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214 齐天旧事化为妖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大离王朝,齐郡,齐天城。

数位武安卒修士,正在追逐一全身皆乃黄铜之色的铜猴。

铜猴身形矫健,手脚并用下,穿梭大街小巷,竟比几位修士还快。

但在武安卒的紧追不舍下,铜猴最终还是从城里,逃到城外,试图钻进城东方向的密林里。

不时有几道术法,因武安卒预判到位,成功落到铜猴身上,发出金钟震鸣之声响。

可除去声响外,铜猴仿佛全然无视了武安卒追袭,脚步不带半点停顿。

眼瞅着铜猴很快便要钻入密林,几位武安卒皱眉,不再留手,转而全力施展攻伐神通攻向铜猴。

铜猴没有向后看,只奋力往林中一跃。

“住手!”

恰此时,九执道人遁光赶来,落在铜猴身前。他尚未站定,便不假思索地出手,拦下武安卒术法,护住铜猴。

“武安监办案,闲人退散。”当先一位武安卒武官,大喝出声。

九执道人面色冷肃,丝毫不带迟疑地反问:“办案?武安监何时,竟连精怪都要滥杀?”

一共五位修士,只是齐郡武安监中普通一小队,皆在养气修为。

而九执道人虽是散修,却是蜕凡修为。

是以,面对九执道人护住铜猴,五位武安卒,只得蹙起眉头,解释道:“此猴虽是精怪,却暗藏诡异。为城中百姓安全故,当将其收容拿下。”

“这几十年都平平安安过来了,现在却来说什么暗藏诡异,简直荒谬。再者,我看汝等适才出手,哪像是只为收容的样子。”九执道人冷哼一声,说,“恕我实在无法信任汝等。”

有武安卒感觉不耐烦。他们不认识九执道人,便道:“只要此猴束手就擒,我等可保证不伤其性命。但若不就擒,道友当真要为此猴阻拦我等不成?”

此时,在九执道人侧后方,铜猴正身躯笔直地蹲在密林入口的一处石碑上,紧紧盯着几位武安卒。

其神情桀骜不驯,有着一股冲破俗世隔阂的百无禁忌感。但脸上却满是皱纹,既像老猴,又像猥琐老头。

他看着几位武安卒,目光平静,并未多言。

而面对武安卒喝问,九执道人则只淡淡开口:“我从小便是由猴爷抚养带大。汝等若是想带走猴爷,先过上我这一关。”

铜猴,虽有铜猴之名,实则却是蜡猴。

其身原乃婚喜红烛烛泪,因齐天城比翼阁连续百年举办大婚,交感百年以来诸多新婚夫妇之爱意,化为精怪。

但化作精怪的铜猴,许是受新婚夫妇观念影响,竟母性十足,喜爱小孩。

有家亲父母的孩子,铜猴只是偶尔看看,暗中护持,免得摔伤跌伤等。

可无父无母的孤儿,铜猴却会竭力照管。

虽不至于齐天城所有孤儿都被铜猴成功抚养带大,但几十年下来,铜猴养活成人的孤儿,倒也为数不少。

其中,更有一人跌跌撞撞,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修士,苦修求索多年,已然步入蜕凡境界。

此人正是九执道人。

当然,此时的道人,尚未得到九执之道号,尚只是一位无名散修。

得知九执道人曾为铜猴抚养带大,几位武安卒,顿觉棘手。

不过,也仅仅只是棘手而已。

因为,武安监办案,从不单打独斗。

虽然追逐铜猴的只是武安监一个小队,但这只是其他小队在别处巡逻,没能抓到铜猴踪迹罢了。

在城中展开追逐期间,他们已经激活特定符箓,表示目标已发现,正在追捕之中。

所以这会儿,其余武安监修士亦在陆续赶来的路上。

见九执道人铁了心护持铜猴,几位武安卒亦只得动起手来。

见状,九执道人叫铜猴躲进密林,自己则只身独战众武安卒。

因为这些武安卒并无杀心,且修为本就低于九执道人,一时间自是被九执道人轻松拦下。

有武安卒不解:“你这道人好不知趣。我等都说了只是收容,你又何必阻拦?难不成我等还会蒙骗于你不成?”

九执道人还是之前那句话:“几十年都平安过来了,现在却来说什么暗藏诡异。呵,恕我信不过汝等。”

领头武官,即这一队武安卒的伍长头疼道:“身为精怪,同样有着神通在身。道友既是认识此猴数十年,那可曾见过此猴运使神通?”

九执道人想了想,确实没见过铜猴运使神通。

这位伍长继续说:“此猴神通诡异,一旦用出,遗患无穷。为城中百姓安全故,确须将其收容看管起来。还望道友行个方便。”

九执道人不为所动,只是轻声开口:“那又怎样?”

就算猴爷神通真的诡异,可这么多年都平安过来了,九执道人并不觉得有收容猴爷之必要。

倘若武安监真想收容猴爷,九执道人亦只会觉得是郡府在搞一刀切,没事找事。

所以,受到铜猴养育之恩的九执道人,不肯听武安卒之劝。

他为铜猴断后,拦截一众武安卒,并不后悔。

但随着武安监修士陆续赶来,九执道人应付起来愈发吃力,甚至难免受伤。

当武安监蜕凡修士也有赶来时,九执道人知道,自己恐怕是拦不住了。

可他仍旧拼尽全力,以散修之身,拦下蜕凡修士及十数位养气修士,只希望猴爷能尽量跑远一点,躲藏起来。

不过就在此时,本已潜入密林里的铜猴,竟又折返回来。

“傻孩子,何至于此。”铜猴叹道,“都住手吧。”

铜猴对九执道人有养育之恩。为护住铜猴周全,九执道人自当竭尽全力。

可铜猴又怎能忍心让九执道人为断后一事重伤?

感知到密林外动静愈发惊人,已经钻进密林里的铜猴犹豫片刻,终是重返林外。

他看向一众武安卒:“是元家家主叫汝等来抓我的吧。汝等单知我神通诡异,便要抓我。可元家拐卖稚童,汝等管乎?”

此刻在场修为最高的蜕凡修士,也就是齐郡武安监一位旗长,目光闪烁,沉声道:“此事,我等后续会去调查。若有证据,自会处理。”

“呵,证据。反正老猴子我,是不配作为人证。”铜猴似笑非笑。

武安监旗长继续开口:“放心,我等定会重视此事,严肃追查。而且,将伱收容安置,又不是夺你性命。等查出眉目,未必不会请你做证人。”

“我能信你么。”铜猴看了眼旗长,又看向其他武安卒,“我能信汝等乎?”

一众武安卒相互对视数眼,迟疑间,倒也一个接一个应下此话,表示后续定会秉公执法、严肃追查。

毕竟,当着众人的面,没人会在口头上表示自己执法不为公。

见状,铜猴老态龙钟的脸上,浮现出古怪笑意。

他扫视了一圈诸位武安卒,最后看向九执道人,叹道:“傻孩子,对不起了。”

九执道人一直在旁皱着眉头。

如果铜猴愿意主动被收容安置,九执道人倒也没了出手的理由。

可所谓收容,正常只是活动范围被局限于城外一处山谷中。但得知猴爷今日被捉,乃是与元家有关,九执道人实在放心不下。

不过,就在这时,听到猴爷口呼“对不起”,九执道人心中立即涌起一股不安之意。

他刚想开口追问铜猴,铜猴却已经运使出神通,融化身上如铜之蜡。

所有修士,包括九执道人在内,都是心生恍惚,不由自主地紧紧看向铜猴。

正在融化的铜猴,在每个人眼中变化出不同模样,顺应每个人的心意。

如有着心仪暗恋之人,在其眼中,铜猴便是变作相应模样。

如是痛失爱妻者,铜猴在此人眼中,亦会变作亡妻。

而在九执道人眼中,铜猴则是从猥琐老猴,变作一慈祥老者。

铜猴融化了足足一刻钟。

一刻钟后,铜猴如同燃尽的蜡烛,化为灰灰。

但在此期间,对于所有武安卒来说,他们就像是看见心中挂念之人,在死前凄然笑着说:答应我,待我死后,一定要将元家绳之以法,从严处理。

这一刻钟场景,将永远铭刻在众人心底,化作执念,不时忆起。

若铜猴全力施为,甚至能凭此神通扭曲全城百姓之人心,进而干涉人道气运——这也是一众武安卒,收到通知,要将铜猴收容拿下的缘由。

但铜猴终究留手了,没有裹挟全城百姓,单只是对武安监修士,包括正从城中赶来的诸多武安卒,运使神通。

他种下执念,犹如思想之钢印、道心之契约。

要么,顺从此念,将元家绳之以法,化解执念。

要么,抗拒此念,引得道心不稳,生出心灵罅隙,为心魔所趁。

当铜猴化为飞灰不复存在,他便活在了一众武安卒心中。

可是,在九执道人身上,却是出了意外。

铜猴并未刻意给九执道人种下执念,因为他并不想将九执道人卷入此事。

但铜猴运使神通之时,九执道人离他太近。

即便铜猴不主动为九执道人编织执念,九执道人也会自然而然地一念化执,即某个念头自发化作执念。

所以,铜猴对九执道人说了一声对不起。

但正常来说,一念化执,既是本来就有的念头,即便化作执念,也该影响不大。

可铜猴没能料到,九执道人身上,竟生异变。

在铜猴融化之时,九执道人回想起从小被铜猴抚养带大的艰苦日子,将铜猴看作了一身材高大的慈祥老者——

彼时,九执道人还只是个孩子,所以铜猴在他眼中,身材分为高大,可以为他挡风遮雨。

已经意识到铜猴神通一经使出便会身陨,九执道人心中满是不舍与眷恋。

然后,他生出一念,决定要背负猴爷之名,替猴爷继续走下去。

正常来说,此念化执,无非就是九执道人后续会死磕元家,然后也投身孤儿抚养救助事业。

但好巧不巧,九执道人身上,正装着一葫芦猴儿灵酒——

并非普通猴群酿造的猴儿酒,而是九执道人特意出海,于海外带回的猴儿灵酒。

这酒,他原是为铜猴所带。

一旦铜猴饮下猴儿灵酒,即可重塑肉身,打破精怪之桎梏,从精怪化作妖身,从此踏上修行之路。

但九执道人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赶回齐天城,还没来得及将猴儿灵酒赠给铜猴,便撞上铜猴被武安卒追捕,只能连忙出手拦下武安卒。

然而,武安监办案,从不单打独斗。

其他武安卒收到消息,陆续赶到,很快便将九执道人压制住。

本已逃入密林中的铜猴,终是选择重返林外。

他知道,面对认真起来的武安监,除非自己愿意远遁海外,再也不回陆上半步,否则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

与其让九执道人因断后一事重伤乃至殒命,不如不再逃窜,正面一众武安卒,以性命为代价运使神通,确保武安卒后续,会将私下拐卖稚童之元家,绳之以法。

当铜猴运使神通,融化之时,九执道人心生悲意,决定背负猴爷之名,继续其未竟之事。

而他装在酒葫芦里、本欲赠给猴爷的猴儿灵酒,竟在九执道人心念变化间,生出感应,沸腾起来。

九执道人恍惚明悟:只要饮下猴儿灵酒,他便能化作心猿血脉,真正做到背负猴爷之名。

他也可以不饮酒。

毕竟他只是在铜猴神通影响下,恰与猴儿灵酒生出气机感应而已,并不会强制让他化妖。

但九执道人想也不想,当着众武安卒的面,取下酒葫芦,启开酒塞,一口饮尽猴儿灵酒。

然后,他迈开七步。

每走一步,他身上都会生出变化,变得愈发像妖。

等七步走完,九执道人也就彻底化作妖身,毛发飞扬,姿态狂野。

他语带悲切,高声吟道:“猴儿灵酒点尸薪,血化心猿焚旧身。七步踏歌妖异变,九执为念绝凡尘。”

七步成诗,七步亦化妖。

一众武安卒愕然看向九执道人。

“道友,你怎如此糊涂?竟自绝道途化为妖身,糊涂啊!”武安监旗长扼腕叹息。

就算他们是亲眼看着九执道人化妖,不至于像看见陌生妖修那般立马生出剥皮抽筋拔骨采血之念,不会就此动手打杀道人。

但九执道人化妖,注定不宜在人道王朝境内久滞,须趁早遁至海外,方得安生。

“我知道,凡世自此,与我殊途。”九执道人昂首,露出与此前铜猴极为神似的桀骜面容,“猴爷只是精怪,神通有限,只能暗中调查,难以留下证据,更难以亲自动手打杀贼人。”

“但,我可以。今日,我宁化妖,也要诛灭元家。”

“元家拐卖稚童,采生折割,摘取五脏六腑以制血丹,生祭活人,乃是人面兽心、十恶不赦之辈。今日,唯有诛其全族,方能平我心中之愤。”

九执道人运使心猿神通,将心中怒火,凝聚成一根长棍。

他右手持棍,指向一众武安卒:“汝等今日,欲拦我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2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