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165 三顾书店不得入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真气武道,正常是以源炁感染内力,进而转化出同源真气。

如将源炁换作血脉异力,理论上也能感染内力修成真气。

若论神效,真气只及法力之百一。

但真气妙在,几乎没有代价。

若仙武同修,如郭来,甚至能以真气缓解自身灾厄烈度。

在南奕看来,这就像是稀释。以真气中和法力或血脉异力,使其更加柔和温顺。

普通修士,其实也能修炼真气,将其作为辅修手段,收敛自身法力过盛之锋芒,佐以修行,打磨根基。

只是积累真气同样是水磨工夫,普通修士精力不济,纯靠自身修炼,量上不去,就显鸡肋。

但南奕定下的十二位源武者,掌真气法脉,能依靠「天子剑」聚众加持之效广为传武,即能较为轻易地养出一身浩荡真气。

这对普通散修来说,吸引力十足。对仙门弟子而言,其实吸引力也不算低。只是仙门弟子,不乏效果相近的替代法门,一样可以打磨根基,很难为此动心。

再者,能成为仙门弟子的人,心气一般来说都不会太差,也未必愿意屈居南奕之下,为其武道护法。

但眼下,裴清雪却正为道途断绝而神伤不已。

听得真气武道之妙用,或可凭真气中和血脉异力,缓缓消弭身上异状,裴清雪眸现异彩,二话不说便当即应了下来。

“南君之意,清雪知矣。不论真气中和异力是否可行,清雪都愿试之,无怨无悔。”

虽是在虚灵境中,裴清雪亦以手指天,郑重开口。

“阳神在上,裴清雪自即日起,受真气武道护法之职,定当诚心追随南奕公子,为其效命。”

南奕坦然受之。

他适才并未直接将真气法门传予裴清雪。

因为源武者乃是真气法脉观想之源,与真气武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不是绝对不能更换,却也不宜轻动,只要定下就最好不变。

如若裴清雪不愿表态追随南奕,为其武道护法,南奕自然不会传下真气法门。

但真气是否当真能够中和稀释血脉异力,需要过上几日,等待裴清雪的亲身反馈。

在此期间,却有数人先后登门诚友书店。

先是二月二十五号上午,缉罪司修士杨旸,气势汹汹地来到诚友书店。

他来书店,非是为虚灵境而来,而是为找《大离双龙传》作者「奕名」。

昨夜,缉罪司修士神兵天降,打了城外魔修一个措手不及。

仍旧滞留南天城外的十位玄阶魔修,算上李朝阳,只逃了六位,然后三人身陨、一人被捉。

作为支援瀛州岛的援军,他们还想在南天城借取各书院收容之诡器,会逗留一日,等二十六号才动身南下,继续赶往南海县。

而杨旸,便趁着这一天空闲,追完了《大离双龙传》最新剧情。

然后,他破防了。

因为,市面上的最新剧情,正好更新到欧阳珂为龙骑士背刺,误以为是杨康穿上裤子便不认人,黯然神伤,不告而别。

杨旸追完更新,只觉自己看书受的内伤,竟比昨夜斗法魔修还要来得更重。

他想不明白,明明前面还把欧阳珂塑造为天仙一般的人物,为何转手就来了个被人背刺?

杨旸气急。

其他凡人读者,再是气愤填膺,最多也就是写信狂骂。

可杨旸不一样。

身为修士,又不知陶知命底细,他念头不通达后,抄起刀子,便要亲自登门,到诚友书店问个究竟,问问狗作者到底改不改剧情。

结果,操刀佩剑,气势汹汹,欲登门问罪的杨旸,都走到了诚友书店门口,却死活进不了书店,仿佛在方寸之间迷了路。

杨旸呆了呆,这才意识到书店老板陶知命,非是寻常修士,不容小觑。

他收敛脾气,正色道:“在下戮魔门杨旸,想来拜访《大离双龙传》作者奕名,探讨剧情。还请道友行个方便。”

陶知命闻言,见杨旸冷静下来,不像是非得来找茬的,方才撤下困阵。

这是陶知命身上诡器「迷踪戒」之效,可将人困在一地,且令其不知该怎样走才能脱困;代价则是陶知命自个,也会暂时丢失方向感,不宜外出走动。

等杨旸进书店,陶知命一边看着,一边头也不抬地懒散道:“前日凤凰传承灵境现世,奕名卷入其中,未得生还。若道友欲寻奕名,还是请回吧。”

杨旸顿时一呆。

他来找南奕,是想友好探讨一二,请南奕认真考虑要不要改剧情。

结果,南奕已死?

杨旸看向书店深处角落,一位浑身长出黑羽的男子,即宋忠,正是受了凤凰传承之模样。

“奕名卷入了凤凰传承灵境?除了这位,城里另一位活着出灵境之人,不是奕名?”

“另一位,是裴家二千金,裴清雪。”

这下,把杨旸给整不会了。一时间,他甚至不知道该说啥。

杨旸有想过南奕或许脾气会很倔,打死都不肯改剧情。

但他真没想过,不等他打死南奕,南奕就已经死在了灵境之中。

杨旸怔然,好一会才说:“若是这般,《大离双龙传》后续,岂不是会就此断更?”

欧阳珂遭背刺失身,是有些恶心读者。但这书毕竟是郭靖、杨康双男主,忍一忍,只代入郭靖黄蓉,也不是不行。

可一旦断更,还是在背刺失身剧情后断更,就真的是没法忍。

但偏偏,作者都已经死了,杨旸想操刀上门催更都没辙。

好在,陶知命回复道:“就此断更倒是不会,这书已经写完,后续存稿慢慢更新即可。”

听到书已写完,杨旸眸子一亮,登时将南奕抛诸脑后。

只要实已完结,不会就此断更,作者死了虽然可惜,却也并非难以接受的事。

杨旸向陶知命求取《大离双龙传》后续文稿。

陶知命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杨旸,说:“存稿岂可轻易予人。道友若是想看,回头追更即可。”

杨旸卖惨:“在下明日便要赶去瀛州岛,与南海妖魔斗法。要是运气一个不好,身死道消也不是不可能。倘若死前还有明明完结却不能看完,着实是人生憾事。还请道友行个方便,在下保证,绝不会将奕名存稿,流出刊印。”

陶知命沉吟不语。

杨旸微一咬牙,见陶知命也是个同好中人,遂略显心疼地从乾坤戒中取出一本《极乐宝鉴》。

“此书乃在下收藏珍本,出自兑朝,未曾在离朝境内流传。在下愿以此书,换取《大离双龙传》后续文稿。”

乾坤戒容量有限,能被杨旸放于戒中随身携带的,皆是珍本。

其中,《极乐宝鉴》更是珍中之珍。但杨旸看了眼店中书柜,要想从陶知命手中换书,只能拿出未曾在离朝流传的此书。

陶知命见状,登时不再迟疑。

取出一枚银元立约,约定杨旸不得将《大离双龙传》后续剧情提前流出刊印后,便将南奕存稿换了《极乐宝鉴》。

不过,在杨旸离去时,陶知命看向其背影,却是稍觉疑惑。

作为跌境修士,还是无相仙门出身,陶知命眼力很尖。

他在杨旸身上,竟看出一丝与郭来、宋忠相同,皆是进入过南奕灵犀虚界才会有的气息。

不知南奕所辟灵犀虚界曾遭杨旸强闯的陶知命,一时间只觉奇怪:为何杨旸都已进过南奕的虚灵境,却不知南奕近况?

但陶知命也懒得在意此节,见杨旸与南奕之间似有联系,便干脆应下换书邀约一事,拿他之前找南奕要来、已经看完的存稿,换了《极乐宝鉴》。

而杨旸登门来访之时,好巧不巧,正叫「和光同尘」潜至附近的李朝阳看去。

李朝阳遂知南奕身陷凤凰传承灵境,未曾生还一事。

只不过李朝阳颇为高看南奕,并不觉得南奕会当真彻底死在凤凰传承灵境之中。

且不提不曾露面的李朝阳,继杨旸之后,第二位登门者,竟是吴明之父,吴尺。

凤凰传承灵境,虽然近些年来少以现世,但相关资料,于各大仙门书院中,倒也好找。

得知凤凰传承灵境,乃五人博弈,至多可活两人,且就算拿下传承,于当今之世也属鸡肋,只会令道途断绝,吴裴两家家主,皆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当裴清雪回到裴府的消息传开,吴尺便知道,自己儿子怕是没了。

但吴尺不解,凤凰传承之争,为何结束如此之快?且裴清雪也就罢了,宋忠一介凡人,凭何能活着走出传承灵境?

裴清雪之外的另一人,不管是陆少煌还是南奕,吴尺都能接受。

独独宋忠,吴尺接受不了。

他不信自己儿子,连一个凡人都比不了。

凤凰传承灵境中,具体经过绝对有问题。

二月二十六日,吴尺先是去了裴府,欲见裴清雪,被裴母推诿;改口不见裴清雪,只求问凤凰传承灵境具体经历,也遭拒绝。

愤而离开裴府的吴尺,愈发觉得灵境之争,绝对有异。

而且,宋忠离开传承灵境后,竟一直待在诚友书店中。偏偏本是陶知命半个徒弟的南奕,却不见了踪影。

他干脆来到诚友书店,欲找宋忠一问究竟——因为有武安卒巡夜,宋忠拿下凤凰传承回归现世,一边异化一边赶往诚友书店的消息并非隐秘。

结果,吴尺和杨旸一样,被陶知命动用诡器「迷踪戒」,困在了书店门口。

“陶道友,这便是你的待客之道?连书店门都不让我进?”吴尺冷笑。

吴尺本以为,陶知命可能会回上几句,说他并非善客,方才不让他登门。

怎料,陶知命居然比他还无耻——

陶知命随手困住吴尺后,微微撇嘴,压根不将吴尺的话放在心上,只自顾自地继续翻看《极乐宝鉴》。

吴尺有些憋屈。

如果陶知命与他对辩,即使被陶知命困住,吴尺也自信,自己在气场上不会输。

结果陶知命一声不吭,只自顾自地,吴尺就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关键,陶知命若与他对辩还好。可陶知命旁若无人不吭声下,他却不能独自在外叫骂不停,以免失了身份。

吴尺忍住气:“陶道友,我来并无他意,只想找宋忠问下传承灵境中究竟是怎样个经历。还望道友给个薄面。”

陶知命心中不屑,依旧不作理会。

他才懒得在乎这些所谓世家的面子与规矩。

见陶知命仍旧在翻《极乐宝鉴》,被困在门口的吴尺,眼神闪过一丝阴翳。

心知自身实力不如陶知命,吴尺并不考虑以斗法手段强闯。

他只冷声道:“道友若是这般不讲理,就休怪吴某心狠,令吴家产业停工三月,为犬子免薪守孝,并对外放言,此皆道友所求。”

吴家产业不小,若停工三月不发工薪,只会搅乱楚郡民生。牵一而动全身下,不知会使多少人受到波及。

倘真如此,楚狂生定是不满。

但吴尺为拖陶知命下水,宁可伤敌三百自损一千,又是因自家嫡子身亡故,楚狂生也拿他没辙,届时只能设法去求陶知命退让。

陶知命虽不在意楚狂生会怎样,却不愿楚郡百姓因己之故而受牵累,徒惹因果。

所以,陶知命终于回道:“你这般做,是打算不顾自身修行乎?”

吴尺阴恻恻道:“不过是荒废三月修行罢。待三月后复工,吴家产业工位,照样是供不应求。”

“可嫡子身亡,于我吴家,荒废的又何止三月?”

吴尺恨声开口。

他并非只有吴明一个儿子。

但其他子女天资不足,难以入道,只能贬为庶出。

关键入道修行,又不能从小开始。须得将子女抚养至十五六岁,才能看出心性与天资。

于吴尺而言,要想再出一位嫡子继承吴家家业,起码要荒废二十年光阴。

陶知命淡淡道:“卷入凤凰传承灵境,本就是各自天命。汝子技不如人,败了也就败了,死了也就死了,无须再问个中详情。”

“技不如人?”吴尺呵了一声,“输给南奕也就罢了。可输给一介凡人,当真是智计之故欤?”

吴尺声音低沉,恨声道:“而且,你真当吴某不知,南奕此子,或是假死,仍有复活之机乎?”

南奕「全愈」天赋,底细早已暴露。又见城中内功并未失效,有心人如吴尺,自然猜得到南奕还没彻底死透。

对此,陶知命亦不觉不惊讶。

他只一声轻笑:“那又怎样?”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1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