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054 郡守心意孰能解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南奕用小说体裁来答卷,太过罕见,让阅卷官难以与其它考卷横向对比着打分。

但真要说来,如果不考虑郡守心意,就事论事,就文打分,其实在八十分至九十分范畴内,都算正常,只取决于阅卷官是否认可南奕如此答卷的思路。

可偏偏,南奕此文合乎郡守心意,一定会被呈递到郡守手中。

届时,阅卷官列出的扣分因由,或多或少,像是在隐射自身对郡守意图的支持程度。

这就让一众阅卷官很不好打分了。

他们心里带着气,暗自嘀咕:「此子不知是谁,为人奸猾,定是故意揣摩郡守心意以作文,不讲文德!」

然而糊名阅卷下,众阅卷官不知答卷者何许人也,便只能默契地看向莫元歌,仿佛要看出莫元歌究竟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但面对诸位同僚的视线,莫元歌面色如常,一点也不受影响。

他自然是故意的。

昨日听完莫如锋介绍,哪怕莫如锋只看了前一半,也让莫元歌知晓南奕此文究竟是何模样——乃烫手山芋之模样也。

所以莫元歌此刻,非常淡定地开口:“此文针砭时弊,合乎郡守心意。若我不说,无论谁审到此卷,都不好打分。”

“与其届时推来推去,不如大家一起商议,给个分数,趁早了结了它。”

最早审阅南奕考卷的阅卷官,连连点头,表示支持。

如果不是莫元歌整出这么一出,他按顺序审到南奕考卷,要独自打分,确实更加难办。

其他人闻言,倒是不好再说什么。

莫元歌继续道:“至于此卷,依我看,不若给个九十五分吧。其文立意虽佳,切题要害,但许是考场作文时间匆忙故,剧情凝练颇似纲要,未能展开篇幅细致描写,叙事不够自然生动,可酌情扣减五分。”

其他阅卷官颔首,没有异议,也不想有异议。

满分是不可能满分的。

但要给九十分,又不好注明扣分的点。

如此一来,折中一下,说些不痛不痒的扣分原因,给个九十五分正当好。

猜出诸位同僚不欲多管南奕答卷的莫元歌,给出了一個能让同僚们借坡下驴的分数及扣分点。

但莫元歌本人之所以愿意给出九十五分,则是希望答卷之人,即南奕,能有个更好的总分,稳拿当地学舍之头名。

或许,南奕文中提及的诸多问题,隐隐能和不少世家官员对上。

但莫家世代,皆在吏部系统为官,却是不涉及这些腌臜事——主要吏部修士多出自坐忘书院,修坐忘仙门之功法,大抵都有着洁身自好之戒律,不会同流合污。

正所谓观文即观人,在莫元歌眼中,南奕写出如此之文,品性不说端正,也起码歪不到哪去。

莫元歌不知南奕其他科目之分数。他看好南奕,便设法为南奕适当增上几分,稳上一手。

不过,在打分之时,需要三位阅卷官在考卷上签名打分。

因是提前选出来审的考卷,没有正式分配到的复审、终审阅卷官,大家都不想当另两个签名打分者。

于是一番推诿后,最终变成了在场阅卷官一起打分签字。

待下午收班,今天批阅完的考卷被送去录分入库。

录分时,南奕考卷上明晃晃的一长串签名,着实惹人注目。批阅其他科目考卷的阅卷官,好奇下取过来一看,登时如取了烫手山芋,顺手传阅给其他人。

于是,南奕考卷,被这群阅卷官们竞相传阅起来。

最后,一位正式官职较高的阅卷官,拍板道:“此文,当呈递郡守,请郡守再行审阅。”

录完分的南奕考卷,便就此送往了郡府的郡守办公间。

莫如锋在收班后赶来了批阅考卷的教化监这边,想瞅瞅南奕文赋考卷后半截内容。

结果一打听,分数出来了,卷子却是不见了。

他便又找上了族叔莫元歌,想问下南奕后面究竟写的啥。

莫元歌不愿多言,只是道:“你别问了,等郡守阅完,过几天你再去翻卷子自个看吧。”

因南奕所作之文太过针砭时弊,虽合乎郡守心意,以及莫元歌的眼缘,莫元歌却也不欲过多讨论此文。

莫如锋见小叔讳莫如深,虽心中痒痒,亦只得强自作罢,暂且压下追问后续的心思。

而郡守楚狂生,并不会每天都来郡府办公。

他直到三十号,天启三年的最后一天,才来了趟郡府。

然后,他便看到了南奕的文赋考卷。

楚狂生默运神通,掐指一算:“有意思,此番推演,至少七成内容合乎时势;余下的,也多是因为过于零碎,推演不开而已。”

凡人之中,竟出现眼光如此独到的人物,让楚狂生略感诧异。

不过,楚狂生找人问了下,得知南奕四门分数都已出来,总分370,不出意外肯定拿下南山县的岁考第一后,也就没再多问。

只要南奕成功夺魁,那就肯定会选无相书院,不用楚狂生堂堂郡守亲自多加关注。

比起无相仙门外门弟子这个身份,楚狂生更加看重楚郡郡守之职。

他晋升玄阶后的根基底蕴能有多强,全看他任职期间能有多大作为。

依着此世的修行法门,在黄阶这一阶段的修行中,包括楚狂生在内,黄阶修士是可以圈立道场,借助道场兴衰变化,来印证自身道行,打磨根基底蕴的。

比如说,以家族或产业为自身道场,将其经营好,发展壮大。

而楚狂生,身为楚郡郡守,自然是以整个楚郡为自身道场。

在楚郡,楚狂生就是天,是楚郡的青天大老爷。

他威权最盛,却也最是在乎民生。

因为楚郡民生变化,关乎其道途长短、根基底蕴,与其未来成就是息息相关的。

他自不想在自身道途里留有隐患。

但换成职位在他之下的其他修士,却又不一样了。

这些人,只顾着一亩三分地内的自身利益,并不在乎楚郡大局,多有损公肥私之举。

当然,楚狂生也不在乎大离全局,只在乎楚郡民生。

但这并不妨碍他牢牢盯着楚郡其他修士的一举一动。

世事如棋,众生皆子。

楚狂生与其他修士间的相互制约,正如博弈。

现在,南奕答卷合乎楚狂生心意,甚至让楚狂生冒出了敲打南天城内好几家世家的新鲜说辞。

楚狂生自然对南奕答卷十分满意,并未改动其分数。

他在心中幽幽想到:革新虽好,却不能阻我成道。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8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