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七十章:天翻地覆慨而慷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到了第二日,就有许多大臣,迫不及待地去询问皇上,他们府上也想装上外面的这样的灯,不知成是不成?

这些人,之所以问到皇上头上,主要是,目前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归谁管。

本来他们是想找户部的,结果户部的官员,自己都在找相关部门。

结果找了一圈,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部门在管理。

然后,他们就不得不找到贾琮这里。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贾琮不免哑然失笑。

也不怪他们找不到,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部门,他们上哪找去?

这个部门,现在成立,也是不迟。

于是,接下来,贾琮准备再成立一个电力部。

这个部门,同样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直接对他负责。

而电力部的部长,贾琮准备直接从汤若望教导出来的徒弟之中,也是研究电力的人员之中,选出一个优秀的人来任职。

并且,整个电力部,以后的任命,都可以任用新学出来的学生。

而原本的三省六部,继续招收老科举出来的考生。

而新成立的部门,都可以提拔新学出身的学生。

这样一来,新学就能和四书五经慢慢分庭抗礼了。

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新学的地位。

当学习新学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出来。

当然了,现在还不到时候,后续必定还会有科举的改革的。

不过,这种事情,却是急不得,需要一步步来才成。

毕竟,治大国若烹小鲜,需要徐徐图之。

因此,在贾琮的指示之下,电力部正式成立。

当然了,如今的电力部门还十分简陋,统共也没几个官员。

确切的说,只有一个正部长,两个副部长,其他人手,都是借用的。

因为科研部那边,人手更是严重不足。

就连这三个人,汤若望都不愿意放走的。

因此,哪怕是贾琮下旨,汤若望都顶多只愿意放走他们三个人。

无奈之下,贾琮也只好先他们暂时借用科研部的人手使用,然后等他们自己,赶紧培养可用的人才了。

好在,整个电力部,目前只需要负责京城事务就足够了。

毕竟,目前也只有京城才刚刚应用到了电力。

很快,京城第一个电力所正式面世。

所有家里想架电的人家,都可以到这里来申请。

不过,因为刚开始的时候,申请的人太多,必须要排队才成。

报名早的还好,报名晚的,都已经排到一个月之后去了。

没得办法,谁让整个电力部的人手都严重不足来着。

如今他们已经在招募人手了,招募的,全部都是优秀的新学学生。

并且承诺他们,一旦出师,能够独当一面,他们的工钱就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

甚至还可以直接当官。

而这些被招募来的新学学生,心里都有数的。

电力部才刚刚成立,而他们,是第一批被招募进来的。

只要他们认真学习,出师之后,必定会有他们一个前程的。

如今电力才只是在京城推广而已,将来必定要在整个华夏推广开来的。

而其他地方的分部成立,要不要派老手去指点?去帮带?甚至去主持工作?

因此,他们这一批人,怕是大小都有官当的。

而至于他们以后能晋升到何等地步,就看个人的机缘和自身努力情况了。

因此,这第一批被招揽进来的实习生,每一个都在努力学习,每一个都异常勤奋和努力。

从一开始,他们就开始卷起来了。

而此后,京城之中,家里装电的人家越来越多。

但凡家里有点身份地位的人,你家里要是没拉上电线,出门都不好意思给人打招呼的。

不过,装电可不便宜。

不但要缴纳五两银子的初装费,并且还会按照使用电线的米数进行收费。

而一个像是荣国公府、宁国公府这样的大宅子,几百两银子的电线钱是少不了的。

而电也着实不便宜,听说每度电都要五十文钱。

若是寻常百姓家,真的是拉的起电却用不起了。

忙忙碌碌一月之后,京城之中,那些高官贵族,地主豪门,商人富户,基本家里都拉上了电。

然后,整座京城,就更加金碧辉煌了。

如今亮堂起来的,就不仅仅只是各主干道上的路灯了。

还有京城少数人家家里,也亮起了灯光。

而接下来,那些商家,也开始报名架电了。

最先报名的,便是那些秦楼楚馆。

说起来,皇上贾琮,不但从未曾去过青楼楚馆,他也是极为不喜青楼楚馆的。

登基之后,他曾一度要取缔青楼楚馆的。

不过却是被满朝文武,联手所劝阻。

贾琮觉得,这一帮人,必定全都是青楼楚馆的常客无疑。

并且贾琮还有一个担忧,这种事情,在后世尚且禁之不绝。

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即便自己明令禁止了,暗地里,它必定会以其他面目面世。

这种事情,只要有需求,是禁止不了的。

而若是它隐藏暗中,更是难以管控。

既然如此,倒是不如放在明面上,还好管控了一些。

接下来,贾琮针对青楼楚馆,制订了一些法令条文。

比方说,这些青楼女子,每日工作,需有一个限度。

每半年,必须要检查一次身体。

她们若想金盆洗手,青楼不得拒绝。

超过三十五岁者,强制从良,并且青楼必须支付不少于五十两银子的遣散费用。

还有最为严厉的一条,不得逼良为娼。

一旦发现有逼良为娼的情况,必定会从严从重处理,从上到下,绝不姑息!

这些法律条令,从各方面保障了青楼女子的权益。

并且所保护的,同样不止她们的权益,还有客人的权益。

还有就是社会的稳定。

文武百官看到这些条令之后,先是沉默。

然后,他们脸上,便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他们是聪明人,自然能够看出,皇上制定这些条令背后的深意。

皇上在乎的,并不只是那些青楼女子而已。

只不过,所有的青楼女子,都不那么想。

她们将皇上视为她们最大的恩人。

从这些条令下达之后,举国上下的青楼女子,每个人都会雕刻一座皇帝像,然后日日祭拜。

贾琮听到此事之后,也不由哭笑不得起来。

而皇宫的后宫之中,从太后、皇后,到下面的嫔妃,也是人人都称赞不已。

她们都纷纷替那些女子,拜谢了皇上。

说起来,青楼里的女子,九成九的,也都是无奈的可怜人儿罢了。

曾有一个青楼女子写过一首诗: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你看,她们之中,许多也是羡慕正常人的生活的,只可惜根本回不去。

因此,贾琮也便随她们去了。

而这些青楼楚馆,本来就是晚上才开门做生意的。

在电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他们都会满楼弄的金碧辉煌。

如今有了电,他们自然是不肯放过的了。

因此,在那些世家豪门家里都架完电之后,他们就马上开始申请了。

并且,他们在架了电之后,甚至还在灯泡外面,罩了一些透明的彩纸,让灯光也变得五颜六色起来。

贾琮听说之后,也不由啧啧称奇不已。

在彩灯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他们竟是便想出了这等办法来。

因此可见,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而除了青楼楚馆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大店铺,也纷纷开始申请了架电。

比方说,薛家的所有铺子,全部都提出了申请。

一些小铺子,自然不舍得花这么大的本钱。

不过他们很快便是发现,别人家架了电,店里有了电灯之后,店铺里面,便越发亮堂起来。

而客人,总喜欢去灯光更明亮的铺子里去消费。

那些没有架电的铺子,生意自然就差了许多。

因此,那些小铺子,也不得不跟着卷起来,也跟着申请架电。

因此,三月之后,整座京城之中,几乎所有的铺子,都架上了电。

一到了晚上,小半个京城,都被灯光所点亮。

不过,寻常百姓家里,自然还是舍不得花费五两银子的初装费的。

而有些百姓家里,实在是连五两银子都掏不起的。

而就在此时,电力部门下达了新的通知。

从今日开始,架电并不需要缴纳初装费。

先前交了钱才架电的,不由纷纷骂起了娘。

不过他们倒是没敢去寻供电所去闹事。

因为如今供电所强势的很,你若敢去闹事,他就敢停你的电。

而电力部归皇上直接管辖,而电力部的官员,又都是从科研部提拔出来的。

他们身上,可没什么官僚作风,谁的面子都不卖的。

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猜测,这个命令,八成就是皇上的意思。

因为皇上虽然是个好皇上,但是自打登基之后,就十分向着百姓。

没少干劫富济贫的事儿。

这件事情,八成是皇上的手笔。

先哄的他们这些有钱人,都交了初装费,将成本基本都收回来了。

然后再给百姓免费安装。

因此,他们心里虽然不爽,却也不敢当真闹事。

没有了初装费,京城的百姓,也纷纷架起了电。

虽然电费着实不便宜,晚上省着点用也就是了。

大不了就先不用呗!

反正电架好了,想哪年用就哪年用,不用的话,甚至可以不装灯泡,也不用花什么钱。

因此,几乎整座京城的百姓,全部都架上了电。

没有申请架电的人家少之又少。

并且多半都是孤寡老人。

因此,到了夜间,整座京城,就几乎全部都亮堂了起来。

而这一幕,不止让百姓觉得壮观,心里由衷生出一种自豪感。

便是文武百官见了,也是五味杂陈,心生所感。

大约,这便是皇上所说的,新学所带来的变化吧?

若四书五经的话,怕是学一辈子,也不会带来这等变化。

如今便有了火车、电,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新事物问世。

不得不说,这几年华夏的变化,让他们都不由为之心惊起来。

总有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如今,皇上已经开始在重用新学的人才了。

新成立的科研部、铁路部、电力部,全部用的都是新学的人才。

只怕到后面,会越来越多提拔新学的官员。

将来新学完全取代四书五经,也未可知。

而不止是四书五经,春江水暖鸭先知。

士林之中,也有人开始越来越关注起新学来了。

于是,新学的学习人数,在不知不觉中,又增加了一成。

却说全国各地,都听到了京城通电的消息。

许多地方,也纷纷申请通电。

华夏举国上下,自然都是要全部都通电的。

不过,这仍旧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完成的。

因此,贾琮便命电力部开始选择。

从京城附近,有合适的地理位置,有足够的水利条件的地方优先。

最终,电力部选择的第二个通电地区,就是京南区。

好嘛,京南区是第一个通火车的地方,如今又要变成第二个通电的地区了。

当然,如今整个华夏,已经不仅仅只有京南区通火车了。

如今铁路部已经又向前修建了两站,这两站也开通了火车。

而随着火车的开通,顺序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真的可谓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如今,这一整条铁路干线上的地区,都迫不及待的盼着铁路修到他家门口了。

他们都希望这泼天的富贵能及时砸到他们头上来。

而其他地方的官员,则是羡慕嫉妒恨,并且忍不住上奏折申请修建铁路。

只是修建铁路,那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并且也要有个轻重缓急。

如今修建铁路的人才,才培养出来多少?

其他地方,也只好慢慢等待了。

且说京南获得审批之后,很快就开始修建起了发电站来。

并且不止是京南,还有其他两个地区,也开始成立项目,准备开工。

而每一个地方开始修炼水力发电站的时候,自然要培养一批合同的人才。

而选拔的标准,全部都是成绩游戏的新学学子。

电力部门,可是一个标准的待遇丰厚的铁饭碗职业。

因此,新学变的越发吃香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929s