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007 立约大离双龙传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明报?”谢北河品了品,并无异议,“可以,就叫《明报》。然后书名、笔名,也请南郎告知。”

“笔名,可称「奕名」,对弈之「弈」字。至于书名……”南奕略显迟疑,“按后续剧情,我原定书名为《神雕英雄传》。”

谢北河皱眉。

他想了想,婉言说道:“南郎你写江湖武夫事,又是初次作文。「英雄」二字非比寻常,只恐把握不住。至于神雕,是有何特殊之处?”

南奕讪笑,并不准备现在就说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此世重名,好些词汇不能滥用。单以新人新书而论,《神雕英雄传》,自非此世书名之首选。

他略一思索,说:“那叫《大离双龙传》,如何?”

此世并不尊崇龙凤,在民间传说故事中,所谓龙凤与其他凶兽区别不大。南奕猜测,大抵是此世真的有龙凤,且在上古年间对人族并不友好。

谢北河沉吟,虽觉用双龙喻指双男主有些奇怪,但武夫小说,武夫蛮横强大若凶兽,倒也说得过去。

“我以为此名尚可。不知费执事可有指教?”见费进摇头,谢北河接着道,“若无异议,那便请费执事起契定约。”

“好。”

费进当即起身,回屋里取出纸笔与印泥,开始起草契约,将适才商定《明报》与《大离双龙传》发行之事宜,写于纸上,一式三份。

而后,费进从怀里摸出一枚银元,压在契约上。

南奕双眸微眯,看向银元。

一枚银元,可抵百枚铜元。

官面上定此比例,可于钱庄兑银为铜。

但若想兑铜为银,此类业务,钱庄却是不予受理。

费进将印泥盒打开,接着双手合十,看向契约正色说道:

“太一玄妙至尊阳神在上,玄苍归寂灵封月宰为证,天启三年十二月十一日,费进在此立约。”

说完,费进右手拇指轻沾印泥,在三份契约上分别按下指印。

南奕却是耳朵一动,敏锐抓到两词:阳神、月宰。

继而又从原身记忆中,好似搜索一般忆起些许常识。

阳神、月宰且先不说。费进此举,乃大离签订契约之习俗,曰「立约在钱」——于签订契约时,取任意一枚大钱作为见证。

其中,如意通宝,即金元,为最佳选择;吉祥通宝,银元则居其次;平安通宝,铜元,堪可忝陪末座。

待谢北河也立完约,南奕依葫芦画瓢,照着开口:“太一玄妙至尊阳神在上,玄苍归寂灵封月宰为证,天启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南奕在此立约。”

他眨了眨眼,内视己身。

【志名:银契。】

【志类:印记。】

【志述:以银元为媒介,请得司魂之力见证,与费进、谢北河共同契约,议定《明报》、《大离双龙传》发行事宜。】

玄苍归寂灵封月宰,又称司魂月宰,在此世号曰「二月司魂」。

而南奕扫过费进、谢北河,确信两人都是普通凡人。

所以,哪怕是凡人,基于此世传统习俗走流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神诡之力?还是说关键在于银元?

南奕连忙扭头,赶在费进收回银元前,一眼「洞真」。

【志名:吉祥通宝。】

【志类:法器。】

【志述:由工部造物司与商部财度司联手铸印之货币,附有▇▇法阵。】

法器?就这玩意居然是法器?还附带有他暂时无法解析之法阵?

南奕略感错愕。

不过考虑到他对此世修行界还不了解,南奕倒也没有多纠结「民间货币居然是法器」一事,只是忽而有些感慨。

此世神诡异力,似乎已经融入凡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却并不明显,而是道法隐秘、神诡暗伏。

他想起前世《周易》,书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所以,此世凡人王朝,恐是神诡隐于幕后,并非真个全是凡人。

南奕定了定神,收回思绪。

谢北河正在向费进告辞:“那《明报》首期排版刊印,就请费执事上心,争取本旬之内完成,好在新年前夕打响名头。”

“好说好说,一切包在费某身上。”费进拍着胸脯保证。

谢北河起身,看向南奕:“南郎,再随我回趟北河居,我好支些铜元预付稿费。”

南奕当即点头,跟在谢北河身后辞行。

不过将出小院时,却见院门口趴了只缩作一团的黑猫。

听到有人从院中出来的动静,黑猫一个激灵,猛地起身跑开。

南奕瞥了眼黑猫,虽未看清其长相,但观其毛发光泽,非是野猫。

或许,是左近谁家家养之猫。

南奕也没在意,跟着谢北河重回北河居。

谢北河回到店中,取出十枚铜元交予南奕:“南郎,后续文稿不用着急赶。岁考乃人生大事,剩下半月你先备战岁考,等岁考过后,再交稿于我。”

“好的,有劳谢叔关心。”

由于刊印之事须送往郡城才能完成,所以三人商定以旬刊形式发行《明报》。

一旬一刊,一刊一章。

南奕昨夜赶出万字文稿,能拆成三章,足够支持到岁考之后。

他并不扭捏地接过铜元,复又告辞,往南山学舍回赶。

今晨他醒得早,出门也早,错开了诸学子来学舍上课之时间。

又随着谢北河来回跑了几趟,此时已将近晌午。

南奕估摸了一下时间,干脆又在外面吃了碗面,等学舍开始午休小憩时,方才重新回到学舍。

看见南奕姗姗来迟,学舍讲师朱献,面色有些不豫。

宋忠倒是给他说了,医官建议南奕近几日静养之事。但南奕一大早便跑到外面晃悠,不知去了哪,可跟静养一说沾不上边。

不过读书学习上心与否,终究是学生自己私事。朱献忍住指责之意,只淡淡开口:“南一你若需静养,自回寝所歇去,不必再来告假。”

南奕小步快走,行至讲师朱献跟前作揖请罪:“今晨料理琐事,未及告假,还望朱师恕罪。”

见南奕认错态度尚可,朱献面色稍缓:“学业本自为,岁考往日成。你自个心里有数便好。”

“学生知道,自不敢怠慢功课。不过医官有言,学生需静养数日。纵是不敢松懈,这几日恐也不便与人讨论,只求旁听与会。”

朱献想了想,点头道:“可。”

南奕遂入室就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4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