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047 扬名尚在修行前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南奕的打算,简单来说就是分为两块。其一,针对文人圈子,让周青过来开班授课,将南山县文士名流拉拢到同一个战车上,一同为直描画技造势,提前瓜分绘画界新流派的蛋糕。

其二,则是针对普通百姓,利用免费看报的办法,让《大离双龙传》早日出圈成势,而不至于只在读书人圈里打转。

毕竟武侠小说,说白了还是通俗小说,根基全在百姓身上。那些读书人,心思基本都在直描画技上,没怎么在意小说内容,反而很难让小说爆火出圈。

而且,南奕也不担心这么做,会让《明报》白嫖党增多,而使收入大降。

不提前期真正的付费主力军,主要在于想模仿画技的读书人,必须买回家才好模仿。

光是从市场考虑,如果让南山县人免费看报,有利于小说早日出圈成势,更早赚上楚郡其他县城的读者钱,对南奕来说都是赚的。

更何况,南奕这么做,也并不单纯是为了赚钱。

虽说一直到昨日以前,《大离双龙传》在南奕心中,都只是个细水长流的赚钱活计。

但昨日之后,南奕得知一事:九大书院,不仅对应着大离九部,更对应着九大仙门。

换言之,大离王朝的官与仙,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

再想到此世颇为重视规矩,条条框框的背后,其实是想让百姓依其法、行其道。

南奕哪怕还未入门,仍旧不知道此世修行的具体关窍,却也猜测到:一个人的名望声势,很可能对其修行有着正向加成;不然那些修士,也没必要浪费心力去当官,处理官场琐事。

所以,南奕也认真起来,不再单纯将文抄小说视作赚点稿费、坐等分成即可的小事。

而是亲自规划,主动设局,准备一边往书生文士推广画技新风向,一边往百姓群众宣扬小说新故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正是因此,南奕不惜借着度厄令之势,找县府强索保安医馆之地契,作为许洛屠村害命之赔偿。

南奕想的很简单:虽然暂且不知名望声势具体之用,但照着此世修行界的生态来看,成名成势,肯定有用。

既然有用,那出于“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做事习惯,南奕便想着“出名要趁早”。

一方面,越早成势,便越容易滚雪球发展。

另一方面,与其去了人才荟萃的郡城之后再设法扬名,不如立足于南山县已有的《明报》产业,扩大名头。

不过,虽然有了成名的心思,南奕却也不愿太过高调。

他只想先捧红自己的笔名「奕名」再做观望。所以,南奕想让自己隐于幕后,只让谢北河与周青,替他抛头露面。

周青那边,南奕之前就给过开班授课的点子。眼下完善规划,也只需要请周青来医馆后院授课,即可共赢。

而谢北河这边,他听完南奕所说,倒也颇为意动。

虽然南奕主要是为了推广《大离双龙传》,让笔名「奕名」出名。

但《大离双龙传》刊于《明报》,二者其实难分彼此。只要小说成势,《明报》主编谢北河,自然也会跟着受益。

不过,谢北河很快苦笑道:“南郎你心思活泛,点子倒是挺多。但声势浩大至此,只怕《明报》届时会超出谢某掌控啊。”

南奕有些不解:“我虽不敢说算尽后续,但声势既成,方向便应是歪不了多少才对。何至于脱离掌控一说?”

见南奕没听明白,谢北河直言:“非是指此事后续之势脱离掌控,乃是在于谢某人微言轻,德不配位。若《明报》小打小闹,缓缓图之,谢某自能将其操办好。”

“但若是依了南郎的点子,成势虽速,却易遭人觊觎。谢某届时,未必还能守住《明报》基业。”

南奕懂了,意思是声势浩大后会有人眼红,跳出来摘《明报》的果子。

他好奇问了一嘴:“有着书行维护书商权益,还能被人轻易夺走基业不成?如果各业行会不能维护行业利益,那这些行会定下的种种规矩,岂不是形同虚设?”

“规矩不过一尺间,人情却有一丈长。这世间诸般规矩,唯独人情,可比天网。”谢北河叹道,“有书行维权,这《明报》基业,自是不会被人全盘夺去。可身在他人治下,体量一大,却难免要分出股权,打点上下。”

这种事,在此世算是潜规则。

谢北河其实也有过心理准备。像是之前与南奕签订契约合同时,他便特意提前写死契约,保证南奕的稿费分成。

这样就算后面有人分走《明报》的股权,只要内容供应这块不出岔子,就不会影响到《明报》的后续发展势头,不至于因为外行指挥内行,而使得谢北河创业心血付诸东流。

但如果有得选,谢北河还是更愿意低调赚钱,缓缓图之,避免过早被人盯上《明报》股权。

不过,听到谢北河说“他人治下”,南奕眉头一挑,笑道:“谢叔放心。这医馆地契,是我从县府强索而来。只要谢叔你将北河居迁过来,县府上下,以后无需再去打点。”

“嗯?”谢北河有些惊讶。

南奕没有多做解释,只是保持着淡淡的笑容。

而看出南奕不加掩饰的强烈自信,谢北河心念一动,却是隐隐约约有了几分猜测。

“哈哈。”他吐出一口浊气,扬眉笑道,“既如此,那我雇人赶工,明天先将医馆清理干净,后天再将一应书籍搬过来。等到来年元旦,正好在此发售《明报》第二期。”

将北河居迁来医馆,并不麻烦。

因为完全不用进行重新装修,只需要将医馆内存积的药材降价甩卖,便宜处理掉,再将书店的书架书柜搬运过来,简单摆放,两天时间便可完工。

然后,此世年月,为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合计三百六十周天数。换言之,后天十二月三十日过了,便是天启四年的元月一日。

而《明报》现在是旬刊,之前特意定于每旬首日发售,正好将在新年第一天发售《明报》第二期。

总之,谢北河没了心中顾虑后,自是爽快答应南奕。

而南奕取了医馆钥匙丢给谢北河,便甩手不再管医馆改造事宜,任由谢北河来操办具体。

他只接着去了周青家。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7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