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7章 上元与夏鄜朝觐

书名:上命昭唐 作者:控制变量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7

党项,汉魏羌人之别种。两晋以后迫于羯、突厥强族欺凌,内迁。但他们并不是一个整体。每个姓自为部落,自立门户。也很乱,一姓之中复分若干小团体,大者万骑,小者千人。

生活……还停留在茹毛饮血的阶段。牛尾羊毛饰屋子,衣兽皮,放牧为生。土无五谷,种田的技术活搞不来。当然,也没人教他们。到了冬天,就赶着牲畜到处贩卖,向汉人换粮。贫穷的物质条件使他们沉迷于偷鸡摸狗。各个部落经常争斗,互相盗取对方的毡篷、妻子、财货。然后讲和,然后又开打。但每当州县派人调停,警告不要私斗。闹哄哄的牧民又会很乖,但官员一走,部落冲突就立刻又是老样子,打得不亦乐乎。除了长生天,在他们心中并无更高权威。

很滑稽,也很凄惨。

有人受不了这种生活,跑路。开皇四年,拓跋部首领宁从带着族人向东流浪,文帝给他们圈了一个州做家园。太宗对党项的态度以保护为主,相继收留细封诸部,安置牧民近四十万。

贞观八年,朝廷与吐谷浑开战。拓跋部首领赤辞因与吐谷浑王室有姻亲关系,派兵助吐谷浑。许是在被亲情家人羁绊的拓跋赤辞身上想起了一些往事,太宗没怪罪赤辞,还赐其李姓。这是党项第一个被赐姓的人。此后,党项就成了大唐的一份子。

开元中,面对吐蕃的压迫,留在河西的党项大举内附。安史乱发,拓跋部首领守寂带着一帮衣衫褴褛的牧民跋涉入关;这是党项第一次勤王。

战后,灵盐一带的党项与吐蕃接壤。吐蕃喜欢诱惑他们当炮灰。因为这些穷鬼往往给一顿饱饭就能为你拼命。朝廷见状,将其迁到夏、丰、银、延诸州和汉人混居。至今有细封、费听、没藏、折掘、米擒等氏。

绥延二州以野利部为主。

拓跋部讨黄巢有功,被封在统万城。这里曾是十六国时期夏都,所以又叫平夏部。

麟州还有一部也发展得比较好——折掘氏。这会嘛,风俗与汉人无异,姓氏也简化成了折。与当地豪强杨氏联姻。圣人的枢密副使、新秦郡夫人杨可证就是这家的姑娘。后世杨业的妻子也是折氏嫁过去的。两家拥兵同盟,西抗拓跋,东拒沙陀。

以上就是所谓的熟党项,无论髡发还是扎髻都要服从州县统治。

另外还有泾、陇地界的六州党项。代宗年间,乾封、归义、顺化、和宁等六部十余万人诣凤翔请归国;不过他们属于被吐蕃化的党项。北方诸部不拿他们当亲戚。最后就是黑、雪山、岚石诸党项了,给回鹘放羊,给吐蕃做奴隶……惨得很。

“多灾多难!”拓跋思恭长叹一声。

景福二年正月十五,朱雀街。这是长安九街十一陌的中轴道。南自明德门而入,北抵太极宫阙,纵贯京师,宽逾百丈,与子午线对应,将城市分成两半。此刻,几支使团走在街上。被围观的仕民指指点点。夏、鄜、麟居然托上元佳节的名义朝觐了。真是奇也怪哉。

拓跋思恭、拓跋思孝并辔而行,看着沿途红楼黑宅和一张张安宁祥和的面孔,复又想起在城郊见到的田园牧歌,茅檐低小。十年前来勤王的时候可不是这副景象。只有血流成川,积尸巷陌。

“天授圣人,生而神灵,不过年余便将三辅治理得欣欣向荣;圣人做下好大事业。”拓跋思恭不禁感慨:“吾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应该就是这样了。圣人就是尧舜一样的帝王啊。”

“确如军府谏言,唐德未厌。”拓跋思孝接过话茬,叹道:“本想借机以窥中国虚实……”

潼关之战的结果传来后,他们有些许惊讶且慌张,十余万汴贼被拼死反击的圣人搞得灰头土脸,对王师乌合之众的固有印象被打破了。但还稳得住,毕竟是刀山火海里闯出来的老杀材。但当得知被褫夺问罪的朱温麾下有多人响应诏书造反,他俩害怕了,担心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朝廷没怪罪的时候境内经常都有人骚动,若是被数落……于是,趁着上元节,兄弟俩带着珍宝、牲畜等财货入朝看望天子,争取留个好印象,同时瞧瞧朝廷的虚实。这下可好?圣人确实是有实力!庶民脸上能看到笑容,田有庄稼,军人剽悍而有纪律。道旁没有白骨堆。一路都在见到王畿各县安顿流民……这些就是实力啊。

没这些,任将帅多高的威望,多能打的军队,都是虚的。民生太差,保证不了武夫的待遇,节帅的屁股就坐不稳!

走着走着,拓跋思恭越想越不是滋味,也无心继续侦查“敌情”了。

圣人真是昏了头!

当皇帝不会飞鹰走狗、穷奢极欲、乱搞女人,算什么皇帝,当皇帝有何乐趣可言……日理万机、勤政爱民这是该大臣尽心的职分!圣人是个好宰相,却不是个好皇帝;拓跋思恭这样想着。

车队经过开化里,远处荐福寺门口突然有人高喊:“二圣参加水陆法会归来矣!”

“什么法会?”拓跋思恭疑惑,询问看客。

“超度阵亡英灵的法会,一会还要把骨盒迁到开平神社。”

“未立后,何来二圣?”

“淑妃殿下常常在银台门外布施鳏寡,故而长安百姓尊称殿下二圣。”

呼啦一阵风,街头打闹的孩童全往寺门跑。有的小姑娘手里抓着果脯,有的男孩子挥舞着木剑,你追我赶涌到寺门,观看二圣车驾。

“大驾还宫,出警入跸,天街暂闭!”大群头戴毡帽、身穿锦袄的武士出现在天街上,呵斥行人。臂韝与披膊、黑氅一道,彰显着他们天策中军的威仪。刀刃与槊锋在阳晖照映下反射金光,让拓跋思恭眼睛一刺,匆匆埋下头。

车队也被迫停了下来。

兀地,一阵清音美乐响起。儿童纷纷后退。京城的熊孩子见多识广;她们稍稍一听就辨出来这是车驾前部的横吹队所演奏的导乐,意味着二圣即将露面。几个男童把玩具木剑贴着腿用手按着,学着武士们站岗。小姑娘抹了把鼻涕,把头从缝隙中探出。

拓跋思恭眉头大蹙。

圣人给这些孩子灌了什么迷魂汤?

一群小杀材!

“来了来了!”少年小声喊道。

思恭、思孝、折嗣伦、杨可宣、杨可曦等人循声望去。只见远处的山门下,大队缺胳膊断腿或瞎了只眼的甲士在前头一瘸一拐的开路。

“这是战而未死的残废武士。被圣人收做亲军,号青骥烈士都,宿防宫城!”一个姑娘眉飞色舞,面露得色:“我大兄就在里面做二圣的卫士。”

拓跋思恭脸一黑,这种废物留着作甚,谁干这种蠢事?都是打发一笔财货任其自生自灭。圣人粮食吃不完吗。拓跋思恭嘴巴一歪,圣人真傻。用这种方式收买人心,费劲;非智者所为。

那边,山门里又整齐走出大群蓝衣武士,人皆虎背熊腰,铁甲凛凛。

“万岁军!”一个牛犊似的男儿说道。

“放屁,这是英武都。”另一位稍大些的女生驳斥道:“英武都衣蓝,我都见过多少次了。再说,侍卫亲军司下最大只有都,哪来的军?你不是军眷,不懂。”

男儿懒得跟这军属泼女扯,转过头打量那些蓝衣武士,神色艳羡。

英武都开出寺庙,甲叶碰撞起来混着脚步声,哗啦啦响成一片。笼罩在兜鍪里的一双双眼睛扫过天街,被看到的仕民纷纷噤声,等对方挪走目光。

拓跋思恭身躯下意识紧绷,像是被猛兽盯上;好杀材!

等大军整理好队伍,女御手执旗幡、拂尘、屏扇莲步走出,都生得蛾眉曼睩,玉软花柔,脸上带着温和而放松的微笑。接着,密密麻麻的寺人、赐紫服绯的老家伙和绿衣红襦外披鹤氅的女官鱼贯而出,拱卫着三道身影,坐上辒辌车。

“二圣万岁!”仕民爆发出一阵亢奋欢呼。

“金辂卤簿,仪仗千人!”

拓跋思孝微微变色。完全是一呼百应,自己在部落都没这威望……

折嗣伦看了眼杨可宣、杨可曦,心情很复杂。他原本打算在折宗本去世后自立麟州刺史……杨可曦嫣然而笑,杨可宣颇为得意。父亲送姐姐入宫这一步棋是赌对了。嗣伦莫慌,圣人看在杨家的份上,也不会对折家怎么样。将来他要对付平夏部,杨折也是助力。麟州刺史,自可因功而得。

群童竟然连卤簿也认识……拓跋思恭仿佛戴上了痛苦面具。圣人是不是晨鼓暮钟都在外头耀武扬威啊;他真的迷惑了,而且:“不是二圣吗……坐上金辂的为什么是三个人……”

“另一位是贤妃,就是那个来图社稷的沙陀女。”有士子低声道。

额。

看来李贼的闺女不太受国人喜欢。

“驾!”站在金辂前的驭手握着缰绳动了起来。

杨可曦、拓跋思恭一行默契地垂下头颅。他们不是长安仕民。多看几眼,被那些盯着人群的武士观察到,可能会被认为有反意。

金辂开到天街正中。

两边的熊孩子齐刷刷追逐车驾。

帘子掀开,一个看起来二十六七的少妇露出朱颜,让侍女给靠近的孩童吃食。其面容端庄美貌,此时身躯微倾,挤压汹涌的胸口就像装不住了一样。好个秋水伊人,这便是淑妃吧?深夜把圣人搂在怀里恩爱,会不会捂死了圣人……

有这种女人,再多来几个骚货围在身边,圣人这明君能当几年……

为圣人担忧之余,拓跋思恭冒出羞愧。

做臣子的,怎么能臆想二圣交媾…

不管弟弟什么打算,他点了。

夏绥是大,但真正能共谋大事的不过万人,外部还有折、杨大敌。历代节帅当传家宝传下来的衙军谁敢用。反正他不敢,再消化十年可以。可这会,朝廷复振。军人们不傻,在危亡与富贵之间不会迟疑丝毫。另外,刚刚看到的那些军队,也有些吓到他了。

平夏部,能走的路似乎只剩做忠臣。

魂不附体的走到丹凤门,内侍省谒者已等候多时:“上御麟德殿明堂召对。”

说是外臣单独觐见,其实还是有人作陪的;场面跟上次召见赵服、赵嘉他们差不多。圣人表情木然的坐在白帘后,被内臣打扮得一副神圣的样子。

至于拓跋思恭、拓跋思孝、折嗣伦、杨可宣、杨可曦等人。侍者把蒲团拿到他们手里,让他们自行排座。

杨、折和拓跋部谈不上仇雠,但也属于水火不容。座序怎么排,表明他们谁强谁弱。顺带,煽风点火一把。折、杨、拓跋和气融融……这不是朝廷想要的。当初扶持折宗本做五镇都知兵马使予以认证,本意就是利用两大家族的野心,挑唆其内斗。

唐人种的这棵树在宋朝还结了果。唐亡后,随着拓跋部愈发强盛,折、杨不得不倒向中原王朝,后世宋夏战争一直是赵家在西北的支柱打手。

“老贼!滚!”折嗣伦一推拓跋思恭。杨可宣、杨可曦兄妹也站在他身边,对着拓跋兄弟怒目而视。

拓跋思恭老脸一红。

若不是忌惮杨家有个在宫中做枢密副使的新秦郡夫人杨可证——

算了,忍了。瞥了眼折嗣伦,从容对圣人拜倒:“太子太傅、左武卫将军、检校司空、定难军夏绥银宥静等州节度使臣思恭叩见陛下,请以献舞,再奏对。”

此时的主动献舞是一种表达臣服的方式。

这老家伙还挺识趣。

圣人冲南宫宠颜微微颔首。

南宫宠颜笏板一点,道:“上曰可。”

酝酿了一下,拓跋思恭扭动起胖胖的身躯,许是害臊,脸涨得越红,却是强颜欢笑。思孝、杨可曦、杨可宣也只好跟着献舞;既来入朝就得有这个准备。于是太尉、刘崇望、何虞卿、朱邪吾思、赵如心、扎猪、王从训等陪座众人笑盈盈地看着这一切。杜让能都要绷不住了,什么时候也能看到大镇节度使主动入朝,又主动献舞了?

杨可证看着阔别多年,正妖娆起舞的妹妹,心生万千感慨。被送入宫廷时,可曦还稚嫩着。原以为再也看不到家人,某年自己就随着社稷灭亡而死。没想到命途多舛,今日相见麟德……去时杨柳依依,再见雨雪霏霏。世事变化,奇妙。

她看了眼圣人。之前未来难料,所以哪怕被抵在廊柱下临幸,已经怀了种,依然不愿联系家族。死一个女人比起家族覆灭,轻重不问可知。但现在……圣人这个英主能坚持下去,杨家效忠王室也并无不可……

朱邪吾思撑着下巴,饶有兴趣的欣赏着拓跋思恭等人的舞姿。

这些党项人,除了剽悍好斗,跳舞也还不错嘛,真是小看了这些西羌山蛮。

忽然,她注意到站在角落里不动如山的某人。

“折嗣伦,你为何不献舞?”

其他大臣也想问。你为什么不跳,是不是不服,有异志?罢了,这个恶人就让贤妃来做吧,反正她娘家早就与折家翻了脸。老黄历了——乾符年,李国昌作乱,时在其部下任将的折宗本直接带兵回家,私下对李氏父子也多有指责。李克用上位后,上表请割麟州属河东。这下又把折家惹毛了;两方就此交恶。

“回陛下、殿下,小臣只会粗浅武艺,不会跳舞。”折嗣伦拱手说道。天子让他献舞,赶鸭子上架也不是不行。但沙陀贼让他献舞,死也跳不了。

“随便跳一跳。”朱邪吾思笑呵呵道。

“着实不会,恐脏了殿下眼睛。”

闻言,贤妃脸色不太好,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不会就算了。太常寺要什么歌舞没有?”圣人出言打断了朱邪吾思的逼迫。贤妃为难折嗣伦是他愿意看到的画面。两家本来就有梁子,再深化一下,同时面对拓跋部、河东的折氏才会紧紧抱住他的大腿。但既要收取夏、鄜,折杨是很好的帮手。卖个面子,也好让折家记个人情。

而且逼人献舞可不是吉兆,万一碰到个阿骨打这样的狠货,乐子就大发了。

“谢陛下宽容。”

贤妃观察着折嗣伦的长相和神色,心情不豫。此人意气雄豪,顾视不常,又是个有野心的杀材。

圣人正要说些什么,枢密供奉闻人楚楚快步而入,掀开帘子走到他身边强忍喜悦道:“大家,魏人杀罗弘信,立田希德为留后,魏博进奏院奉表请归朝廷,以拒朱逆。”

闻言,跳得汗流浃背的拓跋思恭怔在那里。

又臭又硬又毒的魏博也被圣人收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7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