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282 请先生赴死证道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瀛州岛时,南奕曾与孙九执与宋忠基于《志士仁人》畅聊过一阵,既是在谈心,也是在收心,让孙九执与宋忠,尽可能与南奕本身观念,能取得共识,求同存异。

闲聊中,南奕将负责提供人口红利的底层民众,称之为藿食者;将高高在上的既得利益者,称之为肉食者,可以以藿食者为食。

在拥有超凡之力、弱肉强食的修行界,肉食者食肉,具备天然的正义性。

南奕既不认为前世天夏的赤色之火,可以无缝衔接到此世;也并不认为在此世有因地制宜点燃赤色之火的必要。

恰恰相反,南奕一直以来,是怕宋忠被他所写的《志士仁人》,也就是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精神给带歪,心思拐到赤色之火上,妄图以赤色之火树立道心。

在南奕看来,肉食者食肉,无可厚非。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肉食者既以藿食者为食,便该尽职尽责,为藿食者提供一定的便利乃至庇护。

如此,方是双方维系合作共生之局面,即藿食者以身为肉供奉肉食者之前提。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的当是藿食者所代表的族群,而非肉食者在名义上组建的“国家”。

如果肉食者只顾食肉压榨,不仅不为藿食者提供便利,还反过来想方设法地加剧位阶固化,全无同胞情谊,视藿食者为牛羊猪狗,那么与其说双方是藿食者、肉食者之分,不如说双方已是两个不同族群。

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面对此等肉食者,拔剑斩之,即是大义。

换言之,南奕眼中的行侠仗义,实是出于生而为人的共情感,路见不平,生出不忿之意,遂以族群之大义,剑斩不义,求取念头通达。

在此基础上,他甚至可以无视肉食者编织的“王法”,以武犯禁,自然谈不上正义。

至于以武犯禁后该如何善后,南奕却是懒得考虑。他坚定认为,行侠仗义,只需救人一时,再授之以武种,传其真气武道,而不必想着救人一世。

简单说,他人若无自强自救之心,南奕也不会秉持圣母之心去做保姆。

但如果宋忠心思拐到了“正义”上,追求起公平公正的赤色之火,试图为藿食者做保姆。南奕不敢说他做法不对,却知这条道路坎坷至极,且对修行成仙没什么助益。

所以,自打发现宋忠隐约有点赤色倾向后,南奕偶尔会与其聊上几句,关注其思想观念。

而相较宋忠,孙九执却是不存在什么妇人之仁、圣母之心。

他只是因童年经历,对肉食者天然不喜,各种看不惯,却说不出为何看不惯。

南奕的话,于孙九执而言,就像是提纲挈领的思想纲领,令其恍然大悟:

原来,他之所以看不惯肉食者,乃是因肉食者不当人子,窃居高位却不尽责,只视藿食者为猪狗牛羊。

站在普罗大众的藿食者立场,他若向不当人子的肉食者出手,乃是在行侠仗义,践行侠道。

而践行侠道,就算孙九执道途主体不是侠道,也称得上是在修行。

如此,既能令念头通达,又是在认真修行,岂不妙哉?

本就是百无禁忌性子的孙九执,得闻南奕之言,醍醐灌顶,顿时去了颠覆旧有秩序的最后一分自责,并生出一股使命感:他不是在单纯发泄私欲,而是在行侠仗义!

错误的秩序,不能称之为秩序。

颠覆错误的旧有秩序,或许会有阵痛,却有望大破大立,于新生秩序中革除旧弊。

至于究竟该如何善后,却是不需他来大包大揽。

行侠仗义,广传武道,是给人自强自救的机会。

有选择之自由,肯定比位阶固化下的别无选择,要来得强出许多。

所以孙九执几乎没怎么犹豫,便答应加入南奕的真气武道做源武者。

然后,孙九执本体留在南海,与程龙配合,在南海暗中搞事,试图颠覆南海小妖在玄阶妖魔麾下麻木不仁的旧有秩序。

如果一定要追求公平正义,那么,让自己成为最大的肉食者,将原有的肉食者自云端打落沦为藿食者,方是真正有望实现的公平正义。

孙九执如此认定。

与此同时,其分身孙不悟,则是跟着南奕等人回返大离,专修真气武道。

孙不悟特意等到「均仙索」平均到他身上的养气大成修为消失,恢复黄阶下品之身,才开始以汉郡为起始,不断挑战传统武道之宗师,即传武宗师。

在南奕广传武道还只是内功武道的时候,因为郡守为其造势并站台,彼时还属于楚郡治下的诸多传武宗师,并未站出来反对内功武道。

毕竟此世民间风气便是,离皇的话可以不听,因为天高皇帝远;但当地郡守的话,却是不得不听。

所以南奕在楚郡时,只有一个被魔修宫劭设计蛊惑的魏郡魏刀,跑来表示不满,想打死南奕以恢复武道本来面貌,却被南奕一剑枭首。

等楚郡变为汉郡、内功武道升级为真气武道,汉郡本地的传武宗师,或是猜到了南奕的修士身份,仍旧不曾站出来反对真气武道。

这些传武宗师,十有七八,都是上了年纪的耆老。

年纪稍轻尚是中年的传武宗师,羡慕燕青云之余,大多都已悄然转修真气武道。

而这些耆老,大抵寿元无多,就算着手转修长生真气,等修出名堂,也多活不了几年。

他们许是觉得与其改换门庭延上区区三五年寿元,不若守住传统武道宗师之身的气节,至今也未转修真气武道。

燕青云负责汉郡传武事宜时,想着这些耆老毕竟是前辈,只要不站出来反对真气武道,他也就井水不犯河水。

但换成孙不悟,性子桀骜,却是不将这些人情世故放在眼里。

他的心猿真气,只适合传武宗师转修。为了在真气武道上走得更远,孙不悟以汉郡为起始,挨着登门踢馆,径直找上传武宗师。

要么随他转修心猿真气,要么,被他用心猿真气直接打死。

孙不悟如此放言。

他也丝毫没有柿子先挑软的来捏这种想法,其踢馆踢的第一家有着传武宗师坐镇之武馆,便是两口子皆为传武宗师的一对中年夫妇。

其中,女子姓贾名洁珲,擅使拳法,修有战天斗地的霸道拳意,是为女拳宗师;男子姓甄名仕淳,修有绵绵剑意,擅守御。

孙不悟登门踢馆时,甄仕淳与贾洁珲相互依偎,状似正待亲热。

结果孙不悟招呼都不打一个,直接踢开武馆大门,扫了两人兴致不说,更是令两人面色难看。

贾洁珲整了整衣衫,从甄仕淳怀里站起,看向孙不悟,冷声道:“尔是何人?擅闯本馆意欲何为?”

孙不悟只是懒得讲礼,直接踹门踢馆,却并不打算不发一言地抢攻。

在进了武馆后,他特意等甄仕淳夫妇收拾好状态。

见贾洁珲质问他来意,孙不悟随口道:“吾乃真气武道心猿法脉之主,孙不悟是也。今日来此,特请二位随我修行,共参大道。”

贾洁珲闻言,更是怒喝:“好个狂徒,我等看在前任郡守的份上,不去找尔等麻烦。尔却跑来此处踢馆,委实是不将我俩放在眼里!”

贾洁珲气急。

今年年初,她好不容易才说动甄仕淳投钱,建起一家武馆,准备开馆收徒。

结果郡守楚狂生,突然开始鼓吹起内功,并拉踩传统武道,说些“不修内功难成大器”的鬼话。

两边时间刚巧撞上,原本还有意拜入他们武馆学艺的百姓,纷纷跑去修内功,嫌弃他们武馆只教外功乃是在糊弄人。

武馆门可罗雀,使得夫妇两人投钱开建武馆的举措,瞬间成了笑话。

眼瞅着大半辈子的积蓄相当于是瞬间化为乌有,整个武馆就他们夫妇两人在,连一个学徒都没有,甄仕淳气得不想说话。

贾洁珲同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今日在武馆里,与甄仕淳耳鬓厮磨间,劝道:“武馆受真气武道挤压,开不下去,乃是难以预料的意外状况。此非战之罪,淳郎也别太放在心上。”

“不过武馆空置,终是浪费。与其继续空置,不若交给我,改做其他营生。”

简单说,贾洁珲是想做甄仕淳的思想工作,一边劝导甄仕淳别怄气,一边打算说服甄仕淳将武馆转到她名下,由甄仕淳掏出剩下小半辈子的积蓄重新装修武馆,以她的名义改做其他营生。

结果突然蹦出个天杀的孙不悟跑来踢馆,不仅扰了她的兴致与计划,更是大言不惭地叫嚣着让两人认输,做其跟班。

新仇旧账两相交加,贾洁珲登时气急。

她作为女拳宗师,本就是霸道性子,当下也不再忍耐,丝毫不留手地勃发拳意,隔空一拳轰向孙不悟。

其拳意凌厉,不在刀意之下,仿佛万千刀芒凝聚为拳锋。

一拳之下,不仅是要叫孙不悟遭千夫所指,宣判其有罪,更是要叫孙不悟遭千刀万剐,粉身碎骨。

只是孙不悟继承孙九执性子,其心如铁。什么千夫所指,他横眉冷对间,却是根本不为所动。

在南海,孙九执故意勾动群妖心绪,不仅是真的遭群妖讥讽嘲笑,更是与诸多小妖头目斗过法、打过架。

莫说只是贾洁珲的虚幻拳意,便是当真粉身碎骨,孙不悟也是浑然不怕。

他不躲不闪,生生受了贾洁珲一记隔空女拳之拳意,然后裂起嘴角,冷声吐字:“就这?”

语罢,孙不悟抬起左手,状似随意地隔空一掌扇向贾洁珲。

在其对面,贾洁珲面色陡变。

她适才出手,是全然没有留手,想着孙不悟强闯武馆踢馆在先,她即便失手打死孙不悟,也是孙不悟取死有道。

而她的拳意,乃是寻隙而动,只要受拳者怀有心灵罅隙,即可顺着心灵罅隙宣判其有罪,并予以制裁,隔空亦能将人生生打死在耻辱柱上

结果,她一拳下去,只觉孙不悟之心,根本不是常人之心,而仿佛一座内蕴庞大人心怒火的火山。

然后,火山爆发了。

孙不悟一掌挥出,在贾洁珲眼中,就像是火山爆发后,万万人的人心怒火,凝聚为一道岩浆炽流,遮天蔽日地砸向她,叫她无处可躲。

她引以为傲的千夫所指之拳意,在万万人的人心怒火下,竟是如此苍白。

自知气机被孙不悟锁定,躲无可躲的贾洁珲,只能尖声道:“淳郎救我!”

“唰”地一下,甄仕淳拔出了剑。

准确说,是抽出了腰带。

甄仕淳没想到贾洁珲身为女拳宗师,竟在一个照面下落入下风。

他俩适才正欲亲热,根本没有佩剑在身。情急之下,甄仕淳只得解开腰带,当作是软剑,甩手一挥。

好在传武宗师交锋,拼的是武道意志,重意而不重形。

莫说腰带,便是寻根树枝,乃至于飞花沾叶,皆可灌注剑意。

而甄仕淳剑意绵绵,颇类南奕所知的太极剑,比起进攻,更擅守御。

他挥动腰带,却是以剑意撑起了一方气场。

虽说有些画地为牢、自求羁押的狼狈样,却到底是替贾洁珲接下了孙不悟随手一掌。

就仿佛,即便真有火山爆发,也影响不到羁押牢中自寻清静的甄仕淳。

然而,这只是孙不悟随意一掌,只灌注武道意志,却未以心猿真气加持罢了。

在甄仕淳拔出腰带展开剑意后,孙不悟右手一旋,举起铁棒,灌注真气。

如果说传武宗师的武道意志交锋,只是在心神世界生出幻象。那么真气加持,纵不如法力玄妙,也一样会有异象显现,且相当于精神、物理双重伤害。

更不说心猿真气还能勾动他人心绪,相当于附带有精神伤害倍增之效,远胜单纯的武道意志。

孙不悟只是稍一举棒,甄仕淳夫妇便恍若听到了一阵龙吟,好似万万人的人心怒火,在真气加持下,彻底凝合,并于一处。

“若阁下不欲从我真气武道……”

孙不悟神色肃冷,吐出数字:“便只能,请先生赴死!”

他迈步前踏。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甄仕淳心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9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