士气高昂,此乃定海神针。”

“外军广锐、火锐、龙骧、龙武、飞仙、飞骑、突骑、射鹰、控弦九校28000人守潼关、讨陇西,初具气象。贵在无作乱之虞,且财政负担小。”

“噶德悖所使金剑军四千,论吉琼所使雾露军两千,皆吐蕃。”

“野诗长明所领的两千七平夷军,虏化党项及诸羌是也。”

“阿史那洛雪的三千三墨离军,突厥。”

“赵宠带来的六千一红衣军和普六茹黑聂的一千五神威军,蕃汉都有。”

“这六使相和,计步骑19600人。”

“平夏七部熟党项万人。”

“嘶……”朝廷居然拥兵八万了,赵氏不敢相信,反复核对了两遍。

“怎么样,当初救我的时候,可曾想到今日?”男人总喜欢在心爱的女人面前装逼并享受对方崇拜的眼神,圣人也不例外,晃着腿,有些得意的看着她。

“那只是略尽臣子职分而已。”赵氏波澜不惊的说。

圣人笑了笑,与妻子十指相扣:“我欲明珠归位,德妃有主。”

在诸妃中,他对赵如心的感情很特殊。不是那两片肉的事,而是赵氏在他最艰难时的寸步不离、昼夜陪伴、各种宽慰。一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那个青涩、稚嫩、无助、傻逼的李耶。

“虚名于我无所谓,万钟于我何加焉?”赵氏耸了耸肩,道:“服拜中领军,嘉为中书舍人,宠复为红衣使。我既专枢密,预政事。再升三妃,想产禄顷汉,武氏危唐,征光、冀、进、亮故事,就该有非议了。这不美。虽曰爱之,实则害之。”

“使六宫粉黛有卿之贤,吾复何忧。”罢了,不勉强。

“莫感慨了,事业为重。”和丈夫盘算完家底,枢密使十分振奋,看来社稷中兴还真有可能。

“骠骑告急,重盈亦附表极述利害,如何答之?”赵氏打开奏书。

可以预见的是,卷入这次战争的藩镇绝对会很多。

看到朱逆主力北上,瑄、瑾有没有想法?

匡凝、师范会不会响应朝廷号召攻朱逆州县?

赵、魏仇恨李克用侵扰,会摒弃前嫌帮着圣人打朱逆,还是坐山观虎斗等李克用覆灭再勤王?

扑朔迷离。若能利用这次机会给朱逆来一记猛的,大事可济。

“不着急。”圣人按下奏书,问道:“此番温寇上党,你怎么看?”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赵氏对曰。

唐不亡,梁不安。

既欲灭唐,而武关难走,容易中埋伏。潼关不堆几万人命没戏,蒲关道王重盈一日不死,汴军就过不了中条山。如此可不就得设法攻其必救,逼迫秦、蒲走出雄关要隘堂堂而战么。

谁是那个必救?克用。最容易冲动,最近,仇人最多,圣人也有不得不救的理由。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阳谋。

“贼势强,怎么救,方能事倍功半?”

“莫若围魏救赵。”赵氏无奈了。自己不是武夫,也不是张惠、刘妃那种决断军机的女人,追着自己问干什么。但身体很诚实:“臣有两策,姑且听之。”

“你说。”

“一是尽遣骑卒出陕州,沿峡石、渑池、新安、洛阳窜入郑汴间,焚麦田,烧村落。汴贼强于步战而不以骑见长。只要不与敌纠缠,干了坏事就走,贼能奈我何?家乡遇袭,贼必不自安。”

唔,够坏。

“二是遣偏师出武关、丹凤、南阳,会襄阳之师攻豫州。”

圣人一窒。倒不是觉得方略不行,而是这么做的话,兵权就得授予大将,还得允许其便宜从事。

粮草、兵甲、赏赐一发,大将半路上鼓动武夫造反怎么办?——“天下无主之地甚多,吾等自取一州县,快活去也!何必为圣人死战?”

就算大将忠诚。失去其他军队制约的孤军搞事又奈何。

湖南刚发生一起闹剧。

刘建锋、马殷等人引兵至澧陵,对守军说:“我十万众,尔辈不如作乱,取富贵,还乡里。”闻言,楚军就地解散,欢呼而去。

于是蔡人奔袭长沙,一路上没遭遇任何抵抗。更乐子的还在后面——蔡人进入长沙,闲庭信步进入官邸的时候,观察使邓处讷正在召集文武宴饮,讨论怎么御贼……

前脚还跟着邓处讷出生入死的内外军反手就把节帅、百官卖了。

邓临死前应该在想——我威望不够,还是哪里辜负了军士?

“我再想想。”圣人担忧道。

因防遏河朔之故,潞州城防很完固。李克用只要不丧心病狂跑去与朱温决战,守一年半载不难。找到机会,野战也不是不能赢。

岳父的军力还未衰落。他只是穷,不是没兵,不是战斗力不行。

但救还是要救,这关系到信誉和两家的长远发展。具体怎么救,还要缜密构思一下方案。

立即出兵?

还是熬一熬岳父,等他被朱温收拾削弱一通再出兵?还是等他死了再出兵……

救哪里。直入昭义?迂回洛阳?

这都是需要考究的细节。

人情是温暖的,政治是肮脏下流的。

赵氏转而说起另外一件事:“和协使杨涉奏报,邛彭观察使杨晟、嘉州张虔裕、龙剑杨守贞、遂宁杨守厚等愿奉诏罢兵,各归本镇。宜各加官,以示恩宠。中书省拟了册命,请过目。”

这帮贼子总算有了逼数。再混战,那他只能像对付王建那样,凭借残余影响力扶持更多武夫造反,让这帮人杀到互相胆寒为止。这世道忠臣难寻,想做节度使的野心家可不要太多。

所谓加官就是转正。

光戴着一个节度使的帽子那不叫节度使。

得有官——检校散骑常侍、平章事、尚书、仆射诸如此类的荣誉。

草草扫了眼公文。

“照准。再让杨晟之辈各输财货,兵甲、农具、粮食、珠宝、盐都可以。”

赵氏拿起玉玺加盖用印。

“汉中要地,控扼三川,还须早做打算。”看到奏书上给杨守亮加的使相,赵氏提醒道。

山南,一直是朝廷重要的门户、采邑,不握在手中,令人难以安心。

“杨复恭健在,不好收拾他的假子。”

山南诸州,他记得。

但杨复恭没死,这帮外宅郎还处于团结状态。无论是杨守亮还是谁失去权力、地位,其他人岂能罢休;别忘了他们才联手在蜀中大干了一场。

倒不是说打不赢。

目前的主要对手是朱温,余者战端能免则免。三川维持——不出现强藩、诸镇时不时进贡一批财货、对朝廷保持表面上的服从——的现状即可。

等朱温、张惠及其三族的脑袋挂在国门上,还怕三川不来入朝吗。李亚子攻入汴梁,血洗朱氏后,李茂贞、高季兴这些老油条立刻就跪了。

“还有一事。”赵氏又递来一表。

泾原节度使张钧病危。

张家表示了效忠,但泾原武夫什么态度,还很难说;张钧就是他们立的。这次,会不会继续执行推帅?讨河陇,泾师功不在小。若无必要,他不想开杀戒。

除去被抽调的镇守鄯城郡的两千武士,泾原还有兵万余。试试用钱收买他们带着老婆孩子到凉州、张掖戍边。路费、安家费给足,到了驻地再给一笔丰厚赏赐,成么。

“累了。”圣人伸了个懒腰,道:“剩下的事,晚上再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都不是在外餐风饮露就是忙于各种内政日常,比前世打工还累,怕是活不过四十。

圣人躺在枢密使大腿上,逗弄起乖儿子。

“金城正在修行宫,等完工了,有时间就带你母子去住一住。”

“遍地妖孽,得征讨到几时。等你有空荒淫无道,我应该也白头了。”赵氏低着头,一根一根拔着他的白发,叹气道。

“若我不暴死,二十年当可致太平,那时你也才不惑之年。”

想到列圣鲜有活过六十的,赵氏心一颤,指甲深深掐了他胳膊上的细肉一把:“少玩几个女人不行?你带回来的那三个突厥女来美、染香、嘉希——”

“还没摸。”圣人举着儿子,转而问道:“我儿既满月,名字想好了么?”

“小字灵符,名政阳,可否?”

按说,中唐以来,亲王都是单名,宗室嗣王无所谓,单双都可以。

“政阳……”圣人念了两遍,感觉挺顺口的:“也行。”

以后要是做了皇帝,可以再改。圣人自己不也改了三个名——杰、敏、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2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