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章百拾三 大离国师舍我谁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南君悦,乃是确凿无疑的魔修。

光是其炼制纯阴、纯阳诡丹,就戕害了起码数万稚童之性命。

而为炼制万婴灵丹搜集丹材,七人丹材之累计,保底也会有三四万份。

让此等魔修继承帝位,南奕说什么也不肯同意。

一位名叫卫世黎的皇室宗老开口解释,只是让南君悦做名义上的离皇,负责专心生孩子,算是权宜之计暂时过渡,且会废掉南君悦修为。

等有了更合适的人选,就会安排南君悦禅位,并在禅位后暴毙。

但南奕毫不客气地说:“魔修身份曝光,焉有不杀之理?焉能即离皇之位欤?”

“诸位宗老,莫不是想让其他三大王朝,于日后嘲笑我大离,竟让一介魔修即位离皇?”

“再者,元字辈的皇室子弟又未死绝。要说过渡,大不了再请一位凡人来做离皇便是。”

几位皇室宗老,面色略显难堪。

除非守住南君悦魔修身份不外泄,否则消息一旦传出,让魔修继承帝位,确实容易惹来讥嘲。

只是天启帝的强势霸道,多少有些令皇室宗老及文武百官生出心理阴影,生怕又来一个惦记君权的凡人皇帝,仗着凡人皇帝之身不惧超凡手段,反过来凭借“规矩”二字限制一众修士。

卫世黎不想和南奕继续这个话题,故意羞恼道:“皇室之事,轮不到你南奕指手画脚。”

南奕淡淡道:“天启帝封我为大离国师,皇室之事,照样可管。”

卫世黎闻言发笑:“你还真当自己是大离国师?不得玉玺加盖之谕旨,及九部百官之附议,就算有天启帝口谕,也只能算是口头举荐你为大离国师之候选。”

“但要想实封,伱还差得远。”

没错,有天启帝死前口谕,在其天赋「君命社稷」之加持下,百官确实不好表态反对。

但他们可以选择不表态支持。

只要得不到九部集体表态支持,南奕永远都只是个大离国师之候选。

而在大离历史上,类似的国师候选者,虽仍旧不算多,却也谈不上罕见。

只要有人和时任离皇关系好,且有一定功绩,都有可能成为大离国师之候选,但也仅仅是候选。

是以,在卫世黎看来,天启帝的最后口谕,或许是因惺惺相惜,选择保了南奕一手,不再追究南奕刺杀一事,洗去其刺客身份。

可要论及大离国师之位,南奕却是休想。

正所谓师者如父,大离国师,相当于大离国父。

其地位之尊崇,甚至还在离皇之上。

要离皇及大离九部,全都支持自己头上多出个国父,才能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大离国师。

如此苛刻条件,除非功绩盖世到不容他人分说、实至名归的的程度,否则绝难功成。

卫世黎不觉得南奕能当上大离国师。

因为他不觉得九部百官会愿意自个头上多出个爹来。

但南奕觉得,他未必不能一试。

面对卫世黎之不屑,南奕忽起话题道:“时至此刻,燕郡边军,已向坎朝知会战书一事。”

“但要到天明,才会向坎朝正式递交战书。”

“有这几个时辰缓冲,坎离之战,未必不会有转圜余地。”

闻言,适才不曾发言的文武百官,皆是神色一动。

因为时间拖到了八月十九日,杜衡没法继续压着递交战书一事不告知坎朝。

百官只当坎离大战不可避免,注定劫运弥天,顿感心情阴郁,甚至对南奕与皇室宗老争执南君悦能不能继承帝位一事,都不太在意——反正不管谁当离皇,只要劫运被激发,都会让百官在大战期间,难以破境筑基。

对此未来,百官虽不至于心如死灰,却也确实有几分阴郁沮丧,难具朝气。

但要说起坎离之战尚可转圜,百官立马就不困了,纷纷看向南奕。

百官暗思:战书虽未递交,但事都已经说了,无法反悔不递战书,该如何转圜?

南奕淡淡道:“只要更改战书内容即可。”

闻言,百官面色颇为古怪。

就这?说了跟没说一样。

战书内容是可以更改,但以国家名义知会了递交战书一事,就没法随便改。

最多把开战时间往后改,避开八月这个特殊月份,也给边军更充足的准备时间,调动粮草军备等。

但战争本身,仍旧是难以避免。

不过百官皆知南奕非是哗众取宠的性子,便按耐性子,静候南奕下文。

“战事虽不可避免,但开战时间,乃至开战形式,皆可改之。”南奕也不故弄玄虚,径直道,“只要更改战书,不兴刀兵,改以武道斗战,佐以真气武道之推广即可。”

“就说,我开辟新道,为证大离国师之位,欲广传真气武道于四国百姓,特邀坎朝英杰与我以武斗战。双方只禁超凡手段,余者百无禁忌,且看孰强孰弱。”

“若我败尽坎朝群英,望坎君莫要阻我广传武道。”

待南奕说完,百官尽皆动容。

若让南奕实封大离国师,再赌上真气武道在坎朝的传播推广,倒是勉强够得上以国之名义递交战书,不至于太过儿戏。

但百官要想不起战事、不陷劫运,前提是必须支持南奕受封大离国师才行。

不少人迟疑间,礼部尚书司马乾元,当即开口:“先帝大业未半而悟道崩殂,诚可悲也。然战书已交,大离帝崩,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私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轻起刀兵。若南君能以武止戈,平息战事,其功莫大焉,足可为大离国师欤。”

“不过新皇尚未登基,谕旨难出,或需南君先行北上,及至凯旋,再设大礼,实封大离国师之位。”

九部尚书中,司马乾元年岁最大,本就是即将破境筑基的修士。放眼文武百官,他亦是最不希望坎离起大战,也最无所谓南奕成为大离国师的。

是以,他直接开口,表态支持南奕。

不过出于礼部尚书的职业素养,司马乾元将实封时间,挪到了南奕彻底平息坎离战事后,并不提前实封南奕。

商部苏光,文部蒋杰,皆作应和。

其他官员,对了对眼神,亦纷纷出声附议司马乾元。

若南奕当真做到以武止戈,百官承情,支持其受封大离国师,亦无可厚非。

如此不过一会,南奕距离大离国师之位,便只差了一道加盖玉玺的离皇谕旨。

压力,随之给到了几位皇室宗老。

卫世黎瞠目,诧道:“我见过恃功务高者,不以为奇。但似你这等厚颜,尚未立功,便想着挟功图名,着实令我开了眼界。”

南奕叹道:“宗老此言差矣。奕绝非好名喜功之辈,适才提议,实是因先帝临终口谕,希望我广传武道,宣扬大离威名。”

“若几位宗老觉得此事不妥,大可驳斥于我,不让在下参与其中。”

“后续战起,亦与我无关。”

南奕并未说谎。

按他原本计划,刺杀天启帝后,为安全起见,当立即溜走,不与百官照面。

至于坎离大战,亦非他所能左右之事。

但离皇出乎意料地并未追究刺杀之事,而是洗去南奕刺客身份,口谕举荐南奕为大离国师,希望南奕能接好盘,力挽狂澜,解决坎离战事将起这一烂摊子。

南奕因此,方才决定毅然站出来,不再退居幕后,而是以自身约战坎朝群英,取代坎离两国大战,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以武止戈。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受封大离国师,以及诛杀魔修南君悦。

受封大离国师,倒是可以往后推一推,毕竟现在还无新皇登基。

但魔修南君悦,罪无可恕,必须死。

南奕看向几位皇室宗老,目光坚定。

几位宗老气恼,很想冷脸呵斥。

但百官同样目光炯炯地看向宗老们。

司马乾元叹道:“八月,乃司牧之月。先帝妄图八月兴兵北伐,不顾天时,或遭天谴。今南君提议以武止戈,实乃顺天义举,有大恩于百姓、大功于社稷也。”

言下之意:大家都不希望坎离大战,你们皇室,也不要不识抬举逆天而行。

卫世黎冷哼了一声。

但皇室宗老主要是不想再出一个不听话、反过来排挤皇室宗老的强势凡人皇帝,倒也并非非得让南君悦做傀儡皇帝。

面对南奕以武止戈之提议,眼见百官支持,几位宗老传音商量了一番,终是应了下来。

“好,南君悦既是魔修,自该诛之。不过此人毕竟乃是昔年明文废太子之子,有着皇室血脉,当由宗老院进行刑罚,不会交由你来斩杀。”

南奕点头。

他没有当刽子手的癖好,只要宗老院确定会诛杀南君悦即可。

而后,卫世黎竟开口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当今元字辈的皇室子弟中,不知南君看好谁人可以继承帝位。”

南奕微怔,没想到卫世黎竟会征求他的意见。

但他旋即反应过来,他若以武止戈,挟功凯旋,注定受封大离国师。

届时,他地位之尊崇,尚在新任离皇之上。

宗老院也不想和南奕闹得不愉快,眼见南奕势头强劲,能屈能伸,干脆连新任离皇的人选,都问询南奕意见,卖一个顺水人情。

反正,不管选谁都是凡人皇帝,只要不是天启帝这种不知分寸的霸道性子,其实选谁都差不太多。

南奕下意识地想要推脱此事,不做掺合。

但话至嘴边,南奕又改变了心意。

他日功成,他受封大离国师,便相当于大离国父。

如果新皇人选都是由他来定,这大离国师之名,方才名副其实。

思虑片刻,南奕说:“今百业革新,正是国泰民安盛世之象。只要找个性子平和的皇室子弟,与民休养生息,即便什么也不做,也能当个中兴之君。”

“在此,我提议汉郡卫元宪继承帝位。”

“其人醉心书画,不慕名利,最适合做守成之君。”

南奕与卫元宪,打过两次交道。

主要是楚狂生为南奕造势时,有请卫元宪写文发报。卫元宪吹捧内功武道之余,顺带还吹了一波南奕的直描画技。

然后,卫元宪找南奕请教了一番直描画技的诀窍,不久便触类旁通,有所领会,画了一副别有韵味的形似之画——

画名《一团和气图》,大抵便是在画中画了三个人,而这三个人凑在一起,形体重叠间各自露出的部分,竟又组成了一个新的人。

此外,卫元宪亦曾找南奕购买过九花玉露丸,服食增寿,无意间摆脱了公冶青天手段影响,逃过一劫。

南奕没和别的皇室子弟打过交道,思虑一番卫元宪的性子,觉得其应该不介意做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遂作提议。

不过此事还要下来再看卫元宪自身意愿,却需等些时日。

…………

且说北地燕郡,坎离交界之边境。

在离宫之中,南奕与文武百官及皇室宗老达成共识后,当即便以灵犀蝶联系杜衡,告知更改战书,以武止戈之提议。

而杜衡候在边境,实是一直凭借灵犀蝶与苏光保持联系,关注南奕刺杀离皇之结果。

他希望南奕能在八月十八日了结此事。但毕竟是好几位蜕凡圆满修士护持离皇,南奕虽费尽心思,终究还是拖到了十九日才结束鏖战。

杜衡只能向坎朝知会递交战书一事,约定天明之后,正式越过边境,来坎朝递交战书。

现在,灰雾正浓,天尚未明,杜衡收到了南奕传来的消息。

“迟了,但不算特别迟。”

杜衡说着,取出了尚方宝剑。

此剑,如离皇亲临。

杜衡手捧尚方宝剑,即可代表离皇,更改战书。

毕竟战书是递交给坎朝,又没法以「君命社稷」进行加持,可以强改。

不过正常情况下,杜衡动用尚方宝剑更改谕旨,会使离皇心血来潮,知晓其操作。离皇若是不许,随时可以隔空废掉杜衡所做改动。

但现在天启帝已崩,暂无新皇,却是没人能阻止杜衡娇诏。

等杜衡更改完战书,灰雾渐散,将将天明。

杜衡趁着天明,越过边境,赶往坎朝边军所在递交战书。

但他心中却是在感慨:“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或许,是时候考虑破境筑基,避开凡世后续浪潮了。”

杜衡本是陶知命的同代人。陶知命勇猛精进,早早便晋入玄阶,乃至于又主动跌境重入凡世。

杜衡中规中矩地当官,官拜吏部侍郎,倒也修至了蜕凡圆满。

眼见南奕都开始想着追求大离国师之位,意图于坎离震兑四国尽皆传武,杜衡觉得,自己还是早南奕一步筑基,将吏部侍郎的位置留给师弟们去坐比较好。

————

唉,好多书都养肥了,自己都想摸鱼了Orz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2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