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149 真气武种定法脉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去岁年末,南奕身陷南石村,侥幸反向献祭了许洛,才仅以身免。

却不想,他死里逃生还没过多久,便有疑似许洛亲人的许贤,出现在南石村。

南奕当时还道自己是命中注定难逃一死,才杀许洛,又遇许贤。

却不想,许贤根本无心替许洛报仇,只在意许洛究竟死没死。

得知许洛尚有替命猫存世后,竟以元神修士之身,亲自送南奕回南山县,并顶着「龙气法禁」的道行消磨,在南山县保安医馆寻得替命猫。

眼下看来,当是许贤一直垂涎着许洛,欲将自身灾劫,转给许洛。

无怪乎许洛一死,暴露些许踪迹,便有许贤寻上南石村。

须知,山野乡村,可是无法之地,连凡人官府都不曾在意。即便全村皆灭,只要没出现灵境波动,正常都引不来修士一探究竟才对。

可并非楚郡修士的许贤,只半日功夫,便不远万里,赶到了南石村。

这是南奕一直深埋在心底的疑惑。

自打入道之后,得知度厄法域此等道法领域,实乃玄阶上品之元神修士所有;又见南天城度厄书院迎新先生杜元甫,竟不知度厄令实乃许贤所赠,南奕便一直疑惑不已。

当日在南石村,如果不是许贤突然杀出,南奕不会提前得知书院即仙门,进而猜测到此世修士颇重名望。

他当时也就不会急着让谢北河接手开明书馆,推行免费阅读,只为尽快造势,积累名望。

自然,以正常途径拜入无相书院,南奕没有特意炒作《明报》与《大离双龙传》,或许并不会早早觉醒天赋「天子剑」。

他的修行之路,也将完全不同。

可以说,一饮一啄,皆有缘法。

南奕此刻,心底深处的疑惑消去,反生唏嘘。

或许,医官许洛,之所以沦为魔修,正是因躲避许贤,根本不可能拜入仙门正道。

而且,仙门正道,也未必会管这种事。

毕竟,凡间世家,拜入仙门者,绝非一个两个。

可最终,多半是只有最早晋入元神期的修士,才能存活至最后。

南奕感慨不已。

而陶知命看向南奕的眼神,则带着一丝深意。

转劫化劫之术,施术对象,需要与施术者有着一定联系。

血亲耗尽后,若是仍未晋入地阶,还想继续转劫化劫的修士,多是建立教派,发展教徒。

南奕眼下传武,其实也是走在了立教传教这条路上。

南奕思索片刻,问道:“师兄,陆少煌转劫阳武者,具体可有说道?”

“陆少煌身上灾厄,应是阳气旺盛,阳根不落;而后命途多舛,易惹灾祸。”陶知命啧啧道,“他求细水长流,每位阳武者只得些许灾厄。结果,前者不仅不被视作灾厄,还反令不少武夫心动。至于后者,阳武者自相残杀,正是应了此灾作祟。”

南奕哑然。

如果是阳根永恒不落,如阳顶天一般,自然算是灾厄。

但阳武者若只是分得一丝灾厄,最多算是阳根难落。对某些人来说,未必是灾厄。

只不过,修《九阳魔功》者注定会与杀戮为伴,或杀人,或被杀,难得善终。应当没人会为了阳根难落而主动成为阳武者吧?

南奕一时间,竟不敢妄下断言。

但不管怎么说,得知《九阳魔功》现于郡城,都让南奕神色认真起来。

原本,南奕多是在傍晚将近时离开书店,找馆子简单吃过晚饭后回住宅。

今天他却是提前离开书店,赶回住处宅院,以定位符通知郭来。

不一会儿,郭来匆匆归宅,先是将他封印收集起来的一枚阳武者阳种交给南奕,接着欲向南奕汇报《九阳魔功》之事。

“此魔功我已知晓。你且长话短说,说下郡城此时境况如何。”南奕收下阳种,一边打量,一边抬手示意郭来不必再细说来龙去脉,省些字数。

郭来便沉声道:“魔功幕后之修士,当是陆少煌。他于城中各大武馆广传魔功,将诸多武夫,全数化作了阳武者。”

“各武馆内部,尚勉强保持着同馆情谊;但不同武馆间,本就有旧怨的,却是难以按捺,从今下午开始连番爆发血战,一发不可收拾,死伤者不少。眼下,二阳、三阳武者比比皆是,四阳、五阳为数稍少,最高的则似已至六阳。”

南奕疑惑:“武安卒难道没管?”

“有管,已将城内动武杀人之阳武者,尽数关押入狱。如若不然,此时怕是已经杀出了九阳武者。只不过武安卒近日,大多在郡城外环搜查诡灵踪迹,内环人手不足,反应不及,还是让各武馆火并之下,死了不少武者。”

南奕默思片刻,忽道:“郭老,且把手伸来。”

郭来伸手。南奕轻捏其腕,感应郭来体内武种,将最新悟得的真气修法刻入其中。

待南奕松手,郭来稍加感知,顿生异色。

郭来本身修行功法,名唤《原血战法》,可以兽血为引,接引原血源炁,修持感应、攻伐、爆发三类术法。

除去不得不啖生肉饮生血外,就散修功法而言,还算不错,没有太多戒律禁忌。

而南奕新传给他的真气修法,脱胎于《奕经》,却在内力基础上,衍化真气。

于郭来而言,内力几乎无用。只是为替南奕传武,他才稍加兼修。

可真气,却与内力不可一概而论。

“此乃真气,比寻常内力更胜一筹,可抵法力神异之百一。后续你可于郡城奕武者中,择契合原血源炁者,授其法门。”

“等真气积累起量,直接用来斗法自是不足,却可与法力相融,更易掌控。”

真气染自源炁,与相应法力同源,自可相融。虽说相融之后,术法威能照旧,并无变化,但掌控更加随心,亦算是一个优点。

而第二个好处,则在于真气混融于法力,能使修行功法带来的灾厄,烈度稍缓。

比如郭来,原本每过数日,就得啖生肉饮生血。但修成原血真气后,随着真气壮大,就能吃上一分熟乃至三分熟。

不过,仅仅这些,其实谈不上多吸引人。因为修炼真气,同样是需要修士投入时间与精力的。

这就好比说,修士在修行之余,花费额外的精力修炼真气,可以使自身法力更加可控、灾厄烈度略微变缓,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打磨自身修行根基的技巧。

但普通散修,未必有额外的精力;仙门弟子,则是不乏类似效果的其他秘传技巧,并不需要非得花时间修炼真气。

说白了,纯粹从修士角度来说,南奕新近完善的真气修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修行、打磨根基,不能说是烂大街的技巧,却也谈不上多大竞争力,对仙门弟子来说,替代法门不少。

但上述所言,指的是纯靠自身修炼真气的情况。

真气修法,既是以「天子剑」为基,自当与内功武道一样,有着聚众加持之效。

只要让自身下线的奕武者修炼真气,就能让传武源头的初代奕武者,即郭来、燕青云这种,额外获得真气。

如此一来,对郭来、燕青云他们来说,真气积累不再是依靠自身苦修的水磨工夫,自然就不会显得鸡肋。

再加上传武会带来一定的信力加持,可以辅佐修行,就使得替南奕传武一事,不再是苦差事,而是好处不少。

不过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完善这套真气修法,并不容易。

因为郭来、燕青云本就是修士,他们修炼真气,可以自行接引源炁于特定穴位,引而不纳,然后感染内力、衍化真气。

但普通奕武者,不可能让他们感应接引源炁,又该如何修炼真气?

却是多亏了霍子良,与南奕同饮悟道茶。

在一些魔教手段的灵感刺激下,南奕想出了法子,让普通奕武者直接观想指定真气的源头,即初代奕武者。

比如原血真气,就是有着原血武种的奕武者,观想郭来,循着冥冥之感应,使原血真气在体内搬运周天的过程中得以壮大。

为了便于区分,南奕更新了几个新称呼。

修炼内力者,仍旧称为奕武者。

修炼真气的普通武者,则称为真武者。

作为特定真气传武源头者,称为源武者。

当燕青云、郭来成为源武者,开辟出秘魔真气与原血真气的同时,也将正式与南奕所辟武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南奕也生出感应,他在「天子剑」的基础上开辟真气法脉,存在着数量上限,在此世天地法则的限制下,最多开辟十二道真气法脉。

他将燕青云定为初脉,郭来则是次脉。

两人本身的修行功法,分别修的是秘魔源炁跟原血源炁。

以相应武种为基,方便普通人修炼的真气修法,则可称作《初脉秘魔经》跟《次脉原血经》。

当然,这只是他们内部之间的称呼,方便准确理解与区分。

向江湖武夫传武时,可以有另外的叫法,往南奕所著里提及的神功大法上套用名字。

总之,在理解南奕传授的真气修法后,郭来实在是忍不住面现异色。

因为和最初的内功心法相比,真气修法实在是太过完善。

虽然普通人修炼真气,也是在内力基础上修炼,仍旧逃不出“天下武功出《奕经》”的范畴。

但内力神异只相当于法力之万一,只要不是“万法禁行”之类的特殊环境,在修士眼中压根不带正眼瞧的。

可真气神异已相当于法力之百一,虽不至于叫修士就此高看一眼,却也绝不会视若等闲。

因为真气修炼到一定境界的真武者,竟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凡阶与黄阶之间的界限,在理论上有着斩杀修士的可能性。

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此世六品阶秩,划分位阶尊卑。按说不同阶秩之间,当是有着天壤之别才对。

即便是天骄修士,不依靠高阶外力的话,正常亦最多能在同阶之中越级斗法,而不可能越阶斗法。

结果,真武者的存在,介乎于凡阶跟黄阶之间,模糊界限,虽不至于叫黄阶修士正眼相待,却又不能全然无视。

对于真气修法,郭来一开始只是讶异,觉得南奕给出的真气修法,太过完善,不再像是半成品。

不过郭来知道南奕参加了秦家的悟道茶会,能藉此省去一番推演完善内功武道的时间。

所以郭来很快就接受了真气修法已然完善一事。

但他随后,越是细品真气修法的存在异议,就越是震惊于真气武道所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郭来深吸一口气,强自压下心中的惊意。

天骄的世界,他不懂。

他十分务实,很快就不再去想其他,只坚定地抱紧南奕大腿。

他甘作南奕护道卒,正是看好南奕,觉得南奕前途远大,且能在修行上助力于他。

现在,距离他自荐护道卒不过半月,南奕就已将内功武道完善为真气武道。

郭来因此愈发看好南奕,也就愈发决意抱紧南奕大腿,唯南奕马首是瞻。

是以,郭来不作犹豫,直接上手原血真气,成为南奕麾下掌《次脉原血经》的源武者,同时也是南奕所辟武道,真正意义上的武道护法。

毕竟,原本的内功武道只能面向凡人武夫,哪怕郭来、燕青云兼修内力,实质上也不会因此纳入南奕开辟的武道体系中。

但随着内功武道迭代为真气武道,十二源武者对应的真气法脉,能将旁的修士纳入武道体系之中,自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方是真正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来自天夏的南奕,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相信一时的感情,却绝不会将长生路上的信任,寄托于可能会褪色变质的感情之上。

他始终坚信,阶级本身,最不可能背叛阶级。

只不过,在产业经营上,南奕可以通过让渡利益实现共赢,进而构建利益共同体。

但在修行之路上,南奕之前经常在想,追求长生独夫的修士,是否有着谋寻共赢的方式。

现在,他找到了答案。

虽然十二真气法脉,只能支持他最多拉拢十二位修士做源武者,看似数量不算特别多,却是“有”和“无”的根本区别。

南奕毫不怀疑,倘若有着十二位“道侣”真心实意的鼎力相助,绝对强于单枪匹马的独自修行。

只是,十二源武者,该怎样补齐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2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