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256 脉楼赌坊餋王斗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大离九部十八司,分郡官与京官两套官职体系。

郡官,是九部各司于郡城设监、县城设所,配备诸多官职,以正五品监主为尊。

京官中,九部官员则是以正二品尚书为尊,并下设:

正三品左右侍郎,兼任各司司长;

正五品郎中;从五品员外郎;

正六品主事;从六品参议;

正七品都事;从七品参都;

正八品知事;从八品参知。

朝会上,南奕舌战百官,不仅成功为真气武道争得了合法名分,还得了个文部教化司参知之官身。

先说前者,有此合法名分,后续在大离各郡推广真气武道,便不会被各郡郡守以郡内自治之名义,百般阻挠。

当下,南奕欲推广真气武道,并不容易。

真气武道民众自发传武之势头,于各郡郡守眼中,无异于蛊惑民心。

各郡郡守分封自治,自然是容不下真气武道在境内传播扩散。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南奕之前在楚郡传播内功,之所以顺利,主要还是因为楚狂生在永恒明火教袭扰南天城时玩脱了,被永恒明火教设法炸塌南天塔,释放塔下镇压之诡灵,导致南天城大乱。

楚狂生当时,为了转移话题,不想离皇追究他动用郡守法印消耗气运之事,方才推了一手内功武道,并上报离皇,相当于是抱着给离皇献祥瑞的心思。

再加上南奕当时还能借陶知命的势,且内功内力并不显眼,所以顺风顺水地在楚郡推广内功武道,未起波澜。

只是谁也没想到,南天城轮回之劫后,趁着原武安监监主汉青代行郡守之职的混乱期,南奕竟赶在随杜衡同去瀛州岛前,广传长生真气,将内功武道更新为了真气武道。

等汉青忙完迁移郡治的种种事务,发觉真气武道已在汉郡自发传开时,已不好再轻松遏制,方才保持沉默,静观真气武道能否在离京城成功取得合法名分。

但在其他郡,比如挨着楚郡的魏郡、越郡等,只最开始的内功武道稍有传播,却在反应过来不对后,将真气武道死死遏制住,禁止民众传武。

是以,若南奕没法在离京城为真气武道取得合法名分,不仅别想在其他郡传武,甚至连汉郡基本盘,都有可能被汉青打掉。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武百官与南奕相争,所争不过是一份额外的气运红利助力修行;而南奕,争的却是自身道途修行之根基。

事关道途根基,南奕决意更足、更坚,无丝毫退让妥协之意,自然能胜过并非铁板一块的文武百官。

不过,即便成功为真气武道取得合法名分,南奕想要传武各郡,也没那么容易。

各郡郡守,至多明面上不再阻挠强压,但暗地里,肯定不愿配合。

南奕或需派遣源武者亲赴一郡主持事务,才能打开该郡传武局面。

只是几位源武者基本都还在琢磨真炁之法。在他们修出真炁,达到蜕凡层次前,仅凭养气战力,即便当真去了各郡,也很难打开局面。

所以这些都是后话。南奕眼下,离坐在家中便能得浩瀚信力汇聚的层次,尚有很长一段路走。

言归正传,今日朝会,除去为真气武道定下合法名分外,主要是给南奕安排了一个从八品、文部教化司参知的闲职官身。

若无官身,离皇没法召南奕私下相见。

但南奕本是白身,又连无相书院都没待够三年,年龄太浅,资历不足,不宜骤然提拔。

所以离皇只为南奕安排了一个闲职官身,方便私下召见。

这闲职,品级不高,却也不需南奕画卯签到,便能每月领一份俸禄。

然后,待朝会散去,南奕并未直接出宫,而是在小吏引领下,沿着一道道青石路径穿园过林,似在绕路数圈后,抵达御书房。

御书房内,气氛安静肃穆,有名家书法悬挂于墙上,亦有古籍珍本,或整齐列在书架上,或随意放在桌案上。

不曾绕路的离皇,早已坐在一张雕花檀木桌旁,手捧一本古籍,轻轻翻阅。

南奕入了御书房,借着向离皇施礼的功夫,微作打量。

上任离皇,于青壮之年暴毙。而今上作为上任离皇之堂弟,即便即位三年有余,至今也不过二十八岁。

其容颜俊朗如刀刻,双眸深邃而慧黠,身姿挺拔地端坐在椅上,器宇轩昂,尽显雍容之气度。

当南奕入了御书房向其施礼,离皇放下手中书卷看向南奕,示意免礼。

然后,离皇虽然心慕真气武道,却不显半点急切之意,反而温声细语、状似随意地问道:“不知南卿近几日,是如何说服的九部官员?”

听见离皇此问,南奕心中微动。

他虽是挨着私下相谈九部官员,但南奕并不觉得离皇会当真完全不知此中详情。

那么离皇问这句话,看似随意,其实是在暗中问询南奕立场,并希望南奕不要与文武百官走得太近。

南奕突然觉得离皇有些可怜。

在文武百官皆是修士的大离朝廷中,当今离皇,既是一国之君,又是一介凡人。

明明满心抱负、锐气十足,却又举步维艰,只能利用“规矩”二字,艰难压服百官修士,坐稳皇位,不做无权虚君。

一方面,离皇面对着来自世家权贵的默契抱团;另一方面,他又面对着来自修士与凡人之间,天然的立场差异。

是以,离皇再是抱负不凡,也很难彻底革新吏治,只能从“规矩”入手,尽量做到限制百官权柄,设法为百姓谋取福祉。

不过,心中感叹归感叹,南奕眼下,却是没有鼎力相助离皇的心思。

南奕,同样也是一位修士,同样与离皇有着天然的立场差异,一心只求自身超脱。

不过南奕无心在官场打转,不准备借助官身辅助修行,所以大概率会保持中立,不与百官合流。

眼见离皇状似随意地发问,南奕也就十分随意地答:“一部分是自身有小辫子可抓,不想与我撕破脸;一部分是与苏光关系亲近,卖苏光的面子,就此作罢。剩下少数,见大势已去,孤掌难鸣,也就不想与我死磕。”

南奕把话说得很直白,一点也不委婉。

但离皇听得出,南奕直白口吻中,其实满是置身事外的疏离感。

就仿佛,南奕是在对离皇说:你放心,我不会和百官合流,但我也不会鼎力支持你。

离皇轻笑:“九部官员各有诉求,确非铁板一块。”

——只可惜,面对外力,尤其是来自于朕的外力,又会有无言的默契。

轻笑之后,离皇才仿佛正式开始闲聊起关于真气武道的点点滴滴。

“朕听闻,相较仙门功法,南卿开辟的真气武道,胜在入门易,且不会有性命之虞?”

“陛下所言极是。”

离皇虽是凡人,却并非对修行常识一无所知。所以南奕点头,直接解释道:

“修炼真气,乃是以武种为基,辅以观想法门接引真气,再搬运周天以炼精化气,于体内不断壮大。”

“真气虽有些许源炁之神异,却终究不是源炁本身,自不会像接引源炁那般暗藏凶险。”

离皇了然点头。

南奕如此开辟真气武道,实是将整个真气武道依托于他一人身上。

虽非严格意义上的无中生有开辟新道,但只要南奕一日不死,真气武道就能长存于世。

而对凡人来说,修炼真气,实是接触超凡之事的最好过渡,不必赌命一般地去博入道修行之机。

离皇继续问道:“朕还听闻,不同真气观想法门,实是对应南卿麾下几位武道护法,又称源武者?”

南奕答曰:“是,真气武道,分设不同法脉。每道法脉之主,即为源武者,负责将源炁转化为真气,承担源炁之风险。”

“而寻常武者,通过观想法门接引真气,并不会直接接触源炁。”

真气武道,严格意义上只会有十二位源武者属于修士;余下的真武者或奕武者,通过观想之法取巧修炼,处于凡阶与黄阶之间的模糊地带,并不算修士。

离皇在了解完真气武道的基本情况后,忽地问:“依南卿之见,朕可能做一源武者?”

南奕沉默了好一会,方才道:“陛下若能先以凡人之身入道,成为修士,自能基于所修功法衍化真气法脉。”

南奕没有正面回答离皇。

但也相当于正面回答了离皇。

离皇之所以是凡人,正是因为他不具备相应资质灵根,在十六岁时经过皇室检测,没有让其尝试修行皇室,即元始仙门之功法。

同时,也正是因为皇室这一代人中,除了暴毙而亡的上代离皇,再无其他修士,才会在机缘巧合下,让当今离皇继位大统。

离皇不敢赌命,正如南山知县毕胜克,曾经也不敢赌命。

而成不了修士,离皇就做不了源武者,至多选取一道真气法脉,观想修炼。

离皇轻叹一声:“那依南卿之见,朕可修哪一脉真气?”

“回陛下,最合适的当属长生真气。长生真气虽最为基础,跟脚却最为不凡,乃是直接以规则之力作为真气源流。”

“其他真气法脉,以源炁为源流,看似更显神异,却失之中正平和,且修至一定程度,或受源炁之桎梏。”

“陛下修炼真气,应也不至于追求战力。故依臣之见,修长生真气即可。”

“而且,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愿视大离百姓,皆为陛下之属,为陛下汇聚加持之力。”

离皇面色无喜无悲,只是久久沉吟后,继续问道:“长生真气,既名长生,可得长生否?”

南奕斟酌后答复:“单就长生真气而言,直接长生自是奢望,只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可与养气修士寿元寿数相近。”

离皇追问:“源武者,可得长生否?”

南奕如实告之:“真气武道尚在不断完善中。目前麾下几位源武者,纯以真气武道而言,皆在养气境界。不过,他们正在尝试于真气之上,修成真炁。”

“若真炁修成,源武者可入蜕凡境界,并在后续并入仙道修行之路,以武入道,筑基修行。”

“而寻常武者,若将真气修至化境,且心性坚定,亦可尝试超拔真气为真炁,以武入道。”

简单说,真炁武者,战力虽比蜕凡修士弱上一截,纯论境界与阶秩,却是无差,都可称作修士。

而他们能在修行之路上走多远,因人而异,不好一概而论。但至少,只要摸索出真炁之法,武道修士的后续修行路子,就与仙道修士一致,不必再每一步都需要自行摸索。

离皇深深看了南奕一眼,说:“仙门不会让真炁之法传开。”

如果说真气武道,尚只是让仙门外门修士感觉民心会被蛊惑。

那么真炁之法,可以让人没有丝毫风险地逐步成为修士,就是在真正动摇仙门根基。

哪怕大离王朝只是仙门外门的牧羊场,并不受仙门高层重视。

但南奕若敢彻底动摇仙门根基,一定会招致十大仙门的联手打压。

离皇能看出这一点,南奕也同样清楚。

理论上,南奕真气武道如果更新为真炁武道,是可以让全民无须赌命,即可有望成为以武入道的修士。

然而,所谓仙者,山上之人也。若没了凡人做人山,提供信力,又何来山上之人、人上之仙?

所以,南奕平静开口:“真炁之法不会广传,除十二源武者外,至多秘传数人。”

离皇闻言,似笑非笑:“如此也好,能让民众修炼真气,在面对神诡异事时稍有挣扎余地,已属难得。”

南奕默然。

他不是凰念儿,没有读心神通。

虽然离皇大部分的言外之意,他都能听懂。但离皇究竟抱有怎样的心思,南奕仍旧不敢断言。

同时有着“离皇”与“凡人”两重身份,离皇真正的心思,属实难猜。

离皇究竟是想让自己超凡得长生,还是想让百姓民众活得更好,南奕分不清,也不想弄太清楚。

南奕只是突然想到了一句诗。

前世李商隐所写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而在大离,这诗或许得反过来说: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神诡问苍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4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