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章:垂死病中惊坐起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但是福察军和当初的幽州军,还是有所不同的。

毕竟,双方出身就不同。

福察军里面,有不少人都是老爷兵。

并且即便是普通士卒,在投靠中原之前,也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在投靠贾琮之后,他们虽然全都夹起尾巴来做人,但是骨子里面的那种放荡,是除之不去的。

如今让他们在各国驻军,倒是正好算是物尽其用。

……

接下来,贾琮召开了一次小朝会。

在朝会上,贾琮提出来布局亚特兰蒂斯的战略。

结果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这一次,贾琮耐心地解释道:“诸位爱卿,当初朕要成立海军的时候,你们不也在反对吗?”

“最终又如何?若没有我们十几年来大力发展海军,如今还有没有我中原,尚在未知之数呢!”

“朕也知道,我中原之人,素来自傲,以为我中原便是天地中心。中原之外,皆是蛮夷之地。”

“然则实则不然,就比如说亚特兰蒂斯,它的土地面积,比我中原还要大了许多。”

“他们那里有着肥沃的土地,有着丰富的资源。而如今,那片大陆,正在被一群强盗所统治。”

“若我们不加理睬的话,这些强盗,将会杀光那里的原住民。”

“这些强盗,很快就会借助丰富的资源,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几十年后,这个国家,将会成为我中原的心腹大患。”

“它拥有比我们更加幅员辽阔,更加富庶的土地,它的发展将会十分之快。”

“并且,它奖励会一直都是我中原心腹之患。”

“因此,朕是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替我中原后人,解决掉这一祸患的。”

群臣听了之后,不由都是沉默下来。

若是其他人如此说,他们是断然不会相信的。

中原中原,中心之原。

中原就是全天下最大,最富庶的地方,这几乎是所有人的认知。

如今,皇上说,竟然还有另外一片土地,竟然比华夏还要大,还要富庶。

这种说法,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但是他们也知道,皇上是不会说谎的。

皇上可是千古一帝,自然有他的骄傲,是决计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说谎的。

而如果真有这么一片土地,有一群强盗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掠,并且最终建立了一个国家。

将来的确有可能会成为中原大敌。

皇上每每都能够料敌先机,他预料的,多半是不会错的。

若果真如此的话,倒是真要郑重起来了。

此时,林如海不由说道:“若果真如此的话,我中原,倒的确要重视起来了。”

“不过,我们要派遣多少兵马过去?需要什么规模?又要耗费多少军费?”

“征战一片陌生的大陆,需要耗费极为恐怖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如今寇大学士虽然没有完全退下来,但也已经半归隐了。

如今林如海,已经成为首席内阁大学士。

林如海说完之后,余下众臣,纷纷附和起来。

贾琮听了之后笑道:“这个,其实倒也花费不了太多银两。”

“朕不是说过了嘛,那片大陆,比我中原还要富庶。”

“我们过去,自然会在那边进行发展,在那边进行种植,开采资源。”

“有了资源之后,就可以开设工厂,建设城池。”

“将来,甚至那边的发展,会比中原更好。”

这倒不是一句虚话。

一座老城,总是会有老城区的,城市规划上,就会变得混乱。

绝对不可能像一座新建的城池那般整齐划一。

听贾琮说完之后,群臣也不由松下一口气来。

接下来,众人便开始布局亚特兰蒂斯大陆的事宜。

贾琮又提出,那片大陆的原住民,其实是从中原迁徙过去的。

他们同样也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我们和他们,乃是同根同源。

因此,这一次去这片大陆,一定要安抚好原住民。

并且一定要让他们相信,我中原,是看在同根同源的份上,不愿意看到他们受苦,因此才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去拯救他们的。

并且,还要在他们面前,宣传我们三皇五帝的历史,宣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只要能够让他们彻底信服,很快,就能完全将之融合成为一个民族。

并且,还要大力推行中原文字,中原文明,还有新儒学。

是的,如今中原已经进行了一次变革。

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

而中原,因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让原本的儒家学说,难以进行适配。

因此,贾琮便改进了儒学。

比方说,剔除了儒家学说的许多陋习。

而贾琮自然知道,其实儒家学说,是一门伟大的学说。

中原几千年来,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但是始终能够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儒家学说,功不可没。

同样的,只要能够在那片大陆上,彻底宣扬起儒家学说来。

将来在那边成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也绝对不会是难事。

这个国家,刚开始,或者说几代之间,大约都能受中原统治。

但是两者之间,毕竟距离实在是太过遥远。

贾琮相信,最终,它一定还是会独立起来的。

但是,只要有儒家学说在,只要那片土地上,没有外来者,没有侵略者。

只要是炎黄子孙执政,那就足够了。

他们和中原,毕竟同根同源,相同的头发,相同的肤色,血脉里流淌着相同的血脉。

将来即便独立,两个国家之间,也可以相互援助。

贾琮觉得,甚至可以将自己的皇子都分封出去。

嗯,分封制的确是不可取的。

但若是分封的是整个世界的话,那就没事了。

当然了,现在想这些,还是有些远了。

如今还是先做好布局吧。

这一次,自然还要派遣海军过去。

但是又不能全部都派遣海军,自然还要有陆军过去。

能够派遣的将领也有许多。

不过这一次,却是要慎重起来。

毕竟,这可是相隔几万里之遥的海外之地。

一旦将领生出野心来,就难以管控了。

贾琮脑海之中,飘过柳湘莲、冯紫英等人的名字。

接下来,贾琮先后私下召见了这几位将领,想要先询问一番他们自己的意见。

结果,出乎贾琮预料之外的,大师兄冯紫英,并不愿意去新的大陆去。

按照冯紫英的话说,如今他已经有了子嗣,并且他的根在中原之地。

如果去新大陆的话,怕是一十二年间,都是回不来的,甚至会老死于那片土地上。

若是因为中原危机而不得不出战的话,他自然没有二话,义不容辞。

只是如今并非如此,而是中原为了开疆扩土而去的。

因此,这个机会,倒是不如直接让给其他将领好了。

若无人肯去的话,到时候,他自然也是会去的。

冯紫英又表示,柳湘莲大约是愿意去的。

是的,年轻的时候,柳湘莲就是一个游戏,浪荡性子,喜欢到处游走。

很快,贾琮便召来柳湘莲,询问他的意见。

柳湘莲听了,果然大喜过望,十分欣喜的答允下来,并且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意味。

他渴望冒险,只是如今也成家立业,又做了武将,一时之间,却是难以像以前那样,四处游荡。

如今有了冒险的事情,他自然最是欢喜不过。

见柳湘莲如此,贾琮也放心的任命他为这一次新大陆之行的大都督。

这一次,光是准备工作,就用了三个月之久。

因为新大陆,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交通多有不便之处。

因此,前头部队,一定要带足物资才成。

尽管如今的中原,十分富庶,但是准备起来,却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却说在这三月功夫之中,太子贾苍得知此事之后,便不由前来央求贾琮,想要随军一同前往新大陆去。

此行太过凶险,虽然中原军在武力上将会占据绝对上风。

但是去到新大陆,便是那些原住民,一开始也未必就会真的信任他们,敌友不明。

再加上,还会有水土不服等诸多因素在,自然是有凶险的。

因此,贾琮果断的拒绝了太子的请求。

不过太子并不死心,依然每日都来央求。

贾琮却也开始松动起来。

想当初,自己也是十几岁年纪,就带兵打仗,纵横沙场。

虽然自己那时候,就武艺高强。

不过太子习武多年,却也算得上是孔武有力。

并且,中原军的强大,却也比他当年带的军队,要强大许多。

让太子出去历练一番,倒也不是坏事,并且只要能够建功,他太子的位置,将会越发稳固。

不过,太后和皇后知道此事之后,则是极力反对。

就连百官,也是几乎所有人都在阻止这件事情。

在百官心目中,太子是一位合格甚至可以说优秀的继承者。

太子仁慈、聪慧、果敢,将来必定是一位合格的君王。

有太子在,就能够保中原五代昌盛。

这样合格的一位储君,没得出去冒险做什么?

虽然说,其他几位皇子,也都相当优秀。

但是一旦太子有了三长两短,中原势必会陷入到夺嫡之乱,绝非国家之福。

最终,贾琮也是顺应民心,不准太子随军前行。

毕竟,一开始的时候,贾琮也是不愿意太子随行的。

只有太子闷闷不乐,十分不开心。

……

寇大学士,忽然间病情加重,卧床不起。

寇大学士年事已高,再加上这几年熬到油尽灯枯的地步,这一下病倒,怕是很难再起来了。

贾琮听说,连忙前往寇府探望,并且亲自为之诊断。

而诊断的结果,也让贾琮长叹了一口气。

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

寇大学士的病情,已非汤药可医。

面对死亡,寇大学士却十分从容。

他拉着贾琮,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

如今他能够亲眼看到中原民富国强,创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来。

并且他还有幸亲自参与其中,必将能够青史留名,如此一来,他又何惧死亡?

贾琮好生叮嘱了一番,这才挥泪离开。

几日之后,寇大学士病情越发严重,已经昏迷不醒。

寇家,已经在准备后事。

而贾琮,几乎日日探视,即便自己抽不出空来,也会派太子等皇子,前往探视。

百官还有百姓,无不感叹皇上至性至情。

贾琮和林如海商议,决定赐予寇大学士文正的谥号。

文正是个谥号,可说是对文官最大的认可。

非有大功,并且本身乃是大贤之人,绝对无法获得这个谥号。

文正谥号对于文官,不啻于武将燕然勒石、封狼居胥的功绩。

下值之后,林如海前往寇府,探望寇大学士。

林如海其实是颇为羡慕寇大学士能够获得文正谥号的。

虽然他自己,死后也有极大可能获得这一谥号。

但是他毕竟还没死呢,将来的事情,谁能说的准呢?

若能确保获得文正谥号,即便让他现在即刻死去,林如海也丝毫不会迟疑。

不多时,林如海便是赶到寇府。

病榻之前,寇大学士已经昏迷不醒。

林如海拉着老友的手,叹息道:“好友,你倒是好福气,皇上已经说了,等你死后,便赐予你文正谥号,老友你便是死了,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果真?”

闻听此言,原本昏迷不醒的寇大学士,竟是睁开眼来,并且从床上爬了起来。

拉着林如海的手,急切地询问着。

倒是将林如海吓了一跳好的。

这还真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啊!

不过由此也能够看出,文正谥号对文官的诱惑到底有多大。

林如海拍着老友的手说道:“自然是真的,我又怎么可能在这种事情上骗你呢?”

闻言,寇大学士不由大喜过望。

他忙招手,命家人置办酒宴,他要和林如海开怀痛饮,一醉方休。

寇大学士忽然间从昏迷,忽然间生龙活虎起来,倒是将寇家子侄都唬了一跳。

不过他们大约也明白,老爷子怕是回光返照,为时不多了。

因此,他们也没有劝老爷子病重不得饮酒等话。

而是忙命人去置办了一桌酒席。

寇大学士宴请林如海,寇家子弟,都站立一侧侍奉着。

寇大学士欢喜不尽,开怀畅饮,林如海也是一杯一杯做陪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6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