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014 新报发刊学子议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守孝,是一种美德,亦是一种习俗。

上推数百年,守孝最短都要三年。

但随着无相书院普及教育,大离面貌日新月异,守孝动辄三五年,早已为不少人诟病。

时至今日,大离朝廷只要求丧亲者守孝三月即可,且不推崇立马去职守孝,觉得手上之事料理完手尾再去守孝,方是更负责也更合情理之事。

至于守孝三年者,以大离当下舆论倾向,在外人看来,则多有沽名钓誉之嫌疑。

不过说回眼下,宋老夫人非是宋母,乃宋忠祖母。

宋忠为其守孝三日,已然足矣。

朱献摇头轻叹,却未有多言。他将怀表揣回兜里,掐着时间悠悠走到讲台上。

他捧起官报,说:“本月初,大离水军成功探明瀛州岛位置,正在肃清海路。预计明年始,或可自瀛州岛上采回银矿。消息传出,大离震动,有不少人上书朝廷,请开海禁。离皇暂未答复,只说容后再议。”

“此事之后续,犹未可知。但想来,今年岁考策论题目,亦有不小可能会落在此处。汝等可就开放海禁之利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说完,朱献便在讲台座椅上坐下,任由一众学子尽情讨论。

有人说,海上物产丰富,如果放开海禁,允许民间船舶下海远洋,能极大丰富大离当下的商品市场;若是还能发现如瀛州岛这般矿藏丰富之岛屿,更是能有效壮大我朝国力。

有人则说,海上凶险,水军探索都未必能讨得好,民间船舶下海远洋,不亚于干草点灯,十有九空。

总之,这种讨论会,就相当于考前猜题押题,方便学子提前整理思路。至于最后究竟能否猜中,则全靠各县学舍讲师的眼力劲。

南奕暗暗思索。

不过他的思绪,一时间却并不在海禁上,而是在城镇化上——字面上的城镇化,倒是没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那么高级,只是指人口聚居于一定范围,如所谓县境,不怎么往荒野深山里散开散居。

相较蓝星古代,大离王朝城镇化进程颇高,人口多集中于各地县境,而非乡野山村。

按原身南一的认知,是觉得山野之地多凶兽,所以有条件的人家,都爱抱团居于县城;再不济,也是县城左近扎堆,聚为屯镇。

海禁也差不多同理,因海中凶兽难以应对,所以禁止百姓入海太深。

不过南奕现在却觉得,凶兽固然有,但只怕凡人真正难以对付的,并非凶兽。

…………

考前冲刺复习,看似枯燥,却过得极快。

南奕埋首书海,除去每日吃饭外,几乎足不出南山学舍院门。

不知不觉,便又过了半旬,来到十二月二十一号。

这一日,离今年岁考,还有四天。

但这一天,却是《明报》首刊发行、《大离双龙传》正式刊登问世之期。

南奕一心温习经书,并未留意新报动态。而谢北河知道南奕岁考在即,也特意没来打扰告知。

但架不住学舍中有些学子,今年才入学舍,不怎么在意岁考,且是住在自家屋宅,不时会注意到一些外界动态。

南奕这天早上,吃完早餐便回到座位上看书。

此时还没到开课时间,加之讲师朱献尚未至,有些来得早的学生便在三三两两地闲聊。

闲谈间,有人聊道:“话说,中午可要去趟北河居,看看他家出的新报究竟如何,竟敢大言不惭地夸下海口?”

“你也听说他家创办新报?我爹还收有邀请,请去参加开业仪式。”

“我家里是我大哥收到的邀请。那边派人来递请柬时,言之凿凿地说新报内容定会令人大开眼界,也不知其是否是在故弄玄虚。”

“你们说,这北河居士咋想的?竟敢在县城开新报?要是郡城倒也好说,可县城之中,何来足够内容供他刊报印发?”

“咋想的?呵,依我看,他家就是故作惊人之语,唤起我等好奇,好诱去买报。还大开眼界?我也不是刻意贬低,但就算他头几期内容精心准备,等时间一长,后继乏力,也难维系得住。”

几人闲话,有好奇者,也有不屑者。

南奕却只在旁静听,不发一言,不做解释。

这些同学分心他顾,有心思谈论起南山县最新热闻,或是因年岁尚小初入学舍,还能再读两年;或是因心中自知前十无望,备考之意不浓。

只要讲师朱献还没来,就多少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不够专心致志。

在这种情况下,南奕也不方便凑上去说:你们这会闲聊的新报我知道,上面刊载的正是我近日所著小说。

他怀疑,他要真这么说了,完全是在同学里拉仇恨。

还是一个人安静看书吧。

南奕保持低调,继续缄口不言。

却不想,有同学周青,忽地自院外跑进来,苦笑道:“诸位,说个事,朱师刚刚去北河居买了新报,被新报内容迷住,暂时无心讲课,让我赶来知会大家:今上午自行看书,便宜行事。”

啊?

一众学子面面相觑。

刚刚还在讨论要不要中午去买北河居的新报,却不想,讲师已然先一步沦陷。

有人不欲轻信,质问道:“周兄,你莫不是在消遣我等?朱师,他当真被一份新报给迷住了眼?”

来传话的周青不悦道:“如此之事,岂是我敢随意编造?”

“周兄息怒,非是不信于你,只是乍听此言,着实有些难以置信。”立即有人接话圆场,转而问,“话说,那新报上究竟是何内容,竟能让朱师无心讲课?周兄,你既从北河居赶来,可曾看到?”

周青郁闷不已:“就是未曾见也。今日新报首刊,特价只一文,欲购者甚众。我去了之后只能排队,眼瞅着即将排到我时,却不想朱师也来了。排队众人大都是朱师桃李,自都拱手让位。朱师后来居上,直接便进店买了新报。”

“本来这也没啥,不影响我排队。怎料朱师看了新报内容后,惊为天人,脚都迈不动了。一心看报前,他还不忘把我从队伍里拎出来,让我赶来学舍知会大家,说今上午的课,改为自行看书。”

周青面色无奈。他本来都已排到长队前列,即将购得新报。但正是因为排太前,被讲师朱献一眼看到,吩咐跑腿。

他再是不愿,亦只得应下。

而听完周青所言,众学子犹觉始料不及。

朱献是喜欢看报不错。但报纸嘛,就那么些内容,三两下看完不就行了,怎生还有迷住人心思,需要反复琢磨之理?

“我确实听说北河居士对新报颇为自信,豪言会令人大开眼界。但如此夸张,未免有些过分开眼界了吧……”

因大感惊讶而陷入一时安静的众人,忽地又讨论起来。

“我还是不信新报内容有如此迷人,除非,让我看看。”

“既然朱师都说今上午便宜行事,不若我等先去买份新报?”

不少学子都已被新报挑起了好奇心,闻言蠢蠢欲动。

“可是岁考在即……”

有人迟疑。

只换来一声轻笑。

“少复习半日,又影响不了啥。再说了,伱还能和南一争第一不成?”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1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