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9章 烦

书名: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7

“人言宇宙至尊,无所惮畏,谬矣。我上惮皇天怒火,下畏群臣议论,日夜自悟,犹恐不合神灵,未属人望。”小院里,李某人懒洋洋地坐在银杏树下,又一次听起经筵。

圣人最喜欢听侍读官总结两汉魏晋兴亡史了,还非得翰林学士韩偓讲述。

“桀、帝辛、姜小白、秦二世、刘宏、宋前后废、梁武、周宣、玄僖二圣……皆无法无天之君。使如陛下战战兢兢,有所惧。岂有成汤鼎代,竖刁乱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无敌国外患者,天子之心,骄傲日益,社稷焉有不亡之理。所以身死人手,天道也。”

韩偓总结陈词,毫不留情的对这些人发出批评,厚重的嗓音又警告道:“政治之体,为上者心怀戒律。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陛下若慎终如始一,则上善。”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圣人轻叹。人不能飘,皇帝更是要随时提醒自己,这应该就是为什么都要设置谏官吧。

“臣直言我朝列圣功过是非,请治罪。”

“学士不肯言,才是罪。”有臣子愿意跟你推心置腹,得珍惜。像玄宗那样,有人进谏就杀掉——闹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连带着大臣也不想再跟你混了,怨谁。

“谢陛下。”

角落里,昏昏欲睡的史官在竹简上缓缓刻写皇帝的感想:“上读书彤悦阁,偓说历代得失规劝。经筵既毕,上语偓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圣人一窒。

这些史官压根不需要叫,皇帝走到哪跟到哪,搞得他很拘谨,生怕说错什么话沦为笑料。后世刘季述作乱,囚禁皇帝,在宫中杀人取乐。这些史官照常上班,刘季述却不敢害,在史官下直后才将尸体偷偷运出——史官这个群体,有点意思。

“公等可暂时避场。”学习完,圣人有心聊聊敏感政事,对两位史官说道。

“王者至公无私,何谓避场?”绿衣老头不动如山,麻利拒绝了圣人。

上不得已,带着韩偓赶回蓬莱殿书房。

“西门重遂既薨,宦官余众该如何?”

甫一落座,圣人直抒胸臆,他想问问韩偓的看法:“我欲从速出师同州平乱,又担心阉人另立一帝,将我拒之荒野。届时名分被夺,国都不能入,何以复令诸侯,制武夫?”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圣人身躯前倾,眸光一盯韩偓:“愿尽除内竖!但留黄门小儿数百人,洒扫而已。若杀戮不可行,为我画万全之策。”

韩偓悚然一惊,好半天才斟酌着答道:“动乱之由,中官典兵之故,但自韩全诲之贼伏诛,内务皆女御主之,兵权尽归侍卫两司。中官每相聚,则哀泣流泪,痛哭声闻于外。要是都杀了,事禁太甚!且视朱邪、赵氏外戚之强,武人无常,朝臣阴诡,不可全无此辈。况帝王之道,公正而御,平衡以制。择其善类而用,有罪则惩。岂可尽屠哉?”

“我问的是西门琦等,各握兵,众至数万。”圣人提醒道。

“臣失态。”韩偓这才意识到关心则乱,说偏了话题。沉思了一番,复言道:“陛下忧腋肘之患,防火于未燃,甚好。西门琦各人,可出之监军,或黜守诸陵,皆不行——再杀。”

圣人陷入了沉思——固然西门琦他们大概率不会反,但他不能指望这帮人的忠心。等他带兵走了,机会摆在眼前,焉知会不会有人冒险——中官的脑子不能说有病,但大多数都有严重的精神问题,必须铲除其死灰复燃的可能。找不到机会,他们基本上才会安分。

“步军司教练使王从训奉旨觐见。”枢密使赵如心推开门,鬼步而入,禀报道。

“咚。”圣人起身,大步流星走出书房。

“臣拜见——”

“免了!”圣人在御座上一膝盖跪定,指着蒲团示意其坐,说道:“从训,我不日东出讨逆,给你留五千精兵镇守长安。平日无事就驻扎在宫城。有中官出入,就搜人及其携带文书。”

“臣遵旨。”王从训也不多问。

“还有——”圣人想了想,又凝声嘱托道:“在我回来前,任何请你去府上宴饮的,召你单独入宫的,无论南臣北官,都是想趁机加害你的贼人,直接斩杀。第二,这段时间你不管去哪,必须带上大军,最好住在军营不出,以免贼人矫诏入营夺走兵权。”

“臣省得其中利害。”

圣人不放心,拍肩膀道:“复述一遍我听。”

“不单独接触任何人,日夜不离开军营,有人谋反就打仗。”王从训不假思索,嬉笑道:“臣亲身所历兵变不下百次,要是不懂,岂能活到今日?圣人放心去,长安自有臣用心,当无宵小闹事。”

“当成会有来对待,不可疏忽。”圣人叹了口气,恼火不已。你不出去带兵,威望渐渐积累在将帅身上,将帅造反的概率无限大。你出去,家里出事的风险又很高——野心家太多,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郓镇节度使朱瑄的弟弟朱瑾求娶兖海节度使齐克让的女儿,在婚礼上暴起发难,一刀砍飞岳父齐克让的头颅,反手拽过目瞪口呆的新妻杀死,趁机控制了兖海。

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出征前与家人吃饭,酒后把弟弟李匡筹的美丽妻子张氏强了。张氏惨叫到大半夜,李匡筹就站在门外,回过头把嫂嫂奸杀了,宰了李匡威全家造反。

世道这么乱,李晔不得不以最大恶意揣测西门琦那些人。不给机会,或许还会当个忠臣。至于覃王李嗣周、李彦真、李君实、李筠这四个在老猪倌手下效力的宗室,他打算带在身边。

“臣告辞,这便回去领取一应兵甲粮草。”王从训离开。

这下,西门琦他们应不会搞事了。

——这就完了?赵氏看了眼,犹豫稍稍,还是凑到圣人耳边,低声道:“先帝疾大渐,群臣皆属意吉王。太尉更是直言有贤君了。赖杨复恭支持,大家才得以继承王统。如何敢疏忽?”

南宫宠颜双眼盯着地板,红唇轻启,咬牙道:“今当远离,不如杀了吉王!将剩余诸王都迁到掖庭局暂住,由臣等看管。”

“不可。”圣人摆手,不容置疑道:“将他一并迁入掖庭居住即可,等我回来再放归十六王宅。”

他不是太宗、玄宗、肃宗、代宗、武宗这些正统李家男儿,杀起兄弟儿子来不眨眼。太宗一日杀两兄十侄——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无老少悉屠之。

玄宗一天宰了三个儿子。

肃宗杀子建宁王李倓,灭李璘。

武宗上位第一诏——杀陈王李成美、安王李溶、杨妃等。

顺宗要不是李泌以九族担保,也被德宗宰了。

不胜枚举。李家的皇帝就跟中了邪一样,不杀几个兄弟儿子就不痛快。固然权力之争,但残酷恶劣到这个程度,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史都是极其炸裂的。大唐的以孝治国就像大晋的存在一样可笑。这股罔顾人伦的丑恶风气,李晔决定从不杀李保这个哥哥尝试纠正。

权力之争有很多办法可以调和。

皇室一个娘的兄弟都在互相杀害全家,皇室哪来的脸教导老百姓忠孝节义呢。

六月二十,十军十二卫观军容使西门重遂出殡,皇帝释服从吉,到明德门楼上目送之。蓝天白云下魂幡招展。送葬的人不少,老家伙的徒子徒孙、幕僚、大将、军官、女眷,五六百人呢。

徒子徒孙们一路哭声震天。

西门元元、李筠、李君实亲扶灵柩,礼部派来的少年郎捧着乐器一路鼓吹。

“常时曲江宴,今日山林归。居中保和运,敬奉于君亲,仁德达士庶……”上宸军2100名士卒大声唱着枢密使赵如心作的《十军十二卫观军容使西门氏挽歌神道词》,护送他们敬爱的十军阿父归葬沣水南岸。

赵氏这篇神道词甫一公布,便有不少仕民偷笑。但此刻上宸军2100名武人齐刷刷腰间挂白,整齐唱着挽歌,就很难得,不枉老家伙带了他们那么多年。

上一个深受武夫拥戴的中官还是杨复光呢。及薨,河中镇全军举丧,军中哭声不绝。

李嗣周、李彦真没出城送葬,他们按照老家伙的临终嘱托,直接带着亲信将领来到明德门,站到了圣人背后的大群军官里面。老贼既死,从此他俩就在圣人麾下听用。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葬队渐渐消失在视线内,圣人也轻轻背完了陶渊明的这篇挽歌辞。

再见了,老猪倌。

六月二十一日,终于放下心的圣人携侍卫骑军12000余、步兵4000人出鸿门沟,赵服、窦彪、白志迁带着从天水带来的蕃汉700骑卒随从。李嗣周部6000耀武军,李彦真部2100上宸军也在。连带伙夫、马夫、医官、文职等各类后勤人员,全军共三万余人,号称六万。

赵服等人在小山坡上观察队伍。

“英气勃发,骑术不错。”赵服点评了一句。那日在明堂隔着帘子,他没看到皇帝真容,此刻得见,有些意外——妹夫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病弱,很好。

“将佐众星拱月,步骑队伍整齐,鲜有军人喧哗,士气可用。”窦彪听说过神策军的“大名”,本以为是跟着那群臭鱼烂虾作战,现在看来多虑了。

“朝廷骑卒是真多啊。”赵嘉感慨了一声,笑着提问赵服:“兄长可知我部为何在后军?”

“别说了,出发。”赵服避而不答,策马走下小山坡。原因他心知肚明——自己在妹妹怀孕后才匆匆入朝,在圣人那的印象自然差上一些,当然也会信不过。

二十二日,在华阴休整一夜后,大军气势汹汹杀向朝邑以北二十里外的长春宫。

至于大荔城,几天前已先遣出发的赫连卫桓、康令忠、马全政与来降的谢浚合兵后,在洛水与乱军战了一场,小胜。乱军吃了亏,信心不如开始那么膨胀了,躲回了城中。

圣人不打算强攻。

一则他的兵马以骑军为主,不适合攻城。二来,如果要攻城,军士就会想着抓百姓填壕。一沸腾起来,军中鼓噪连连,谁拦得住,谁又敢拦。

劝?劝什么?

这就是武夫的天下。一旦情绪被挑拨起来或是武夫们认定某件事,那武夫众口一致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是王法。在他们看来,衣冠贵族就是拿来杀的,美女就该被轮着干,泥腿子就是天生填壕挡箭的种——俺抓贱民帮圣人打仗,圣人还不乐意?

他帐下的两万多兵赏赐足,军法严,皇帝威望初具,加上几轮军改打散了诸多小团体,才勉强遏制住风气。除非可以用极小代价克城,否则他是不会攻城的。现在是,以后也是。

要学会知足。

三次出征都没像其他节度使那样,大军刚刚出城就扯旗造反,已是邀天之幸,再奢望太多,只怕上天也不会答应吧。

这年代,没把握别攻城——朱温也不敢。后世汴人包围太原,期间阴雨不断,不少汴卒感冒,谩骂天气恶劣。朱温收到消息,立刻飞马传令,让他们不打了。

故而圣人还是决定先去长春宫。

一来不是坚城,二来乱兵少,容易打,正好拿来磨砺士气——每打赢一次,不管含金量如何,都是威望。大胜小胜,一次次不断积累,这威望不就起来了吗?

当然,要能赢上百八十次,在军中的影响力无人可以撼动,这又是一回事。但问题是,这会这风气,能长出百战将军吗?朱温算一个吧,但也出了不少丑。去年攻郓,武夫们瞅见情况不对劲,直接把他扔在屁股后跑了,若非葛从周之辈拼死相救,汴王早亡了。

最后则是,长春宫这座历史悠久的行宫住着不少女冠——先帝驾崩后,他的妃子基本上都安置在这。郑昭仪、孟才人两位嫂嫂也是在这被掳走的,先拿下这,政治意义比较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