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138 南奕讲课茶会邀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二月二十,偶数日,又是书院上课的日子。

在顾永择身陨后,魔修暂时偃旗息鼓,学子们也就重回上课日常。

这些学子,暂时还未入道修行。

他们或是对内功有些好奇,或是在追《大离双龙传》更新,或是单纯给南奕捧个场,每天来书院时,大抵都会顺带买上一份《明报》。

然后,他们便看到今日《明报》上,留有版块刊载《志士仁人》。

何以为侠?

志士仁人。

南奕所在之聊斋,一众同学正是少年意气最盛之龄。

他们看完《志士仁人》,心中顿生慷慨激昂之气。

只因南奕此文,呼吁世人伸张大义,当不畏强权,不受利诱,以心中浩然正气,践行侠道,敢于亮剑,直面腐朽之顽疾。

其文其理,本质上就是在为底层民众发声,乃是一篇立足于民心大义之雄文。

平民出身的书生学子,正是热血年龄,阅此文时,竟生感同身受之感,仿佛自己也在跟着仗剑直行,呐喊出声。

他们围住南奕,七嘴八舌地提问,询问关于侠道、关于内功的点点滴滴。

当讲师来斋舍时,见状,干脆也不自己讲课了,直接让南奕上台讲课。

南奕并不怯阵,欣然上台。

《志士仁人》,虽是南奕文抄自王阳明之作,但他并非单纯搬运,而是结合自身所思以及所需,加以修改,另起论述。

南奕首先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论点,提出民本思想。

接着,南奕并没有提什么民主言论,而是以民本思想为基,论述大仁大义。

他认为,百姓忙于生计,很难为自己发声。但这并不能表示,百姓利益受损时,就活该忍气吞声。

作为有志之士,追求大仁大义,当坚持为百姓发声。

只要能为百姓争取利益,就是在践行侠道,养一身浩然侠气。

只不过,在追求践行侠道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手段,才能行侠仗义。

这个手段,可以有很多。

但南奕选择了武功,并为修炼武功的志士仁人,开辟内功,丰富武功手段。

所以,南奕开辟的侠道,暂时来说,基本可等同视作内功武道。

在南奕介绍后,不少同学都对内功挺感兴趣。

若让他们辛苦练武技,南奕同学有着自知之明,知道自个很难坚持,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不一定能做到。

但内功修炼,只需要打坐搬运提炼内力就行,大伙基本都想试一试。

不过收到讲师传音,说分享文章学说可以,但内功暂时别往外传的南奕,只能歉然道:“内功修炼,暂时靠的是手把手带人入门先。大家若只是单纯想体验内功,烦请等待一段时间,让我近期先处理好那些前来找我的江湖武夫。”

「奕名」即南奕笔名的消息,并不算彻底公开。

但此事毕竟没有特意保密,郡城之中,个别消息灵通的江湖武夫,最近其实已经跑到诚友书店附近来找过南奕。

对这些武夫,南奕只说:不准在书店外面跪下,他会找人暗中考核评估他们是否适合修炼内功。

凡是想通过下跪,或者别的方式闹出动静,欲以道德绑架逼迫南奕传授内功者,直接永世不传内功。

而暗中的考核评估,主要是由郭来暗访,了解这些武夫的具体品行。

目前,暂时没有武夫当真在诚友书店外行跪礼,惹出会导致南奕即「奕名」之事彻底暴露的动静。

不过,这些武夫,最近还是蛮喜欢在无相书院和诚友书店外转悠,想和南奕来个“偶遇”。

…………

而当聊斋这边,南奕侃侃而谈创作《志士仁人》之心路历程时,楚天行所在斋舍,却是不同景象。

楚天行身为斋长,为斋舍题一「问」字,号曰问斋。

他本意想的是,当下正处大变之世,百工技术快速发展,不少学说思想也是日新月异。身为学子,当有求学之心,多问多思,方能有所成。

但今日,楚天行只想让他班上的同学统统闭嘴。

他这个班,相当于公子班,基本都是世家子弟出身。

就算因未曾觉醒天赋神通之故,没能提前入道修行,却也多少知道些修行之事。

所以,对于内功一说,他们并不怎么好奇。

而在看了南奕所作《志士仁人》后,他们虽觉南奕写得不错,自身情绪也有些被文章带动,但这群公子哥,仍旧冷静。

因为,立场不同,阶级不同。

虽然南奕并未挑明何为腐朽之顽疾,但公子哥们心里门清,若真按南奕文章行事,所谓侠客,就算不特意针对各大世家,也一定会和世家产业起冲突。

已经入道的世家修士,目光长远,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但这些公子哥,多为世家庶出,且最后也未必能入道修行,他们眼下,自是不会当真往心里追捧南奕文章。

不过,虽然不打算追捧南奕,但当着楚天行的面,这群公子哥,却是最喜欢吹捧南奕了。

某种意义上,这群公子哥,甚至比平民班的南奕同学,还要能吹南奕。

直把南奕吹得天上少有、人间难寻,犹如谪仙降世。

甚至还有人,吹完之后,故意跑来问楚天行意下如何。

楚天行紧抿双唇,生怕自己开口时,一个不注意就说出有失身份的话语来。

南奕文章他也看了,抛开南奕凭此开辟新道的事实不谈,楚天行心里觉得南奕本人压根就是在沽名钓誉。

他不否认南奕文章写得极好,可他同样看得出,南奕本人并非能够杀身成仁的志士仁人。

当然,“沽名钓誉”这种评语,楚天行心里想想也就是了,并不会当真说出口。

毕竟南奕著文《志士仁人》,只能说南奕支持乃至推崇志士仁人,却不能表示他本人就是志士仁人。

凭此指责南奕沽名钓誉,就算楚天行敢想,他也不敢妄加评判。

可被迫听着周边人都在提及南奕,哪怕明知这些人是在故意拱火,楚天行还是忍不住心中有气。

他亦不知自己究竟是在气南奕,还是在气这群拱火之人。

他只想让这群人闭嘴。

好不容易捱到讲师来上课,楚天行才勉强让耳朵躲个清静,不再听旁人这里说起南奕长,那里说起南奕强。

而到了午间课毕时,眼见这些人又想来自个旁边讨论南奕,明吹捧实拱火,楚天行紧抿双唇,立即起身去寻助教秦南衣,准备找秦南衣告假数日,等过了这阵风头,再来上课。

结果,秦南衣也是一下课就动身往外走。

楚天行只能追着出了斋舍。

眼见秦南衣去向并非书院外,而是直奔书院另一边的斋舍,猜测其是去找南奕,楚天行忍不住传音问道:

“师姐匆匆而走,可是去寻南奕?不知师姐找他,是为何事?”

“确是去找南奕。再有数日,便是我家茶会。我想请他参会。”秦南衣稍微收慢了步伐,“你是有事寻我么?若非是要紧事,直接传音告诉我即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0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