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0023 年关将近明报利

书名:神诡异仙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0

南奕状似随意地扫了眼四周。

在其「洞真」天赋的特殊视界中,并未见到灵光闪烁。

这意味着,在其切换「洞真」视界时,附近并无涉及超凡的人或物。

但经此一遭,面对宋忠之夸赞,南奕谈兴顿消,一时也没了心情商业互吹。

“谬赞谬赞。”他连连摆手,眼眸微动,复又接上半句话,“莫怪我平日里在课上藏拙便好。”

虽然知道宋忠只是随口感叹,但莫名生出的、似是错觉的直感,让南奕决定给自己的人设打个补丁,假装自己当下表现与往常不一,是因为以前在藏拙。

宋忠没有南奕心里这么多弯弯绕绕,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把南奕的话往心里去。

藏拙的之人不在少数。

但有的人藏拙,是真藏拙;而有的人藏拙,是本来就拙。

南奕止住脚步,估摸着此时学舍小院外同学都散了,院里那些武安卒也该走了,便向宋忠告辞,准备折回学舍寝所。

宋忠挥手别道:“回去早些休息,不过《大离双龙传》,还请南兄多加更新。”

“哈哈,催更我没用,得去催北河居、催《明报》。”

南奕摆了摆手,转身往回走。

一步,两步,三步……

南奕提着心,弓着脚,但一直到走回学舍,都无异常,仿佛他只是自己在吓自己。

他也没做什么表情变化,在回了寝所后关上门扉,又从被褥下摸出之前放好的尖刀,置于手边,这才入榻躺下,长打了一个哈欠。

然后借打哈欠的动作,长舒一口气,闭上眼帘。

不过闭上双眸的南奕,脑子里仍在飞速运转着。

他略一思索,暗道那隐隐约约的窥伺感,或许是来自于此前时而出现在他周围的黑猫。

即便没有依据,即便看起来无事发生,南奕也选择相信自己的直感。

固然是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防范之心,也是因其「洞真」天赋,有着被动生效之特性。

须知,被动解析之前提,乃是被动收集周围信息。

即便南奕需锁定目标,才能展开对应目标的信息面板,但这种信息的被动收集,无形中也让南奕直感变得更强。

他在心中暗叹:

岁考虽然结束,但今岁未过,自己摊上的事,也未必就此了尽啊。

…………

次日上午,一众学子仍旧来到学舍坐下。

岁考虽然结束,但学舍还有一场正式表明今年结课的散伙课,需要学子们挨着报一下自个明年的初步意向。

是继续在学舍读书,还是放弃学业,亦或是决定只要考进前十,便要拜入郡城书院深造等。

轮到南奕时,他先是表示只要在前十,无论具体名次都会前往郡城书院深造,接着道:

“朱师,还有件事须麻烦您。等岁考成绩下来,我想重新取個名字,届时恐怕还需朱师出面,为学生请托一二。”

“好说好说。”朱献立马扶须,答应得十分痛快,“只要你岁考成绩位列第一,老夫亲自出面,去民务所为你改易户籍名牌。”

户籍名牌,相当于身份证,如果没有,就是黑户,在当地可谓寸步难行,连零工都很难找。

像南奕原身,之所以能入学舍读书,也是靠着全家省吃俭用,辛苦攒钱,才在两年半前来到南山县,耗资五千文,方以乡民之身勉强求得户籍名牌。

眼下,南奕想将名字由原身贱名南一,改为「南奕」,需要在衙门民务所更换户籍名牌。

其实改名原本不难。但由于更换户籍名牌后,县上的民务所,还需将此事往郡城民务监上报,便不欲轻易办理,非得请县里有身份的人请托一二,才肯办事。

南山学舍的讲师朱献,执教多年,桃李满南山,身份倒是足够。但如果南奕岁考成绩不佳,也很难请动。

对此,南奕只能说,承平日久,吏治僵化,懂的都懂。

除此外,与户籍名牌关联颇深的,还有一物,名叫「路引」。

没有路引,寻常百姓却是去不了县外之地,只能在南山县境内活动。

若南奕能拿下今年南山县的岁考头名,由南山学舍开具推荐信,本质上也是一种路引。

不过整个楚郡统一阅卷,成绩出不来这么快。

加之赶上年关,要等到年后的一月十一日,岁考成绩才会正式明传各地学舍。

眼下的话,学舍既然结课,南奕便往北河居赶去。

“谢叔,《明报》现在销量如何?”

来到北河居,南奕一边问着,一边扫了眼店里布局。

放着《明报》的书架,从店外街道上,挪至书店门口,仍旧可以取过以后直接在柜台结账。

“南郎来啦,岁考发挥可有把握?”见南奕来了,谢北河连忙自柜台里起身走出,“《明报》销量颇为喜人。首批千份,当日便售尽了;第二批,到现在也差不多卖出去了七七八八。”

不考虑印模的情况下,批量印刷一千份报纸,成本就在十铜元。算上印模成本三十铜元,谢北河之前投的四十元刊印费,刚好够建模并印制一千份报纸。

首日特价一文,回笼的一千文,也就是十元,拿来印第二批的一千份。

从第二批开始,哪怕只是定价十文,若由北河居直销,每份报纸都能盈利九文。

而现在已经卖出去了七百多份,意味着不仅《明报》第一期的印模成本已经追回,连第二期的刊印成本,也差不多有了。

再往后卖,就是纯利润了。

虽然单期报纸在南山县内的市场余量,已经不大。但在其他县城,还有着非常广大的市场。

即便其他县城不像南山县,没法由北河居直销,须得折价批发给其他县城的书商,其盈利依然十分可观。

如此盈利,南奕只是稍一心算,便觉惊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得是建立在报纸有人愿意买的基础上。如果创办新报无人问津,只怕是连印模成本都赚不回来。

这也难怪谢北河,在估量出南奕直描画技的惊人潜力后,毅然决定自起炉灶,创办《明报》。

“南郎,可要再支些稿费给你?”

其实《明报》暂时还未真正开始盈利,只是刚填上了前两期报刊的印模成本。但只要金额不太离谱,谢北河并不介意提前预支稿费给南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94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